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聚散今生

10 侯府(1)

聚散今生 闻歌感旧 6116 2021-04-05 12:5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聚散今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天宝十二年仲春,终南山

  转眼间,已是来年仲春时节。

  抬眼望去,满山遍岭的柳枝随风轻摆,荡漾着整条整片的翠绿;稍远处的松、柏、竹,则是在一片墨绿中夹杂着斑驳新绿;而其它如榆、桑、杨、槐,黝黑枝干映出点点鹅黄;一树树的桃花、杏花、梨花点缀其间,或姹紫嫣红,或玉骨冰肌。再低下头,路旁簇簇小草从地下钻出,一身娇嫩让人心生怜意;还有一些零星野花,有的已争奇斗妍,有的尚含苞欲放。

  微风中仍有一些寒意,但这阻止不了成群结队的蜜蜂忽闪着翅膀,在花朵中嗡嗡奔忙。已经归来的燕子,拖着剪刀般的尾巴,在林间地头的开阔处灵活穿越。高空中,有一队排着人字形的鸿雁,以及几群叫不出名字的鸟群,一边奋力北飞,一边发出嘈杂鸣声。

  一身便服的王伏飞站在山岗上,叹道:“终日奔波于尘世俗事,几乎耽误如此春色美景。不如就在此终南山参禅学道,与世无争。”

  身后有人道:“将军何出此言?有志者事竟成,朝廷定不会抛下咱们不管。”正是王促。

  另一人道:“将军奔波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凤林府的众将士。”是王继元。

  王伏飞再次叹道:“王某初入折冲府时,非但没有军俸,就是刀弓盔甲也全是自备。每府每年只需朝廷拨付十万文即可。若现在仍如当年一样,哪用受兵部户部鸟人之气?”

  因为不在衙门,亲兵们言行大胆许多。王继元随口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户户有均田,自然无忧。但如今均田统归大户,物价也涨了数倍,不但平民百姓买不全军械,一般大户也未必能再承担得起军俸,朝廷既然募兵,自当拨付所需款项。”

  他虽然出身于豪族大户,只是自家条件一般,此话应是切身感受,却不免有些唐突。

  王促忙转移话题,与众亲兵一齐夸赞王将军终日操劳,劝王将军不必焦虑。他的家境略好,见一起长大的王继元投军,想着在家乡也无所事事,索性一起跟来。

  亲兵中,只有万青张了张口又咽了回去。

  王伏飞不由得暗暗叹口气,自从到了将军衙门,王促和王继元很快博得众人好感,只有这个万青,虽说当差办事也想卖力干好,但一来不懂别人人话中暗藏玄机,二来不识官场应有礼仪,屡屡被上司训斥,几次后,旁人也都看轻他,以至于现在说话做事都瞻前顾后。也许当初真不该因某人几句美言,硬把他从大刘那里带回来。

  王伏飞道:“闻听尔等之言,本将军甚是宽慰,不枉对一场你们教导。好吧,再游玩一阵,明天我们再去兵部、户部。”

  众人同声应道:“遵命。”

  往回转过几峦山岗,地势逐渐平坦,道路也越来越宽,再行一二里路,便是众人寄养马匹的客栈。在一个岔路口的开阔处,有一间窝棚,棚外一口大缸,几个水桶,一张长桌,几叠粗瓷大碗,春阳下的王伏飞忽然感觉有些口渴。

  王伏飞走到桌前,拿起一只大碗,用水桶中的水瓢盛满一碗,咕隆咕隆一饮而尽。这应是终南山的泉水,清凉甘甜,沁人心脾。

  王伏飞朗声道:“对阵之际,若能喝到此等好水,必能勇气百倍。”言罢大笑几声。

  众亲兵也都学他的模样,取碗盛水、饮尽大笑。

  棚内走出一人似是附近山民。王伏飞示意王促前去付账。山民忙摇手道:“不用不用,对前来祝寿的客官,侯府自然要沿路安排招待,我要是收了铜板,会被赶出去。”

  正在此时,四五人骑着马匹冲至近旁,领头一人朝这边喊道:“打扰一下,请问去开国侯①府第怎么走?还有多远?”

  山民作揖道:“客官乘马,走不了这条小路,请从那边大道向前直走,至下一路口,那里自有人指路,半个时辰足够。”

  那帮人瞅了眼王伏飞一行,略略点下头算作招呼,然后调转马头沿大路而去。

  王伏飞道:“原来有可乘马的大道,我们不知,把马匹寄养在客栈了。这样,我们回客栈取马匹从大道前往,可节省很多时间。”山民连连称好。

  走回大道不久,又接连有几行人骑马从后而至。王伏飞不禁奇道:“瞧这几路人行装举止,都是江湖侠士豪杰模样,他们是要去哪里?为谁祝寿?”

  众人众说纷纷,莫衷一是,只有万青再次欲言又止。

  王继元见状道:“万青,我们之中数你对长安附近最熟,也有过江湖经历,你讲讲嘛。”

  万青红着脸,吞吞吐吐地道:“这个,我也不是很有把握,怕讲错了误导大家。”

  王促道:“你总得先讲出来,我们才好辨别。有将军在,你想误导也没门。”

  万青只好道:“是这样,我在长安彪豹馆学艺时,曾听师傅们讲过每年到开国侯府第送寿礼,地点正是在终南山,时间也对的上。只是以往开国侯多呆在山南西道②的封地,不知今年为何回来?还有,王公大臣在终南山隐居的有不少,所以没有把握。”

  一名叫王小丙的亲兵道:“哎呀,大唐的开国公、开国侯还少了?到底是哪个开国侯?”

  万青道:“还有哪个?自然是开国褒城县侯,当今圣人③亲自册封的武林盟主。”

  王伏飞忽然道:“果然是他!”见众人齐望向自己,遂道:“褒城侯本是大唐李氏旁系宗亲,武后当政④时为避祸不得已流落江湖,一批侠士异人念他身世,教他学得一身绝世武功。当今圣人还是临淄王之时,闻褒城侯之名招至麾下效力。圣人先诛韦后、安乐⑤,再灭太平⑥,褒城侯召集昔日友朋,无论打探敌情还是随身护驾,屡屡立下大功。圣人登基后,封他为开国县侯,只是王某并不知他为武林盟主一事。”

  王继元叹道:“我等见识短浅,不知我朝竟有如此风云人物。”

  王伏飞点头道:“你们只知两军阵前厮杀,这些自然不知。”稍顿了顿,又道:“以下言语你们知道即可,不可私传。江湖之中鱼龙混杂,既有晓大义、守本分的忠良,也有居心叵测、心怀异志之辈,至于为非作歹、心狠手辣之徒就更多了。褒城侯本是皇脉旁支,少年时得各地各派之豪杰庇护,封侯后又尽力为他们争取权益。近些年来,各道州县的豪杰大都安分守己,这其中褒城侯肯定费了不少心血。故而圣人倚重,豪杰敬仰。”

  王小丙悄声问万青:“这些事你知道不知道?”

  万青小声回道:“开国侯高高在上,我与他老人家隔了何止九品三十级⑦?我们彪豹馆的馆主很少服别人,唯独对开国侯恭恭敬敬,这些事怎么可能对普通弟子讲起?”

  王伏飞继续道:“开元年间王某在河西,褒城侯奉圣人之命来协助官军剿灭江洋大盗,大概有三五次我有幸能陪同褒城侯左右。事成后大家举杯同庆,他的几个亲随酒量欠佳,喝多了又喜欢吹牛,王某这才得知一些底细。那几人酒醒后很是懊悔,去褒城侯那里请罪。褒城侯宽厚仁慈,闻听后只是一笑了之,并未追究。王某一直以为侠客豪杰一来是仰仗褒城侯的身世地位,二来是敬佩褒城侯的气度胸襟,并不晓得他武林盟主的名头。”

  众人继续前行,离客栈还有半里路时,王促小声道:“将军必定要带我们去侯府。”

  王继元连忙制止道:“休得多言,听吩咐便是。”

  到客栈取马匹后,王伏飞果然道:“择日不如撞日,既已到此,也该去为褒城侯祝寿。”他摸了摸行囊,笑道:“幸亏没糟蹋在那帮鸟人身上,正好作今日寿礼,此乃天意也。”

  去侯府根本无需找人问路,只要跟着一伙又一伙的江湖豪杰就行。距离侯府越近,骑马或步行的江湖豪杰就越多,他们之间大多互不理睬,只有少数互相点点头或拱拱手,更少数之间会比较亲热,言语兄长弟短,举止勾肩搭背,而且旁若无人。不过,他们见到侯府的人就马上斯文起来,哪怕对方只是一个普通庄客。

  待行至一处牌坊,骑马之人都被庄客拦住。庄客们将一对号牌一分为二,一个系于马匹,另一个交付马主,叮嘱将来凭号牌来领回马匹。

  众人继续前行,离侯府越近,越是人声鼎沸。再经过两道牌坊,终于看到侯府的模样。

  王伏飞心想:这哪是侯府?不过是一座普通山庄,只不过规模要大的多。不但庄子大,庄前另有一片旷阔的晒谷场。晒谷场中已围出一片场地,其中摆放了数十张桌案,地上铺着厚厚的坐垫,看来是为入不了庄门的普通贺客们准备的。

  王伏飞一行从三五成群的豪杰们身边挤过,快到庄门时,王伏飞使个眼色。王促赶忙拿着名帖走向庄门,不一会儿却满脸沮丧回来,道:“门房着实可恶!说只认请柬不收名帖。”

  这时有一管家模样的人从庄门走出,附近庄客、贺客纷纷向其致礼。

  王伏飞见状,亲持名帖,走到那人跟前,作揖道:“先生请留步。在下陕虢副观察使王伏飞,是褒城侯故友。今日在长安城闻听褒城侯寿诞,特地赶来为褒城侯祝寿。但因来时匆忙,没等到褒城侯的请柬,烦请先生通报一声。”

  那管家听王伏飞一口一个“褒城侯”,言谈举止与周围众人迥异,回礼道:“官人勿怪。我家主人虽在朝廷为官,但前几日已接受过百官祝贺。今天寿席只接待江湖人士,他们言语粗鲁,行事怪诞,难免会冲撞官人。小人担待不起,官人请回。”

  王伏飞还未来得及再开口,旁边早另有他人向管家打招呼,管家顺势拱拱手表示歉意,径直走到别处去了。

  王伏飞尴尬万分,这几日即使在兵部、户部受尽委屈,但好歹能见到主事官员,下头的小官小吏们也是笑脸善语,哪料想在这里吃这样的闭门羹! 

  =========================

  ① 唐朝的公、侯爵位,皆称开国公、开国侯,分郡、县、乡三等,开国二字无实指。

  ② 山南西道,在今陕南、川东、重庆一带,褒城为汉中郡(梁州)所辖县。

  ③ 在唐朝,圣人是朝野对皇帝的代称。

  ④ 从武则天以皇后身份主政,到自己登基做皇帝,对李氏皇家男性均全方面打击、压制。

  ⑤ 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其皇后韦氏、爱女安乐公主把持朝政,并欲仿效武则天登基,不久中宗逝,据传为韦后、安乐毒杀。临淄王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发动禁军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迎立中宗之弟相王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

  ⑥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小女儿,中宗、睿宗的小妹。平定韦后之乱后,太平公主权倾一时,数次欲取代李隆基的太子之位。睿宗传位于李隆基后,太平公主仍专擅朝政,终为李隆基一派所不容,最终党羽被灭,太平公主也被赐死。

  ⑦ 九品三十级,唐朝官员等级先是一品到九品,每品再分正、从,九品至四品再分上、下,一共是三十个等级。后世进行简化,一到九品只分正、从,共十八级。  聚散今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