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袁世凯接到的电报,是他的拜把子哥哥徐世昌发来的。徐世昌在电报里告诉袁世凯,武汉已被乱党占领,清政府非常恐慌,摄政王载沣已派陆军大臣荫昌率领北洋军前去平乱。因为北洋军的军将几乎都是袁世凯的老部下,所以,徐世昌在电报中说,这对于袁世凯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徐世昌还在电报中,为袁世凯指点了如何操纵机遇的策略。
看过电报的袁世凯,怎么也掩饰不住欣喜若狂,那架式就好像普通士兵突然荣升为将军一样,就像普通百姓突当了大官一样,就像乞丐突然发了大财一样,就像即将问斩的死囚突然被大赦一样,就像……
因为欣喜若狂,因为情绪高涨,所以,袁世凯已听不进卜易之人的批讲,再说了,他袁世凯已不需要批讲了,因为他发达的机遇大门,已经面向他打开了一条缝隙,只要自己再轻轻一推,那大发达的机遇大门,就会对袁世凯敞开,就会对袁世凯畅通无阻。
那卜易人,因为冷不防被袁世凯猛抡了一拳,摔落在地,瘦骨嶙峋的他顿感骨头散架,疼痛难忍,可当他听到袁世凯夸奖自己是“活神仙”的话,立时欣喜若狂,而浑身的疼痛也被“活神仙”这三个字带来的喜欢所代替了。于是,他比袁世凯还兴奋,比袁世凯还情绪高涨。被袁世凯扶起来之后,便接着大讲特讲:“这世人呀,有人是坐轿的命,有人是抬轿的命,有人是骑马的命,有人是执鞭随镫的命,有人是步行的命,有人是拉车的命……”
袁世凯因为情绪激动,因为这一次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激动,所以,他再听不进卜易人的批讲的一个字了,也发自内心的不愿意再听了。可是,面对卜易人的滔滔不绝,他又不好扫那卜易人的兴致,便灵机一动,立即上前一步,一把携起那卜易人的瘦骨手,大声说:“活神仙,我们先吃饭,在饭桌上你再给老夫批讲!”
袁世凯之所以这样说,只是一种让卜易之人不要再为自己批讲的借口,只是想让丰盛的午餐堵住卜易人的嘴,可那卜易人并没理解此时此刻袁世凯那波涛翻滚的心思,坐在餐桌上的他,望着餐桌上那五大盆香喷喷的鸡鸭鱼肉,他立时食欲大振,本来想猛吃海喝,可刚才袁世凯说让他在餐桌上再接着批讲,所以,他为了感谢袁世凯的盛情招待,不得不边吃边讲,再加上几杯酒下肚,话语越发稠繁,批讲的越发起劲,并且,还是忘乎所以的批讲,还是毫不隐瞒地批讲:“我一看到您的那一瞬间,就知道您不是个普通人,但是,不管什么人,都要讲个时运。这时运一到,可了不得,随手抓起一块石头,就能莫明其妙地变成金子。但是,这世人呀!既然有走时运的时候,就有走背运的时候。所以说,这走时运的时候,需要好好把握,这就走背运的时候,更需要好好把握,并且,比走时运的时候更要小心……”
袁世凯见丰盛的午餐堵不住卜易人的嘴,只得任由卜易人批讲,而他自己,因为心情激动,胃里和嘴都已失去了饥饿感,但他在表面上,仍然装做很专心致志地听卜易人批讲,仍然装做一副五体投地的佩服,并不住地冲卜易人点头微笑,而他的心里,已经开始按徐世昌在电报里的指点,运作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了。
卜易之人一点也不敢怠慢袁世凯对自己的佩服,在不停地吃的同时,也不停地批讲:“您虽是一脸的贵相,但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您的生辰注定要在这辛亥年发达,并且,还要发在这酉月。但是,什么事都不会一成不变的,这其中有很多奥秘,这在别人,我是不吐露的,今天遇到您,我要毫不保留地都告诉您。您属羊,这羊虽与猪和兔是合局,合者,强盛也。但是,也并不是您以后每年遇到兔年和猪年都有大发达,那要根据地支前边的天干来决定。而今年的天干为‘辛’这地支为‘亥’,所以,今年的‘辛亥’二字里,既有克您者,又有合您者。因为土生金,这克您的辛金的母亲是土。而您属羊,这羊是未木,而这木又克土。这易卜上说,克我者是官,被我克者是财。所以说,今年这个辛亥年,您是既有合者的亥木(强),又有克您者的辛金(官),又有被您克者己土(财)。这就叫做阴阳平衡,金木相济。这人的八字,就是需要的平衡,这一平衡了,那就是一帆风顺了。可是,您也切记,这什么事都有个物极必反的奥秘。古话说,这盛极必衰。如果在太盛的那一年,这‘盛’得不到及时的抑制,那可就泛滥了。所以,您以后,再遇到猪年和兔年,一定要看这亥和卯前边的天干,若这两年的天干是甲乙,您一定要注意呀!因为甲乙也是木,这天干地支皆是木,而您属相的羊也是未木,所以,这‘木‘到一块去了,太强盛了,那就是物极必反了,您在以后的乙卯年可得小心呀……”
面对卜易人的这番话,袁世凯倒是听进去了几句。可他因为心不在焉,听到的却是到了乙卯年,就是他袁世凯最强盛的时候,至于说让他注意小心,防止物极必反的话,他却没往心里去。
卜易人越讲越兴奋,他讲着讲着,便把自己的身份给忘了,把自己的使命给忘了,批讲的内容,也超出给袁世凯卜算的范围了:“这人呀!一生来,是什么命就是什么命,根本无法改变。比如说吧!将是将才,帅是帅才,天是天才,这地是地才,那可是无法改变的。有的人,天生就是个统率的命,十多岁就能率兵打仗;而有的人,活到七老八十了,连家里人都管不住……”
“先生所言一点不差!这穷富可以改变,这人的才能确实是无法彻底改变的!”袁世凯仍然连声附和。尽管他的心里没闲着,但流进他耳朵里的话,但卜易人的滔滔不绝,有时也能吸引他的听力。此时此刻,卜易人的这番卦外话,袁世凯倒是听得一清二楚,并发自内心的认可。
此时此刻,卜易人已酒足饭饱,说出来的话,也音高气扬了:“有的人,天生就是个优秀的执行者,一个忠心耿耿的效命者;有的人,天生就是个足智多谋的策划者,是个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者;而有的人,天生就是至高的掌管者,是个定江山者。这做为世人,不管是一家之主也好,一朝之臣也好,只要知道自己是块什么料,那他的一生,将是很优秀的一生。可是,这世人偏是执迷不悟……”
卜易之人虽言词滔滔,但他并没有失去清醒,尽管他知道这庄园的主人是袁世凯,但他自始至终,都不露出破绽,更不去主动询问袁世凯的姓名。因为他知道,主人不愿意透露的,那就是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不想让外人知道的,那外人就不要去知道,即使知道了,也要装做不知道。
直到饭局结束,酒足饭饱的卜易人又天花乱坠地批讲了一通,才拿着袁世凯给他封的厚重卦礼,高高兴兴地辞别了袁世凯,晕晕乎乎地乘上袁世凯安排他回去的讲究马车,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洹上村。
卜易人前脚离开洹上村,袁世凯立即立即派家人给徐世昌送去大量的金银财宝。因为他袁世凯知道,他的徐世昌老兄为自己活动,不但费其心志,还要劳其筋骨,更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
袁世凯更知道,庆亲王奕劻见钱眼开,视钱如命,徐世昌还必须把钱财送到庆亲王奕劻派系手里,才起作用。因为目前,只有他庆亲王奕劻派系里的人,才会真心实意的保举自己,才会尽心尽力的保举自己。
袁世凯还知道,摄政王载沣对没有杀掉自己是悔恨莫及,仅仅庆亲王奕劻派系的人保举,虽然起作用,但力量太单薄,万一保举不成功,那就前功尽弃,错过了这次千载难逢的复出机会了。
袁世凯为了加大成功的安全法码,又立即给几个关系不错的外国驻中国大使写信,委委婉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他知道那些外国人喜欢浪漫,喜欢附庸风雅,便在信的末尾附了一首诗:沉身洹水中,梦里常惊醒。遥望垂钓者,只有叹息声……
二:
阴历八月二十一,也就是阳历的10月12号,也就是袁世凯请卜易人给自己卜卦的第二天,也就是袁世凯派人进京给徐世昌送金银珠宝的第二天,洹上村的养寿堂里,又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名特殊的客人,就是陆军大臣荫世昌。
荫世昌接受摄政王的派遣,率领北洋军南下平息乱党的判乱,这正好路过安阳的洹上村,特别停留一下,到洹上村拜访一下袁世凯。
荫世昌从一进村,就对村子布局、筑建和防范赞不绝口、惊羡不已。心想:这哪是什么村子呀,简直就是一个固若金汤的城堡呀!这个袁项城,可真会享受,他在朝上是权倾朝野,这下野了,仍然是一城之主呀!
当荫世昌随着洹上的护院来到养寿园,又乘上人拉车,穿行于养寿园,直到养寿堂门前,才被走出养寿堂的袁世凯迎进室内。
在袁世凯面前,荫世昌表现的特别谦卑,恭敬倍至。并且,毫不掩饰惊羡之意,讨好地说:“老宫保居此洹上,真是世外桃园之地呀!”
“唉!哪里,有足疾之人,居于这荒郊野外,喂鸡养鸭,种菜耕植,一日三餐倒也能自给自足,袁某只求闭门思过,乡野之中,每个百姓都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至于‘享受’二字,是一点也体会不到的,呵呵呵!”袁世凯嘴上与荫昌寒暄,心里却窃喜:这样也好,没有平地,就突显不出高山之威势,那就先让你钦差大人先去吃几个败仗吧,到时候,就有你摄政王惊惶失措的时候了!
而荫世昌,并不是无缘无故来拜访袁世凯的。他心里知道,自己这次统率的北洋军,大部份都是他袁世凯的老部下。而袁世凯这个人,在督练北洋军时,表面上又把那些军将当自己的孩儿和兄弟来呼唤看待,颇会拉拢收买,把那帮军将给打发的服服帖帖。而现在,自己这个不沾亲不带故的人前去统帅他们,他们愿意为自己为拉套吗?
所以,基于这一系列的原因和顾虑,他荫世昌才会在急如星火紧迫之中,特意拐到这洹上来拜访袁世凯,并故意在袁世凯面前长吁短叹,无可奈何地说:“唉!老宫保呀!您说学生我这是……唉!”
“我的钦差大人,因何事叹气呀!”面对荫世昌的长吁短叹,袁世凯大吃一惊。心想,他圣命在身的紧急之中,他来拜访老夫,又为何叹气呀,难道说他未卜先知,预知到什么吗?
被袁世凯追问几次,荫昌才谦卑而谨慎地说“老宫保,学生我这次统帅三军去平判乱,这三军中多为您老宫保的旧部下,平时对您又是言听计从,学生这去前线,您说我这是唱的哪出戏呀!还望老宫保对学生多多关照呀!能让学生把这出戏唱下来,直到圆满闭幕就行呀!那学生真是感激不尽呀!”
荫世昌终于把来拜访袁世凯的真正目的,用很委婉的语句说了出来。
“哦!”袁世凯故做恍然大悟,立即接口说,“都这么多年了,军中的变迁一定不小吧,怕是老夫的话也不管用了。不过,有钦差大臣这句话,老夫还是愿意试试,看他们听不听。”
袁世凯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又一次窃笑:无知,你这位无知的钦差大人,真的就以为老夫是心甘情愿呆在这洹上吗!
荫世昌来拜访袁世凯,把该说的话都说了,目的达到之后,立即告别袁世凯,离开洹上村,火速起程了。
荫世昌前脚离开洹上村,袁世凯后脚走进机房,家报房的家人逐个给老部下发电报: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三:
因为袁世凯的暗中操纵,所以,凡是他的旧部下,皆不听命于荫世昌他。只有有限的部份军队,在荫昌的坐镇指挥下,也是屡战屡败。
前线屡战屡败,越发让摄政王寝食不安,惶恐不可终日了。
摄政王的惶恐不可终日和前线的屡战屡败,正趁了徐世昌的心计,他趁机鼓动庆新王奕劻派系的朝臣,让他们继续向摄政王载沣保举袁世凯。
各国驻华公使和外国银行团,也纷纷要求起用袁世凯,否则,就拒绝与清政府的有些合作。
袁世凯在前线的老部下,也一致扬言,除非袁世凯统帅他们,他们才会誓死效命。
一时,朝野上下,除了载沣的“近支”派系,到处都在呼吁起用袁世凯。
摄政王载沣,本来就手腕不硬,本来就缺乏决断,本来就不能一呼百应,面对前线军将不服从荫世昌的指挥,面对庆亲王奕劻派系的呼吁,面对各国驻华化使的请求,一筹莫展的载沣,始终都是清醒的,始终都坚持不启用袁世凯。
载沣之所以如此坚持,是因为他知道,如果启用袁世凯,那他载沣就离下野不远了。袁世凯如果得势之后,首先拿他载沣来开刀。因为自己一接任摄政王,就是先他袁世凯开刀的。再说了,抛开个人恩怨不说,仅袁世凯告密一事,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启用的。
在载沣的坚持下,庆亲王派系的人或推病,或不上朝。在载沣的坚持下,前线的军队是一败再败;在载沣的坚持下,朝野上下,皆哦吁启用袁世凯。
载沣更加焦头烂额了,对于他来说,这世上哪怕有一条路可走,哪怕是一条荆棘载道的小路,他都不会启用袁世凯,可是,现在,自己的面前,连一条荆棘小路也没有了,怎么办?
载沣在走投无路之时,终于下诏书启袁世凯:着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赞襄湖北军事,协同会巢乱党判军。
袁世凯接到诏书之后,既不同意,也不拒绝,以足疾未愈而回复载沣。
袁世凯之所以回绝,是因为他知道,清政府非用自己不可;因为他知道,这是自己的命,那卜易之人不是早从自己的五官上看到有驿动之兆了吗!立时,他不再觉得心境烦躁了;立时,他觉得自己突然气沉神稳了。这是下野的三载中,从来没有的心境沉稳,心静气闲。
因为气沉神稳,因为心静气闲,袁世凯便划起小船,悠悠闲闲地在汇流池上垂起钓来。
面对袁世凯的冷淡,摄政王真的急了,此时此刻,武汉的起义已导致全国的革命大暴,各省纷纷响应。载沣真的害怕袁世凯不出山。于是,他不得不屈身去哀求庆亲王奕劻,让他快点从中斡旋。
庆亲王奕劻面上说着‘试试看’,私下里立去工徐世昌商议,让徐世昌劝劝袁世凯适可而止。
徐世昌立即与袁世凯联系。袁世凯趁机向清政府提出六个条件:召开国会,改组内阁,解除党禁,拥有指挥,编制水陆各军的全权……
对于袁世凯的苛刻要求,载沣“近支”派系的朝臣大为恼火,坚决不准,可当面对全国接各地接二连三的起义暴发,面对如热锅蚂蚁的荫世昌的一封封急电,面对北洋军将的驻军不前,摄政王载沣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向袁世凯低头,凄楚楚地答应了袁世凯的全部请求。
面对清政府的妥协,袁世凯一边奏请清廷给他充足的经费、重新起用旧部下王士珍、倪嗣冲,第锡銮等人,一边给段其瑞、陆锦、张士钰、袁乃宽等人速到安阳听他调遣。
袁世凯还没有走马上任,便开始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了。
一时,一向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洹上村,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有被袁世凯授命来听从调遣的,有闻知袁世凯大发达来贺喜的,有闻听袁世凯大发达来附葛攀腾的、趋炎附势的,一下子成全国政治的中心。
清政府一边下令调回荫昌,一边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同时给袁世凯内拨了一百两白银作为经费,战事完全由袁世凯全权处理。而且,军咨府、陆军部不为遥制。
袁世凯看到清政府如此,也知道该适可而止了,便在阴历九月初八,阳历10月30号,离开安阳的洹上村,南下前线,从此结束了洹上村的田园生活,结束了盼望和等待,结束了焦急和烦闷。并暗发誓言:一定要好好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决不重蹈过去落魄。
袁世凯一到前线,指挥着北洋军的旧部下,就如同手拨棋子一样得心应手,他运筹于帷幄之中,一声令下,他的军将们如龙似虎,勇往直前,猛烈攻击,仅仅几天攻夫,便大败革命军,旗开得胜。
在清廷的一再催促下,袁世凯交待了前线的军事,于阴历九月二十三,阳历11月13日离开武汉,回到北京,组织袁氏责任内阁,奏请罢免了军咨大臣载沣,改由他的拜把子的盟兄徐世昌接任,接着,又逼载沣交出“监国摄政王”大印,迫之退回藩邸,从此不问国事……
不到一个月,袁世凯便由安阳洹上村的一位村民,一跃成为清政府的最高统制者;不到一个月,袁世凯便掌握了清政府的全部大权;不到一个月,袁世凯便实现他暗藏在身体深处的抱负。
面对自己的成功,袁世凯在心里,深深地叹服那位卜易先生,感谢那位卜易先生,如果不是他的指点,他怕是当初一接到载沣的任命,便求之不得地答应呢!应因为卜易的卜算,他当时才敢于清政府讲条件。
北京的政权稳定之后,袁世凯长长松了一口气,面对着朝野群臣的尊拜,面对自己的盛名、盛功、盛尊,他淡而一笑,立即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对付革命党上。的于是,便把全部精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喜欢遗孀请大家收藏:(321553.xyz)遗孀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