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拜见青霞的三位留学生,都是1904年奉清政府派遣,公费留日学生。张钟端,许昌人,1877出生,字裕厚,别号鸣飞;他公费赴日留学,先入宏文书院,习普通科,后入中央大学,专攻法政;潘祖培,开封尉氏人,1876年出生,号印佛,幼名小群,未科秀才;他公费赴日留学,专攻军事;刘恒泰,尉氏刘氏族之人,年龄小于张钟端和潘祖培,自幼随在外地任官的父生活在异乡他地,长大入学,又被清政府派遣到日本留学,学习教育。
三位留日学生之所以突然来拜访刘青霞,是因为,半个月前,日本东京的深夜,一所普通的公寓里,一位名叫孙中山的先生正在阅读国内的报纸。他的佣人突然进来禀报说:“孙先生,张钟端先生来了。”
孙中山先生一听,忙放下手里的报纸,兴奋地说:“太好了!真是想曹操这曹操就来了。”
“孙先生!”孙中山话音没落,张钟端已走了进来。
一番礼仪性的客气之后,孙中山将面前的报纸递给张钟端说:“鸣飞,看看你们河南出了一位惊天动地的女性,她热心公益,捐巨资筑建路桥,还捐巨资给你们豫省兴办的豫学堂;她还富有悯世慈怀的心,救济穷苦,出当地政府出资兴办了“养济院”和“平民工厂”。不但被那个满清皇帝贵封为一品诰命夫人,还被北京豫学堂冠名为名誉校长泥!”
张钟端忙放下手中的茶杯,接过报纸边很认真地阅读起来;之后,他将报纸又递给了孙中山。
“怎么样?看了之后有何感想?对她又如何评价?”孙中山微笑注视着张钟端问。
“满清的忠实臣民。”张钟端也微笑着回答。
“错!孙中山站起来有些激动地说,“刘家又不是今天才成为中原巨富的,多年来,生意一直遍及大江南北,也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吧!可过去为什么没人做公益事业呢?过去怎么没人救济穷苦呢?而一个柔弱女性却又是捐巨资修桥,又是捐巨资支持豫学堂,还兴办养济院和平民工厂,这说明什么呢鸣飞?这说明她不是一个守财狂,这说明她悯世慈怀,这说明她忧国忧民。鸣飞呀,你仔细想一想,忧国忧民呀!那不正是与我们同盟会志同道合之人吗?只是她不知道我们同盟会的理念和宗旨,不知道我们同盟会是救国救民的。甚至连我们同盟会的存在都不知道,所以说,我们有责任将她唤醒,将她引导,那她有可能成为我们携手并肩的好同志。怎么样,这个坚巨的任务,交给你这个同盟会河南籍的负责人吧!”孙中山在屋里慢慢踱着步说。
“嗯,也是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呢?”张钟端不住地点头,嘴上虽没说什么,心里却在盘算着回河南老家如何认识这可传奇性的刘青霞。
但是,张钟端是许昌人,而青霞是开封尉氏人,无有熟识之人从中引见,又男女有别,冒昧拜访,恐有不便,又因为与尉氏留日学生罗祖培和刘恒泰是河南老乡,且关系十分亲密,与孙中山先生谈过话之后,他这个同盟会河籍负责人,便与潘祖培和刘恒泰商量,借回国省亲之际,来拜访刘恒泰的远门族奶,被光绪皇帝诰封的“一品夫人”刘青霞,以不负孙中山先生的厚望和重托。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广东人,早年就读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祖国的衰败使他放弃医生职工业,立志救国救民。1894年,年轻的孙中山北上来到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流”的革新政治主张,但遭到了李鸿章的冷遇。为了复兴中华,孙中山于1894年,利用他自己兄长经商的利便,联络一些华侨和有爱国之士,成立了兴中会。
孙中山的兴中会成立之后,积极联络会党,1895年九月,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也就是青霞的父亲马丕瑶在广东省任巡抚之时,因为《马关条约》而悲愤病倒,暂时辞职闭门病养之时,听他的杜侍官所禀说的:有一大批思想先进的有德之士,因为爱国,气愤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而准备在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起义举事。
但是,当时由于计划泄密,起义还没有发动,就遭到清政府的破坏,兴中会的创始人孙中山,也逃往他国。
因为大清的无能和腐败,对外强一再割让赔款,求和妥协。中国一些留学生和爱国志士,纷纷成立一些爱国组织。特别是在1904年,黄兴和宋教仁成立了华兴会,蔡元培成立了光复会,1906年,刘静庵也成立了日知会。
1905年,孙中山自英国到达日本,先后同华兴会的黄兴、宋教仁、阵天华等华兴会、光复会成员七十多人,在日本东京集会,决定成立统一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八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同盟会章程,一致推荐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并决定创办《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同盟会成立以后,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另处设立上海、重庆、香港、烟台、汉口五个国内支部,和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四个国外支部。
因为孙中山出身于百姓家庭,他从小就同情黎民百姓,他不断从同盟会会员口中或来自国内的报刊上,听到或看到河南富人遗孀刘青霞,乐善好施,不但在大灾之年救济穷苦,还捐巨资修桥,捐巨银资助豫省豫学堂,捐款开办“养济院”和“平民工厂”,使当地无依无靠的孤幼老人及穷苦百姓,有安身之处,有自食之力之所能。特别是刘青霞被皇封为一品诰命夫人,更是名震天下。
对于孙中山来说,凡是救济穷苦之人,热心公益之人,都是爱国者,都是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之士,都拥有一颗爱国之心,否则,若是吝啬的守财奴,根本就不会捐款救济穷苦,不会捐款修桥造福当地人,不会热心资助办学,便何谈爱国!
因为有这么多的认为,所以,孙中山先生便委托张钟端,借回国省亲之际,劝导青霞到日本以考察实业为名,接受新思想,走向振兴中华,支持革命的道路。孙中山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这样威震天下的有德之女士一旦接受新思想,她的影响力将无法估量。
而张钟端和罗祖培,都在留日期间加入了同盟会,特别是张钟端,还是同盟会河南籍的总负责人。而青霞的远门族侄刘恒泰,虽暂时没有加入同盟会,但他的思想很进步,在留日期间与张钟端的交往很密切,也有加入同盟会的想法。
三位留日学生,昨晚歇宿在刘恒泰家的老宅中,今天一早便来拜访青霞,既是慕名而来,又是肩负使命而来。特别是张钟端,他一直认为青霞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中老年妇女,乍一看到青霞的那一瞬间,惊呆了。他怎么敢没想到,乐善好施的,救济穷苦,捐资修桥,兴办学堂的遗孀,竟这样的年轻和端庄俊美。一时,他和两位同学竟语无伦次起来。而刘恒泰,虽说是刘氏族之人,但他自幼随在外地任官的父生活在异乡他地,所以,他也不知道刘氏族里的族奶青霞,是何相貌和年纪。今日初见,他也惊叹刘氏族中竟有如此出众的族妇。
青霞见三位留日学生各自做完自我介绍,仍局促不安,不肯入座,便微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缓语慢言地说:“请坐呀,我的贵客们!”
一经青霞提醒,三位留学生像恍然大悟似的,不好意思笑了笑,同时谢过青霞,这才分别入座。秋红上茶的当中,堂内竟然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张钟端在同盟会里,因为言谈举止和行为修养,皆出类拔萃,又是河南分组的组长,所以,他轻轻品了一口茶,又一次不好意思冲青霞微微一笑说:“刘夫人,打扰您了!”
一经张钟端打破沉默,刘恒泰也急忙放下茶碗说:“老奶奶,侄孙恒泰向您问好!”
‘老奶奶’是应该白发苍苍,满面皱纹的年迈老人,可青霞如此年轻俊美,如此雍雅端庄,刘恒泰的一声“老奶奶”,把众人都叫得捧腹大笑。
“笑什么?”刘恒泰不好意思了,红着脸说,“这按辈份,正而八经是我的奶奶!”
青霞止住笑说:“恒泰,老奶奶我也向你和你的同学问好,你们能不能谈谈在留学期间的事情?我偏居一隅,孤陋寡闻,很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呀!”
“可以刘夫人,我们慢慢给您从头说起。”张钟端抓住青霞问他们的机会,便开始了长篇大论,“没到日本留学之前,总认为在国内,什么都好,上有皇帝官府,至高无上,终日享受,下有天下苍生受苦受难,以为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一到外边,开阔了视野,接受了新思想新教育,方知咱们的国家有多落后和腐朽呀。”
“哦?”青霞自小到大,第一次听说自己的国家落后而腐朽,不觉吃惊地瞪大双眼,静等着张钟端往下说。
“您知道吗刘夫人?咱不说别的,就说说清政府的无能吧,这您应该知道,十年前,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受清廷派遣,在日本马关签订丧权侮国的《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与日本;还要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还要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轮船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还要免收内地税。刘夫人,让您来说说,这合理吗?我们泱泱大国,竟如此胆怯弹丸之地的日本。这病根何在,当然在于当今皇上和当权者们,他们一遇到外强,只会割地求和,只会赔偿外强银子来维持他们的富贵和享乐,这就是大清政府,这就是大清帝国。可朝中的掌权者呢?他们竟置国耻于不顾,仍然贪图享乐,日日酒欢,夜夜宴馀……”
经张钟端一切入正题,潘祖培也不甘落后,紧接着张钟端的话题说:“五年前,八国联军侵占中国,大清帝国竟然又派庆亲王和李鸿章,去与列强义和,并签订了《辛丑条张》,这一次呀!清政府赔偿列强白银达四点五亿两,分九年还清,本息共计九点八亿两呀。您掏心窝想一想刘夫人,九点八亿两呀!这又是个什么数字呀!咱再看看中国的穷苦百姓吧,看看他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再看看清政府的当权者吧,他们却是香车宝马,金婢玉奴……”
“还有,”张钟端唯恐潘祖培说不动青霞的心里,抢过话题说:“我们中原大旱大灾,紧接着又是大涝大灾,饿死那么多的人,可当地官府上报灾情,怎么不见上面拨出一两银子,而对于列强,他们就有银子赔偿了……”
张钟端越说越激动,一时竟浑身哆嗦。
刘恒泰紧接着张钟端的话说:“辛丑条约不仅仅是赔偿列强银子,还要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列强派兵保护;还要折除天津之处用于防范外患的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想一想呀刘夫人,这是什么行为,这不就是在我泱泱大国的京城设立‘国中之国’吗?就这样,只要能继续能让当权者当权,清政府却乐呵呵地签订了,并且,还是求之不得的……”
张钟端接着说:“对外强只会赔偿求和,而对内,却加大暴力惩办反抗列强者。在《辛丑条约》里,竟然有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列强的官吏们,并且,凡是反列强的官吏,一律革职,永不叙用。刘夫人,您也是有志的爱国之女士,您也仔细想一想,如果这样下去,我泱泱大国,早晚会被这些欺内惧外的当权者给败得四分五裂不可……”
张钟端一说到青霞是爱国之女士,正说到青霞的心坎里,她也激动起来,甚至是热血沸腾,浑身颤抖,连连点头:“真如你们说的那样,真的,你们说的太好了……”
潘祖培又接着说:“《辛丑条约》的签订,给我中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想一想吧刘夫人,巨额的赔款,谁来出,当权者个人不会出一两银子,那这些银子从哪来呢?只会加大对黎民百姓的搜刮,使我中华黎民百姓更加贫困,使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你们说的太好了!”青霞猛地放下手中的茶碗,言词激昂地说,“这种危难时期,真应该有一位伟人站出来,面向大清政府而振臂高呼,拒绝割让求和,恢复中国以前的强盛!这样才能狠狠地给大清政府敲响警钟。唉!我们大清帝国,再不能这样软弱无能下去了,如果再这样软弱无能下去,几十年之后,大清的领土恐怕就被外强寡分的不存在了,我们大清的巨民都成了亡国的遗民了……”
“是呀,刘夫人,您说的太好了!这样的大清帝国,要它何用,只会置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顾,视黎民百姓的痛苦煎熬而无睹。刘夫人,我们就是要告诉你,已经有人站出来了,岂止是振臂高呼,他是一呼天下应呀……”
“哦!他是谁?”青霞惊喜的圆睁俊美的双眼,不等张钟端说完,便迫不及待地问:“他是何人,在朝中为官几品?哪里人士?”
“他名叫孙中山!是广东省人。”张钟端很自豪地说出了这个名字。
“孙中山?”这个名字对于青霞来说很陌生,她闻所未闻。
“对!孙中山,我们尊称他为孙中山先生。因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就是驱逐鞑虏,光复中华的。”张钟端循循善诱地引导青霞。
“同盟会?”这个簇新而陌生的名词,更让青霞感兴趣。
“是的,同盟会是个多会的组织,由孙中山先生的兴中会,黄兴和宋教仁先生的华兴会,和蔡培元先生的光复会共同组成的,他们都是爱国志士,都憎恨列强,由孙中山组织,创立了同盟会。明盟会的政治纲领是,民族、民权、民生,简称三民主义。”张钟端的神情,像是在说着世界上最神圣无比的词汇,把同盟会的纲领说了出来。
“三民主义?”这些簇新的名字,青霞平生都是第一次听到的。
“对,三民主义。就打击外强的侵略者,创立民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张钟端情致高涨。
“推翻帝制?”对于这个斩新的词汇,尽管青霞也是平生第一次听到,但她却似有所悟,也并不感到惊骇,只是感到新鲜而已。
青霞本来就有一腔报国之心,只是因为,她自幼生活在官宦世家,受父亲的‘君为臣之天、君为臣之纲,君让臣去死,臣不敢不死’的封建教条所熏染,即使大清帝国如何腐败和无能,而她始终都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仰视大清帝国如上天。此时此刻,她猛然听到三位留日学生的一番族新的激昂之词,什么‘孙中山’,‘同盟会’,及‘推翻大清帝国’的这些簇新言论,她也并不感到烦感。而内心深处,反而突如万马奔腾,狂跳不安起来。就像被神秘的力量召唤一样狂跳不安。她仍清清楚楚记得,丈夫被绑架之前,临窗而立,望着窗外的小雨加雪,仰天长叹的一番言语:这样的皇帝要他何用?置自己臣民的安危于不顾,竟弃城而去,别说当皇帝了,他连做一家之主都不配,他连做男人都不配……
青霞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之中:丈夫已离世五年多了,可现在,他的一番话,竟言犹在耳;而面前的三位留学生,却说着与丈夫异曲同工的言语……。
“刘夫人,您不是好奇我们留日学生在日本都学些什么吗,您也是商人,既要管理生意,又要管理田庄,何不随我们一起,到日本考察一下日本实业的先进管理呀,接受一下外洋的新思想,这样,您回国之后,将会如虎添翼。”张钟端趁机劝说青霞到日本考察实业。
“是呀奶奶,您真的应该出国去看看呀!”刘恒泰也趁机劝说青霞。
“您去日本,也学习一下东洋人是怎样兴办企业的,回国好学以致用。”潘祖培也不肯落后,极力劝说青霞。
三位留学生的劝说,正中刘青霞的心意,她从沉思中缓过神来,猛然间情绪高涨,当着三位留学生的面,立即奋笔挥书,给北京的二哥马吉樟写信,要求二哥尽快给她办理出国手续,她要出国考察东洋的企业。三位留学生见青霞做事爽快果断,皆喜出望外,他们决定等青霞的出国手续批下来,与青霞一同起程赴日。
马吉樟接到青霞的信后,很理解偏居一隅的妹妹,那份想出国的心情。便立即着手替她办理出国手续。可是,因为青霞是皇封的一品诰命夫人,出国考察有失大清颜体。所以,青霞出国之事被大清政府给拒绝了。马吉樟无奈,只得回信如实相告青霞实情。
可是,就在马吉樟刚刚给青霞回信的第二天,他本人便被朝廷任命为赴日考察学务的公使,不久即将赴日。马吉樟深知妹妹青霞出国心切,为了能让她如愿,便求救于袁世凯,要求携带妹妹青霞,一起赴日。
因为袁世凯是慈禧太后跟前的红人,通过他的从中斡旋,青霞的出国手续,很快便批了下来。马吉樟立即写信告诉青霞,让她做好出国前的一切准备。
而张钟端、潘祖培和刘恒泰,因为青霞的出国手续批不下来,他们无奈之下,正准备赴日起程之时,却得知青霞的手续的批了下来,并且,还有青霞的二哥马吉樟同行。张钟端是个有心人,他想结识青霞的二哥,便让已准备起程的潘祖培和刘恒泰二人先行一步,他留下来,决定与青霞兄妹结伴同行。
喜欢遗孀请大家收藏:(321553.xyz)遗孀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