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凤国的日子随着储君的归来趋于平静,一片繁华,朝堂上也是相安太平,君臣融洽。只是其中的围绕在朝堂上空的暗云涌动,阴郁的气息在当事人之间缭绕,宛如一张狰狞的鬼脸咧着牙笑。
从刘府回来之后,凤寻也不再向凤仁玉对于楚歌的安排提出了什么异议,甚至就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般,丝毫不再提起过楚歌。这让凤仁玉隐约觉得有些担心,因为凤寻不是那种妥协的人,不是不容易妥协,而是从来就不会妥协。
或许是因为对凤寻有些愧疚,又或许是身体的原因,凤仁玉逐渐将大部分朝政交由凤寻担任。鉴于六国盟会的‘完美表现’,凤寻又一次担任摄政一职,执掌挽凤大权。而秦飞扬,依然做着他的将军。
在储君摄政之前,御史大夫刘博蕴提交了弹劾京兆令的文书,就在凤仁玉审查的时候。祈夙城又发生京兆令之子横街罢市、欺良压善,打死了卖唱的一对父女后依然逍遥法外。
凤仁玉听闻后震怒不已,拍案而起,旋即下令撤了京兆令的职,交由廷尉审理;直接杖杀其子,游街示众,以慰民心。
从事发到陛下圣旨宣到,不过半日,颇体现出凤仁玉雷厉风行的铁腕风格。
第二日,京兆令一职空缺,因为还没有开始科考,京兆令一职也无法随意选任。于是吏部受皇令开始在京中各大才子之间选拔适合的人选。结果,挑选来挑选去,发现只有顾氏一门——如今的顾家长子顾谢书是最合适的,温润有礼,进退有度,含而不露,翩翩才气。但是深怕顾公子推辞,便齐齐上书由陛下裁夺。私底下,也不乏好事者,或热心者劝说顾丞相,顾长青可谓是喜忧参半。
凤仁玉倒是英明,将凤寻叫去书房聊了一会,从古论今讲了好多君王礼遇贤士的例子,大抵是想说明‘为君纳贤,必躬身迎之’。凤寻微笑应诺,出了书房便亲自赶往了顾府,与同窗顾谢书促膝长谈一番。据说,出了丞相府的储君笑容满面,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御书房。
当天晚上,女皇的任职诏书便送到了顾府。称顾公子才华横溢,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任其为代京兆令,即日上任。也就是说,让顾谢书在正式京兆令挑选出来之前,暂时代理京兆令一职,行使职能。
于是,吃到一半晚饭的顾谢书不得不接了圣旨,匆匆赶往京兆令的办公处,彻夜接手京中一切大小事宜。天蒙蒙亮的时候,自家书童就送来了宫中赶制出来的朝服,请顾谢书上朝。
顾谢书正是踏入官场的第一日,也是凤寻正式开始掌握挽凤的第一日。朝堂相遇,这对昔日的同窗相视一笑,便移开了目光。
还没有仔细品味着其中的平静,日夏皇帝的求婚国书宛如一块巨石在挽凤的朝堂之上砸出了滔天巨浪。文书由夏言欢执笔,言辞诚恳直接,笔触生动。大抵是仰慕挽凤储君空灵风姿,望求秦晋之好,也为两国未来的水乳交融、长治久安以及东影的和平发展奠定基础。
‘水乳交融’,显然朝中大部分人也咂摸出其中意味了,这日夏想来是想通过血统融合的方式将挽凤不费吹灰之力地占据。东影历来没有帝王和帝王之间的联姻,日夏这番举动,实在引人遐想。
朝中大臣对于这封求婚国书达成了空前的一致,所有人都坚决站在拒绝的立场之上。只是这也是六百年来六国之间第一次联姻举动。何况日夏国力日渐强盛,还有日夏鬼神萧暮晚对此事的态度甚不明朗。若是借‘挽凤损了日夏威严、没有和平相处的诚意’的由头,进军挽凤可如何是好。
态度是坚定的,就是要拒绝日夏求婚国书;但是拒绝形式的形式却是着实令人头疼。就在百官陷入苦思之时,居于金銮之巅的凤寻清甜的声音如同甜酒般醉人脆生生地响起:“日夏国能够心系东影稳定,本宫若是不做些什么,就难以在东影立足。况且联姻是为了两国友好,既然如此,这婚书,便应下吧。”
此言一出,百官变色,皆跪拜不起:“请殿下三思。”顾长青更是焦虑在心,生怕向来不按理出牌的储君真的会做出这样的事来,率先说道:“东影尚无两帝联姻之先例,我挽凤皇室向来血脉珍稀,怎能容他国血统玷污。”言辞犀利无比,针针入骨。
秦飞扬和在场的秦氏家将脸色骤然一变,愈发黑沉。这句话俨然中伤了秦飞扬,在批驳他玷污了凤氏血脉。秦氏一派想,这顾丞相虽然是情急之下脱口而出,但不代表他内心不是这么想的。
顾长青直到发现秦飞扬那边的异常氛围,才想到刚才情急失言,心中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得罪了秦飞扬,而是因为将储君也暗讽在内而深感忐忑,连忙解释:“微臣失言,请殿下恕罪。”这番解释,却是越描越黑。
凤寻倒是毫不在意,她才没那么狭隘到计较这些东西,能活着,才是真理。少女轻笑,眉眼弯弯露出明媚的笑意:“爱卿们快请起,你们误会本宫的意思了。”血眸微微转动,透着几分慧黠,“本宫的意思是,‘联姻’不是非要本宫去——谁去都是一样的。”
百官松了一口气,还好殿下不是打算自己去,这就好。便纷纷谢恩起身。
凤寻也不打算卖关子,接着说道:“本宫的姐姐,秦相知,如今已二十有二,至今尚未婚配。日夏小皇帝如今也有十五,女未嫁,男未娶,正好般配。本宫的意思就是许了秦相知为日夏帝的皇后,众卿以为如何啊?”直接就将秦相知的位份也做了主了。说话间,凤瞳似有无意地望向秦飞扬。
挽凤的百官心中皆郁卒了一下下,殿下对日夏帝的鄙夷真是毫不掩饰,一口一个‘小皇帝’的。十五岁的年纪配二十二岁,亏殿下还能笑着说“般配”。不过想到这是最好的选择,百官生怕凤寻又临时变卦,除了秦氏一派,皆附和相应,卖力地引经据典,坐实了‘般配’。
秦飞扬的脸色在此时已经是阴晴难测,只是冷冷地看着朝上的众人和凤寻的一唱一和。按捺下心中的蚀骨恨意,终是没有表态。
“只是……”就在百官口沫横飞之际,凤寻收拢了淡淡的眉头,为难地说,“这事,本宫还未与姐姐商议过,这般决定也不知道会不会引来姐姐的不愿。唉~”随着少女的长叹一声,百官的心又提了起来,紧张地望着他们的储君。接着便听她问道,“何况,人家日夏要联姻,我们就忙不迭地把人给送去了,会不会很没面子?要不要问他们也要一个?”
霍延一听,顿觉心中舒坦,怪不得刚才总觉得有些气闷。“殿下说的对,的确是该送一个过来,不然我们挽凤不就被人看扁了嘛。最好啊,最好把那个萧暮晚送过来。”
众人黑了脸,亏得太尉想得出来。至于霍延,是个武痴,听闻萧暮晚‘鬼神’之名久矣,苦于没机会切磋,若是联姻来了挽凤,那不就两全齐美了。
“呵呵呵。”凤寻肆无忌惮地笑了起来,干净地像一只山涧游荡的精灵,“太尉,这个主意不错。可惜萧暮晚这么大尊佛,没有那个庙啊。”整了整衣襟,终是止了笑,“好了,本宫今日便发国书商议联姻一事。没事的话,就散朝吧。”
下朝后按例去了浅音宫,得到的却是凤仁玉正在休憩的消息,便转道回了飞来阁。一入正厅,就看到秦相知温柔地迎了上来,圆圆的脸上布着和顺的笑容,散发着丝丝温暖。
“都知道了?”凤寻模样天真地问道,走入内室,在秦相知的帮忙下脱去外罩。
秦相知柔柔点头,答:“沉香接我的时候,都告诉我了。”
“可怨我?”
秦相知摇摇头,真诚地说:“不怨。只是有些离别愁绪,以后做姐姐的,不能照顾寻儿,帮着寻儿了。”
血眸稍顿,转而轻笑出声,“到那边,你只管照顾好自己。我也不是没有想过你此去一路艰险。但是这是你一生最好的归宿,我会让你以尊贵的身份成为日夏的皇后,母仪天下。会在你的身后看着你、护着你。挽凤,会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我也会为寻儿,保护好寻儿的挽凤。”秦相知认真许诺,温柔地看着凤寻笑。这一生,怯懦地活了二十年,如同行尸走肉。是她的妹妹,让她知道了活着的美好,活着的真实。所以,她的未来,是为了妹妹而活的。
姐妹俩聊了许久,秦相知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主子,秦飞扬那边,恐怕不好交代。”红叶上了一杯香茶,忧心地说。如今秦飞扬手中握有的挽凤的绝对兵权,她生怕主子惹恼了他,就会发生危险。
“呵,”凤寻望着青绿的茶水,倒映出血色的瞳眸,缓缓道,“红叶,这里不是日夏,是挽凤。是有着凤神的挽凤。”
“属下失察。”红叶恍然大悟,主子拥有着凤神转世的传说和国师的预言,在挽凤民众里拥有完全的拥护权,这也是秦飞扬一直不能占据优势的重要原因。
“嗯,不过是忧心者迷罢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喜欢凤寻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凤寻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