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朱老爹和朱栋到家时,吓了十月等人一跳。胡子像是几天没刮了,眼眶也凹了下去,看样子好像是逃难的难民。
陶氏就扶着朱老爹坐下来,然后问道:“这是咋弄的呀。快坐下歇歇。栋儿啊,你也快坐下。七月去给你爹他俩烧点水,洗洗脸再喝点水。”
朱老爹有气无力的说:“行,去烧点水来,我洗把脸。唉,二姐夫没了。”
陶氏惊呼了一声,说:“啥?到底咋回事儿呀,咋这么快就没了呢。”
朱老爹就说:“我们到的那天晚上就没了,说是那天白天他要去县里会个同窗,坐的马车不知道咋回事突然毛了,别人都没事。就他掉路边的沟里,脑袋碰石头上,当时就不好了,回家晚上就不行了。”
陶氏的眼睛有些红了,说:“不是说叫牛顶了吗?”
朱老爹叹口气说:“唉,当时二姐也不知道咋回事,也是听人说的,传话自然也传错了。”
陶氏就擦了擦眼泪,担心的问道:“二姐这命也太苦了,这孤儿寡母的以后可怎么办呢?那现在是出完殡了?”
朱老爹点了点头说:“嗯,已经完事儿,毕竟家里还有老人不能多停放。不过过些天要去,二姐家要分家。”
朱玉冬的婆家离这里有40里地,二姑夫是家里的小儿子,上边还有两个哥哥。二姑夫是个读书人,不过考了一辈子也没考成个秀才,虽说连个秀才都不是,但最喜欢开口闭口我们读书人怎样怎样,为人迂腐、不知变通。
他有个最大的爱好,那就是爱买书,爱书成痴。二姑夫家也就是一般的庄户人家,因为他这个爱好,家里的哥哥嫂嫂平时也没少有怨言,所以这次肯定是要分家了。
二姑夫因是小儿子,所以父母有些偏心,要不也不会让他读这些年的书,而且让他的哥哥们一直供着他。当初朱玉冬因长的好,在十里八村都算是出挑的,所以来家里提亲的不少,不过朱玉冬都不满意,等二姑夫家来提亲时说二姑夫是个读书人,朱玉冬这才同意了这门亲事。
不过朱玉冬自打嫁给二姑夫后就觉得自己是要当官夫人的,自家的孩子将来是官家的少爷、小姐,就拘着孩子不与村里人来往,也很少与娘家来往,所以七月她们跟朱玉冬家的孩子也不太熟悉。朱玉冬有三个孩子,大表哥刘琰,二表哥刘珏,三表姐刘其芳。
陶氏就惊诧的说道:“这二姐夫才去几天哪,就要分家,这老刘家做的也太不对。这分家是谁提出来的?”
朱老爹在听到这件事时也很气愤,就要找刘家人理论去,但朱玉冬拦住了他,说她也想分家,朱老爹以为朱玉冬是被刘家人逼的这么说了,所以怎么也不信她的话,朱玉冬无法只得告诉朱老爹,刘家不想供刘琰读书,但她不能耽误孩子的前程,所以就算是刘家人不提出分家,她也会要求分家的,朱老爹这才相信她说的话。朱老爹将事情的经过,跟陶氏说了一遍,末了感慨的说::二姐的大哥、二哥也算够意思了,供二姐夫读了这么些年书,也算对得起兄弟了。自家的孩子也都大了,都到了该说亲的时候了,人家想分家也情在可原。二姐也真是的,琰哥就该让他养糊口了,哪还能再想着念书呀,他要是真能把家来挑起来,将来供珏哥也行啊。”
陶氏还是觉得这事刘家人办的过了,就问:“那亲家他们也同意?”
朱老爹冷笑了一下,说:“不同意咋办?二姐夫已经没了,两个老人将来还在靠这哥俩。”
陶氏一听也对,就说:“那二姐可咋办呀?”
朱老爹说:“咋办,守着孩子过呗,等琰哥儿大了就好了。”
朱老爹的朱栋还要去当差,所以只在家里住了一夜,就回县里了,过了几天朱老爹又回来了。
朱老爹到家后就对陶氏急急的说:“给我弄口吃的,一会儿我还要和大哥他们去二姐家。”
陶氏就和七月给朱老爹弄吃的去了。朱老爹笑着就对十月说:“老闺女,来上爹这儿来,看爹给带啥东西了。”
十月就磨磨蹭蹭的来到了朱老爹的身边,朱老爹就从里怀里掏出来几个绑头发的彩带,颜色都十分的鲜亮。
其实朱老爹很疼自己的这帮孩子的,可能是因为总不在家的原因,所以每次回来都要给孩子们带吃的、玩的。朱老爹每隔十天能休两天,十月受不了的是朱老爹每次都要用胡子在她脸上一通乱扎。
三月这时从外边进来,一眼就看到朱老爹手里的彩带,就对朱老爹说:“爹你偏心,你咋不给我带呢。”
朱老爹打开边上的包袱拿出了对头花,对三月晃了晃,说道:“爹给你和你姐带了个头花,你看看好不好看?”
三月看着朱老爹手里的两朵桃粉色的绢花,乐极了,就笑着对朱老爹说:“还是我爹好。”
朱老爹就刮刮了三月的鼻说:“有东西就是爹好,没东西爹就是偏心了,是不是?小马屁精。对了,你二哥呢。”
三月从拿到头花,眼睛就没离开过头花,估计朱老爹说的话,她都没听见。
十月看她这样,心说还真是个孩子,就对朱老爹说说:“我二哥放牛去了,一会儿就能回来。”
这时候天冷了,猪菜也都少了,陶氏就不让朱林打猪菜了,每天放放牛就得了,猪食里现在搀的都是白菜,十月终于知道陶氏为什么种了一院子的白菜。
朱老爹吃完了饭就去了大伯家,陶氏则领着七月她们在家平院子,院子里的白菜都堆了屋子两边了,菜地里的菜也都拔得差不多少,只留下一点秋波,哈哈,就是秋天的菠菜。
其实院子只平一块就好,本来十月家就只种三垧多的大田和一垧水田,而且这时候地的产量是很低的,就算这里是黑土地,大田亩产也只有两百多斤,而水田的亩产只有一百五六十斤。
不过好在这里从来都是风调雨顺的,从不发水,也很少有大旱的时候。所以在这里只要肯干,几乎没有饿死人的情况。
晚上吃完饭,七月他们就都坐在陶氏屋里。吃完饭后炕桌没有撤用来放油灯,七月她们围在桌子边上坐针线活。陶氏不像别人那样,舍不得用油灯,天一黑就让孩子睡觉。
七月在指导三月做鞋,陶氏的针钱活很好,而七月是陶氏亲自教出来的。十月就趴在边上看着,十月这半年来慢慢的想明白了,要想在这里活的好点儿,就要遵守这个世界的行为准则,不要特立独行,这里女子要会的活计就是不全会也全有两样拿得出手。
要尽量让自己和这里的女孩子看起来一样,她只允许自己在心里一小块保持那个世界的痕迹。毕竟要做一个超越时代的人是很痛苦的,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你,都以看疯子的眼光看你,她没有这样强的心理素质,也不准备享受这样的孤独。而且这也是一个不容许有疯子存在的世界,她也不想让这些爱着她的人痛苦。
这时朱林对七月说:“大姐,我的鞋子坏了,你给我缝缝吧。”
十月家里的条件虽说还不错,衣服也是大姐穿完二姐穿,二姐穿完小妹穿。而且由于她们总做活,衣服上总是大补丁螺着小补丁,实在穿不了了就拿去做鞋。
七月就说:“那你去拿来吧。”
朱林就转身走向自己屋,很快就把鞋拿来了,朱林穿鞋总爱把鞋帮磨坏。而七月总帮他补,所以一会儿的功夫七月就缝完了。
大约有八点钟的样子,陶氏就说:“行了,睡吧。别总在灯下干活,要不眼睛都坏了。老闺女啊,今晚跟娘睡呗。”
十月想了想说:“好吧,不过就一晚啊,明天我还要跟大姐睡。”
以前是陶氏领着十月和三小儿在陶氏的屋子睡,不过十月觉得自己二十好几了,朱老爹回来就很不方便了。所以要求跟大姐一起睡,而三小儿还跟着陶氏睡。
一夜无话,第二天响午的时候朱老爹回来了。
喜欢穿越之幸福农家女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穿越之幸福农家女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