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朱老爹是在吃响午饭时回来的,陶氏一看朱老爹回来了,赶忙用大酱炒了个鸡蛋,又给朱老爹烫了壶酒。一家人才坐到了一起吃饭,十月她们的午饭只有高梁米饭、茄子酱,再加一点蘸酱菜。
陶氏边吃就边问:“二姐家现在咋样了?真分家了?咋分的?”
朱老爹说:“当然是真分了,二姐还想让琰哥继续念书呢。十五垧大田,二姐和他二哥一家四垧,剩下是老大的,他家没有水田。老房子归老大,老人也归老大养,老大原先的房子归二姐家了。他家老二还住原来的房子。两头牛老大和老二一家一头,不过老二家那头现在有犊子了,等下了归二姐家。猪一家一头,也就没啥了,农具是三家共用。”
陶氏是个爱担心的性子,而且是个爱替别人操心的性子,就说:“那地咋办,二姐一个人也种不了啊。”
朱老爹摇摇头说:“不知道二姐咋打算的,我问她她说还没想好呢,明年开春再说吧。不行就得赁出去了。”
陶氏就说:“那也只有这么办了。栋儿咋样了在那,上回你匆匆忙忙的我也没问。”
朱老爹对朱栋的感情是不同的,这毕竟是他的长子,而且跟他相处的时间最长,就笑着说:“挺好的,这小子悟性挺高的,我看过两年能自己上手了。”
陶氏也笑了,说:“真的?要是能自己上手,我儿子就算熬出头了,秋收你能不能回来啊?”
朱老爹点点头说:“能,我跟三哥说好了,让他替我几天,他家的地今年赁给二哥家种了。”
陶氏没想她就是问一句,朱老爹今年竟然能回来,当真是喜出往外。十月的姥姥家是猎户,住在山下,那里地很少,还基本是都是山地,产量很低,所以三舅家今年就没种地。
吃完饭朱老爹就走了,为了能在秋收时多待两天,朱老爹这次并没有在家多待。
转眼就到了秋收的时候,今年朱林和陶氏商量雇了六个短工,都是壮劳力。
十月家今年黄豆和苞米各种了一垧半,又种了半垧地的高梁。虽说十月家也有水田,但高梁和苞米才是主食,稻子的产量本就经高梁低,陶氏每年要卖出去一大半,自家只留一点,过年过节或是来人时吃。
朱老爹到家后,陶氏就跟他说了一下今年的雇工情况:“今年雇六个短工,有杨老常哥三个,还有刘铁柱、黄锁子和陈大旺。”
原本杨老常他爹也要来,但是他大哥没让,说是让他爹在家收水田。出来打短工都是家里地少的人家,所以一到农忙的时候就分出人去打短工。
朱老爹听完就说:“行,那让谁领头啊?”
朱老爹虽说庄嫁活也能干,但毕竟干得不如常年这些活的人干的好,所以他领不了头。
陶氏说:“二小儿说让杨大常领头,说杨大常活的好还快,人还本分,不藏奸。”
朱林在边上接过话,说道:“爹和我大常哥一起干过活,他活干的好人还实在,要不是今年他娘病了把大田都卖了,他不能这么早就出来打短工。”
有的人在自家地里的活干完,就去那些地多没干完的人家再去打短工,杨大常往年就是这样。
朱老爹又问道:“今年雇人多少钱一天哪?”
陶氏就说:“我听大姐说,今年年头好,所以雇人都涨价了。去年是50文一天,今年是55文,领头的都是70文,咱家也这么办吧?”
朱老爹说:“行啊,二小儿你一个人赶车能行不?”往年都是朱栋和朱林一起赶车,不过今年朱栋不能回来了,上次二姑夫没他请的假太多了,不好再请假了。
朱林点点头说:“没事,爹。”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七月就起来了,和陶氏一起做早饭。她家是要供短工早、中午两顿饭的,七月做好饭后,将三月和十月也叫起来了,一会儿雇的人就要来了,让人家看见还没起来,虽然是小孩子也要笑话的。
早饭陶氏做的大饼子,不过在里面还搀了一半的白面,一起出锅的还有陶氏炖的猪肉白菜汤。
六个大老爷们再加朱老爹和朱林,大饼子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吃完饭朱老爹就领人下地去了。朱老爹走后,陶氏才领着十月她们吃饭。
今年朱老爹没让陶氏跟着下地,往年的时候陶氏是跟着下地的,不过昨天朱老爹说:“今年你大田就不用你了,等水田的时候你再下地吧。”
快响午时朱林拉了第一今年的第一车苞米进了院子,陶氏看见朱林赶车进来,就走出了屋子,十月也跟着跑了出去。
今天收的是苞米,陶氏看着地上的苞米就说:“今年这苞米挺好,棒儿挺大,粒也满。”
十月也拿了一个苞米,用手一掂也很高兴,今年的苞米确实很好。十月前世时家里也是苞米、大豆、高梁什么都种过的,粮食的好坏她还是看的出来的。而且她上小学校的时候,学校也有地,从春天的种到秋天的收都是她们这些学生干,所以对这些农活她都不陌生。
朱林把苞米卸完就走了。陶氏就对十月说:“老闺女一起你和二姐一起把把上的苞米都往上扔扔。三月,出来和你小妹一起扔苞米。”陶氏这么做是怕一会儿朱林再拉苞米回来,把散落在地上的苞米压坏了。
三月就从屋里走了出来,和十月一起扔苞米,边扔边说:“苞米还得扒皮啊。唉,还得几天才能干完哪,我都好久都去小兰姐家了。”
十月的苞米是带皮扒回来的,这么做一是干得快,二是这些苞米皮子还能喂牛。
十月就说:“咱去小兰姐家她也不能跟咱玩啊,她家也得秋收啊。”
三月:“是啊,嘿嘿,我忘了她家也是要秋收的。我好想去看看小竹姐的那个镯子啊。”
这孩子现在还惦记看人家那个镯子呢,要不说小孩就是小孩,装是装不像的。
十月就说:“等过两天就能看见了。”
三月说:“哎呀,下个月初十就是你生日了,你让咱娘带咱俩去集上呗,小妹。”
十月因是十月出生的就起了这么个名,七月和三月也是如此,所以说咱们朱十月小朋友马上要满四周岁了。
十月:“我不想去,人太多了挤。”
三月就说:“人多才好啊,那多热闹啊。而且我查黄历了,那天是立冬,集上林家肯定得请唱戏和扭秧歌的,多好啊,小妹你就和咱娘说吧。”
十月也想看看三月口中的戏和前世看到的戏曲是一样的嘛,而且来了半年了一次集出没赶过呢,也想去看看集上是啥样的,所以想了一下说:“那好吧,不过就怕咱娘不去。”
这时候的人很少没事的时候去赶集的,只有缺东西才去,有的人家一年只赶个两、三趟集。俗语说:败家娘常赶集,所以十月怕陶氏不领她们去。
三月就说:“没事儿的,晚上我和大姐说,到时候咱们一起求娘。”
十月就说:“还有二哥,让他也一起去。”
三月说:“行。哎呀,就少三小儿,你想不想你三哥?也不知道他啥时候回来。”
十月就说:“想。过两天秋收完,咱娘就能去接了吧。”
其实十月也真想那个小胖墩了,这个家里要说谁和她待的时间最长,也就属他了。三小儿虽说吃的和十月她们一样,但他就特别爱长肉,十月平时心里都叫他小胖墩。
三月说:“我也想和咱娘一起去,我都半年没去姥姥家了。”
十月就说:“那你就和娘说说,她说不定能带你呢。”
等十月和三月把苞米扔完,陶氏的响午饭也做好了。中午陶氏蒸的苞米、白面两合面的馒头,炖了一个猪肉菠菜汤,又煮了咸鸡蛋。
陶氏把馒头放在一个干净的簸萁里上面用白布盖上,用桶装了汤,又用布把鸡蛋装上,就喊三月和她一起去地里。七月已经十三了,平时没事儿的时候陶氏不让她出门,这个年纪要说婆家了,所以不能老是抛头露面的。
陶氏和三月一走,七月就说:“小妹,你饿不饿,饿了咱俩就先吃吧,吃完你再睡一会儿,今天早上起的早了。”
十月这具身体毕竟是小,七月这么一说还真有些困了,就说:“饿了,那大姐,咱俩先吃吧。”
姐俩吃完饭,七月就说:“你在咱娘这屋睡吧,炕热。咱那屋白天没烧门灶,炕有点凉。”
十月她们睡觉的屋子因为离灶台远,热气串不到,所以在炕的下边开了一个小门灶子,平时就是靠烧门灶子取暖。不过白天的时候很少烧,都是晚上才烧。
喜欢穿越之幸福农家女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穿越之幸福农家女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