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丹青香魂

第63章 指挥使今昔对比

丹青香魂 代平 2385 2021-04-02 20:12

  得知同学刚离开京城,纪纲拼命追赶,终在南京西郊的大樟树下追至高贤宁。“到了南京为何不来见我?你我还是同学吗?”“贤宁是来还债的,见面只会生乱、添堵。”

  纪纲“扑通”一声跪在了高贤宁的脚下,恳求同学留在府上,“看在你我同学一场的份上,留在南京帮帮纪纲。”“帮你,留在南京只会害你,当年贤宁作《周公辅成王论》用弓箭射回城下。我与朱棣誓不两立,朱棣不但不杀,还奖励了布匹、钱粮,燕王佩服在下的文笔一点不假,更重要的是靖难大军里需要你纪纲。而现在是永乐盛年,贤宁留在纪府,只会成为别人攻击你的把柄,方孝孺有印象吧,贤宁除嘴巴没有他硬之外,哪条罪行会比他小?现在的纪纲,没有了过去的光环,西南半年,空手而归,能够自保,已是朱棣格外开恩,又如何能够再次帮我?赶紧回府吧,要被东厂的人发现,又会成为别人弹劾您的一项铁证,就此拜别,好自为之,若再拖延,贤宁恐怕就走不了了。”听同学的话语,句句在理,纪纲只能望着渐渐远去的马车,无限悲情地叹曰:“但愿同学能够平安回家。”

  返回的路上,纪纲陷入沉思,“靖难之役”的纪纲深受燕王的宠幸,那是因为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且声音洪亮、力大无比,在德洲大战中,他领着穆肃等二十人冲进了敌营,光是纪纲一人,就杀敌数千,成为靖难大军中的佳话。

  进入到南京,纪纲就成了皇帝的特殊保镖,有一官员在路上巧遇朱棣,那个官员没有避让,而是近前招呼跪安,纪纲一掌打在那官员的胸口上,那官员口吐鲜血,倒地而亡,朱棣不但没有责备,反而极力奖赏。

  明成祖即位之后,很快将纪纲提升为锦衣卫指挥使,典亲军并掌诏狱。时建文旧臣方孝孺被诛十族,亲属受株连被杀者达数万人,其事多由其亲行。

  明成祖以为忠,视纪纲为心腹。纪纲便胆大妄为,矫旨下盐场取盐数百万斤,夺官船运输,尽入私囊。构陷富商上百家,夺其资为己有。还曾阉割良家幼童数百人,服侍其左右。纪纲桀骜不驯,诡计多端,他善于迎合成祖旨意,受成祖格外宠护,很快又被提升为都指挥佥事,兼掌锦衣卫。纪纲一时成为权焰熏天的权臣,他也更加卖力地替明成祖铲除异已。

  是如今,朱棣的态度有了变化,先是陈瑛弹劾自己,说秦淮河里的一具女尸并不是方家之女,而是秦淮女监偷汉杀夫的死囚——秦月妹,在狱中秦月妹足足关押了3年,她受尽了酷刑,虽然承认杀人,却至死不吐汉子的姓名,她早就想死,只是担心那不满5岁的儿子。姚广孝的学生刘清知情之后,便用重金买通了牢头,然后答应秦月妹,给她的婆婆500锭的银两去抚育她的儿子。秦月妹当即应承了下来,于是,在牢头的配合下秦月妹被刘清等人领到了秦淮河畔。刘清等人救下了方家姐妹,却发现大的女儿已经死亡,他们将留有弱气的小女抱上了马车,飞也似地离开了河边。

  秦淮女监的牢头,收受了贿赂,却没有摆平众多喽罗。于是那些喽罗便联合在一起,将牢头告到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那里,陈瑛一听高兴万分,当即派人去监狱核实,确认铁证如山,这才前去皇宫觐见朱棣,他要利用此次机会,彻底搞跨纪纲,他和纪纲的仇恨实在太大,自己是正二品的官员,却无正三品的纪纲吃香,甚至太监不如,皇帝相信的不是纪纲就是王彦,令他心似刀绞,万箭穿心。

  皇帝先是不信,后来派首辅解缙前去证实,结果牢头畏罪自杀,气得朱棣拍案大骂:“尔等鸟人有何用处?三天之内若无发现,解除官职,卸甲归田。”纪纲吓得魂不附体,连声应诺,跪拜退下。

  此后的纪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皇帝甚至派他保护画师——上官伯达返乡探母,而且动不动就威吓纪纲,在朱棣的眼里纪纲还不如上官伯达。

  朱棣为了查找建文皇帝,派纪纲西南追寻,可是半年有余,空手而归,给纪纲带来的却是成立了东缉事厂的不好消息,那名不见经传的边景昭竟然成为东厂新任督主,权力爬到了纪纲之上。

  很明显,皇帝不信任纪纲,高贤宁说得对,目前的纪纲自身难保。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纪府。

  这时,大门口出来迎接的一个人,着实让纪纲吓了一跳,这人是谁呢?原来是冤家陈瑛,纪纲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傻傻呆立,陈瑛上前招呼、拥抱,纪纲的头脑清醒了过来,感觉自己失态,连忙赔礼道歉,“失礼、失礼,下官是太高兴了,没想陈大人会来敝府。”

  “想兄弟的呀,纪大人公务繁忙,陈某闲得无聊,理当陈某过来拜访。”纪纲知道陈瑛一语双关、话中有话,他笑了笑说:“陈大人没把我当兄弟看,小弟不对,直接开骂就是,若不解气,棒打都行。”

  陈瑛摆摆手,笑曰:“兄弟之间,置什么长气,没有过不去的坎。”“那是当然,纪某的今后,还要仰仗大人的帮衬。”

  “你看,你看,见外了吧!陈谋在皇上那里可没少说兄弟的好,像王彦……”纪纲一听,大汗淋漓,他慌忙站立作揖道:“陈大人,以前是纪某人不懂事,往后陈大人就是纪纲的父母,大人指到哪里?纪纲就打向哪里。”

  陈瑛笑曰:“纪大人的话严重了,陈瑛只是实话实说,您和王彦有着本质的区别,王彦一条道上走到黑,有如此的下场,理所当然,若纪大人,没那西南之行,很难想象现在怎样?”陈瑛是在示功,西南之行是陈瑛的举荐,皇帝的旨意。寻找建文帝是纪纲的职责,是个苦差事,纪纲因祸得福,远离了汉王,免遭牢狱之灾,陈瑛此时将它搬出,想必有事要求于纪纲。想到这,纪纲故意跪地,“大人对纪纲恩泽似海,纪纲理当报答。”

  “什么报答不报答的,本官的脚都站酸了。”纪纲连忙叫人将陈瑛搀扶进了自己的书房,然后泡上一壶“大红袍”,两人一边品尝好茶,一边商谈密事。原先的冤家,俨然就是那无话不说的兄弟、挚友。

   喜欢丹青香魂请大家收藏:(321553.xyz)丹青香魂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