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丹青香魂

第80章 上官随帝看咸宁

丹青香魂 代平 2894 2021-04-02 20:12

  朱棣与姚广孝、上官,一起坐上了龙辇,欲去驸马府邸,见上官也来了,皇帝礼貌性地打着招呼:“画师能够探望咸宁,朕的心里甚感欣慰。”“上官是为宫廷的画师,将皇帝的言行举止,利用笔墨呈现在宣纸上,那是上官伯达应尽的义务。”姚广孝听上官话中有话,慌忙圆场,“这段时间,出了许多事情,上官成天作画,追思记忆,缅怀逝人。”“很好,画师乃性情中人,那见利忘义、过河拆桥之人,定然会人人唾之。”朱棣有所指地说道。

  龙辇很快就到了驸马的府邸,而咸宁还躺在床上哭泣,听小桌子说,上官伯达也来了,她连忙起床,梳妆打扮。

  三人坐在客厅等候,好久才见咸宁从房里走了出来,姚广孝对着朱棣打趣道:“要不是看在老衲义子的面子上,恐怕你我君臣还得吃上闭门羹。”“什么?谋士收养了义子?朕怎么不知道?”见皇帝惊讶,姚广孝连忙解释:“皇上,并非老衲故意地隐瞒,这还是昨晚四更的事情,离现在也就那么几个时辰。”

  朱棣道:“谋士何须紧张?朕又怎会怪你?没有了谋士,朕也当不了皇帝,朱棣就是不相信自己,也不会不相信谋士。你是一个没有私心杂念,全身心都帮着我朱棣的心腹大臣。”

  “感谢皇上对老衲的信任和关爱,其实老衲真想请求皇上,做上几件事情。”什么事?谋士尽管开口,只要朕能够做到。”

  “老衲请求皇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应当尽早迁都,南京不适合再做大明的京都,血腥味太浓。”“朕的想法和谋士一样,礼部尚书赵羾和江西术士廖钧卿,已经前往北京一带卜选陵址了。”

  “皇后的墓地,应该选在昌平的天寿山,当然也可作为大明皇室的陵寝之地,老衲早就看中了它。”

  “谢谢谋士,一如既往地帮助朱棣”

  第二件事:“给方家平凡,大赦天下,包括建文皇帝极其追随者。”

  朱棣摇了摇头,说:“朱允炆决不能放赦,方孝孺也不能平反,否则《靖难之役》就失去了它的合法性,天下人就会取笑朱棣?

  姚广孝知道再说也无济于事,这是原则性的问题,皇帝不会轻易答应。

  朱棣问:“皇后的案件进展如何?”姚广孝回答:“现在的情况是,人证:渺无踪影,物证:不知所踪。”“那纪纲的人马呢?难道就没有一点儿线索。”

  “只要找到人证,案子就可水落石出,关键是那丫鬟——雪英,不知她跑向了何方?”

  “谋士是世上少有的聪明人,一定知道是谁谋害了皇后?”

  姚广孝叹道:“破案、审案,讲得都是事实俱在、罪证确凿,可眼下只能是怀疑而已,并不能实施抓捕。那胡太医没有错,皇上不应该关押,高丽的人参,适合皇后的病情。”

  “那是什么问题?”“是人参里面有其他的药物。”听谋士说人参里面有其他药物,朱棣不由自主地站立起来,“毒药?可胡医生说,人参无异常的啊。”见皇上激动,姚广孝分析:“这就是凶手的高明之处,毒性进入到了参体里,经过了长时间的挥发,虽然失去部分药力,但足可使病人慢慢地封喉,直至断气。若是直接食用这种毒物,皇后拖不了半个时辰。”

  “谋士一定知道凶手是谁?”“皇帝准备怎么处置?”朱棣的牙齿咬得咯咯直响,“让她跪在皇后的棺材前,忏悔,赎罪。”

  谋士建议:“皇上不可对外宣布不立皇后,而应当放出选妃和立后的风声,逼凶手现行。”

  “那凶手是想毒死皇后,取而代之。”谋士点了点头。

  姚广孝问:“皇上可有陈瑛和边景昭职务的替代人选?”朱棣回答道:“纪纲此次立下了大功,我看东厂的人马和南京的卫戍军队都由他来指挥。而那‘三司’就得让谋士辛苦一下。”

  姚广孝本想让学生刘清担担个什么职务,毕竟他跟随了自己多年,见皇帝心里有了人选,不好再次提及,只能另寻良机。

  见谋士深思,朱棣忙问:“谋士觉得是否欠妥?”“没有,就是学生刘清,为老衲出了不少的力气,想让他有个出息而已。”

  “谋士说的刘清朕知道,皇后生前就多次提过此人,咸宁也在我耳边说过他,再说刘清是为谋士做事、出力,那谋士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我朱棣,为了大明的江山。这样吧,就让他做个正四品的武官‘佥都御史’如何?”姚广孝连忙跪地谢恩。朱棣双手撑住了谋士的身体,责备道:“你我虽是君臣,更是兄弟、朋友,若不是为了学生,谋士也不会开口?”看着老了许多的姚广孝,朱棣流下了泪水,而过去那刻骨铭心的一段段往事,又再一次地跳入到自己的眼帘:

  自己很想当皇帝,但以一隅反天下,心里还是没底,不敢轻意地付诸实施。谋士就劝自己尽快发兵,自己却心事重重地说:“现在建文皇帝并没有失去民心,我起兵不得人心,结果难以预料啊!”谋士说:“我一直在研究天文历法,深知现在的天下应是殿下您的,天道在我们这边,不必担心民意。”但自己依然下不了决心,长吁短叹,一筹莫展。

  一天,两人在一起看书作对,自己随口就吟出了一句,“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谋士在旁脱口而出:“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他的意思是,民心现在也不在建文帝一边,由于建文帝打压他的叔叔,天下大乱是迟早的事,希望燕王能当一回救世主,为民行道。自己心中开始有些松动,但仍有顾虑。

  谋士见此,便对自己说:“殿下与其在府里心神不宁,坐卧不安,倒不如去外面喝酒散心。”自己一听挺有道理,就和侍卫们,打扮成相同装束,到王府外的一个小饭店喝酒。正喝得高兴,突然出现一位老者,只见他环顾四周后,快步跪倒在自己的面前,大声说道:“殿下,怎么这般不爱惜自己的呀?”自己大为惊异,心想:“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如何会从众人中认出自己呢?”心中正在纳闷,只听那人接着说:“小人姓袁名珙,自幼精于易理面相,能知天命,卜未来。殿下相貌堂堂,常人的衣物又岂能掩盖殿下的光辉?”

  于是把袁珙带回王府,请袁珙仔细相面,袁珙说:“殿下您有天子之相,今后定能成为太平天子,天下黎民百姓都会享受您的福气。”自己听罢,渐渐坚定了起兵的决心和信念。其实,这次戏剧性的相面,不过是谋士一手安排的好戏而已,此后的自己信心满满,着手准备“靖难之役”。

  没有谋士的策划,自己哪敢举事?没有他的谋略,自己就成不了大事。

  虽然他并没有亲临战场与自己出生入死,但由于他在起兵谋划、战略、战术的重要作用,“靖难之役”的首功非谋士莫属。自己要求他除去“道衍”的法名,并希望他还俗。为了达到目的,还专门奖励他一处大宅院,并给他送去两个貌若天仙的宫女。

  送给他的两个宫女,谋士看也不看,赐给他的大宅院,谋士也不回去,散朝后还是返到寺院居住。见谋士态度坚决,也不再坚持让他还俗,就命谋士管理全国佛教事务,仍旧入朝议事。于是,在永乐朝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上朝着官服,回家换僧衣的姚广孝。后来上官夫妻从‘普济寺’来到了南京,那送给谋士的大宅院,这才写上了姚府二字。

   喜欢丹青香魂请大家收藏:(321553.xyz)丹青香魂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