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刘家庵

第40章 吴高变节投敌公主应承驻蒙

刘家庵 代平 2278 2021-04-02 20:11

  王枭从洋塘回来后,天已不早了,他没有去“乌君山”而是住进了师爷给他事先就安排好了的客栈里。天黑了,师爷做东就在客栈一间内房里摆上一桌子的好酒好菜。招待吴高和王枭。吴高开始不想来,可是又怕驳了师爷的面子,况且师爷说晚上要招待的人是他的叔叔。吴高再不能推脱了,自己和“一枝花”成婚,那他可就是叔公了。也许师爷今天打算确定自己和“一枝花”大喜之日,故而请叔公予以见证和主持。

  其实,王枭人还在“乌君山”就派人告诉了师爷,要他准备好自己从洋塘回来的晚餐和住宿的客栈,王枭心想自己对付吴高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心计,也不要化装。直接面对,挑明来说。待吴高和“一枝花”来到客栈内房时,师爷连忙击掌,吴高看着从屏幕后面走出的人,怎么这样熟悉,他一下警觉了起来,随后便大声叫喊:“来人啊,这里有蒙古间谍。”王枭双手击掌连声叫好。吴高惊讶地问师爷,“你们是一伙的,都是蒙古间谍。”师爷一直点头,吴高怒吼道:“我要将你们抓起来,押入大牢。”

  师爷笑道:“太天真了,你的手上还有兵吗?这些人还会听你的吗?”

  “那‘一枝花’也是你们的人?”

  “她是我的侄女,那肯定是我的人呀!”师爷和王枭哈哈大笑,师爷说道:“你以为有那么好的事情吗?侄女被你睡了,自己还要拼命为你谋划县衙里的烦琐事情。而你自己却神仙快活。不用担当,难道世上竟有如此美得发泡的事情吗?

  王枭已经不耐烦了,他厉声呵斥道:“你还有退路吗?是你帮助我们从上饶进驻到了“乌君山”,你怎么向宋朝廷解释,说自己没用,大权旁落。或者说自己沉湎酒色,荒废政事。你当了多久的县令呀!竟然堕落到如此地步,你想那宋廷会饶过你吗?等待你的是眼前的一切,立刻消失,随即而来的是坐牢、杀头。现在有两条路供你抉择,一意孤行,结果是失去眼前的一切,还性命不保。成为我们的一份子,让光泽变成蒙古人进入宋国的前沿基地。便可荣华富贵,快乐一生。假如你能提供兵书《松经》,蒙古帝国的谕旨,同样适用。我们已经了解了你和张明辉的关系,如果还是执迷不悟,不予配合,下场便可想而知,何去何从你自己选择。”

  吴高赌输了,哪里有免费的午餐呢?现在自己只能认栽,没有退路,答应和他们合作。如果自己和他们拗着干,那王枭的脾气不是没有领略过,也是死。然而兵书《松经》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那样的话自己如何对得起大哥?而兵书一旦落入蒙古人之手,自己必成宋朝廷罪人。朝廷就会把自己当作卖国贼那样加以追杀。

  吴高想到这些,吓得虚汗淋漓。而王枭呢?他在想,吴高兴许真的不知道兵书藏在了什么地方。不然都走上了这一步,哪里还有保留秘密的道理?他加入了蒙古的间谍组织,已经叛离了宋廷。卖国的罪名已经成立。

  王枭不再逼问,只是低声交代师爷要“一枝花”使劲,看吴高的身上还能不能榨出点油水来。

  王枭又来到邵武,他们打探到了杜杲亲身母亲和张明辉父母的坟墓所在地。顶子山上他们翻烂了也不见雷道子骨灰埋藏何处?他命令手下把杜杲亲身母亲,张明辉父母的坟墓翻了个遍,结果什么也没有找到,天还没有亮便赶紧逃离了邵武。

  刘德明将张明辉父母的坟墓重新择地安葬,那杜杲的妹妹知道查氏就是大哥的亲身母亲后,连忙把查氏的坟墓重新堆积。并用三角土夯实。

  蒙古这边的扯扯亦坚,自从和明辉分开,她的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后来听说明辉指挥宋、金的兵马将蒙古的名将之花。曾被太祖成吉思汗御封为草原“巴特儿”的察罕大军,打得落花流水、死伤无数的时候,她的内心是极其矛盾而且复杂的。一方面是自己的丈夫,希望他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国家,希望它昌盛强大、百姓安居乐业。加上她思念丈夫,和对刘家的挂念。时常彻夜难眠,食不甘味,身体也就日渐虚弱,更为烦躁的是亦纳勒赤不计较扯扯亦坚与汉人有过婚事,成天唆媒欲与连理,因为他深深地知道扯扯亦坚就是自己的情感归宿和爱情驿站。自己不能没有了她。

  扯扯亦坚的母亲因为年事已高,不希望女儿离开自己,女儿要是离开自己去了宋国,恐怕再也见不到她了。

  孛儿帖来到了女儿的房间,她一边帮女儿梳理着发髻,一边深沉地说道:“我知道你喜欢汉人张明辉,可他毕竟是宋将啊!如果说宋蒙联盟,那两国联姻还是一件大喜事。可是宋、蒙站在了对立面,成了敌我双方,尤其是他指挥宋金联军在金国的大昌原把我们蒙古人足足消灭了十几万人!像他这样的人就是蒙古最大的敌人。如果你还不利用回蒙的这段时间和他一刀两段,继续成为他的妻子。王公贵族和部落头领也会以此为借口乘机集结并向孛儿只斤家族发难,而你父亲打下来的江山就会四分五裂、百姓遭殃!”

  孛儿帖见女儿沉默不语像似动心。她将女儿的头发重新盘绕成髻,然后再盘髻成椎,用铜镜照给扯扯亦坚自己看。然后笑着说:“我的女儿就是漂亮。”扯扯亦坚嗔怪地说,“哪有这样夸女儿的!汉人认为谦虚才是女人的美德。”

  “什么谦虚?那是虚伪、狡诈的表现,不像我们蒙古人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一说起汉人,孛儿帖的火就来了。女儿见母亲生气,连忙道:“母亲讲得对,那汉人确实有不少厌烦之处,还是我们蒙古人真诚。”孛儿帖一把将女儿楼在怀里,饱含热泪地说:“别去宋国了,权当为了母亲好吗?母亲离不开你啊!我的好女儿。”扯扯亦坚,看着母亲那悲伤、恳切的神情,极为痛苦地点了点头。

   喜欢刘家庵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刘家庵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