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全之师史严之听了学生晋见赵昀的口述之后,高兴的手舞足蹈,答应即刻面见圣上。
珠达将他们师生的反常行为告诉了义父杜杲。于是,杜杲、张明辉、抢先一步来到了御书房。二人跪在赵昀面前再次力陈联金抗蒙的意义所在。赵昀十分生气地呵斥道:“你们同门师兄弟将朕玩于鼓掌之中,一次又一次地隐瞒欺骗,哪有半点为人臣子之理。”两人茫然,不知缘由?赵昀见他们惊愕,便诉诸而道:“这珠达公主,杜爱卿早已得知,不但不防备,反为义女。金人与宋国宿怨极深,朕听二位之言,忘却怨仇、弃蒙联金,并将兵权授与爱卿,视汝等如同自家兄弟,畅所欲言、言而无尽,希望的是君臣无有拘束,建言献策,倾力强国。哪里知道?只是朕的一厢情愿,而张爱卿更是荒唐无羁,他的妻子是蒙古的延安公主,而他和金国公主至今还有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情愫。尤其可恶的是见到蒙古强大,便要延安公主双身南下,自己又连忙将汉妻子送与家中,然后去接受蒙古皇帝御封的领侍卫内大臣,享受蒙古国正一品武将的特殊待遇。”
张明辉听此,含泪而言:“敬爱的皇帝陛下,我张明辉绝没有接受过什么蒙古皇帝的恩赐和御封,是有人蓄意挑拨离间,破坏宋金联盟。我和两国公主的关系只是巧缘而已,并无其他目的。”
“你怎么解释妻子刘鹅芳的不辞而别?难道爱卿不知朝廷官员的配偶离开京城需要通过户部的登记吗?”杜杲连忙解释。刚要张口,张明辉突然倒在了他的脚下,杜杲知道缘由,谢罪而退,他搀扶着明辉走到御书房门口,看见史严之和丁大全诡异地笑了起来。杜杲知道大势已去,弃金联蒙必然随至而来。他真的佩服张明辉,宁愿担当大罪,也要保护好兵书。
珠达见义父垂头丧气,知道事情不妙,连忙讨教主义。
张明辉告诉她说:“宋帝的决心已下,今天对我和杜大人的斥责都是借口而已,你赶紧去找史大人,劝说皇帝是否看在他的面子上尽量拖延时日,盟约规定时间为5年,也就是说还有两年的时间,如果宋廷毁约不但得不到城池,还要支付数额庞大的违约金,这是宋帝他们不愿看见的结果。如果依仗强大,不履行约定就会理亏从而失道寡助。
皇帝见了史严之,要他告诉蒙古皇帝宋廷需多些时日,召集群臣商议定夺。史严之连忙应诺:“皇帝陛下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无可非议,只是陛下宜早不宜迟啊。”赵昀许诺很快会有答案。
珠达把宋帝弃金联蒙的想法给病床上的史弥远一说,史弥远顿时坐了起来,他连忙叫家丁抬轿至宫中,史弥远问他为何联蒙,宋帝便将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了他,史弥远摇头叹息:“这是蒙古人惯使的伎俩,目的就是要加速金国的灭亡,从而南侵宋国。”赵昀闷不作声,不予回答。
史弥远见赵昀主意已定、无法撼摇,便要求皇帝看在当年的份上,等合约到期。赵昀想想自己的皇帝是他用性命换来的,再者合约到期对宋廷有利。于是答应了史弥远的请求。
听说宋国两年后弃金联蒙,史严之气不打一处来,他想急功近利,接受蒙古皇帝的嘉奖,却不知两年过后情形如何?这宋帝能否变卦。他急忙将消息告诉了蒙古,谁知蒙古皇帝爽然应答,这主要原因是东欧战场出现变数,双方成胶着状态。但是蒙古方面还是给了史严之,汉人在蒙官员中少有的荣誉:正一品文官——太傅。并要求他给宋廷拟订文本,两年之后必须履行宋、蒙联盟。
刘德明见藏有兵书的稻草垛子倒在了田里,就撇开了义女的手下和鹅芳商量是否移向他地。鹅芳思忖了一下,觉得必须赶紧匿藏,如果亦坚回来,就无法动手迁移。鹅芳来到了上码头,找到了管家,叫他把通判派出的加明和伏生赶紧叫来,帮助父亲刘德明砍两根木头修牛栏。两人上来就随员外而去。进了后门来到了田连阡陌之处。加明放眼望去,只见两个人影蠕动,加明随即咳了两声,伏生却学田鸡跳跃,弄的全身的泥水。还不时地朝亦坚手下结巴:“尔等……王……八躲在那里……做……甚……快出来抓……抓……田鸡……两人见状笑得前仰后合。
就在这时候,刘德明和加明取出了兵书进入了松树林,两人将《松经》隐藏后,便各自驮了根松木放置牛栏边。而亦坚手下不见人影,只好回到了刘家。
完事后,刘德明故做生气,骂伏生不懂礼数,不明事理,做事情没有个始终,还要扣伏生一天的工钱。伏生也积极配合,他故做生气地骂道:“扣……就扣,把那……那……银子……留作你的棺材……钱,黑了心……的人,将来……不得好……死……”“别结巴了,向员外求个情,人都是肉长的,兴许不会扣呢。”“扣……光了去……黑心……人……”加明好佩服伏生哦,他虽然结巴,却和敌人斗智、斗勇。他为自己和伏生能为刘家做了件大事情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兵书?自己也不好询问、打听,但有一点他们是知道的,就是宁愿丢下头颅,也不能让它落人敌手。
刘德明虽然骂得凶,可他对伏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今天不是他就难以摆脱间谍的跟踪,自己本来要好好的补赏他,却不能这样为之,反倒训斥和扣钱。太难为伏生了。自己这样做,又如何对得起他呀?
管家见状便替伏生说话:“员外啊!你宽怀仁厚,从未见你如此地对待下人,今伏生初来乍到,对家中规矩,了解也甚少,念他是初犯,又是东门桥人,就饶他一次吧?”见管家求请,刘德明也乘机而下,他对管家说:“你老求情我不能驳了面子,但只许一次,下不为例,否则,求情者也一样责罚。”管家听后连连称是。
喜欢刘家庵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刘家庵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