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刘家庵

第75章 明辉留在蒙古静宁回到宋国

刘家庵 代平 2199 2021-04-02 20:11

  史严之自从向丁大全献计策以来,这师生就没有停歇过,他们打通蒙古的各个渠道,可就是没有探听出静宁的下落,驿馆里的官员向史严之派出的间谍,透露了董宋臣身边的小太监,可是最近小太监又音讯全无,师生俩没有一定的把握哪敢惊动蒙古帝国的上层,到那时飘渺虚无,引来天大笑话。还会把事情搞砸,两边都讨不到个好。

  这两天,事情有了些眉目,原来,静宁去驿馆找董宋臣穿的便是蒙古姑娘的服装,驿馆里只有宋廷的官员,而馆里的蒙古侍从添枝加叶地描述了一番,那太监董宋臣竟然成了花心大萝卜。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宋廷的宦官迷恋蒙古小姑娘,这天大的新闻,不消几日就传遍了整个和林。

  史严之和丁大全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这个“活神仙”知道其中必有故事,那董大人服侍两朝皇帝,美女如云,凭他的权势可以信手粘来,可也从未闻过他有匿行诐行之事。到了蒙古,怎么就会如此不顾名誉,去玩乐呢?不会的,绝对不会。这个蒙古姑娘极有可能就是静宁公主。

  师生都觉得现在是时候,可以告诉蒙古帝国了。而拖雷看了史严之的信后,内心却打起鼓来,扣留公主?那么董宋臣还能得到宋帝的宠信吗?拖雷对董宋臣抱有极大的希望,在他看来,不需要残酷的撕杀,而是慢慢的争取和演变,最终使宋廷投入到蒙古人怀抱,这便是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

  张明辉虽然能和亦坚、雄武一起,享受那天伦之乐,但离开了自己的国家,总感觉心里失落无助。更为担忧的还是静宁公主,至今她的音信全无,何时可以见她一面?能否将她带回自己的国度?

  窝阔台和拖雷在对待张明辉的问题上虽然有分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不想妹妹亦坚委屈和难过,于是,兄弟俩各退了一步,最后达成:张明辉必须指挥蒙古大军征讨斡罗斯,取胜之后方可回国。

  兄弟俩达成默契之后,拖雷便邀请董宋臣晚上一起去妹妹府中,相见明辉。自从孛儿贴的祭奠大礼过后,董宋臣就没有见到过张明辉。尔今事态出现了转机,明辉只要答应了窝阔台的条件,那对待宋使的一切问题,就全由拖雷一个人说了算。

  到了亦坚的府中,拖雷便向妹妹介绍了董宋臣,亦坚笑曰:“妹妹和董大人早就相识。”董宋臣连忙说:“对、对、对,当时公主和王总召到临安找过老奴。”提到了王枭,拖雷和亦坚的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

  亦坚要管家准备了丰盛的佳尧,拖雷高兴要破例畅饮,于是,等大家坐定之后,他要大家举杯同饮,共同祝贺。明辉疑惑,不知何事?为何祝贺?拖雷看出了明辉的心思,便叫董宋臣全盘相告。明辉一听,自己回去的条件是带军征讨斡罗斯,心中十分气愤,他对拖雷说:“为了自己的祖国,可以以死相报,这叫忠义。如今为了蒙古所谓的大统,去肆意侵略别国领土,任意糟蹋别国人民,这叫什么?这叫助纣为虐。”拖雷听了虽然不高兴,但他喜欢明辉的纯真和忠心。像他这样的人才堪称大才、良才。只可惜他不为蒙古服务,却甘为宋廷奉献。

  董宋臣和亦坚见此,连忙相劝,明辉却义无反顾,无有商讨。拖雷心生一计,将史严之之信读与大家。并对明辉言:“妹夫如果不答应蒙帝的条件,后果便是你们三人没有谁能够回得了临安?而妹夫和董大人在皇帝的心中不是忠臣,而是暗通蒙古的奸臣,如果公主回不去,你们即使回去了,下场也显而易见。

  明辉毫无办法,他不希望静宁为了爱恋自己而出现意外,也不希望董大人从监狱里出来又回到监狱中去。他已经无路可走,为了静宁,为了董大人。为了自己将后还可以回到宋国,自己别无抉择,只能答应窝阔台指挥蒙古大军征讨斡罗斯。

  明辉答应了窝阔台的条件后,拖雷也向明辉保证:自己要安全护送静宁公主和老师过境,而且代表蒙古皇帝保证斡罗斯战役结束之日,就是明辉回国之时。

  明辉问公主现在哪里?董宋臣笑了笑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董宋臣双手击掌,静宁忙从膳房里出来,明辉和亦坚同时叫了起来:“怎么是你?”静宁笑答:“今天是换回自己的时间,过下就得重新做上小太监,亦坚不悦道:“妹妹不可,姐姐的衣服拿上几套。”静宁不肯,明辉道:“姐姐怎样说你便怎样做,别说你有报信救命之恩,就是几日的劳作那也是应该得到的。”听明辉这样一说,静宁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笑容。

  为了董宋臣和心爱之人张明辉,不被父皇追究。静宁过了边界就跳下了马车。她将亦坚姐姐送给的衣服包藏了起来,自己盘发戴帽,穿起了破烂的衣服,俨然就是个乞丐小子。

  史严之去了几天的信,觉得蒙古方面定有动作,于是让学生上疏宋帝,赵昀一听差点晕倒,这还得了,连董宋臣也会欺君枉上了。他连忙写信问及蒙古,得到的回答是无有此事。他既惊恐又诧异,连忙向边关打探,得到的回答:“只见有董大人,不见有静宁公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蒙古帝国扣留明辉,还要扣留宋国公主?这是大国、强国所为吗?他们既敢做作,却不敢担担,这是君子之道吗?

  说归说,宋帝对此也只能一筹莫展,弱国无外交,此时的赵昀深有感触,他盼望着明辉早点回来,自己深深地知道宋国要是没有了张明辉,就离灭亡的距离不会遥远了。他的耳前又仿佛响起张明辉临去蒙古前的铮铮誓言:“决不会放弃大宋朝廷,决不会丢下大宋子民。更不会离开宋朝皇帝。”

   喜欢刘家庵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刘家庵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