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睡的郭嬅语直到第二日早上起来才知道昨夜郭府派人来请的事情,随后温太夫人也派人上门来告诉她不必过分担心。
“夫人就是积年的老毛病犯了,姑爷请去的太医开了安神药喝了也就没事了。太夫人要奴婢转告姑娘,说是以后除非说是夫人没了,否则姑娘都不用回去了。”
温太夫人特意派的是吴妈妈过来,当着沈清梧的面这么嘱咐了郭嬅语。郭嬅语半晌没说话,等到吴妈妈都打算告退要走了,才听见郭嬅语道,“吴妈妈,你替我跟祖母转告一声,就说她的话我都知道了,若是母亲真的有事,也请吴妈妈一定过来告诉我。”
“姑娘就放一百个心就是了,这一次也不知是院里那几个婆子还是大姑娘出的主意,夫人到了晚上就闹腾着不好,连番几波郎中都说无碍,夫人非说自己不好。”
接下来的话不用吴妈妈多说,郭嬅语也大概能想象到母亲在郭府闹得天翻地覆的样子。倒是没想到,母亲前半生一直小心翼翼,到了这个年纪倒还硬气了一把。
吴妈妈走了后,郭嬅语让人摆了几色早膳上来,“你今日不急着去都督府那边了?”
“今日无事,我让老段她们几个盯着了,我在家里陪陪你。”沈清梧也拿起筷子陪着郭嬅语吃了两口,“我昨晚把这事瞒了你,你不生气吧?”
郭嬅语摇摇头,“你不让我知道是对的,若是知道了我必然不可能坐视不理,而我若是真回了娘家,恐怕就是正中我娘下怀。”
“陛下说我娘不准再来小沈府,而我却是可以回娘家的。到时候我娘还有我姐姐在那边求上一求,你说我能如何?”最后的结果无非是母女抱头痛哭冰释前嫌,否则传出去就是她这个女儿不孝不敬亲母。
可自己礼法上全了孝道,却是在另一个方面得罪了乾德帝。乾德帝给她撑了腰做了恶,最后郭嬅语亲自去打脸,这样的错处她无论如何也不会犯的。
况且这么多事情过去,她对李氏的一片心也算是彻底的断了。
原以为这件事过后郭家能够消停一阵子,可郭家到底也没让人失望,李氏装病诳女儿回府不成,紧接着就开始在上京城内外就开始传言,说是郭嬅语为了保持跟娘家的关系要同郭家结亲。
沈府未结亲的有两子两女,除了檀姐儿都算是嫡出,而郭华宁身边未结亲的却只剩下庶子庶女了。
看起来的确像是郭嬅语拉拢娘家的举止,但若真的用嫡子跟庶女结亲,那沈府的面子可就算是跌狠了。
可奇妙的是,这话也是传的有鼻子有眼,有那好事的已经详细描述出沈郭两家互相交换的信物。加上郭华宁突然调职进京,更有人说这事是借了沈清梧的东风,只怕这亲事更是板上钉钉了。
身为始作俑者的李氏原想着这么大个事出了,那几个孩子又是郭嬅语心头肉,郭嬅语总该上门询问此事了,到时候自己想办法不让她出了这个郭府的大门,总能逼她服软。
况且她的真实想法,就是要让郭家和沈家绑在一起,管他国公府家世高不高,她恨不得直接把才满三岁的明哥儿给定下了。就算不是明哥儿,檀姐儿也不是不可以。
她想的甚是美好,就连郭丛盛来问的时候,她也是理直气壮,“那个不孝女不是天天说那个庶女跟她亲生的一般无二嘛,那就让她跟宁哥儿的庶子订了亲,既般配又是亲上加亲,到时候那个不孝女就算是想脱离咱们都脱离不开了。”
“可若是语姐儿咬死了不松口呢?”郭丛盛犹疑道
李氏笑的开怀,“反正这事已经传出去了,檀姐儿不嫁咱们家也不行了。不然从今以后这上京城内外还有谁不怕麻烦跟檀姐儿订婚?不孝女姚氏不怕她那个庶女嫁不出去,就得乖乖把檀姐儿送到咱们家来。”
反正想来到时候自己还在世,身为祖母的自己整治不了儿媳妇还整治不了孙媳妇吗?若是能因此让郭嬅语跟自己服软,才是再好不过了。
李氏想的甚好,连带着儿媳妇来跟自己禀报说要出门一趟都没太在意,等到了下午身边伺候的妈妈匆匆赶来在她耳边说了句话后,她两眼一黑就晕了过去。
一直在婆母身边立规矩的郭华舒闻知此事也恨不得晕过去算了,她不过是两日没去府上看母亲,怎么母亲又给自己整出事来了呢!
陶夫人闻知郭华舒又要回娘家,倒也没有出言反对,只是在儿媳妇即将退出去的时候说了一句,“你娘是怎么对你妹妹的,你比谁都清楚,你也好好劝劝你娘,别把好好地母女弄成了仇人。”
郭华舒来不及思索婆母这话的含义,只能是匆忙坐车赶往郭府,一进郭府到了正房外面就看见郭丛盛一脸颓色的站在门口。
见到长女来了,郭丛盛立马松了一口气,看着郭华舒道,“你赶紧进去劝劝你娘别在那儿寻死觅活了,就说沈府已经给足了咱们面子,她要是再不要脸惊动了你祖母,只怕就真要被人休回去了!我还给她留着颜面,你祖母可不给她留面子!”
想他这辈子过的也是辛苦,早年被母亲盯着日夜苦读,得了功名之后身为文臣升迁又缓慢。娶了个妻子还是个窝囊废,好不容易过了两年舒心日子结果又被陛下放言斥责,到现在还没恢复上朝之事。
郭丛盛这么一想,觉得自己的日子太难熬了。而这一切都跟正房里这个不好休掉的黄脸婆有关系,他这会儿是一点也不想多呆了,直接迈步就走了。
郭华舒送走父亲后就赶忙进了正屋,李氏正抽抽噎噎的坐在床榻上擦眼泪,郭少夫人站在旁边面容肃穆,完全没有要对婆母服软的意思。
见小姑子进来,郭少夫人撩起眼皮看了一眼,又沉声道,“当着大姑娘的面,我再跟您把话说一遍。夫君已经上门去跟妹夫说好了,成哥儿的那门亲事他本就不太满意,正好女方那边也说要退亲,就把成哥儿和妹夫家的檀姐儿给定下了!”
这话一出口,李氏放声大哭,郭华舒的身子也是晃了三晃。且不说成哥儿是兄嫂的嫡长子,檀姐儿不过是个庶女。更为重要的是,成哥儿前一门婚事的女方,是李氏的娘家!
“好端端的,怎么就说要退亲了呢?我们成哥儿哪点配不上她们了。”郭华舒舌头有些打结,撑着把话顺畅的说完了。
“李家姑娘人品大方端庄,却也是个眼界高的。咱们府上闹了这么多事,自然看不上郭府了。夫君也不想过分纠缠,既然娘已经把名头给传了出去,倒不如顺水推舟。”
李氏拍着腿哭的撕心裂肺,“成哥儿是郭府的嫡长孙,是未来的族长,怎么能娶一个庶女!还是一个让通房生下来的庶女!”
“娘别忘了,沈家身上有国公的爵位,檀姐儿又是二妹从小当嫡女养的,若不是二妹有心结亲,只怕咱们成哥儿是攀不上的。”
郭少夫人本来就不满婆母在长子没满周岁的时候就插手定了婚事,还定了一个大了三岁的姑娘。这番婆母闹出事来夫君恼火,就有要退亲保全沈府颜面的意思,她听闻此事第一个同意,前脚退了婚事后脚她就去找小姑子了。
彼时她在郭嬅语跟前也算是直接放话了,“这事你哥哥说了,原本就是娘亲不对,传的大了只怕也对府上的孩子名声不好,不如咱们将错就错,我家成哥儿的性子你也了解,就把檀姐儿嫁回郭家也不会受委屈的。我这个人你也了解,总不会苛待儿媳妇的。”
“我自然是相信嫂子的,只是母亲她对成哥儿一直寄予厚望,檀姐儿的出身只怕母亲是看不上的。”
母女俩闹到这个地步,郭少夫人也明白郭嬅语的担心,是怕檀姐儿以后受委屈。
不过还未等她再想出别的劝慰的话来,就听见郭嬅语开口了,“檀姐儿虽然是我养大的,但也到底是清梧的女儿,这会儿清梧没出门,我遣人去问问她的意见。”
郭嬅语是不想驳了自家嫂子的面子,就派人去了前院,没想到沈清梧对这门婚事也是颇为满意。还专门从外书房回来跟郭少夫人致礼,“这番舅兄和嫂嫂费心了,日后清梧定然不敢相忘。”
一想到沈清梧的承诺,郭少夫人嘴角不由含了一抹笑容,再看婆母哭闹的样子就觉得格外厌烦。但是碍着婆母的身份收起了笑容,“我劝娘还是少哭些,如今父亲已经明言府中所有的事情均由夫君打理,自然成哥儿的婚事也是夫君说的算了。您就歇歇心,别操心了。”
李氏听了这话还没什么反应,郭华舒却敏锐的发现了一个事实。在兄长回京的短短时间里,兄长夫妇就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郭府的大权。日后自己要仰仗的就不是父母亲了,而是兄长夫妇了。
郭华舒这样想着,把所有劝诫李氏的话全都憋回了肚子里,选择了彻底的沉默。
喜欢一品诰命请大家收藏:(321553.xyz)一品诰命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