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书生撩人

第九十六章

书生撩人 青雨梧桐 3927 2021-04-02 19:58

  月华如水, 河面上波光粼粼, 偶有夏蝉在夜色中畅鸣。

  刘致靖背着一个女子, 拼命地跑着, 却感觉自己好像被什么绊住了, 怎么也跑不动。女子柔弱无骨的手, 无力地搭在他肩头。

  刘致靖停了下来, 将背上的女子放了下地来,女子已经昏迷不醒。

  刘致靖没有多想,俯身往女子嘴中渡了几口气。

  地上的女子突然睁开了眼。两人唇口相接, 四目相对。刘致靖在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愤怒。

  他慌忙抬起头来,“弟妹,你听我解释...”

  刘致靖猛地睁开了眼, 他是被一巴掌打醒的。

  刘致靖回想起梦中沈蓁蓁那厌恶和愤怒来, 不由心下一悸。那眼神真的太真实了,好像是宁愿去死, 都不愿他这么救她。

  刘致靖坐起身来, 伸手敲了敲额头, 怎么会梦到那晚?

  刘致靖愣坐在床上, 外面的清亮月光给窗纸染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 房内却一片漆黑。

  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了,刘致靖都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

  刘致靖长吁了口气, 又躺了回去。

  这件事他完全是没有做错的,若是当时他不这样, 沈蓁蓁说不定就死了。刘致靖这么安慰自己。

  几刻后, 刘致靖猛地一踢被子,又坐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他自认自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的,但是朋友妻不可欺是底线。这件事从头到尾只有他自己知道,却好像在他心中长出一个瘤子一般,没事时不会有什么感觉,偶尔碰到就会难受一阵。

  还好现在他回了赤县,不会经常看到那两夫妻了。也许过一阵子就会好吧。刘致靖想。

  徐恪出了汴州后,并没有回京,而是在江淮地带一个一个地查过去,一时间不知几何官员落马。而朝中众人,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的是,这批官员落马了,官位就空了出来,朝里有的是等着缺的人。而官员之间的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这些官员难免和京中的官员有些牵扯。

  江淮号称天下税赋皆仰仗江淮,江淮也是全国的粮仓,这里的任官随便贪一点,就能让京中那些在天子脚下,不敢乱动作的官员眼红。

  一边是有银子需要人撑腰,一边是有势需要银子。两边合在一起,皆大欢喜。

  一时间京中也有无数官员被牵扯到,罪轻的贬官,罪重的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江淮一带和京中,一时间不知抄了几何家,后人戏言明宗七年是国库最充盈的一年。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李文伯,就算他爹是先皇时期的元老,也保不住他,甚至没有等到秋后,就问斩了。

  中书侍郎李焕死了儿子,不敢恨皇上,却将远在江宁的梁珩恨上了。

  而这一切,身在江宁的梁珩是不知道的。

  秧苗已经移到田里种下了,一行行绿油油的,一日比一日茁壮,看得人心欢喜。

  虽说是七月流火,但是天气是无法预料的,梁珩最近经常下乡去,梁珩对于农种不大懂,全靠村里经验丰富的老农们指点。

  梁珩也被晒黑了不少,整天都在田间奔波,身体倒是壮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副柔弱模样。

  这天清早,梁珩穿好衣裳,穿上了沈蓁蓁专门为他做的薄靴。

  沈蓁蓁也做好了饭,梁珩现在早上都是吃米饭,不再喝粥,一去就去一天。虽然百姓也会热情地留饭,但梁珩等人从来都是啃自己带去的干饼子。百姓家中也不宽裕,就算有县衙发下去的救济粮,百姓也都是省着吃的。

  两人说着话。

  梁珩最近一直在外面跑,一直留沈蓁蓁独自在家。

  梁珩说起这个不禁有些心疼她,“若是我们能快点有个孩子就好了,还有孩子陪着你。”梁珩无意道。

  沈蓁蓁听了却是脸色不禁一变。

  沈蓁蓁前世就是成亲五年都不曾有喜,这辈子...她和梁珩成亲也有两个月了,可她肚子却丝毫不见动静,葵水也是每月都准时的。莫不是,她真的不能生吧?

  梁珩正低头吃饭,没注意到沈蓁蓁脸色的变化,又说起另一件事来。

  “江宁的百姓这两年亏得太厉害,如今一时半会缓不过气来。蓁儿你看,就连县城里,集市都有些萧条,更别提乡下了,有人卖都没人买。银子都交税买粮食了。”

  沈蓁蓁愣着没接话。

  梁珩见沈蓁蓁没说话,也没多注意,这事沈蓁蓁听听就好,一时半会也没别的法子可想,元气都得一点点补起来。

  梁珩吃了饭,和沈蓁蓁打了招呼,就出门去了。

  沈蓁蓁送了梁珩出了院门,看着梁珩上了马车远去了。沈蓁蓁却愣在原地半天没动。

  这辈子上天太眷顾她了,沈蓁蓁都忘了自己还活过一世。有时候,沈蓁蓁甚至会怀疑,前世莫不是只是一场梦吧。

  沈蓁蓁靠在门上,不禁按了按肚子,平平扁扁,没有半点起伏。

  几天后。

  家中的绣线用完了,沈蓁蓁便上街去买绣线,进了一家绣楼,一排排精美的绣品就入了眼。

  江宁和凉州比起来,差距很大。很多东西,在江宁都买不到。

  但是江宁最不缺的就是绣线。江宁的刺绣十分精美,绣法多样,丝线也很特殊,能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甚至如果有需要,还能分成八份,十六份。丝线十分坚韧,绣出来的绣品,细细密密,一丝针脚都摸不到。

  沈蓁蓁自小就学习女红,但她自认绣不出如此精美的绣品,不仅考验女红功底,江宁独有的绣线也是至关重要的。

  沈蓁蓁对这些精美的绣品简直有些爱不释手,花样不重复,绣工精湛。

  沈蓁蓁挑了几幅,也选好了绣线,正欲付钱,就想起前几天梁珩说的话来。

  “江宁这两年亏得太厉害...集市萧条...”

  沈蓁蓁心里突然有了个主意。

  “梁郎,我今日上街去买绣线,看到江宁的绣品十分精美。”

  夜晚,两人躺在床上,沈蓁蓁靠在梁珩怀里,轻声道。

  梁珩有些累,上床困意就袭来了,还是强打着精神,听沈蓁蓁说话。

  梁珩轻嗯了一声。

  “我都绣不出来。”

  “绣楼里的,都是技艺精湛的绣娘绣的吧。”梁珩摸了摸沈蓁蓁柔顺的头发。

  “江宁的绣品十分精美,甚至可比那些苏绣、蜀绣。但我以前却从来没有见过。”

  梁珩嗯了一声,等沈蓁蓁继续说。

  “梁郎,我想,趁着现在农忙过了,何不办几个绣坊,让乡亲们家的闺女们来学刺绣,拿出去卖了,也好给百姓们改善改善生计。”

  梁珩倏地睁开眼,这想法是不错的,他最近也在发愁,如何让百姓生活宽裕起来。

  梁珩犹豫道:“这刺绣没个几年功夫怕是学不会吧。”

  沈蓁蓁道:“是女子,不管家中穷还是富,从小就会学绣花的,只是可能不会那些复杂的绣法。有底子在,请专门的绣娘去教教她们,肯定能成的。”

  梁珩并不懂女红的事,听沈蓁蓁这么说,也觉得很有道理。

  “这绣品如何卖出去?”

  “让我大哥来收,我们沈家在很多地方都店,只要绣品精致,不愁销路的。”

  梁珩想了想,这事可以尝试一下。

  “梁郎,你要是担心,就先选一个两个镇,先试试,要是效果好,再推及江宁县。”

  梁珩低头看向沈蓁蓁泛着光的黑亮眸子,忍不住俯下脸亲了亲她。

  “蓁儿真是太聪慧了。”

  次日,梁珩便找到了张安和商量此事,张安和也十分赞同,这农家的姑娘在家也没有旁的事,来学习刺绣,就算绣品卖不出去,学了技艺,对她们以后嫁人也是有帮助的。

  两人商量了下,选了离县城最近的一个镇,雄安镇作为试镇。

  主簿王彦最后才知道了这事,梁珩如今有什么事都是找张安和商量,让王彦既嫉妒又愤恨。可能怎么办呢,谁叫那天出事自己先走了。

  梁珩倒是没有刻意针对王彦,只是他更加信任张安和。

  沈蓁蓁对江宁还是不怎么熟悉,这事还是张安和的夫人陈氏带着她去了几家绣楼挑人。

  陈氏是个三十上下的妇人,生了两个孩子,身材有些走形了,略有些发福,是个十分健谈的女人。沈蓁蓁和她相处起来十分愉快,陈氏虽是市井出身,但是性格十分圆滑,说话也实在,沈蓁蓁在江宁也寂寞了很久,一时间,两人很快就熟了起来。

  陈氏早就听丈夫说了这个县令夫人,知道她很年轻,却没想到如此年轻。为人倒好,十分亲和,没什么架子。两人虽年龄相差很大,但话却能说到一块。

  很快绣娘也找好了,梁珩便让孙志他们通知了雄安镇的各里正。

  这种好事,百姓们自然不会有异议,何况还是梁县令组织的。如今江宁县的百姓极为信任梁珩。

  次日县衙便来了五六十个姑娘。姑娘们都是天刚蒙蒙亮就出发的,到了县衙还未到辰时。

  地方一时还不好找,县衙也宽敞,现在也只是初试,便将地方放在县衙后院了。

  一共请了三个绣娘,交这些姑娘针法,绣线等物品都是沈蓁蓁出的银子买的,县衙的银子没剩多少了,要留着做预备银子。

  沈蓁蓁也跟着学了几天。

  那些姑娘们大多也是极聪慧的,又有些底子,学了几天,就上手了,慢慢的,能绣一些简单的花样了。但这远远不够的,姑娘们也刻苦,很多都是回家了,还要绣半宿。没几天,就有水平不错的绣品慢慢产生了。

   喜欢书生撩人请大家收藏:(321553.xyz)书生撩人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