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月多雨。
昨天下午淅淅沥沥落了一场, 晚上又下了一阵。
早晨起来, 空气里氤氲着积了一晚上的湿气, 仿佛人在外面走一遭, 回屋里后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此时天刚破晓, 街镇上还没有什么人。但郊外却已经热闹起来, 光着膀子的农夫扛着锄头, 头戴布巾的妇女提着竹篮走在山脚下的田间阡陌中,准备开始一整天的劳作。
山间有看不清的人影晃动着,大家都知道, 那是山上寺庙里的小师父,每早要到十里外的井里挑水回寺。
此山名月门山,山上有寺, 叫济觉寺。
走进寺中, 入目便是大雄宝殿,殿中供奉着诸天神佛, 香雾缭绕, 沉闷的木鱼声和诵经声不曾断绝。
济觉寺后院里有一座单独的房舍, 那是方丈室。
“十数年前, 我受过你父亲的恩惠。当年我曾说过, 如有一日,有人持信物上门, 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去帮助他。没想到等了十几年,才等到你。”檀释为面前人斟了杯茶, 轻轻推到他面前, “你带来的人我已经让弟子带下去安排好了,至于那位染了风寒的小兄弟,寺中的药僧也正在为他医治,你大可不必忧心。”
“多谢上人。”
檀释摆手,“我未助你,何来谢之一说?今日种种果报,不过是结了从前因缘罢了。”
那男子听闻,颔首一笑,道,“是。”
远处木鱼梆声敲响,三五成群的小沙弥与面容方正严肃的师长皆往斋堂走去。檀释看着纱窗外的绰绰人影,“不如同我一道去用些斋饭?”
这时候安和侯府里的主子也都聚在正厅,正用着膳。
“大姑姑小姑姑都要回来么?”席上,姜雪急急扒了两口饭,停下筷子,因为听见母亲说的话,惊呼道。
李氏看了眼女儿,点了点头,没说话。
姜雪眼睛一转,又看见姜楠已经吃好,“大堂姐你想两位姑姑回来吗?”
她这一开口,众人的目光都落在姜楠身上。
她涨红着脸,缓缓道,“都是一家人,自然是想的。”
姜雪“哦”了一声,终于闭嘴。
但只一会儿,她转眼看着顾昭碗里的汤都没有浅一点,又问道,“表姑可是吃不下我们府里的膳食?也是,平素用惯了山珍海味,对清粥小菜哪里还提的起兴趣?”
姜月伸手轻轻掐了掐她的胳膊,“哪儿这么多话!”
人家用不用得惯是别人的事,与她有什么干系!一直叽叽喳喳说个没完,也不嫌口干!
姜月一直觉得自己妹妹不讨喜,到这个点才发现,她何止是不讨喜,还没眼色。
昨天她与祖母隔得近,表姑献礼时她可是听得清清楚楚,人家有一个当皇后的姑姑呢!
当时几位婶娘叔叔心里都想着事,肯定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否则不可能在听到时脸色一变不变。
她昨晚本想给父母提一嘴,后来却忘了这茬。
现在只希望妹妹不要再给自家拖后腿。二叔三叔家里铁定还不知道这事,她也不想让他们知道,巴不得他们两家将表姑得罪透了才好,这样他们才更有机会讨好人家。
顾昭在姜雪问话时轻飘飘瞥了她一眼,后来连眼角余光都不曾分给她一星半点。
人活着可不是为了和这些不相干的人事计较。
她的确不怎么动筷,只偶尔为季氏布菜。昨晚他们一同用了饭,她已经知悉了外祖母的饮食习惯,从一开席便忙着为季氏盛汤,夹菜,添饭,倒是让一贯伺候着季氏嬷嬷没了用武之地。
季氏一开始还让她自己用些,又问她是不是吃不惯,顾昭摇头,说自己没什么胃口。其实她只是想多在外祖母跟前敬些孝道。
“你那院子可还喜欢?里面的陈设都是我吩咐人按照你的喜好布置的,但总疑心旁人没法尽心尽力地办事。”季氏用绢帕拭了拭唇角,转头看向顾昭问道。
顾昭含笑点头,“很喜欢。劳外祖母费心了。”
李氏听得不舒心,老夫人这话说的哪里是旁人,只差没指名道姓了。然而她也只能低下头,终究是没胆子甩脸色。
***********
杏雨院。
用过早膳后,众人便都散了。李氏挥退下人,一个人在屋子里生闷气,看着桌上的描金勾花瓷瓶,费了好大的力才克制住自己想要摔碎的心。侯府里人多眼杂,她今日摔了瓷瓶,说不定明日打扫的丫头就将这事传遍了整个侯府,到时候还是他们大房被人看笑话!
“吱呀——”门突然被打来,她头也不抬地怒斥道,“平日里教给你们的规矩都被吃到肚子里了是吗?我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我屋里,连门都不用敲了!是不是早就盼着我那一天倒台!现在连面子功夫都不愿做了!”
“母亲。”姜月皱了皱眉,唤道。
听见女儿的声音,李氏这才发现原来进来的人不是下人。但刚刚才发了一通火,脸上的怒气还有些收不住,她硬邦邦地问,“你来干什么?”
“母亲为何总把眼光局限在这小小的侯府?”她不是不知道母亲为什么生气,相反她非常清楚,正因如此才觉得没必要。
“您有时间生气,不如多想想其他的事情。”
“有什么好想的!你现如今翅膀硬了,瞧不起侯府了?那你倒是把本事拿出来,往高处嫁啊!”说起来这事她就觉得更生气了,眼看长女已经十五岁了,这亲事就像一座大山压在她心上。
可说完她就后悔了。老夫人偏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她也不是头一次知道,往些年姜佩茹几次回来的时候,老夫人也都是这样的表现。她不该把从老夫人那里受的气撒到女儿身上的。
她心虚地啜了口茶,等着女儿和她闹起来。谁知姜月却道,“就算是要往高处嫁,那也要看看是哪里的高处!”她眸子里带上自得之色,“宁为凤尾,不为鸡首,母亲,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李氏狐疑地端详她,问道,“你什么意思?我知道你一向有主意,只是你可注意些吧,万一哪天栽了,有你哭的!”话虽这样说,她对女儿却是自信的。她膝下一儿两女,最让她满意的就是大女儿了。
姜雪这才把自己的来意说出来,“母亲,您可知道,表姑有个做皇后的姑姑?”
李氏笑了起来,“月月,你是没睡醒呢还是在这里拿我寻开心?她有个做皇后的姑姑?那我还说我哥哥便是王爷呢!顾昭从王都来不错,但是皇后是什么人?一国之母,王都女儿那么多,难不成谁都能与之攀亲带故?再说了,顾昭的底细咱们不是早就清楚了吗,她父亲不过是个小小的国公罢了!这事,你究竟是从哪里听来的?”
“表姑亲口说的。当时你们都没注意,我坐在曾祖母旁边可是听得真真儿的。如果不是真有这层关系,她怎么敢说!”姜月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情形,“你们都只顾着埋怨曾祖母偏心了,哪里顾得上一个表小姐说了什么话。”
这话却是在理。
那这样说来……“啊呀我的老天爷!那我们也算是与皇后沾着远亲的关系了!”李氏猛地惊叫起来,吓了姜月一跳。
她望天翻了个白眼,“母亲,您先前还在说什么?不是谁都能与皇后攀关系的,您现在又在做什么?”要她说她这娘哪里都好,就是有些太天真了,而且目光短浅,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人是自己母亲,她是决计不会搭理的。
“是……是啊。”李氏恍然清醒过来,这人要是旁人就算了,可这是皇后啊!她又想到女儿说的话,“你想怎么做?”
“我想……咱们家要是把表姑讨好了,到时候就算她不到皇后娘娘面前为我们说两句好话,但回了府总得提一两句吧?届时若是被姑父听到了,咱们家的好日子可不是就来了?”
说到这里,她又不禁在心里感叹表姑实在是太低调了,或者说姑姑一家人都太低调了,十几年了,家里除了曾祖母,估计没有人知道姑姑嫁的不光是国公,还是当朝国舅爷!
国公与国舅爷可不是一个概念!
“娘,之前您放任妹妹跋扈嚣张也就算了,可是我觉得您还是提点妹妹几句,让她千万别再到表姑跟前自讨没趣了,都已经七八岁了,怎的还不晓事!就算没有这层身份,哪怕是在一个普通长辈面前,都不该她如此放肆!”
李氏却是没有再答她的话,怔怔看着案几上的果盘出神,好一会儿才道,“你说,要是讨好了你表姑,咱们一家能搬到王都去吗?”
姜月点头,“说不定还能为弟弟谋一个好前程!”
“那怎么够,你们姐俩,也要有一个好夫家才行!”李氏嘴角翘起来,脸上露出来今天第一个笑容。
喜欢生而悦己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生而悦己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