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回到昭阳殿以后挥退了众人, 想做些什么来发泄心中的郁气, 李家父子不愧是蛮夷出身, 血液里天生带着乱轮的基因!
拿起了花瓶, 欲狠狠往外砸, 那精美的纹路与细腻的触感又下不去手, 能送到她眼前的瓷器, 都贵不可言。这样的古董,拿回现代轻轻松松一套房,骨子里的贫民气息在这一刻作祟。
她拿起了琵琶, 戴上了比甲,一阵胡乱的拨扫弹,发出一系列的杂音, 直到耳膜生疼才住了手。
这样的小心翼翼曲迎奉承, 何时才是个头。这大唐宫廷生活她厌烦透了。连带着她那几日对李隆基都没有好脸色。
李隆基对于她偶尔的脾气颇为容忍,看着她生机勃勃的样子, 他反倒觉得有趣, 仿佛带着他也年轻了许多。
“玉环, 沉香亭外的牡丹开得繁盛异常, 我们去赏花如何?再叫些梨园歌姬们演些曲子助兴。”宫廷生活多闲暇无聊, 他日常政事已经交出大半由太子和宰相处置, 他上了年岁更愿意的是享受生活,颐养天年。
沉香亭赏牡丹?她想起了那三首著名的清平乐,字字香艳,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芳百世吧!难道就是这一出?
“三郎既有此雅兴, 我陪你去便是,容我打扮一番,免得被这花儿给比下去了。”
“哈哈哈,玉环你就是素面朝天,也动人呐。”
她对着他回眸莞尔一笑,这几日里难得的好脸色,自去换洗不提。
再怎么说也算是载入史册的一件事,她怎能不好好打扮一番,才对得起这一场庄周梦。
春日里,这阳光只能算作摆设。她换了一件新上身的淡金色的织锦百花纹裙,垂感极好。高高的发髻上搭配些小巧的珠钗与布摇。配上饱满的芙蓉面,柳叶眉,一双眼顾盼生辉。这样明艳的容色并不需太多的修饰,淡扫蛾眉,点涂口脂,即可。
李隆基等了不多一会,她就出来了,他上下打量一番,品评道,
“玉环这一身很是妍丽,只是这发饰似乎太过清淡了些,想是那些俗物不喜欢了?我命织造坊的人再进些花样来?”
“三郎不必了,这样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满头珠翠反倒有些俗气了。不如三郎为我去摘一朵最美的牡丹来。”
“是!是我俗气了,走我们去到沉香亭边,我一定找一朵最好的,才配得上你这样的花容月貌。”
沉香亭外,露台边,早有歌舞姬隔着水岸待命。李隆基带着她一路走来,想起了又陆陆续续的传召了一些亲近的臣工、宗亲。待人行了过来已是浩浩汤汤一大路人。
仙乐阵阵,衣袂翩翩,动人的舞姬们在舞台上卖力演出着。四周景色动人,大朵大朵的牡丹点缀在绿叶间,粉白黄紫,比美一般的竞相开放,一如这富丽堂皇的宴席。那一碗驼峰,这一道鹿唇,还有那道著名的浑羊殁忽,鹅塞在羊肚子里加各色调料烤熟,吃鹅丢羊。一桌子一道这菜就废掉了好几十只羊,真真是穷奢极欲。
李隆基见她心不在焉的样子,关切的问道,
“怎么了?可是对这些吃食不喜欢了?”
“不,不是。”她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内心的忧虑,这样子的奢靡,总让她有种惶惶不安之感,还有眼前舞姬身上也是织金挂玉,一派盛世繁华,“这音乐舞蹈没什么新意。”
“是了,这样的美好的时节应当听一些新曲才能不负春光。来人!去宣李白前来觐见!”
听到李白的名头,杨玉环坐直了身子,这位的名头谁不曾听过。她还是要装模作样的问问,
“这李白是那位?”
“是,就是那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他来长安啦,朕封他做了翰林供奉,随侍身边,想听新词,找他就对了。”
“是吗,那我可要好好拜读他的大作了。”
李白日常醉酒中,被宫人们很快寻来。一番梳洗见礼以后,李白酒醒了,殷切的望着君王,他自来到长安以后,虽然做了一个翰林供奉,却离他所想做的相去甚远。皇帝也不常召见,此番召见怎能不让他欣喜异常。他在来的路上已经准备好了腹稿,就看皇上从哪方面问,是番地对策还是百姓赋税?
“李白,今日春光明媚,令你做些新词来,贵妃娘娘不耐烦听这些旧腔调了。”李隆基说着看向杨玉环的方向。
李白收起面上的失落,挤出一抹笑意,顺着他的视线,看向帝王身侧那位神仙妃子。雪肤玉骨,头上一朵紫色的牡丹也难掩她的秀丽姿态,果真是传闻中的国色天香。只一瞬间,他得了些佳句。可他堂堂一届官身本来奉召帝王侧是想要实现自己入阁拜相梦想的,可如今让他做一个媚主之人,卖弄他引以为傲的文才,他意难平。
自李白出现一直默不出声的杨玉环,暗暗打量着这位上下千年古今难遇的才子,把他的心思摸的透透的。丫就是一官迷,又拉不下来面子邀宠,罢了,她给他个台阶。
“李学士写诗,我来磨墨可好。”她亲自替他磨墨算是给足他面子,也杜绝了他更狂放的得罪天子近臣的“力士脱靴”的要求。她对于李白抱有迷妹般的崇敬之心,自然不会见怪,换作他人,难保事后算帐。
贵妃磨墨,如此绝代佳人,有暗香浮动,李白文思泉涌,奋笔疾书,姿态潇洒狂放,三首曲子一蹴而就。
李隆基近身,接过纸,细细看着,默念出声,
“云想衣裳花想容……好诗!真乃大才!走,李龟年谱曲,朕亲自吹笛,这样难得的曲子,理当歌舞重新排。”
说着,李隆基拿着诗词去到那一班艺人旁商讨去了。
李白怔怔的看着君王远去,心中无数的策论说不出来。
杨玉环看着他孤零零站在那里,春风吹拂着他有些凌乱的白发,显得无限的落寞寂寥。她有些不忍心,亲自斟了一杯西域进贡的葡萄酒,送到他面前,以作润笔费。
一双玉手捧着酒杯递到他的面前,李白才回过神来,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才谢道,
“好酒!多谢娘娘賜酒。”
“李学士不必多礼。你的大才闻名天下,区区一杯酒不能表达我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李白落寞的摇头,
“空有一身才干,却不能为君王所用,有什么值得崇敬。”
“先生误会了,我说的是先生有文才,却并不是说先生有治国才干。”她不忍心看他郁郁不得志,忍不住多说两句。
“我自十八岁离家,巡游天下,从漠北到极南,足迹遍布天下。我见过太多的人间事故……”
“这些有什么用?”杨玉环打断他,“或者这些见识能转换成什么样的治国理政之才?恕我直言,你文才出众,可能写出一封简明达意的奏疏?可会计算田地筹谋、赋税财政或是考得了科举?”
“我会多地藩语!”
“那若是让你入理藩院,大人可能根据既有国策方针处理对外事务?”
“我……”
“李大人有大才不假,可这大才于治国上并没有什么用途。”
“难道我这一生忙忙碌碌却是庸才?”
打击太过了,杨玉环不得不往回找补,她可不希望一代大家因着她几句话而丧失斗志,那些流传千年的诗篇若是不能问世可就是她的罪过了。
“恕我直言,姚相政通,宋景精于法治,张九龄直言诤谏,皆为贤明的相公。李大人于政事上不及太多。但他们都没有李大人悲天悯人的情怀,李大人的诗篇从黄口小儿到耄耋老人都能朗朗上口。
贤相们固然能流芳百世,如若大人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大唐光辉的历史上大人一定也能占得位置。
我钦慕大人的才学,不忍大人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因此多说了些,大人不要与我一番见识。”
“不不,娘娘过谦了,在某看来,娘娘这一番话使某醍醐灌顶。我年少成名,太过自傲,却看不清自己的位置了,我要好好想想……”他拱手行礼,慢慢的往后退,退出这一室的繁华。
李白也走了,挂冠离去,他托人捎来话,他要去游历天下,用他那一双妙笔巧思记录这盛唐芳华。
杨玉环捧着他所赠的诗集,翻看着,那忧国忧民之思,令她的心不平静,原来盛世繁华之下,平民百姓的生活是这样的孤苦无依,她坠坠的等待着黑暗的降临。
安禄山被封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太子良悌父亲一案持续发酵。
太子李亨向天子哭诉,为安抚他,亲太子的王侍郎兼任京畿重地的节度使,负责拱卫长安城。
杨国忠升任御史中丞,她听着他在她面前喋喋不休发牢骚,李林甫不仗义,御史大夫的职位被给到他人。
杨玉环打量着愤愤不平的杨国忠,忍不住问道,
“阿兄,什么样的位置你才能满足?从金吾卫升到监察御史这才短短几年?”
“环儿妹妹,你不知道,整个朝廷全在李林甫的一手掌控之下,他打压着有能力的人。我若不努力搏出头,站的位置足够的高,他一惯嫉妒我,他逮到机会一定会踩我下去。”
“当初不是他引荐的你吗?”
“呵呵,他那是顺水推舟,他知道我因着你的关系,势不可挡,因此表面提拔我,实际上一直提防着我。我要让他知道,我杨国忠可不是软弱无能之辈,总有一日,我也能封侯拜相。到那时,我们杨家光耀门楣之时不远了……”
“你出去吧,我乏了。”她打断了他的高谈阔论,她不能阻止,选择不去听不去看不去想,有一日算一日吧……
喜欢花开时节动京城请大家收藏:(321553.xyz)花开时节动京城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