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红楼之王熙凤

第 82 章

红楼之王熙凤 香溪河畔草 12075 2021-04-02 19:48

  凤姐回家之后, 马上开启全天候监督鬼嬷嬷, 凤姐决定查出鬼嬷嬷到底有无分魂替身, 毕竟, 她给了金桂修炼替身的功法。

  鬼嬷嬷几乎被烧死之后, 她知道她的阴谋败露了。

  其实鬼嬷嬷很后悔, 她不该一时贪恋旧情, 铤而走险。

  鬼嬷嬷很快逃到玉泉山的鬼宅,开始修炼。凤姐就那么一眨不眨的盯着她,看着她慢慢修炼。

  两天之后, 鬼嬷嬷魂体厚重了不少。这一日,她回道皇宫之中,开始大肆吞噬皇宫中的阴魂, 功力恢复了七成。

  凤姐再次驱动业火焚烧。

  这一次凤姐更加凶残, 只给他留下扮成功力。

  鬼嬷嬷再次灰溜溜去了玉泉山鬼宅,躲在灵牌中养魂。

  当她再次凝聚魂体, 凤姐开始第三次煅烧。

  这一次, 鬼嬷嬷似乎懂了真火, 鬼宅中一下子飞出来三个鬼嬷嬷, 气势汹汹往贾府而来。

  凤姐笑了, 知道有几个分魂就好。

  凤姐给荣府下了结界, 这才飞出荣府。

  凤姐不等她下山,便催动业火引爆了契约,一下子炸死了两个鬼嬷嬷。

  余下两个鬼嬷嬷激发了凶性, 只可惜, 她小看了凤姐的业火威力,凤姐首先甚是锁定两道鬼魂,然后催动业火,闪电之间,鬼嬷嬷便被业火锁定,变成了两团火球。

  鬼嬷嬷估计重生,再次磕头求饶:“主子,老奴并非谋害贾元春,她是自愿与我结盟。”

  “自愿结盟?你当初也自愿跟我结盟呢?你们如何勾结我不想听了……”

  凤姐冷笑:“我倒想知道,你说你的儿子到底是谁,二皇子,还是元春肚子里这个?若是元春弟肚子里这个,你想造反?还是李代桃僵?还是想唆使天上皇复位?”

  鬼嬷嬷知道凤姐不会放过她了,顿时喋喋冷笑起来:“你今日如此对我,不怕我报复吗?”

  凤姐冷笑:“我席家天师,天地人证,天师捉鬼天经地义,且你三番五次背信弃义,附身活人,戏弄君王,种种罪状,我收你,乃是为民除害。”

  凤姐言罢再次催动业火,鬼嬷嬷最终灰飞烟灭。之后,凤姐将鬼嬷嬷已经炸裂的令牌焚烧成辉,然后,一凤姐一把火点燃了上皇赐封的鬼宅。

  当晚,凤姐煅烧了鬼嬷嬷,得到了业火灵力的反哺,当晚就有了突破的迹象。凤姐当即去了玉泉山的灵石矿洞,打坐整整一天一夜,水到渠成,美筑基。

  凤姐再看丹田,湖泊上的雾气已经消散,灵液湖水浓稠的似乎要凝结,莲叶碧翠。红色莲花的花蕊从豌豆大小,变成了高粱米大小。

  凤姐用灵力碰触火苗,红色火苗爆花三次。

  业火很欢快,它晋级了。

  翌日,上玉泉山取水的太监惊慌回禀内务府,山上那座连年久失修的别院,昨夜晚被天火烧的干干净净。

  这事儿上报到刑部,刑部官员上山查看,除了放钱的四根石柱子,余下全部烧成灰烬。

  刑部把探查的书面报给送给内务府,天火烧屋,不像是人为。理由是,周边不仅没有找到任何明油火石之类的东西,就是足迹也没有。还有一个佐证,就是房屋烧毁的很彻底,这不是凡间的火苗能够达到的程度,肯定是天火。

  内务府总管悄悄把报告呈送养心殿,这座房子的耳朵归属他们很清楚。

  上皇得到奏折,沉默片刻,直接折子华为灰烬,冷声道:“烧了也好,三十年前就该拆除了!”

  三日后,正月初三。

  荣府接到内侍传旨,贾元春病重,让贾母王氏进宫探视。

  贾母接到旨意,吓得六神无主,他想进宫探视元春,可是,她长了满口米牙。

  最终,贾母慈悲心战胜了偏心。

  翌日,贾赦上折子奏报上皇,贾母夜半失眠,起夜摔断了腿骨。然后,贾赦递牌子请了太医院骨伤科太医裴太医入府。

  旋即,太医回宫去了养心殿,回禀上皇:“据闻,贾府史老太君接到孙女病重的消息,失声痛哭,后来北崖头发现,跌倒在蹬东之所。微臣已经替她上了夹板,留下膏药。估计史老太君即便痊愈,也会留下残疾。”

  上皇蹙眉:“残疾?”

  吴太医道:“史老太君跌断了大腿骨,她年纪老迈,恢复后会变成长短腿。”

  吴太医去后,给元春瞧病的天医院甘院正到了前殿回禀:“微臣无能,愿意领罪。”

  上皇冷声问道:“之前不是很有把握吗?如今怎么忽然昏迷不醒了?”

  太医道:“娘娘之前,阳气虚阴气盛,体寒麻痹,微臣等四人会诊辨析之后开了补气血壮阳的汤药,论理,应当无碍,微臣,微臣学艺不精,甘愿受罚。“

  上皇挥手。

  他已经麻木了,养心殿孕妇发生这样情况不止一次。他以为这一次能够侥幸,谁知道逃不过宿命!

  上皇觉得自己收到了诅咒,他不该春心萌动又害了一个。

  上皇背着手去了侧殿暖阁。看着面色苍白的贾元春,上皇很无奈。

  王氏以为她可以凭借元春飞黄腾达,只逼大房了,忽然间,元春就病入膏肓,她在宫中不敢哭,回家后直接哭到荣庆堂,给贾母磕头:“老太太啊,您像个法子啊,大姐儿不成了啊……”

  贾母闻言眼中滴泪:“你还有脸啊,年初凤哥儿与三舅爷已经铺好了路,都是你作怪啊,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不是你作怪,偷偷跟徐家暗中勾搭,元丫头如何能够走到这一步啊?”

  王氏磕头:“老太太,都是我的错,我已经没法子了,您向太后娘娘求求情吧,替元丫头请个好太医……”

  凤姐这是言道:“二婶这话糊涂,您让老太太请太医,不是明明白白大上皇的脸,指责太上皇见死不救吗?太上皇亲自下令天医院会诊,天下哪里还有比天医院更好的大夫?您想想宝玉,谨防祸从口出!”

  王氏吓得不敢再说话,却是哀哀哭泣不止:“元丫头啊,怎办啊……”

  贾母看向凤姐。

  凤姐道:“上皇手中就有回春丹,就看大妹妹有没有福分……”

  贾母的面色顿时垮了。

  她早该想到了,上皇七十生子,没有回春丹,他哪来的生机呢?

  贾母再没法子了,想去给祖宗磕头,腿杆子又摔断了。

  凤姐眼下不敢用药,怎么也要等百日之后,才能给贾母治疗。

  贾母驱逐了王氏:“回去给祖宗多上几注香,赎罪去吧。”

  却留下凤姐说话:“凤丫头,你能不能进宫去瞧瞧大丫头,至少咱们家要知道她到底是什么病症啊?”

  元春什么病症,就是被鬼上身沾染了阴气,消耗了阳气。她是自愿跟鬼嬷嬷结盟,就该知道今日的结果。

  富贵迷了眼,铤而走险,火中取栗,咎由自取!

  凤姐知道元春是鬼气缠身,却不敢提醒上皇,因为上皇根本就知道这事。贾府若是提说请道士,就跟请太医是一回事,不相信上皇,打上皇的脸。

  一家子也不要活了!

  元春能不能活,就看上皇是不是真心爱元春。

  凤姐且不会承担忤逆指责:“元春是上皇的嫔妃,正如家出门的女儿泼出门得水,她的好坏,但看上皇的心思,您明白吧?我们不能插手。”

  贾母不敢再逼迫凤姐,只是哀哀哭泣。贾母是真心疼爱贾元春。

  迎春挽着凤姐的胳膊,一路低头垂泪。最终红着眼睛:“咱们也不能挽救大姐姐吗?”

  凤姐摇头:“上皇宫中这几年年年有这样的病症,从来没有人逃过。所以说,这个病好不好,解药在上皇手里。再者说,皇宫不是菜市场,人人都能进去,一旦被抓住了,就是谋逆之罪,株连九族!”

  凤姐得把迎春这个柔软的心给她摁住。相信她掂量之后会做主正确的抉择。

  再者,凤姐莫说不相信上皇,就连元春她也不敢相信。

  皇宫真是妖魔场,元春在家那样纯良,三年时间竟把一个人改造的没有人样了。

  鬼嬷嬷已经死了,长春观的道士就可以挽救元春的性命。但看上皇愿意不愿意。

  这且不是凤姐心狠,她若是贸然救下元春,必定会引起上皇注意。这个上皇可是打过江山,做过江山,连儿子也杀,发妻也杀。

  岂止心狠手辣!

  虽然凤姐不敢给元春驱邪,但是,凤姐正月初六就底了牌子进宫探视元春。

  凤姐没有提说请太医,但是凤姐在太后宫中说了一句:“我从前听我祖父跟人论道,说是世上有一种尸厥之症,就是人事不省,四肢冰凉,跟娘娘的病症相仿佛。只可惜,臣妇不知道治疗的药方。”

  凤姐给上皇递上梯子,尸厥之症,并非鬼气。

  回春丹的仙方上皇就有,就看她舍不舍得那些几百年的仙草了。

  荣府能够做的就是慢慢等待。

  王氏这回吓着了,又是出城施粥,又是磕头拜山,又去皇觉寺点长明灯。夜半三更还是是十字路口给孤魂野鬼烧化纸钱,只求人家保佑她的元春逢凶化吉。

  荣府上下都在默默等待宫中的消息,生怕那一日夜半有人敲门环。

  时间一天天过去。

  正月十五。上皇太后在午门观灯,与民同庆。

  荣府有幸获得太后娘娘邀请,一通城门观灯。

  贾母根本不敢出门,也不能出门。

  凤姐去到午门,却获得太后召见。

  引路的嬷嬷是英嬷嬷,却把凤姐引进了养心殿。

  英嬷嬷福身道:“太后娘娘赏赐了贾美人一颗仙丹,贾美人已经清醒了,夫人进去见见吧,您只有一刻钟,外面诰命夫人多呢!”

  凤姐进了侧殿,暖阁里暖烘烘的,贾元春头上缠着黄绫,面色虽然苍白,却没有了死气。嘴唇灰白干枯,一张鸭蛋脸已经瘦得塌陷了,似乎整张脸只有两只眼睛了。

  凤姐大礼参拜:“臣妇贾王氏给娘娘请安!”

  元春眼中含泪颔首,却说不出话。

  她缓缓伸出手。

  凤姐上前握住:“娘娘您有话请吩咐。”

  元春想说我错了,说出来的却是:“我很好,别惦记。”

  凤姐悄悄摸了她的脉搏,孩子已经没有了。

  凤姐言道:“家里人都好,宝玉读书读得也好,府里国子监的恩荫指标已经决定给宝玉,娘娘别惦记。”

  元春嘴唇蠕动:“姐妹别再……”

  英嬷嬷这是上前催促:“时辰已到……”

  凤姐眼眸一亮,做个唇语:“入宫吗?”

  元春似乎一口气泄了,微微颔首,闭上了眼睛。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凤姐行礼告退,心里轻松不少。

  凤姐回府,将元春的消息告诉贾母。贾母喜极而泣。却问:“孩子呢?”

  凤姐道:“大妹妹自己也只剩下一口气了。”

  贾母垂泪:“这一次,贾府欠了上皇太后天大的恩情!”

  饶命之恩!

  凤姐也不得不承认,太后有资格母仪天下。竟然舍得拿出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挽救夫君的小老婆。这样的胸襟气度,不服不行。不过,凤姐觉得自己学不来。

  元春的危机总算是过去了。

  府里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等这口气吐出来,木兰回京了。

  凤姐没看见王子腾,不免心惊肉跳,年前他还收到王子腾平安无事的信件,则么没有回京呢?

  木兰忙着解释:“三老爷说他熟悉地形,预先潜伏接应,免得朝廷大军去了,不熟悉地形吃了亏。”

  木兰提前回京是为了替王子腾送密扎,平安洲州府官员,卫所指挥使都烂透了。

  王子腾建议杀贪官,散浮财,分田地,减赋税,赦免普通百姓啸聚之罪,以安民心。

  乾元帝当庭准奏,可是,派谁去跟平安洲的叛~贼干仗呢?

  乾元帝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奉圣军,一个是羽林卫。

  最终,乾元帝派遣奉圣军,冯唐将军说起来是宗室女婿,无论是功勋也好,信任也好,这个机会都要优先冯唐。

  一听说要打仗,京都顿是沸腾起来。

  若说跟鞑子倭寇干仗,他们肯定不敢。但是,平安洲就是一些卫所与泥腿子。京都的纨绔都觉得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贾琏也是这些惦记功勋之列。

  贾琏是云梯队的精英,这人飞檐走壁出了名。

  乾元帝且不愿以贾琏剿匪,但是,贾琏却想抓住战机,脸上三道奏折请战。最终获得参战的机会。

  贾琏决定挑选宗族子弟十人,跟着奔赴平安洲挣功勋。

  凤姐这日夜里带着熟悉平安洲的木兰上了西山,特特询问贾琏:“可有把握把这些孩子带回来?”

  贾琏一愣,最后到:“应该可以吧?”

  木兰言道:“平安洲的啸聚山民,虽然是泥腿子,但是,他们悍不畏死。俗话说,乱拳打死老师傅,不是那么容易,遍地功勋。”

  凤姐颔首:“我听说有许多的勋贵子弟要去历练,你跟冯唐说,你的云梯队是攻坚队,最危险,这些功勋子弟不能安排在云梯队。”

  贾琏拧眉问木兰:“战争真的这么惨烈?”

  木兰喊手:“那些山民薅锄,锄头,榔头齐齐上阵,我亲眼瞧见一个山民把一个官兵开了瓢,红的白的流了一地。还有一个把用锄头把官兵的肚子挖破了,那个场景……”

  木兰贾琏:“师公可别小看他们。他们是挣命,咱们这些人是为了名利,不对等,打起来即刻就见分晓。他们往往一个村子抱成团,死一个来十个,死了小的,来了老的。用他们的话就是早晚都是死,杀一个赚一个,活一天赚一天。三舅爷说,朝廷出兵只是威慑,您若去,最好让皇帝给您一道恩赦令。不然,您就甭参加了,免得爷们老小一锅烩!贾府、王府,总要留下一个能干的支撑门面,不能都死绝了!”

  贾琏自以为英雄了得,这时候却吓了一跳,他是建功立业,不是去送死:“凤哥儿,真的会死吗?”

  凤姐目光坚定:“富贵险中求,一将功成万骨枯,会!”

  贾琏神情肃穆,眼神有些空乏。

  贾琏今年二十四,凤姐也不想过早作寡妇,心中一软:“二爷不想去,我有办法,肌肤不适就可以退出来了。”

  贾琏闻言,空洞的眼神有了活力,言道:“不要,我不退。”旋即却搂着凤姐,欲哭似泣:“凤哥儿,我不怕死,我舍不得你!”

  呼啦啦啦,平儿丰儿木兰木樨跑了个干净。

  凤姐只得暂代母职,拍拍贾琏:“没事没事,二爷您武功高强,要死也叛军死,我再给你几个人,保管万无一失。”

  贾琏这下安心,搂着凤姐死命的腻味:“娘子这般说,必定无事,我这心里终于停当了!凤哥儿,我这几日辗转难眠……”

  凤姐颔首:”明白,木兰木槿,过来见过师公!“

  木兰还要去帮助王子腾,凤姐只好把木槿派给贾琏,这样木兰木槿也可以相互援助,正所谓上阵父子兵,打架亲兄弟!

  这一次,凤姐把青字辈的四个孩子全部派给贾琏。权充亲兵。

  十二个人虽然都是男儿打扮,其实只有彩明彩昭是男孩,凤姐私下特特交代贾琏:“这些孩子的本事你放心,但是,他们毕竟是女孩子,你要保证不能让外人看破他们行踪。还有看好你那些同僚,我这些孩子可不是一般的孩子,谁若是不长眼睛,动手动脚,变成太监可别后悔。所以,为了你的面子,你最好看景你那些放荡不羁的同僚,这些孩子跟我的亲生孩儿一般,不是那些能够随便送人的猫狗玩意儿。你要惊醒些,尊重他们,善待他们,对你只有好处。否则,别怪我不给你面子。“

  贾琏以为凤姐是敲打自己,忙着表态:“凤哥儿知道的,我的毛病早改了……”

  凤姐道:“你别多心,我说的是你那些同僚。战争生死一线,人有时候会变成妖魔,你要警醒一些,别让这些人拖累了。”

  贾琏这才郑重的颔首应了。

  奉圣军已经开始集结整顿,虽是开拔,贾琏根本就是偷空回家求援,这时候带领着十二个孩子雄赳赳返回西山去了。

  冯唐水湄几个只觉得贾琏回家吃了灵丹妙药了,刚刚还浮躁骚动,目空一切的样子,转眼就变得沉静睿智了。

  再跟冯唐说话,浮夸之词都没有了,也能够平心静气听从冯唐的训教安排了。

  冯唐让各家应对收编功勋子弟的时候,许多人为了以为讨好世家的机会到了,忙着划拉这些纨绔子弟。

  贾琏却安坐如山。

  冯唐让他条挑选几个的时候,贾琏竟跟他说:“论理,眼下正是战前准备,需要激发士气,可是,下官有话不得不说。下官说话或许有些不好听,但是,属下建议将军,还是把她们统一起来,成立一个郎队,做些清扫安置的后方差事。否则,他们已没有经验,而没有战斗力,上了战场……我家族也有二十个人托付给我,我带了十人去平安洲,说实话,我压力很大,我怕他们回不来,我不好交代。族人们虽然依附我生活,可是,一旦出事,我也需要交代。将军您收下这些纨绔,就要负责把她们带回来,他们虽然纨绔不堪,他们后面的势力联合起来跟您较劲儿,您这个大将军恐怕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冯唐闻言瞬间肃静了面孔,说实话,他瞧不起这些人,一听有功劳一哄而上跑了捞功勋。他们死不死,说实话冯唐不在意。战争就就会死亡,没什么道理好讲。

  可是,这世界却不是讲道理世界,是强权世界。

  说实话,这些人后面的势力真的一哄而上,蚂蚁咬死象,他也受不了。

  最后,冯唐将一百二十二纨绔子弟变成一个郎队,叫做预备队。预备队说起来好听,似乎很豪气,其实,冯唐给他们安排的帮闲差事,平时的事情就是跟着后勤辎重不对,帮着守护,关键时刻搭把手。

  炊事班没有柴禾,他们去捡一些。清水没有了去担一些。

  战争开始后的差事冯唐也安排好了,他们就成了救护队,说穿了就是照顾伤员。

  大军需要补充给养,冯唐决定补充给养期间,进行短暂的战争模拟集训,时间一个月。

  结果,许多纨绔后面的世家听说了孩子们并未收编道正轨部队中,只是接受简单的训练做些后备工作,都不干了。

  这些人去跟冯唐理论。冯唐一句军令如山,不听号令者弃之。把人上山吵嚷家的纨绔开销了。

  最终,寻找冯唐的人太多,职位太高,他只要放话,想混编也成,自己个找人接收,他放行。

  不知道是谁泄露了消息,说是贾琏向冯唐建议,冯唐才取消了混编。

  这些人赖何不得冯唐,便去围堵贾琏。跟贾琏将交情,什么是老亲,四王八公,当初是同盟,啥啥都来了。

  镇国公的庶子就在预备队,镇国公很疼这个庶子,但是庶子分不到什么家产,家里的资源也要紧着嫡子,镇国公有三个嫡子。

  他带了三个人为代表,把贾琏堵着了。

  贾琏很干脆:“正是我跟大家有交情,所以才如此建议。功勋固然重要,但是首先的有命。战争不可能一天两天就打完,预备队磨炼三五个月,新兵成了老兵,有战斗力了,将军自然要把他们利用起来,还怕没有立功的机会?”

  这三人都是养尊处优的贵胄,一听这话觉得是啊,天大的富贵也要有命啊?

  再一想自家养生惯养的生瓜蛋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叛徒难道伸着脖子等你砍?

  贾琏最后言道:“你们逼迫我收下他们进入云梯队也可以啊,立下生死状,将来他们无论怎样了,都不与本校尉无关?

  这些人捏着鼻子走了。

  镇国公甚至怀疑当初长子建议庶子来立功,是不是想要害死兄弟免得分家产,索性把庶子提留回去了。

  这一次闹剧,纨绔一下缩水到八十名。依然收在预备队。这些人不退缩是不服气,凭什么贾琏瞧不起他们?偏要去走一趟,回来看看谁高谁低。

  贾琏反正是咬紧牙关一个也没收。

  奉圣军决定二月中旬黄道吉日,大军开拔。凤姐想着贾氏宗族几个孩子几个月操练,虽然成了正规编辑的兵卒,但是,那战斗的水准,说实话,按照木兰穿回来的消息,一旦上阵肯定打得稀烂。

  凤姐不想贾琏成为族人憎恨的对象,故而,在各大药房搜集草药,熬成强化药剂,在参合灵泉,灵泉主要是修补他们被强化药剂伤害的肌肤。

  然后,贾琏把是个准备出征的族人一个个丢进去侵泡,让青字辈在边上守着,谁敢偷跑就打谁。五两银子一幅汤药,这一塘子药水要五十两银子,可是不便宜。

  出征的十个孩子泡过的药水还有药效,再给另外十个身体差些的侵泡,也是一般,谁敢逃跑军法伺候。

  侵泡一次强化药剂可以修炼三天,摸爬滚打跳跃,一刻不停的操练,青字辈就是这样操练出来,如今反头操练别人,尤其认真。只把二十个贾氏籍贯的大头兵操练的鬼哭狼嚎。

  但是,在侵泡到第五次的时候,孩子们已经适应,敢跟青字辈挑衅,结果自然是被揍得鼻青脸肿。

  第六次,凤姐加大剂量,又是一波鬼哭狼嚎。

  大军开拔的头一天,将士们回家辞别。

  凤姐召见这些族人训话:“告诉你们把,十次强化药剂,拢共花费我把百两银子,这些青字辈的师兄还不收工钱。你们最好活着回来挣兵饷,慢慢给我还债,记住了吧?”

  这十个人,有六个是凤姐小叔子,还有四个是侄子辈,一个个被操练的死去活来,哭爹骂娘,这般时候,却是感激凤姐的很:“多谢二奶奶,我们记下了。”

  凤姐又一再叮嘱贾琏,让他们出任务的时候跟青字辈混编,让木槿瞭哨,确保人生安全。

  木棉与木樨也想去平安洲,凤姐没答应。木棉今年才十二岁,木樨更小只有十岁,跟黛玉一般大。再者说,偌大的荣府,不能一下子走干净了。尤其这种战争时期,京都未必没有鬼魅魍魉。

  最主要是,福姐儿与豆哥儿身边不能离开人。

  凤姐出府办事,木棉与木樨就是荣禧堂的大管事,对荣禧堂有绝对的控制权力。

  朝廷预计平安洲战役三个月肃清,结果,贾琏力主诏安的主张并未得到朝廷的支持,冯唐也是信心十足,猛攻猛打,攻城十分容易。贾琏的云梯队不是盖的,上了称把云梯都安放妥当了,敌军首脑还在跟小老婆睡觉。

  头一战,朝廷军队大获全胜,将起义军占领的城池夺回来了。

  贾琏的云梯队小分队全部记功一次,第一个爬上城墙的木兰,记大功一次,贾琏也记大功一次。

  大功一次,回朝廷之后论功行赏,可赐封云骑尉。

  所以,贾琏跟他徒儿木兰一起成了小爵爷了。

  然后,冯唐天子剑出,将平安洲卫所正副指挥使,州府官员捉拿刑囚,收拢了卫所五千人归奉圣军指挥。

  可是,因为冯唐并未斩杀州府官员与指挥使,起义军根本不接受朝廷诏安。

  这一次的农民起义军的领头叫杨亭聪,是上回江南科举舞弊案罢黜资格的举子。因为他卷入舞弊案,以至于被家族除名,他父母当即气得吐血,当年病故。

  杨亭聪还有一个姐姐,嫁给杨亭聪的同窗,结果,这个同窗得知便猖狂,把她姐姐休妻不说,还极尽侮辱,让他接客。最终他姐姐杨玉婷不堪其辱,自戕了。

  杨亭聪遭受打击,报仇无门,心灵迅速扭曲,从一个翩翩少年,迅速黑化成为一个不顾一切的复仇者。

  这几年,杨亭聪投毒,想将前姐夫一家人毒死,结果,他姐夫命大,逃过一劫,只是毒死他爹娘。

  好在他做的隐蔽,他姐夫没有抓住把柄,但是,他姐夫有所怀疑,想要弄死他给爹娘报仇。

  杨亭聪隐姓埋名,一直辗转乡间教书。

  当他听说平安洲百姓揭竿而起,自觉机会到了,忙着加入,推波逐浪,他曾经是举人,满腹诗书,口才了的,一番舌灿莲花,口口声声要替百姓讨公道,很快获得百姓们的拥戴,成为农民军的智囊,替他们出谋划策,训练兵卒。

  他们在朝廷犹豫的时候,徐苏攻占城池,获得粮草与武器。

  队伍迅速壮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才惊动了朝廷。

  大月朝也是起义军出身,对于这些人十分惧怕,这也是乾元帝一定要剿灭这些人的原因之一。

  且说,杨亭聪仇恨官府,他想要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然后跟朝廷谈判,按照他的意志为转移,为所欲为。

  所以,他极力反对诏安

  当然,他不敢明说反对诏安,却一再鼓动百姓,朝廷若是不把这次涉案的官员全部斩杀,家族流放,就说明朝廷没有诚意,就不能接受诏安。

  杨亭聪说的很有道理:“朝廷有律令,犯官三年可起复,大家想一想,这些官员一旦起复,我们这些断了他的财路,当了他前程之人还有活路吗?“

  然后,冯唐跟起义军谈判的时候,杨亭聪故意询问:“大月朝是不是有罪官起复的律令?”

  冯唐当然不敢撒谎:“有,不过要经过朝廷的严格盘查,没有打过错才能起复。”

  杨亭聪冷笑:“没有大过错指的是对朝廷忠诚,而不是说他们没有欺压百姓,没有压榨百姓,没有官官相护吧?”

  冯唐是武将,没想到碰上个有文化又跟官府不对付,还受百姓爱戴之人。

  冯唐准备不足,无言答对。

  杨亭聪便让下面的老百姓上台控诉。府台某某,欺压良善,因为某某家赋税拖欠,把人家大姑娘卖给妓院,变成瘦马。某某卫所某某校尉,强抢某家大姑娘作妾。又有某某之子,强抢民女为妾,还打死其父。

  百姓一个个上台控诉,冯唐差点听哭了。不免动怒:“你们为什么不告官?”

  百姓们顿时仰天嚎哭,说告了,没告的时候吧,家里就死了一个人,结果一告之下,财产充公,若非起义军砸破了牢笼,全家都死绝了。

  然后,有列举,水谁家死绝了,谁谁家,只剩下三岁小儿,还是忠仆用自己的儿子替换下来。

  冯唐一听,这简直罄竹难书。

  冯唐快抱进京,起义军农民要求斩杀贪官污吏,要求无罪赦免百姓,要求见面三年赋税。

  乾元帝大怒;奸诈刁民,竟敢威胁朝廷,威胁君父,不准诏安,全部剿灭!

  不仅如此,乾元帝还给冯唐一个评价:妇人之仁!

  不仅如此,乾元帝还觉得冯唐统帅不力,派遣西宁王统领紫旗军开拔平安洲。

  乾元帝的评价传出来,那些被冯唐这了面子的勋贵顿时找到了突破口,在京都大事渲染,冯唐一下子成了京都众人口里懦夫,笑话!

  凤姐一直密切关注平安洲,让王松儿亲自带了几几笼鸽子大雁去了平安洲刺探消息。

  凤姐命他不用干涉贾琏王子腾的动向,只许要每日向京都送信即可。

  从京都道平安洲,日行夜潜,需要七日。日夜奔驰需要三日。这是五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

  凤姐筑基,脚下速度堪比千里马。

  这是指的人不知鬼不觉,没有辅助工具的行程。若有千里马襄助,凤姐可以一夜奔袭平安洲。

  故人陷入绝境谈判一般三日为期,凤姐这个速度正好可以给贾琏打援。

  西宁王到了平安洲,接管了奉圣军。大张旗鼓,高举紫旗军器想着各个相见据点扫荡。他给乾元帝立下军令状,一个月清剿平安洲,还给善良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贾琏闻言面头黑线,最为纠结的是,西宁王跟贾府的关系还不错。即便还是贾代善死了,西宁王爷一直记得贾代善曾经的援手之恩,能帮贾府必定会帮,可以说从来没有踩过荣府。

  这样帮手贾琏实在不愿意他倒霉。可是,紫旗军手下有一个营队正是锦衣卫。营队掌管姓赵,跟贾府有些仇怨。其实,也不过是当初贾代善圣宠优渥,抱打不平,姓赵的忘恩负义,贾代善为老友出头收拾过他。

  如今他攀上高枝,贾代善死了,他的了机会要整贾琏。

  这老小子要贾琏打头阵。

  贾琏不愿意去残杀百姓,便道:“我是云梯队,我只负责攻占堡垒城池,屠村不归我管。”

  这姓赵的不知道王子腾也在平安洲,他自以为将在外,可以独尊。便以贾琏违抗军令,要把贾琏军法处置。

  贾琏早知这家伙跟自家有仇,索性挑明了:“我知道你想报复我,不过,你是战营队长,我也是战营队长,你有什么资格指挥本校尉?本校尉之前接受冯元帅指挥,而今接受西宁王指挥,你想整我,等你当了元帅再说吧。”

  赵营队气得跳脚:“你敢临阵退缩,本官要参你。”

  冯唐出面保驾:“贾琏说的不错,他本来就是云梯队,与你平级。他的任务就是协助攻城,攻堡垒,你若是遇到城堡,他不协助攻占,你要办他,本帅不管。而今,你若上折子参奏贾琏,本帅有权利向陛下上折子替贾琏辩白。”

  最后,西宁王出面调和,参奏事件不了了之。

  木兰知道这个赵指挥使有猫腻,迅速向凤姐求救:锦衣卫副指挥使赵志兴,想让贾琏替他当炮灰趟路,让凤姐迅速查明原因。

  凤姐闻讯,马上从资料库里查找赵志兴的消息,顿时冷笑,原来是个卖妻求荣的绿头龟。

  这货不仅自己喜新厌旧攀高枝,还把原配妻子转送给太监作妾,成为诸多同僚的玩物。致使原配自戕!

  他自己却顶着绿帽子进入锦衣卫。

  这回也正是冤家路窄。

  凤姐手里正好把两分资料合起来。

  这是怎样的混账玩意儿!

  赵志兴!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

  凤姐迅速给木兰指令:设法说服西宁王,让赵志兴清剿杨亭聪。

   喜欢红楼之王熙凤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红楼之王熙凤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