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师, 如此仓促送她们回去能行吗?清剿之战反正已经拖延日久, 索性再给孩子们一月的恢复时间。”
长春子摇头:“只可惜皇命难为, 陛下已经下令, 即日启程。”
凤姐叹息道:“我跟那些孩子们谈过了, 最长的几个孩子被关押差不多一年时间, 最短的也失踪了三个多月。她们本来就害怕见人, 现在却要把她们送到两军阵前,她们肯定会再受刺激。更为关键的是,她们是女孩子!或许她们的家人如今宁愿她们死了吧?”
长春子叹息:“朝廷送她们回去, 是为了证明朝廷和谈的诚意。这些失踪的女孩子是被奸人掳掠,并非被官府所害。借此弱化她们对朝廷的憎恨。”
凤姐淡笑:“卖儿卖女是佃户们的无奈选择,可是被强拉卖进青楼的女子并非是诬陷, 这些都是有据可查, 杀人父母,孺□□女, 断人子嗣, 这些都是不共戴天之仇, 岂能是这些孩子能够缓解?”
长春子眸露悲悯:“阿弥陀佛, 施主宅心仁厚, 必有福报。施主安心, 老道会施法慢慢替那些走不出来的孩子抹去痛苦的记忆,只是这需要时间,必须循序渐进, 慢慢施行, 毕竟他们的年纪还小,没有修为。”
长春子乃是修道之人,修道之人多冷酷,长春子却消耗宫里替孩子疗伤。
凤姐抱拳:“大师悲天悯人,令人佩服。”
这日长春子一直再跟小姑娘们谈心,广济则再大殿诵念金刚经。
这一晚又多了十几个不用安息香就能入睡的孩子。
可是,长春子虽然很小心,还是失误了两次,其中有两个闹腾最厉害的孩子出现了痴呆迹象。
凤姐悄悄用木系灵力替她们滋养两个晚上,他们有所好转,却记忆力低下,凤姐刚刚还给她分发吃食,转眼就问凤姐:“您是哪位阿姨?我觉得您好熟悉?”
长春子只得放慢速度。
北静郡王替孩子争取的三天时间,转眼就到了。
这时正是四月初五。
北静郡王奉命出京平息平安洲民变。
本来北静王只是邀请长春子与广济护送女孩们回家,结果,那三个被长春子治疗失手的孩子拉着凤姐不许走。凤姐一旦要走,她就哭得山摇地动。
北静王不得已,只好给乾元帝上折子,临时将凤姐加入诏安出行名单之中。
凤姐接到户部的委任状,他成了诏安队伍的司务。
司务是什么官职,就是给孩子们买菜做饭的饭婆子。
凤姐悄悄给王子腾贾琏发送了消息,回家安排迎春探春木棉木樨四人好好看家,这才走马上任,做了诏安钦差不对的司务。
因为孩子们情绪不稳,队伍走的很慢,七天的路程足足走了十日。
凤姐说是司务,其实很轻松,主要照顾那三个半痴半呆的孩子。凤姐一路上替他们滋养元神经络,十日过去,这几个孩子已经看贾姑娘大好,并对凤姐十分亲密依赖。
凤姐趁机对三个孩子进行探查,竟然有一个叫做枝儿的孩子是个水土灵根,能够练气,另外两个没有灵根,也是可以修炼古武的资质。亦即,他们通过三五年的修炼,能够达到这个世界的一流高手水平。
怪不得这三个孩子的元神比别人敏感。
纯阴的八字,应该都能修炼。
这些孩子如果集中起来训练,相当于一个小型门派了。
只可惜,这几个孩子跟她没缘分。
传旨钦差团到达平安洲的时候,正是四月十六,朝廷大军跟平安洲啸聚的佃户,已经对阵两个月。
这般时候,长春子终于把所有孩子最痛苦惊惧的记忆抹除了,剩下的就是他们被掳掠的经历这个大硬伤了。
长春虽然十分小心,但是,后来又发生一次失误,总共有四个孩子的元神受到伤害,需要长时间润养。
凤姐几乎成了这四个孩子的贴身保姆了。
因为只有凤姐曾经用木系灵力替她们疗伤,这些孩子变得对灵力很熟悉,很依赖,纵向亲近凤姐。
第四个孩子也有灵根,六识敏锐,这才被人覆盖记忆的时候有所反抗,造成伤害。
凤姐不用再替其余孩子看了,她们虽然是练武的孩资质,应该没有灵根了。
不过,即便有灵根,凤姐也不敢收归麾下。
这批孩子太惹眼了,回京之后肯定会受到众人关注,长春子与广济是方外之人。
长春子的修为不是凡俗武功,但是,也不是修真功法。
凤姐怀疑他是哪个隐世门派的高手出世历练。他修炼的法诀跟凤姐不同,他们是打坐冥想,吸纳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但是,他们对能量,像是修真界不可缺少的灵石,不是那么依赖,他们讲究勘破。
广济的修为就像是凤姐给人超度,他们是念经消孽,劝恶向善,积德行善,致力造福一方,从而积攒愿力。他们身上的愿力,就是修为,不知愿力与修为是如何转换的。这就是广济的法门了,外人不得而知。
据说,和尚修心,飞升没有没有雷劫,能够坐地成佛。
这是传说,谁也没见过。
凤姐到了平安洲,贾琏这个一贯见了老婆变成迷弟的家伙竟然没有缠上来,却是,被北静王点名参与跟那些啸聚佃户谈判。
王子腾依然没有露面。
他接到乾元帝秘旨,让他暗中锁定所欲农民起义的领袖,在谈判成功之后,将他们秘密斩杀。
乾元帝要求王子腾,让他们在谈判成功之后的三到半年之内,全部自然消亡。
王子腾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暗中锁定这些领袖,谨防他们逃跑。
却说北静王到了平安洲,将冯唐贾琏吸收进了谈判组,西宁王这个跟农民军撕破脸的统帅依然掌管部队,屯兵威慑。摆出姿态,一旦谈不拢纠结着打。要么打服,要么打死!
北静王看着冯唐整理的资料,眉头打结。
朝廷大军五千人,战死六百人,重伤二百,轻伤六百。其中,赵志兴失踪那一站,一次死亡三百人,轻伤八十人,七十人。是死伤最为惨烈的一次。
平安洲卫所官兵三千人,叛乱一千人。被朝廷奇袭,当时歼灭八百人,余下投降反正。后来几次战斗,卫所官兵打前站,牺牲五百余人。平安洲卫所拢共死亡人数一千三百。
朝廷官兵一起减员将近两千人。
大小战役三十余次,方圆百里啸聚匪民死亡五千八百余人。
这次平安洲民变,官兵费匪民拢共死亡达到八千人。相当于死光了一个大县城。
这对一个五万人的州府来说,损失惨重。
当初乾元帝让冯唐三个月拿下平安洲,结果,一个月没到就增加援兵,半个月时间,援兵副统帅战死。
最终,乾元帝硬撑了两个月,还是乖乖下令诏安,却已经世易时移。
这一回老百姓又增加条件,他们要求朝廷除了不追究民变,在开仓赈灾,斩杀贪官,减免赋税三年的基础上,要求官府赔偿他们因为战火儿坍塌的房舍,污染的水井,还有被官府逼迫而死人员的抚恤。
当然,这不包括战争中死难百姓,只是那些无辜被抓丁拉夫,劳累而死,或者被关押折磨而死的百姓。
这些人很好清查,官府都有记载,他们的罪名就是抗税暴~民!
难以界定的是那些没有实在监狱,没有参加战争而无端失踪之人,不好界定。
佃户们的要求就是,要么替他们找回来,要么赔偿,否则,诏安免谈,大家慢慢熬,慢慢打。
这一回谈判,因为当初以为买入青楼的几百个女子,竟然找回来八十一个。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信了百姓,这是奸贼趁机作祟,并非官府买卖。当然,冯唐不否认官府的责任。
头一次并未何谈成功,但是,至少他们愿意坐下来谈判了。
那个舌灿莲花的杨亭聪不见了,冯唐的压力减轻不少。追问之下,竟然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贾琏奉命追查他的下落,询问了一大圈,最终得出结论,军师杨亭聪在赵志兴夜袭二王山之后就失踪了。
同时失踪的还有赵志兴。
其实,这些佃户怕朝廷追查他们的责任,赵志兴失踪的只是脑袋,他的身子被丢在野外喂了野狗。
如今谈得是诏安,朝廷也不能追杀杨亭聪,可是,这样的人躲在暗处,冯唐还是有些膈应。
不过,即便是算账,也要容后慢慢算,眼下主要先让佃户们回家恢复生产,耕种土地,不然,秋季又会闹饥荒。
冯唐他们跟起义军拉锯战谈条件的时候,凤姐与长春子、广济,还有北静王府的几个嬷嬷则在帮助八十一个姑娘寻找家人。
这些姑娘们出现的时候,参加和谈的义军首领很高兴,可是,轮到家人人翎姑娘的时候,效果并不好。
愿意前来认领姑娘的人家不到一半。
有二十人分属于两个村子,这两个村子当初被屠村了,村子里二百余人死伤殆尽。
还有三十个小姑娘,经过调查,明明他们的亲人在世,却否认她们,不愿意认领她们回家。
有三分之一,是父母想要认领,祖父母却以为姑娘失去清誉,为什么不去死,回来干什么,玷污门庭吗?
有些是继母当家,不愿意女子回家拖累亲生儿女。有些是嫂子当家,不愿小姑子回家分薄了婆婆的嫁妆。
几千银子分小姑子几百她也不乐意。
这些人把心一黑,干脆不认。
更有甚者,甚至反咬一口:我家小姑子死了,朝廷应该赔偿。如今弄个冒牌货丫头,这是想赖账?
还有一部分,父母兄弟死于战乱,叔叔婶子霸占产业,却不愿意认领侄女,直说兄弟一家死绝了,这个是冒牌。
这一来还真是说不清楚,农家的女孩子虽然粗糙些,出门的机会却很少,除了亲戚,认得的任也少。
一时间,官府也拿这些人没办法。过去也没有身份证明,根本说不清楚。
也有祖父母嫌弃他们丢人的。总之五花八门的理由,说穿了就是冷血!
不过,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十岁以下的小姑娘都被人领回去了,剩下的是二十个十三岁到十五岁的姑娘,十二个是五岁到十岁之间的姑娘。
这样一来,拢共就有五十三个姑娘无家可归。
当晚,一个没留意,有三个十五岁的姑娘就跑了,准备跳井。亏得凤姐一直用神识关照她们,及时救回她们一条小命。
冯唐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只好上报给北静郡王。
北静郡王决定,所有无家可归的姑娘,都收养在育婴堂,由官府每人陪嫁二十两银子,保媒出嫁。
这次变故,许多人家妻离子散,她们花朵似的年纪,二十两的嫁妆可不少,嫁给鳏夫做填房总是可以。
这个结局办法却出现两个漏洞,十一二岁几个姑娘马上可以出家,关键还有二十几个五到八岁的丫头怎么办,她们出嫁至少还要八到十年,这笔费用由谁出?怎么出?
最后,凤姐提议,看看谁家愿意收养安歇孤儿。一般人□□图回报,那些有家人的人家肯定不愿意收养,但是,那二十个纯粹的孤儿,应该有人愿意收养。
北静王同意了凤姐的方案,决定等最后剩下多少孩子再做安排。
再一个问题,就是那三个性子烈,曾经寻死的姑娘,却宁死不肯嫁人。直说要家不能回,不如去死。要么去做姑子,绝不嫁人!
照顾她们的嬷嬷怎么问也问不出来。北静王得知我姑娘们跟凤姐关系亲近,亲自请托凤姐帮帮忙,再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人命。
朝廷得知这一次和谈需要十几万银子,还要免税,北静王的奏折据说被皇帝摔了几次才批复。
凤姐跟这三人分头谈心,最后终于知道了原因,一个姑娘叫珍儿,父母死了,兄嫂觉得她名声坏了,不愿意接纳。还有一个叫青树,失踪之后,原本的亲事被妹妹顶了,婆家不愿意换人,她父母又死了,妹妹觉得尴尬,不愿意认领。
还有一个叫馥兰,父母双全,哥哥还是秀才,但是,她即将过门的嫂子是秀才哥哥的授业恩师。这一家人都觉得她有伤门风。
放话说,小姑子回家,他们家就退婚!
这话问出来,不说三个姑娘生无可恋,凤姐也差点把肺气炸。这些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派生三个姑娘也会倔驴脾气,硬气点与家庭断绝关系嫁人,活出样子回来耀武扬威不是很好?偏生逼急了要去死。
凤姐如实汇报北静王,并建议,让官府召集这三家的兄嫂妹妹妹夫前来商议,看看能不能通融。
北静郡王接受了凤姐提议,只可惜,青树的妹妹拒绝前来,珍儿的兄长想接回妹妹,无奈她娘子是个胭脂虎。说她自己也有闺女,不能让小姑子回去败坏名声。
馥兰之前算是小家碧玉,当时受不住,哭得惨绝人寰,她娘亲也哭得抽噎不住,可是她父亲兄长要死了牙关不认她。
凤姐怒道:“她们经过稳婆检验,都是处子 ,何来的败坏门庭?你们这样不怕遭报应?”
之后三日,府衙门庭若市,成功嫁出去三十三个姑娘。
剩下那三个寻死的,还有十几个年纪小的。
然后,第三日夜晚,发生了一见蹊跷的打劫案,三十几家的当家主母被人夜半掳掠丢在野外。第二天,这些人家到官府报案,衙役们还被出门,这些夫人自己回家了。
因为新任府台大人没有派遣,冯唐暂代府台。听着巡检把这些人家一说,在旁边充任主簿的贾琏便附耳告诉冯唐:“大人您对对看,我怎么听着他们正是那几家不愿意认领女儿的人家呢?”
冯唐闻言仔细查对,故意让人把那些失踪的夫人唤上堂来问话,客客气气问了几句就放了,不过是问他们看看见匪徒的模样,可曾失窃,可曾被打,总之受了委屈只管告状,他必定替他们查清楚。
之后,隔三差五,就把这些妇人传来问话。
一时间,风言风语便出来了,大家都知道她们不明不白失踪一夜未归。
珍儿的兄长宝儿最给力,当即抓住她嫂子失踪,要休她。娘家上门说情,宝儿提出一个要求:“你们允许我妹子回家,我就原谅她。不允许,我也不要她了,不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嘛,总不能我妹子要遵守,你们家挂宁不需遵守?”
珍儿喜极而泣回家去了,官府赠送二十两银子,凤姐另外赠送她一块玉牌:“我照顾你半个月,也算是缘分,这个玉牌给你,将来你到了京都到荣国府来找我,她们见到这个玉牌,必定会放你进门。”
珍儿顺利回家的事情,在木兰这一群人的有一宣传下,很快传开了。
这一下子就炸过了。
那些不肯认领姑娘的人家并非铁板一块,有的是父母懦弱,有的是兄长怂包。如今有了先例,顿时都闹起来,揪着那阻拦姑娘回家之人闹腾。特备之前那个作祟的嫂子就倒了霉了。你不许咱妹妹回家,就休妻。
不许我姑娘回家,你也一夜未归,失了贞洁,休妻!
一时间,之前三十个无人认领五姑娘,这一回得到了解决。
馥兰的父母也把她接回去了,因为馥兰那未过门的嫂子与母亲都被人掳掠,在外过了一夜。这一回,馥兰哥哥的授业恩师捏着鼻子认了,不退婚了。
但是,馥兰的父母心里却有了疙瘩,原本说好的婚事往后推了。
馥兰临走抱着凤姐又哭又笑,她不知道是凤姐帮助她回家,却知道当初凤姐不救她,她早就死了。
凤姐看着一群跪着求她,希望把姑娘接回家,保住自己地位的女人,冷笑道:“你们这些人就是生的贱,之前我好言相劝,你们一个个满嘴喷粪,极尽侮辱,恨不得把人家小姑娘踩进阴沟里去。如今你们也赶上了,命运捏在别人手里的滋味不好受吧?都是血脉至亲,出嫁了也是娘家的助力,你们的心就那么狠,为了蝇头小利,狠心把姑娘们往死路上逼。你们还是受着吧。人小姑娘当初可是发了誓,自此就当亲人死绝了,你们又何必骚扰人家?”
凤姐闭口不言出嫁姑娘们的地址,一直熬了三天,那些黑心的婆娘把脑袋都磕破了,凤姐才透露了一些愿意回家认亲的姑娘,至于那些被伤透心,不愿意再回去的姑娘,凤姐勒令官媒也不许透露,管她们去死!
十天的时间,孩子终于妥善处理完毕,最后留下四个五岁到八岁的孤儿,没找到人家收养。
这四个孩子,其实十分聪明,资质极佳。却是长春子抹除记忆的时候出了意外,在外人眼里他的表现有些傻缺,这需要长时间的恢复。
当然,最好的法子就是她们自己修炼,用本身修炼出来的灵力润养元神。
长春子的长春观都是道爷,广济的法源寺都是和尚,都不适合恩养这几个孩子。
且这四个孩子根本没准备跟随长春子与广济,她们成天缠着凤姐,满嘴凤姨不离口。她们似乎知道这几个人坐在一起决定这她们的命运。
北静郡王终于把主意打到凤姐身上:“不如二奶奶收留她们?”
凤姐言道:“养育她们没有问题,关键是以什么身份入住荣府?很显然,她们肯定不能卖身为奴。只能收养,但是他们身份敏感,一旦泄露,荣府会受到许多关注或者说是骚扰,我觉得长春观与法源寺不适合收养,北静王,西宁王,大将军府可以收养啊,加上荣府,咱们一家收养一个,合情合理也不各色,不知道两位王爷,冯将军以为如何?“
北静郡王跟西宁王冯唐三人对视一眼,点头应了:“就这样吧!”
凤姐又道:“为了光明正大,这几个孩子的户籍转移,收养手续都有北静王西宁王冯将军您们去办理,办理好了,我们荣府接受就是了。”
最后,凤姐收养了那个最小,也是在路上受伤,叫翠芽的孩子。
翠芽当即叫凤姐干娘,手脚并用爬到凤姐怀里,脸上笑成一朵花。
其余三个不愿意跟着位高权重的王爷将军,都眼巴巴看着凤姐,十分羡慕。
凤姐将翠芽放下,j叫了木兰姐妹:“你们跟着姐姐出去玩好不好?”
木兰木槿身上也有灵力,是个孩子很喜欢,高高兴兴跟着出去了。
北静郡王见孩子们走了,常常舒了口气。
“听人说荣府有女学,这几个孩子似乎不愿意分开,又愿意亲近二奶奶,为了孩子们更快的康复,不如回京之后,我们几家出钱,让孩子们进府附学如何啊?”
凤姐笑道:“不如让她们义结金兰,大家成了亲眷,正好常来常往。”
喜欢红楼之王熙凤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红楼之王熙凤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