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腾五十几岁的人了, 人老了毛病多, 也是常理。
元康帝却知道, 王子腾肯定是装病。但是, 皇帝即便明知王子腾装病, 也不好戳穿, 王子腾是忠臣良将, 虽然,元康帝更加信任宗亲,认为一个外人不能拿让他拥兵自重,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让元康帝昧着良心抹杀王子腾的功劳。
元康帝把王子腾乞骸骨的折子留中不发,反而派遣太医前来金陵, 替王子腾瞧病。
水澈去海疆原本是为了给王子腾腾位置, 如今王子腾病了,水澈也用不着去海疆, 继续留任兵部, 督办器械。大军开动, 除了粮草, 武器今精良也是战争取胜的关键。
元康帝为了确保战争的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前线士兵不饿肚子, 亲自坐阵督办粮草,还以身作则,紧缩宫中用度。
同时, 元康帝任命北静王为九省巡检, 专门替南郡王的抗倭军团调配粮草军需。
北静王出京不久,不知为何,朝堂上忽然间参奏王子腾的奏章蜂拥而至。有的参奏王子腾,说他这是抗旨不遵,藐视圣君,其罪当诛。
有些人则说,王子腾在海疆乱杀无辜,说什么海盗几千人上岸,几万人集结,都是鬼话,不过是为了拥兵自重,其心当诛。
总之,群情激愤,想要把王子腾置于死地。
元康帝不知道这股妖风从何而来,一概留中不发,却给北静王下了密旨,着他仔细查访。
腊月二十四,京都各家各户开始准备年节的时候,北静王出京两月之后,从海疆回京调拨粮草,与乾清宫想元康帝密报,南安郡王不知节俭,不仅自己享受,军中也靡费过度。
北静王去过北疆历练,老北静王曾经镇守西北,军中的生活耳熟能详,将帅在军中的生活不过四菜一汤。兵卒多是大锅菜,定多一天三顿,翻个花样,一旦到了严冬,都是一色吃的大头咸菜。
南郡王却不是如此,他一色派遣亲兵到内地运输新鲜的蔬菜,这样不仅浪费极大,还需要抽调前线兵马。致使前线防御出现漏洞,倭寇几次三番渗透进入府城烧杀抢掠,公然挑衅。
如今,南郡王又让北静王回进调兵,还要求向山东的卫所调兵。
元康帝顿时恼怒:“山东卫所的钱粮任凭他征调,如今又要调集兵马,倘若让倭寇趁机攻占山东城池,岂不是得不偿失?”
北静王颔首:“臣弟也这样分析过,可南郡王以为闽浙才是前线,倭寇觉度不会在山东登陆。”
元康帝冷哼:“这话先不说。之前让北王查证王子腾所言,倭寇与英吉利人,弗朗机人联合集结,已经探查清楚有一万五千余人,战船几百艘,南安郡王还有一些海疆的士绅却说,王子腾危言耸听,却说这些人只是普通的商人,并非海盗倭寇,到底如何,北王可有结论?”
北静王颔首:“回禀皇兄,臣弟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通过与出海侦探斥候的交谈,基本确定这个人数,并可确认,这个人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元康帝道:“这却为何?”
北静王拿出一本奏章:“这话臣弟也曾亲耳听闻,更有士绅给臣弟飞刀留笺,污蔑王督抚从前诛灭的前朝余孽乃是冒领功勋,甚至说这人是土生土长的海疆人,跟顾家根本没关系,说王子腾是嗜血魔王。”
元康帝接过奏章一边问道:“嗜血魔王?这话从何而来?”
北静王道:“王督抚制定了严格的坚壁清野政策,对于海疆人口户籍重新整理,发放新户籍,并且要求里甲联保,凡是来路不明之人,统统关押,若是三天内无人认领,杀无赦。企图窝藏者连坐。”
北静王道:“皇兄没发现吗?反战的文官,大多都是闽浙籍贯,王子腾跟臣弟说过,这些人跟倭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替他们提供武器粮食,提供藏身之所,甚至替他们办理公开的身份,让他们长期隐藏在海疆做生意,成为真正的海疆人,从而成为倭寇的秘密联络点,斥候营,为倭寇烧杀抢掠提供信息,为他们通风报信,甚至带路抢劫。
这些人,王子腾多半是速战速决,当场斩杀。这就触犯了某人的利益,从前王子腾在位,他们不敢说话,怕的是王子腾手握兵权,一不做二不休。如今王子腾倒台,他们就想着趁机落井下石,永绝后患。”
元康帝又问:“有参奏王子腾中饱私囊,可有下文?”
北静王道:“臣弟也曾明查暗访,但是查无实据,臣弟倒是把王督抚与南郡王的消耗对比一下,王督抚在海疆三年,建立了水师,招手了本地人男丁三千人日夜训练,如今基本出之能战,只是咱们的战船不及弗朗机人与英吉利人建造的战舰迅捷。加上福建卫所五千人,浙江卫所五千人,督标三千,水师三千,拢共一万六千人,三年没向朝廷要过军饷,都是总督府自理。每年还有百万两赋税进京。”
“ 南郡王到海疆三个月不到,军团加上闽浙卫所不足五万人,每天消耗不下十万两雪花银。这还没有正经打过一仗,已经消耗白银一百二十万两。臣弟不知道这些人如何算账,得出王督抚贪腐的证据,臣弟听说,王家船队每年二十万的雪花银全部投入到水师的训练之中。”
元康帝叹气:“四大郡王中,只有南郡王与西宁郡王统帅过兵马,王弟与东郡王都不曾单独带兵,朕也是无可奈何,朕原本想让王子腾替南郡王掌舵,只可惜,南郡王要求乾坤独断吗,朝堂上群情激愤,宗亲也反对异姓之人统兵,当初三位异姓王造反的教训太大,朕也只好顺服。唉,王弟很失望吧,掣肘太多,朕做不到乾坤独断啊!”
北静王忙着表忠:“陛下初登大寳,二贼叛乱,百废待兴,皇兄您宵衣旰食,励精图治,臣弟看在眼里,群臣也看在眼里,臣弟相信,皇兄的宏图伟略,必定能开一代盛世。”
熙郡王捡漏成了皇帝,心里很怕有人不相信他的能力。所以,北静王这话摸到了皇帝的痒痒肉,元康帝龙心大悦,当即命内阁行文,北静王督办粮草有功,着赏双俸。
亦即,北静王每年有两万银子的俸禄。
北静王掉头就把银子送去了兵部,支援海疆战役。
北静王从此算是成了元康帝的铁杆兄弟。
转眼到了除夕,凤姐贾敏可卿这些响应皇后娘娘号召捐赠钱粮的诰命,得到了皇后的优渥,这些人不仅得到皇后娘娘与太子妃娘娘的亲自接见,还赏赐酒宴。
这可是莫大殊荣。
那些没有慷慨解囊的王公诰命与宗亲夫人,都在长春宫外磕头就罢了。连皇后的面也没见到。
长春宫总管说的话直如耳光一般扇在这些人脸上:“海疆战事吃紧,钱粮告急,皇后娘娘日夜设法筹集银两,忙的废寝忘食,除非是捐助善款,闲人一概免见。”
这些宗亲王公的人数可是不少,每年从皇室刮出去银钱不在少数,这些人当初可都有皇庄封赠,至少也是千亩良田,之后,宗室人家每每生下儿子,内务府都有百亩良田赠送,可谓是生下孩子朝廷恩养。以至于,这些宗亲一个个不事生产,却锦衣玉食。
如今国家有难,竟然分文不舍。也不想想,大月朝这个艘宝船沉了,他们的富贵从何而来。
总管大人并未说谎。
正旦日,皇后娘娘与太子妃再次在长春宫摆宴,宴请所有的皇室宗亲,功勋清贵人家的诰命夫人。再一次发起捐赠,这一次,皇后娘娘号召大家捐赠寒衣。
据说,今年东北西北的风雪特别大,不管事牛马冻死无数。更因朝廷经费倾斜海疆,东北的破虏军,西北的克虏军,战士们三年没有新棉衣,竟然冻死在巡边的路上。
这一次,北疆至少需要无万套寒衣,但是,兵部只有两万套,皇后希望能够募捐道三万套寒衣。
皇后说的不是银子,而是需要寒衣。半个月后,亦即,正月十五之前,寒衣必须送到北疆,避免更大的伤亡。
征集的寒衣的时间只有七日。
一时间,京都所有成衣铺子的棉衣被一扫而空。
凤姐一边派人去街面上收购棉布棉花,一边让人去昌平的几个田庄分摊任务,通告各家各户的村民,凡是贡献一套寒衣及鞋袜的人家,减免一半的租子。
一两银子能缝制两套棉衣。这些佃户最少也租赁五亩土地,四成租子他们还要赚一半。
凤姐也是没法子,荣宁两府就是一千件的份额。林家有太子这个女婿倒是不愁。太子在紫旗军中历练,号召战士们从家里挤出一套寒衣来不是问题。王家也有五百件的任务,王子腾不在军中,王仁不管事儿,凤姐不得不如此重赏。
好在王家与荣宁二府在京郊都是都有几百户的佃户。王松儿贾琮贾蔷挨家挨户的登记造册,三家一起竟然有了一千套的着落。
余下的缺口,凤姐便号召宗族的宗亲们把家里的新棉衣拿出来,凤姐二两银子一套,现银收购。
最终还有二百件的缺口,贾琏摊派给手底下的士兵,也是二两银子一套寒衣,现银收购。
竟然多出一百套。荣宁二府再有王家拢共捐赠一千六百套寒衣,其中还有一千套配着鞋袜。
皇后娘娘十分高兴,玩三套寒衣交给兵部之后,初八,皇后娘娘再次在长春宫背板茶果点心,邀请这些慷慨的诰命夫人品茗。
皇后给在座的诰命每人一个贡缎的荷包,并允诺,她欠了大家一个人情,将来可以完成大家一个心愿。
许多诰命当即表示,保家卫国指责所在,并不需要皇后报答。
皇后却说言出必行,让大家保管好荷包。
凤姐回家看了荷包,却是一张黛玉亲手书写的条幅,‘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可卿的条幅却是,行善之人天必佑之!
凤姐好奇之下,磨叽贾敏,看了贾敏的条幅,却是,积善之门百子千孙!
凤姐就哈哈笑了:“这下子紫玉青玉两位表弟可有的劳累了!
贾敏也笑了:“玉儿就是调皮!”
凤姐以为所有条幅都是黛玉书写,原来不是,只有荣宁二府再有林家才得了黛玉的墨宝,其余人家多时帝后太子书写。
黛玉不愿意自己的墨宝传到不相干人之手。却又不得不接下皇后的吩咐,只好写了几幅,赐予亲眷。
凤姐颔首:“太子妃顾虑的是,太子妃的墨宝的确不能让居心叵测之人得了去。”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太孙抓周,凤姐可卿携带福姐儿蕙姐儿彤姐儿(可卿的女儿)去咸安宫赴宴。黛玉只请了贾府与林家的亲眷,其余就是帝后与太子,再有荣亲王,北静王妃。外人一概没请。
咸安宫也不摆酒宴,大家就着茶果品茗。新鲜的水果,灵茶,出自荣府。
小皇孙被训练好了,让他一手抓了四书,一手抓了宝剑,表示小皇孙将来能文能武。
虽然小皇孙最后把书与宝剑抱在怀里,一只手伸出去又抓住了自己的母亲,把脑袋埋在母亲怀里,害羞不已。
小皇孙害羞,黛玉生恐帝后不喜。孰料,帝后毫不为意,竟然哈哈大笑。
众人不解其意,却都跟着微笑,夸赞皇孙聪明。
皇后笑道:“孙儿真乖,知道孝敬母亲呢!”
并说太子水昀当初也是这般,将抓住的东西送给自己的母亲。
水昀却凑趣儿:“孩儿当时觉得母后最漂亮!”
皇后笑得开心极了:“太子这是拐着娃儿夸赞太子妃呢!”
黛玉笑着行礼:“母后夸赞,儿媳惭愧!”
凤姐正想凑趣儿说几句,迎合皇后,蓦地,就见张家舅舅与水澈仓惶而来。
元康帝看了带着鸡毛的信札,面色大变,起身就走:“太子随朕来!”
喜欢红楼之王熙凤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红楼之王熙凤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