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红楼之王熙凤

第 140 章

红楼之王熙凤 香溪河畔草 7221 2021-04-02 19:48

  冯紫英扛着陛下, 眼神偷偷瞟向忠义郡王。

  凤姐顿时明白, 冯紫英是忠义郡王的铁杆。

  夏首辅见冯紫英不动, 厉声呵斥:“冯紫英, 你敢欺君, 还不放下皇帝, 让太医治疗?”

  冯紫英冷笑:“我一旦放下陛下, 你们就该乱箭齐发,证死我谋逆弑君吧?你们这些只知道耍嘴皮子的弄臣,这都三天了, 陛下患病,你们不闻不问,只知道奉承逆王, 篡位王, 何曾想过陛下?如今却来说大话,何等厚颜无耻?”

  夏首辅被骂得面红耳赤, 捂住胸口呼哧呼哧拉风箱似的剧烈喘息。

  一旦皇帝遭到屠戮, 他这个首辅只怕也只有陪葬的份儿。

  他已经享尽了荣华富贵, 可是, 家族却又几百人呢!

  他绝不能认下奉承逆贼的罪名。

  夏首辅厉声呵斥:“胡说八道!英亲王乃是奉旨兼国, 有上皇的诏书为证。“

  三皇子哈哈大笑:“如今是父皇坐天下, 天下大事都有父皇裁决,你们竟然拿着仙逝的皇祖父做幌子,真是可耻可恶之极!”

  说话间, 三皇子疯癫一半一般挥动宝剑:“给我杀, 杀死你贼,保护父皇!”

  冯紫英却冷笑着手起刀落,砍下了三皇子的一只胳膊,三皇子顿时成了血人,嚎叫着倒地不起。

  王谦顿时懊恼不已,护着三皇子,嘴里嚎叫:“太医,太医?”

  太医来了,却是战战兢兢不敢上前。

  王谦便命令弓箭手:“瞄准太医,我数三下,若是无人上前,全部射杀!”

  他现在必须保住三皇子的命,他才能活命。

  张家舅舅忙着大声喊道:“别动手!”

  回头吧跟太医院院使商议:“派人过去医治,不然大家都得死!”

  太医院的太医哪敢上前,太医院院正只好自己高举双手上前。

  太医院正检查之后言道:“手臂经络斩断,不能续接,只能保住性命,手臂不能保全。”

  王谦道:“那就先保住性命。”

  冯紫英的狠厉吓住了许多大臣。

  张家舅舅没有漏掉冯紫英的眼神,知道不能刺激他,便冲着冯紫英拱手言道:“冯副指挥,你既然宣称勤王护驾,如今当着文武大臣,你若真心护驾,就该摆明立场,即便不放下兵刃,也该先放下陛下,让太医诊断,这才是为臣之道,岂能把陛下作为护身符?”

  冯紫英也是一声冷笑:“三皇子误会了我,但是,他有一点说对了,你们都投靠英亲王,致陛下于不顾,我岂能把陛下的性命交给你们这些叛臣逆贼?”

  张舅舅正要再劝,英亲王忽然一挥手,就见犄角旮旯里踢踏踢踏出来几队人马,将冯紫英王谦的两队人马团团围住。

  两方人马顿时混战起来,飞箭雨点一般,瞬间,双方人马死伤过半。

  冯紫英斩杀两名想要抢夺乾元帝的将官,最后与一名将官相互剑指咽喉,两人一起嘶吼:“来呀,一起死!”

  三皇子这般力有不逮,已经被英亲王的人擒拿。

  英亲王首先走到三皇子面前,一脚踩在他断臂上,三皇子嗷叫着醒了。

  英亲王讽笑:“贼王?篡位王?你是什么东西,敢这么说话?本王乃上皇嫡子,奉命兼国,你竟敢犯上?”

  三皇子心知必死,顿时拼命吼叫:“天下是我父皇的,你想篡位,休想!“

  英亲王哈哈大笑:“好,有种!”

  话音落地,英亲王忽然拧起三皇子,双手一错,但听咔嚓一声,竟是三皇子的脖子被扭断了。

  群臣震惊!

  英亲王笑着走向冯紫英,然后推开心腹手下,手指宝剑指着冯紫英:“我保举你坐上副指挥使,你却接受他的衣带诏,你到底是谁的人?”

  冯紫英呲目欲裂:“微臣是大月朝的锦衣卫指挥使,不是谁的人!”

  闻听此言,文臣们这才呼出一口长气。

  他们希望乾元帝不要死。

  一朝天子一朝臣,相比英亲王这般残暴的手段,还是懦弱的乾元帝好伺候一些。

  夏首辅即将致仕,却要换皇帝,等于一辈子白干了。

  所以,他觉得必须保住乾元帝!

  眼下局势,保住乾元帝就必须干掉英亲王,谁能帮助冯紫英干掉英亲王呢?

  夏首辅自己肯定没本事,他眼光看向一般武将,忠顺王,忠义郡王,北王,熙郡王,南安郡王,这喜人都是天子宠臣。

  只要这些人齐心合力,擒贼擒王,一起拿下英亲王,事情就好办了。

  即便乾元帝不成了,只要拥戴乾元帝一脉上位即可。

  可是,今日哭灵,多有的武将都不许带武器。几位王爷虽然身怀武艺,英亲王的人去世一个个手持弓箭火~枪,虎视眈眈监视这众人。

  方才冯紫英与三皇子为何输了,正是输在火~枪上头。

  英亲王矫诏,给自己的亲兵武装了火~枪。如如都是亲兵护卫,等闲之人不敢近身!

  锦衣卫却是不允许佩戴火~枪!

  这个规定减少了锦衣卫叛乱的机会,今日却成了乾元帝的催命符!

  若是冷兵器,大家还有得拼!如今周围一排排的火~枪指着脑袋。

  这般时候,谁动谁死!

  之前没英亲王还撤了一张兼国的遮羞皮,稍微有所顾忌。

  如今,英亲王囚禁陛下的事情被说穿,索性是撕破了脸,所有人若是不发誓效忠,估计再走不出皇宫内院。

  这个时候夏首辅期望有人以卵碰石,就有些不仁道,或者是异想天开。除非他自己撞柱子先走一步,看看能够激起几位滑溜王爷的血性。

  大家能够从夺嫡中脱身,成功成为乾元帝的宠臣,可不是一般的滑溜。

  但是,食君之禄,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北王这时候出列禀奏道:“英王兄乃是奉旨兼国,就不怕旁人说长道短。冯紫英身为指挥使却妖言惑众,臣弟以为不能就这般杀了,应该打入诏狱,审验定罪,然后在贴出告示,明正典刑。毕竟,咱们是朝廷,不是占山为王。”

  英亲王本来被三皇子冯紫英撕破了脸,有些恼羞成怒,只想一剑斩杀冯紫英,一铁血手腕压下谣言。此刻闻听北王之言,心中顿时清明些许:“是啊,差点上了你这个奸贼的当了,本王因为皇兄卧病,奉命兼国,可恨你们两个奸贼,为了构陷本王,竟然杀害本王的侄子,掳掠皇兄,其罪当诛,来人,将三皇子王谦冯紫英打入诏狱,再让三司会审,明正典刑。所有从那家谋逆的侍卫,统统杖毙,株连三族。”

  北王已经暂时救下了冯紫英与王谦的性命,再要多嘴,只怕惹得英亲王反感,反而于事无补。

  这时候,熙郡王出列言道:“皇兄且慢!”

  英亲王果然不耐烦了:“怎么,你也要阻止本王?”

  熙郡王言道:“这些人虽然死有余辜,但是,他们却是今日谋逆的证人,王兄若是把人杀了,三司哪里去寻找证据证人?知道的人睡您是一时激愤杀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您故意灭口呢!”

  英亲王心里背着邪火,本想杀人泄愤,结果被人左劝又劝,杀不成,将手中宝剑往前一送,插进了冯紫英的左肩,然后用力一拔,冯紫英顿时成了血人,左手耷拉下来,显然左手废了。

  冯紫英是左手剑,如今废了,不仅不能舞剑,就是开弓也不成了。

  英亲王把冯紫英当成心腹,他却依附乾元帝,英亲王岂能留下他的有用之身?

  随着冯紫英受伤,乾元帝跌倒地上。

  太医上前诊治,说了句:“不大好!”

  这话在文臣武将,犹如天籁。

  英亲王扯着奉旨监国的虎皮大旗,自然要积极救治乾元帝,他抱着乾元帝呲目欲裂,指着太医呵斥道:“快救皇兄,救不活,本王要你们脑袋!”

  十几个太医战战兢兢围着乾元帝,乾元帝终于得到医治。

  知道乾元帝哼哼几声,群臣们一颗悬心终于落地了。

  活着就好,活着就有希望!!!

  这日哭灵已毕,被□□的官员又增加了,除开夏首辅,张次辅,以及所有内阁学士,六部尚书,统统留在乾清宫守灵,当日在场的文武大员,都在被羁押之列。这些官员吃喝拉撒都要有人陪伴,不许须臾脱离监督。

  这一场杀戮,血腥弥漫,关押诰命们的宫殿紧挨着乾清宫,里面气味本来就不好,这般时候又被血腥一冲,许多诰命顿时受不住,当场呕吐起来。大殿之内顿时污秽不堪。

  贾敏与张舅母几个躲避的角落倒成了最为洁净之所。

  当外面的血渍冲洗干净的时候,又到了诰命们哭灵的时候。许多诰命因为尿了,或者呕吐了,衣冠不整,不愿意出屋,她们受到了内侍蛮横的对待,被人架出了侧殿。

  凤姐几个人最先走出来,跪在殿门外。王妃们却进入大殿叩拜。

  这般时刻,英亲王妃与王府的清河郡主成了众矢之的。

  所有人都狼狈不堪,唯有她们母女衣衫整洁,姿态优雅。

  几位王妃心中怨愤,跪拜的时候就不客气了,不过瞬间,英亲王妃与清河郡主就被人群挤倒在地,她们浑身上下被踩了无数脚印。

  清河郡主被人还不忍心,英亲王妃就受了大罪了,脸上都被踩了几脚。

  一时间,灵堂中哭声震天。

  皇室哭灵不能嚎哭,这是灵前失仪,大不敬,形同谋逆,按罪当斩。

  礼部官员会同乾清宫总管进来查询,英亲王妃母女被众人推了出来。

  她们母后受到掌嘴的处罚。

  这种处罚最燃丢脸,但是,却是最轻微的处罚了。

  这事儿的处罚,一众诰命不服。所有诰命夫人在几位太妃的带领下,跟英亲王杠上了。

  英亲王身上的遮羞布是北静王替他捡回来,她对北王太妃十分尊敬。故而,亲自前来询问。

  四位太妃,宗人府宗令夫人,十几个国公夫人,再有凤姐这些勋贵夫人,贾敏这样的请贵夫人,虽然没说话,却都站在几位太妃身后,以示支持。

  北王太妃被英亲王赐坐:“老婶娘有什么话只管吩咐,本王从善如流。”

  北静王太妃言道:“既然王爷有此美意,老婆子就说了,上皇仙逝,天地同悲,但是,哭灵守灵,国法家规,上不过午,晚不过酉。这是祖宗家法。如今,王爷却把我们留了三天三夜。这是逾越。虽然王爷只是兼国,老婶子以为,王爷更应该按照国家法度,严格执行,才不会辜负上皇对王爷的信任。王爷以为老婶子说的对错与否?”

  英亲王一时沉吟,他扣押这些诰命,实在是为了震慑群臣。

  如今三日过去,群臣还算老实,倒是他信任的冯紫英除了差错。

  英亲王起身,肃静了面色,整理衣冠,躬身长揖:“亏得老婶子您提醒小侄,不然,小侄真是辜负父皇的信任,这也是本王悲伤过度,心痛欲裂,只顾着伤心,倒是忘记了这茬了。“

  英亲王回身将大内总管五福踢了一脚:“你这个狗奴才,天天跟着本王,为何不提醒本王?害得太妃们误会本王有意为之?”

  五福噗通跪地磕头:“王爷恕罪,都是奴才的罪过。如今天寒地冻,奴才也是好心好意,害怕贵人们来回奔波,受了风寒……”

  北静王太妃并不认同他们主仆演戏,却是看着英亲王:“王爷直说今日如何?”

  英亲王言道:“既然本王知晓此事,当然要纠正错误,哭灵结束,本王派车架送您回府。”

  闻听此言,所有诰命俱皆精神振奋。

  就是随行的王公大臣也送了一口气,亏得所有诰命都是集体关押,侍卫看守,不然留在宫中三天三夜,真是好说不好听。

  这日贾敏张家两位舅母出宫之前,俱皆是浑身颤栗。亏得王子腾夫人还端得住,不然,凤姐一个人真是没法子照顾四个人。

  一行五人相互搀扶出宫。好在贾琏得了消息,早早派了车架在宫门口等候。

  贾琏却没跟着回府,他悄悄跟凤姐说道:“大军已经到了昌平,狗~日的英王总算做了一件好事,不然,今夜晚一旦闹起来,还真是没法子安心。”

  这般时候,城外的奉圣军已经截获了密保,得知百里之外有叛军出没。冯唐本当送信进宫,正在这时,冯唐得到消息,冯紫英被下了诏狱,冯家被抄家,全家人下了大狱。

  送信人使用的弓箭传递消息,蓦然间出现在城头,射一箭就跑了。贾琏的人抓住了探子,却是信笺已经发出去了。

  贾琏按照惯例,把人关进大狱,丢一句话:“等候陛下发落。”

  这样等候陛下发落的人,已经有百十个了。

  贾琏不由感叹,真是飞蛾扑火,层出不穷啊!

  冯唐不仅知道全家下了大狱,还得到忠义郡王允诺,会暗中保护冯家人。与报信的信封中,还有乾元帝的衣带诏。

  冯唐忙着通报紫旗军将领西宁郡王,同时也把西宁王太妃与王妃被英亲王扣押三天三夜的事情说了。

  冯唐与西宁王决定打出勤王护驾,清君侧的旗号。但是,冯唐并未进宫皇城。却是把英亲王囚禁陛下,诛灭陛下十个皇子的消息通令全国,号召各路大军勤王护驾。

  只是,冯唐的号召力不足,各地的兵马并未如想想一般浩荡而来。正所谓龙无头不走。这事儿得有一个领头人振臂一呼才成!

  冯唐打出勤王的旗号之后,昌平的私兵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围住了皇城,但是,很莫名其妙的是,这些叛军竟然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

  冯唐这边摆开防御阵势,与紫旗军成犄角围住了叛军,结果人家却说是来帮助朝廷清君侧?

  这些逆贼还那个大喇叭喊话:“贾大人,别误会,我们是漕帮,朝廷的附庸,这些年受朝廷恩惠,赏赐我们一口饭吃,如今陛下有难,被奸人囚禁,我等乃是奉命前来打援,为了不伤和气,还请贾大人开门放行!”

  贾琏闻听这话顿时乐了,这可真是贼喊捉贼啊!

  贾琏便全幅武装上了城墙:“你们说是勤王之师,可有陛下勤王圣旨?还有,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叫你们头领出来说话?“

  贾琏这里话音落地,叛军竟然真的闪开一条通道,一声金甲的小将露出头来,但见他骑在马上,挥手扬鞭,俩到城门前。

  贾琏眼眸一缩,这人他认得,正是忠义郡王长子水旭。水旭身边还有两名小将,一名是忠义郡王次子水暄,另一名是忠顺王世子水昭。

  贾琏拱手:“两位世子爷,兴兵围城可不是过家家,无圣旨调兵围城,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水旭手里扯出来一张告示,竟然是冯唐通令全国,讨伐篡国奸雄英亲王的勤王檄文。

  水旭言道:“我等可是大月朝的忠臣之士,闻听君父有难,特来解救。还请贾大人打开城门,莫要误了我等的报国之心。”

  贾琏摸摸鼻子:“你们这可是私自养兵,论罪当诛九族!”

  水旭讽笑:“诛九族?据我所知,贼王丧心病,屠杀皇子,弑杀君王,大人以为这个篡位王该当何罪?”

  贾琏冷笑:“就在昨日,太医当众诊断,文武百官青亲眼所见,陛下好好在宫中养病。尔等诅咒君父,该当何罪?英亲王乃是奉旨监国,岂容尔等诬陷?”

  水昭嗤笑:“贾大人真是天真啊?贼王说什么你都相信啊?焉知那太医不是英亲王党羽?我劝大人还是识时务吧,莫要再抱着先帝的遗骸,垂死挣扎了,据小王所知,先帝就是被贼王谋害,所为上皇圣旨乃是矫诏伪造。

  “贾大人既然自诩忠良,岂不是更不应该阻拦我等忠义之士提陛下报仇,而应当登高一呼,带领部队进宫,捉拿篡位王,为先帝报仇?”

  贾琏一笑,气贯长虹,冲着远处观望的冯唐与西宁王抱拳:“两位将军拱卫京都,正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贼兵来犯,到了两位将军显身手的时候了。”

  水旭的部队没有番号,乃是私兵,论理,冯唐应该率部将之消灭,可是,冯家老小都靠着忠义郡王斡旋,刀剑无眼,误伤了世子,忠义郡王面前不好交待。

  贾琏似乎明白冯唐的迟疑,随手设了一箭:家眷无碍。

  冯紫英无论是谁的人,但是,他是为了解救陛下身陷囹圄。熙郡王是视他为忠义之士。冯紫英关在诏狱,属于锦衣卫管辖,熙郡王插不上手,但是冯家家眷在刑部。

  熙郡王管理刑部,冯家家眷在刑部犹如贵宾,有专人伺候,专人保护。

  冯唐本来不想跟忠义郡王火拼,可是,众目睽睽,他也不得不下令攻击。

  冯唐一动,西宁王爷也摆开阵法,朝着叛军推进。

  贾琏手里本来有步兵一万五千人,但是,英亲王监国之后,抽调了一万兵马,交给她小舅子陈涛指挥。贾琏收下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兵力,其中还出现了三个都尉造反的局面。如今贾琏虽然压住了那几个都尉,将他们的兵马大打乱了重新编排营队,可是,战斗的协调力打了折扣。这也是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好在王家斥候成了贾琏的耳朵,贾琏因此得知,围城的叛军只来了一半两万人,还有两万人马正在昌平待命,一旦这边得手,他们就会取代冯唐成为禁卫军,恭维京都,一旦失败,那两万人马就是忠义郡王的退路,他们将腿儿占据大名府,跟京都王师长期对峙,大名府的总兵正是太子旧部。

  一旦如此,周家余孽肯定会趁势而起,瞬间就是硝烟弥漫。

  贾琏甚是郁闷,他从军晚了,手里没有真正的贾家军,行事蹩手蹩脚。

  即便他有心勤王护驾,帮着乾元帝反正,只怕也是有心无力。

  思及此,贾琏不由心头冷笑。

  国祚初稳,就急匆匆收回四王八公手里的兵权。到如今,后代子孙却停尸不顾,束甲相攻。

  这也是太上皇鸟尽弓藏的报应!

   喜欢红楼之王熙凤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红楼之王熙凤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