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炕上灶下:娘子妙手跃农门

224臊子汤面

  尤优笑着说,“这个臊子面讲究着呢,面要多硬,菜要几样,肉要几分,如何煮汤头,如何煮面,面碗里汤和面的比例又是如何,可一点也不含糊。要不是咱们也要吃饭,我还懒怠着做呢!”

  这臊子热汤面是尤优记忆中北方传统的待客美食,每逢春节,还有各种喜事,早晨客人上门,先端上来的不是别的,就是这一碗热汤面。

  面饼双折对叠,尤优右手持刀,左手将长擀面杖压在面饼右端。

  菜刀贴着擀面杖,在面饼上前后来回切划,并快速从右端向左侧推进。就像用尺子压住纸张,再用刀裁纸一样,随着菜刀的推进,一堆切好的面条出现在右端。

  切好之后,她双手抓起面条一提一抖,原本折叠着的面条就散开舒展开来,变成了细长均匀的面条,在案板上堆成了一团。

  小兰一直眼错不见的盯着,此时惊叹不已,“姐姐这是怎么切的?感觉菜刀始终都没抬起来离开案板一样,这面条就切好了!真是细长如丝啊。”

  尤优笑了笑,“这个啊,又叫做刀剺(四声li)面。”

  这刀剺面的技巧是尤优前世跟一个陕西面食师傅学来的,那位师傅做了大半辈子臊子面,讲究一个面条筋薄光,汤头酸辣香。

  面条长如细丝,却能保持筋道偏硬的口感,尤优吃了一回就喜欢上了。

  她反复诚心求教,才向那个师傅学习了刀剺面的技巧,至于调味方面,各家有个家的方子,她也不强求那个师傅教她,就回去之后自己钻研。

  为了保持面条的筋道口感,尤优和面的时候,特意和的偏硬一些。

  这就导致擀面的时候要多费些力气,终于把面条擀好切好,她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尤优去洗了手上的面粉,迫不及待地扯开了领口两颗扣子。

  天气还真是热起来了,她用冷水洗了两把脸,再灌了一碗凉蜂蜜水才觉得好些。

  比起各种机器面条,手工面口感更好,且更容易吸收汤头的滋味儿。

  大锅里沸腾的猪骨汤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慢炖,早就融入了猪骨的精华。

  另起一锅,舀入适量的骨汤,分别加入肉臊子、菜臊子,再放盐调味。

  两种臊子先各放一半,不必一次都放进去,因为这臊子汤面讲究的就是汤多面少,每碗面只有几口份量的面条。

  吃面不用喝汤,吃完一碗,倒掉碗里一部分汤弃之不要,再另外加面添汤。

  汤锅里始终沸腾着,等众人吃上一会儿,才给汤锅里添加骨汤和剩下的肉菜臊子,这样才能保持汤头的味道不会变淡。

  汤水翻滚间,肉菜的香气融合在骨汤中,从窗子蒸腾蔓延到厨房外面去。

  这时候,煮面的水也已经烧开了,严闻天走进院子,闻到香气会心一笑。

  这味道,大概就是柚子特意为他准备的迎接面条吧。

  去开门的是尤氏,她傻愣地看着严闻天,却也不敢多问,“严公子快请进来。”

  严闻天好心情地冲尤氏笑笑,“尤伯母好,柚子这会儿在厨房么?”

  尤氏被这一声“伯母”唤的有些晕头转向起来,“哎,在,她在呢!”

  严闻天略一点头,“好,尤伯母不必管我,我去厨房找她就是了。”

  他说着抬脚进了厨房,“好香的味道,我来的可还算及时?”

  尤优头也不抬搅动着汤头,“嗯,还算来的巧,稍微等会儿就能吃了。”

  尤氏跟着过来,掀起帘子一角,想悄悄观察观察,可这一看却让她唬了一跳。

  尤氏一把甩开帘子跑进来,挡在尤优面前着急忙慌地给她系扣子,一边还不忘小声念叨,“你这丫头怎得这般不注意!敞着领子也忒不庄重了些!”

  尤优瞠目结舌地张着双手,眼看着尤氏给自己把领口扣子系了个严严实实。

  尤氏系好了扣子,给尤优整了整衣领,又左右端了端,这才松了口气。

  尤优尴尬地转了转脖子,“娘,在自己家里,这又没什么。”

  她有点后悔,今天怎么穿了一件高领夏装,应该穿交领或者齐胸的才好!

  尤氏怒目,正要骂两句,却想到严闻天还在。

  她转身冲严闻天笑了笑,看他没什么不悦之色,才对尤优悄声说,“严公子还在呢,你不去打扮打扮就算了,弄得一脸汗,还敞着领口,成什么样子!”

  尤优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尤氏解释,她指了指煮面锅,“娘,您看都这会儿了,我得赶紧做饭了,总不能让客人久等吧?”

  想着确实不好让严闻天饿肚子,尤氏也就没再继续数落尤优了。

  面条在汤锅里滚过,带着小麦的香气被投入准备好的一只只青花瓷碗里。

  擀薄切细的面条,浇上热热的臊子汤,面条软硬度恰到好处,既能吸收浇头的味道,还能保持面条本身的柔韧筋道。

  吃面的时候,还可根据个人口味,给汤头里加入番椒油和老陈醋。

  面条是小麦微黄的白色,带着麦子特有的香气,又吸收了汤汁的油香,入口细滑弹牙,仿佛一吸溜就能顺着喉咙源源不断的进入胃里。

  尤优做了两个清爽的拌菜搭配着面条吃,凉拌青笋丝和姜汁脆香芹。

  凉爽的脆嫩拌菜和热乎乎的汤面组合在一起,从口腔到肠胃都是莫大的享受。

  众人沉默地围着圆桌吃面,只听得见吸溜面条的细碎声音。

  浇头里的肉丁入味浓香,菜丁有些爽脆有些绵软,口感各有不同。

  而面条却温柔地将这些各自为政的味道融合起来,从而在口中达到了绝妙的升华。

  温暖、熨帖,就是这道家常饭带给人们最为统一的体验。

  严闻天一连吃了五碗面,才放下筷子,吃的额上出了一层汗,“这臊子汤面吃起来好生过瘾!还有这番椒油,更有锦上添花的妙处。”

  尤优笑了,“你倒是会吃得很。”

  尤果端来几碗面汤,“严大哥喝点面汤吧,二姐说这就叫原汤化原食!”

  几个小碗里是冒着热气的白色汤水,严闻天端起一碗抿了小口,眉间不由舒展。

  他又喝了两口,愉快地吐了口气,“原汤化原食果然有些道理。”

   喜欢炕上灶下:娘子妙手跃农门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炕上灶下:娘子妙手跃农门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