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下水船
建安十三年,暮夏时节。
曹丕与弟弟曹植、曹彰以及张辽、于禁、乐进等人随侍曹操,在长江岸边巡游。将士们沉默地立在岸上,身后是八百多艘的战船。
他们大部分都是北方的士兵,号称八十万大军,虽然在来之前曾经在玄武池训练了好几月来适应南方的水战,但长江毕竟是长江天堑,还有联合在一起的孙刘联军,这一场仗打下来究竟会是赢是输?这一切都是未知的。
曹操叉着腰,看着整齐地立在岸边的兵士,说道:“劝降书怎么样了呢?给我看看。”
陈琳为军师祭酒,他上前来将曹操交待给他写的劝降书献上。
曹操望着泛着粼粼波光的江水,说道:“念!”
陈琳将布帛展开,便念道:“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大统领会猎于吴。”
曹操并没有急于表达对这份劝降书的看法,而是问道:“你们觉得我把这样的劝降书送给孙权如何?”
这封劝降书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我曹操奉天子的命令,率军南征,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荆州。现在我率领着八十万水军来了,不久就会和你一起在吴地狩猎了。
打着天子的旗号,而行自己的野心,就是所谓的挂羊头卖狗肉,他出师有名,又是八十万水军,他想象着孙权拿到这封书信的时候该是怎么样的神情,想想他就感到心情愉快。
众人察言观色,都点头称是。
曹操点点头:“如此,就派信使给孙权送去。”
“遵命!”
陈琳退下。
曹操立足于岸边的碣石之上,极目远眺。江水的对岸是什么呢?瓦蓝色的天空下,波光粼粼,岸边的树枝繁茂的如壁玉翡翠,就在长江的岸边。曹操真想知道那对岸,都在发生了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它显得寂静,落寞,大概和这边一样吧。
又宽又长的长江,宛如一条披着金鳞的长龙,风吹来便雄伟的翻涌,它来自哪里,又将流入何处?曹丕也被这气派所震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不禁吟起了他的旧作。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大胜而归时登上碣石山有感而发的。
曹丕心思静静,说道:“丞相,我们此次征伐孙权也必定如征伐乌桓一样全胜而归的。”曹操征伐乌桓,曹丕也是参与的了,对当时的情况了如指掌,而曹植这时却是第一次随父出征。
一行人来到兵士的跟前,张牙舞爪的“汉”字旗子迎风招展,远远望去如同一片片的火焰。
见到曹操一行人到来,兵士有微微的骚动,负责监督训练他们的大统领蔡瑁走了过去,他穿着厚重的盔甲,“刷”的一声拔出长剑:“肃静!”
兵士们立刻整肃了站姿。
曹操向蔡瑁轻轻点点头,蔡瑁是曹操不费一卒攻占荆州之后亲自请来的水军统领,年轻的时候也曾和曹操有一面之缘。
蔡瑁挥舞令旗,大声命令:“鸣鼓!”
“鸣鼓!”身后校尉立即传令。
于是,鼓声如雷震。
两千多名士兵跳上战船,只见他们分工明确,有站在甲板上指挥的,有在战船搭弓射箭的,更有几百人抽出长剑来准备着一旦登上岸便奋力拼杀的,在茫茫的江水上,一起合力划起船桨,八百多艘的战船就缓缓移动开来了。
江水也随着船只的移动汩汩地泛起沉下。而江上的风与岸上风却是截然不同的,它们呼呼的吹着,再加上船只行走的速度,江风吹得俨然如冬天的北风,有没有提防的兵士几乎要被这猎猎的江风给吹倒。
水军训练充分,军纪严明,又有善于水上作战的蔡瑁统领,这一切都昭示着曹操送给孙权的劝降书上所写的内容指日可待。
曹操踌躇满志地坐拥天下。而曹丕站在他的身边,与他望着同样的一番景象,渐渐地与他站的近了。
曹操转过身来,看向曹植:“能作诗吗?”
“能。”曹植沿着江岸略走了几步,他遥望着江水想了一会儿,笑着看向曹操,出口便道,“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此时还未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他的诗歌与曹操那积累数十年的征战之苦相比,只有个人的伤春悲秋,显得有些薄弱。而他即将走上刀血遍地的战场,开始曹操对他的历练。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称赞曹植才思高妙。
曹操摆了摆手,说道:“诸公不要谬赞了他。”然后转身问他,“你请人代写的吧?”
曹植骄傲地回答道:“孩儿的话说出口是文章,阿翁尽管出题,孩儿都能写出来,一试便知,怎么会请人代作呢?”
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的好不得意啊!”
“谢谢阿翁夸赞!”曹植向曹操拱了拱手。
曹操又看向曹丕和曹彰。
曹彰连忙推辞道:“我可不会那些诗啦干的。这个诗的东西,阿翁想起来就让人做,这个样子我真觉得再不能在您跟前了。”
曹操训斥他道:“你不喜欢读书写字,却只喜欢骑马打仗,这都是只能对付一个人的,读了书却可以战胜万人,这个道理你明不明白?”
曹彰不置可否,却也不敢再顶嘴,他由衷的觉得自从那次他向曹操告了曹植的状之后,明显的曹操对他就很是看不顺眼了。不过他心里也很是不服气,心想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大统领,率领十万之众在沙漠上驰骋,驱逐戎狄,建功立业,也没听说过他们喜欢读书写字了……他说道:“孩儿生为您的儿子,作诗总要多少胜过别人,可是我对于作诗一窍不通,这实在是给您丢脸,真的不敢再在您的跟前了。”他把作诗这事认真的说了,曹操听了也不由得笑起来了。
曹操叹了口气,说道:“既是如此,那么我以后不叫你作诗好了。”
曹彰喜不自胜,拍着自己的脑袋,连忙回答道:“那孩儿就安心了。以后跟您走在一起,孩儿也可以不再担心作诗的事情了。”
曹操转过头来,他的目光落在了曹丕的身上。
曹丕的脸涨得红红的,他本比不上曹植才思敏捷,今见曹植很快做出诗来,脑海里酝酿出了几句,被曹操一盯,更是紧张不已,竟把刚才酝酿的给忘了个干干净净。
曹操问道:“子桓,你呢?”
“……浮舟横……横大江……讨……讨彼犯荆虏。”曹丕豁出去了他振作精神,努力苦吟,念出两句,去看曹操的脸色。
曹操的脸色已经变了。
曹丕更加紧张,咬了咬牙,又期期艾艾的念了两句:“……武……将齐贯錍,征人伐……伐金鼓……”
“这是什么奇怪的诗。难道真有这样的诗么?这么直白不加掩饰,古人作史书文章时候还要讲究个曲径通幽呢?你做这样的诗真是没有道理。”曹操不耐烦的打断了他。
曹丕的心里不由得感到挫败。他的文风向来不同于曹操和曹植的,曹操朴素无华,曹植深得《诗经》的精髓,而曹丕的风格就是直白坦率的,不会在白描之前加缀一些“赋比兴”的修辞手法。
曹操指着他,说道:“平时多读读《诗经》《尚书》,还有司马相如的那些辞赋,看看别人是怎么写诗、写文章的!知道吗?”
曹丕听了,连忙表示谨听父亲的教诲。
曹操这才恢复了原来的心情,他望着滚滚东流的长江水,还有在水上操练的兵士们。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他的嗓子高亢,仿佛天空中飞过的一只雄鹰。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漫漫征途就在脚下,纵然是波涛万顷也无法阻挡,曹操想到他从洛阳北部尉到现在眼前就要统一天下的一路走来,其中有刺杀董卓时的勇武,有眼见的十八路诸侯因勾心斗角而分崩离析的痛心,更有大战宛城时他失掉爱子和爱将的悲伤……由此种种,曹操胸中的悲情难以名状:“……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在他的吟诵中,江水上的兵士们在蔡瑁的指挥下勇敢无畏的奔腾,看不清你我,他们不仅要去同江东的兵士作战,还要同这翻腾的江水搏命。
曹操大声吼出曹植的诗中最后的句子,他道: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他站在三军阵前,站在雄伟壮丽的长江水面前,站在这些期盼着他们得胜而归的兵士们面前。
长江水流水东流不止,水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一路直泻奔入遥远的地方。在再也望不到长江水流向的地方,那里将是会被曹操征服的东吴。
是输还是赢?都未可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江东的这个秋天,将注定是曹操征战生涯中的一个有着浓重色彩的一笔,也将会是史官笔下怎么都绕不开的一个事件。
忽然,一艘战船撞在了江水中砥柱的礁石上,上面有十几个兵士受不住船身的耸动以及江风吹得凛冽,哗啦一声坠入了长江水中。身着玄甲、陆上作战的兵士没有得到水军的训练,不识水性,他们在水中挣扎了一会儿,一个风浪打过来,便沉没了。
在场的人无不惊恐的看着在水中竭力挣扎的兵士。怎么没有考虑到兵士在厮杀的时候若是在船上站不稳的情况?北方人如何习惯江上摇摇晃晃的行走?
本是信心满满的空气中,别样的情绪慢慢弥漫了起来。
“真是扫兴的很。”曹操向众人询问意见,问道:“这如何是好?”
众人陷入了沉默。
喜欢皇后当年是大龄婢女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皇后当年是大龄婢女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