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十八)考核打D引起的风波
当魏华敲开刘晓庆办公室门的时候,刘晓庆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她很热情的和魏华寒暄了几句,魏华就战战兢兢的说:“刘姐,你说那事公司会怎么处理啊?”
刘晓庆想了一会儿,说:“这种事情,公司的明文规定里没有具体的处理条款,只是说损害公司利益的,会受到怎么样怎么样的处罚。但你这个事情怎么去评估就很主观了,说大就大,说小也小。每个人处理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些人会就着这个事情来处理,处理完就完了,比如批评教育一下。有的人可能不一定批评你,可心里已经给你记下了一笔,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收拾你,比如可能会在考核时打个低分,但这样就有点给你穿小鞋的意思了。所以,说到底,还是看成主任对你的态度吧。”
此时,成曦正在为魏华考核的事情伤脑筋呢,她又把公司的考核管理办法拿出来仔细的看了一遍。其中对于员工月度考核的规定是这样写的:如果员工超额或提前达成工作目标,且工作复杂程度高或工作量极大的情况下,可以给员工打A;如果员工按要求完成了工作目标或者超出预期,且工作难度或工作量较大,可以给员工打B;如果员工完成了工作目标,质量达到标准,可以打C;如果未完成工作或完成质量未达到标准,与目标存在明显差距,可以打D;如果工作中出现较大失误,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失,可以打E。成曦对照标准,分析了一下,魏华这个月的考核给D是比较合适的。虽然G公司的文化是和谐文化,平时打D的并不多,可成曦有成曦的考虑,一是成曦已经提醒过魏华了,可魏华连着两个月依旧没有完成工作,这样的工作结果明摆着就是符合打D的标准的;二是成曦看出来了,魏华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不给她点能够震撼她的东西,她会依旧我行我素;三是每月的部门例会上,每位同事都会把上月的工作总结和本月的工作计划讲一下,这魏华的工作完成情况,其他同事也都跟明镜似的。如果这次不给魏华打D,就是对那些认真完成工作的同事的不公平,今后这考核怎么让大家服气呢?成曦又开始为魏华盘算起来,如果魏华经过这次考核,能够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后面几个月好好工作,打AB的机会还是有的,因为年底整体评估是要看总分的,那样的话,她是不会受什么影响的。如果魏华依旧我行我素,那成曦作为她的主管,也算仁至义尽了。不过,成曦从心里希望魏华能够有所改变,因为成曦还是挺喜欢魏华的古怪精灵劲儿的。
成曦又想起了魏华这次在跟L公司沟通时出的错,就想着得跟她谈谈,不能张口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得有些职场规矩。后来又想了想,觉得最近跟魏华沟通的次数够多了,这时再找她,会不会给她造成更大的压力?再说,微信中的沟通也看得出来,魏华已经很紧张了。大概她应该知错了,那就看她今后的表现吧,自己也别揪着这事不放了。
成曦想清楚了这些,就填好了考核表,提交了。
这个时候刘晓庆和魏华正聊得欢呢。
“魏华,成曦平时对你怎么样啊,这应该是关键问题。”刘晓庆问。
魏华想了想,说:“还行吧,不好不坏的。”魏华的话还没有说完,手机短信提示音想了一下,原来是收到了考核结果。她看了一眼就愣住了,想起了刚才刘晓庆的话。自言自语说:“这么快就来了。”
刘晓庆没理解她的意思,问:“什么来了。”
魏华眼圈就泛着泪光了,“晓庆姐,成主任这个月考核成绩给我打了个D。”
“什么,打了个D?你那个事情不是什么大事的,至于吗?”刘晓庆说这些的时候,已经认定魏华的D就是成曦对于L团队沟通出错对魏华的惩罚。
“那我该怎么办啊?”魏华急的开始抹泪。
刘晓庆想了想,说:“我觉得你可以试着跟成主任沟通一下,认个错,表个态,她有可能会收回这个D。我以前就有个员工犯了大错,后来那个员工痛心疾首的跟我承认了错误,我心眼软,就收回了那个D。关键是这个D可能会影响你的年底奖金,还有可能会影响你明年合同的续签呢,最好还是收回的好。”
魏华就像得到了锦囊妙计一样,谢过了刘晓庆,就奔向了成曦的办公室。结果可想而知,魏华是不停的解释,不停的保证。成曦也是一再的解释这次打D不是因为提供资料的事情,而是对大项工作任务没有完成的评定。可魏华不相信,希望成曦不要借着这次提供资料犯错的事情来惩罚自己。无论成曦怎么解释,魏华都不相信,始终是刘晓庆之前灌输的那些看法。成曦也没有了耐心,说D是不可能改的,让魏华回去好好想想吧。
过了两天,刘晓庆就来到了成曦的办公室,递给她一份材料,说:“这是魏华写的,她要申诉你考核不公正。”
成曦愣住了,魏华申诉了。在G公司的历史上,员工申诉主管的事例少之又少。魏华能想到这个途径去解决问题,倒显得很有经验的样子。她问刘晓庆:“具体申诉什么事情?”
刘晓庆说:“我大概看了看,主要是说对于员工犯的小错误,你没有尽到主管的责任,没有很好的给予指导,不能容忍员工的不同意见,反而是通过考核这个工具来实现对于员工的压制。”
成曦笑了笑,“原来如此。还有吗?”
刘晓庆接着说:“还有呢,也是她花了很大篇幅写的一部分,说你前几个月对她的考核也存在不公正的现象。”
成曦又笑了,“可这前几个月的考核都公示了,她也签字确认了,已经过了申诉期了。”
刘晓庆也附和着说:“是啊,我也这么认为,这魏华也真是的。”
刘晓庆走后,成曦想着这个事情该如何去解决,魏华的申诉有两大块,一块是本月的考核申诉,一块是过往的考核申诉。其实解决起来并不复杂。过往的考核结果已经没有追究的意义了,一是已经过了申诉期,G公司的申诉期是考核结果公布后的五日内;二是考核表已经层层签字确认了,包括主管领导于总都签字确认了,如今再翻出来去追究并不符合程序,必要性也不大。至于此次为何打D,这个还是很容易说明白的。想到这里,成曦心里就清晰了很多。
成曦首先向于总做了汇报,由于于总在国外出差,成曦不好占用领导太多的时间,她简明扼要的说明了情况,并汇报了自己的解决思路,于总也觉得这不是个大事,事情都很清楚,并不复杂,同意了成曦的想法,最后指示成曦要向方总汇报,因为方总分管着内控部门,要按方总的意见办。
成曦又去向方总汇报。方总很是气愤,说:“刘晓庆已经跟我汇报过魏华申诉的事情了,现在的员工真是了不得,自己犯了错,不能说,不能碰,以为是在家里呢,得哄着,得惯着。这魏华真得好好关注一下,政治立场有问题,平时朋友圈的言论很亲日,对于港独事件也很支持。我要是她的主管领导,考核时绝对不能手软。”
方总点起一支烟,接着说:“对于这次事件的处理,我同意刘晓庆的方案,要彻查,就得给她个教训,让她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从方总办公室出来,成曦突然有些乌龙了,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儿,可一时又说不出来。
接下来,成曦便开始了忙不迭的应对工作。刘晓庆先是要看每个员工的管理任务书,成曦翻出来交给了她。后来又要成曦把过往每个月的员工的工作情况写一份材料给她。成曦别的没多想,就这工作量,她就接受不了,这都到了下半年了,你让我给你总结上半年每个月,而且是每名员工的工作情况,是不是有些过分啊。所以成曦当场就拒绝了她,没工夫弄。刘晓庆又开始把成曦部门的员工一个一个的叫去谈话,有人回来就对成曦说,这刘晓庆是要干什么啊,问的问题很奇怪,打着调查魏华考核的旗号,明明就在引导我们对你的工作提意见啊。成曦这才意识到,是啊,有些不对劲儿了。
虽说G公司建立了员工申诉的通道,可具体如何处理申诉,如何取证,如何调查并没有明文规定,全看具体负责这事的部门的处理思路。成曦最近忙着手头的工作,对于调查事情很被动,刘晓庆让干什么,她配合就好了。其实这跟成曦的思维习惯有关系。她习惯于尊重每个人的工作范围和专业度。所以她认为刘晓庆要调查这个事件,是她的内控职责,她就应该配合,她丝毫没有怀疑刘晓庆的调查是否符合情理。此刻她才也有所警觉。
成曦又去找方总,说刘晓庆调查事件的范围是不是不妥呀,现在已经跟我部门的员工挨个谈话了。方总说我知道刘晓庆的调查过程,我支持她这么做,要查咱们就好好查。就得给魏华充分的证据。
既然方总这么说了,成曦就又放下了,信任领导是她一贯的思维习惯。
刘晓庆又把成曦约在了一个会议室里,说成曦啊,你部门的考勤我得看看。成曦心里的小火苗直撺掇,你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啊?但她压制住了怒气,当着刘晓庆的面给管考勤的同事打电话,让她把考勤记录拿过来,然后就把手机扔一边,她就是让刘晓庆看到,等待考勤表的过程她一点小动作都没有,也就是说一会拿过来的考勤表是反映客观实际的,她成曦没有指使员工做一点手脚的可能。
不一会儿,考勤表送过来了,刘晓庆拿着翻看,成曦也在一旁翻看。成曦不知道刘晓庆想从考勤表中查找什么,但她看到的情况是全部门除了魏华没有加班记录外,其他人都有加班记录。成曦以前很少看考勤表,G公司对待加班的情况,不付加班工资,但是可以调休,也就是你加了一天班,以后有事情可以拿这一天倒休。所以每个部门都会有一个考勤记录,便于管理。
刘晓庆打开手机,看了一下,说:“魏华说她有一次加班,这考勤表上没记录啊。”成曦更加匪夷所思了,这顺序难道不应该是你看了考勤表的记录,然后去跟魏华谈,然后魏华提出疑问,我有一次加班,没给我记上啊。可现在刚拿到考勤表,你刘晓庆还没有走出会议室半步呢,你就问出这样的问题,可见你们提前通过气啊。那你刘晓庆调查的线索难道全部来自魏华的引导?
成曦没好气的说:“你的意思是我们要调查一下魏华的这次加班到底存在不存在,或者为什么没有记录在考勤记录表里吗?你到底想查什么?”
这下刘晓庆被噎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过了几天,G公司的人都惊讶的收到了一封邮件,就是那份魏华给刘晓庆的申诉材料。
喜欢我们终将无怨无悔请大家收藏:(321553.xyz)我们终将无怨无悔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