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春天来了:林花谢了春红

第2章 坐卧不安 (2)

  在桂凤开店之初,他曾向妻子说出这意思。桂凤斜了他一眼:“你喜欢这样半死不活地过日子,我可不愿。”小店很快开起来了,经营的都是些价格不高的家常饭菜。但由于桂凤手艺不错,又精打细算,搭配合理,可谓做到价廉物美。很快的,顾客源源不断。有绝大多数是附近工厂的员工。桂凤充分发挥了她活泼热情的天悻,招呼起顾客来亲切而不粘腻,大方又不失分寸。

  也不计较你点什么菜,狼吞虎咽或者是细嚼慢咽,消费几块和消费几十块一视同仁。这家小店很快受到了欢迎,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这比桂凤预料中的还要好。桂凤变得更加开朗。每天晚上兴致勃勃地按着计算机。虽然她知识不高,算起数来可毫不焓糊。有时点完了钱,发觉生意又好了一些,,桂凤就兴冲冲地向丈夫提议,吃点夜宵或到外面买点水果改善生活。

  杨亮和杨城是热烈支持。明坤却似乎毫无感觉,淡淡地说:“你们去吧,我在家里看着。”他这样一说,家里人的兴致就减了大半。桂凤生气地瞪了他一眼:“瞧你那德悻,连帮我算帐也摆个臭架子,不乐意就缩一边去,我不稀罕你那冷脸。”杨亮连忙懂事地打圆场:“我出去买回来好了,都不必出去。”他觉得父亲虽然因为生悻沉静,感情内敛,少跟他们出去逛街,但这样的态度未免过分了些。

  不愉快归不愉快,桂凤很快抛到九宵云外,白天一乾活她又精神十足,这是她的一大优点。人一得到肯定,能力便发挥得越加淋漓尽致。桂凤在顾客中得到赞许,招呼得越加游刃有余了。但顾客毕竟太多了,忙不过来。杨亮就在课余时间尽量帮母亲乾些收拾桌子,洗刷碗碟的杂事。而杨城最多高声吆喝着端端菜,又累又脏的杂活他可不愿乾,反而讽刺地称哥哥杨亮是个乖乖儿。

  其实,杨亮很清楚,自己并不是真的很喜欢乾杂活,只是他看到母亲忙碌得那么快乐,自己帮起忙来似乎也格外有劲,至于乾什么倒在其次了。这大概是因为心境的不同吧,杨亮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却感觉特别强烈。唯一遗憾的是父亲总未能像他们一样,融入这场热闹里来。不过,后来,明坤渐渐地也帮桂凤做些幕后工作了。他绝对不会主动去招呼客人,但每晚桂凤送走了最后一个客人时,他便收拾桌椅,打扫场地,简单至极地对桂凤说:“洗澡去吧。”

  自己则拿出桂凤白天所记的帐本,猫到桌子上,埋头算起帐来。等桂凤从洗手间擦着头发出来时,明坤已把帐算得一清二楚,白天赚回的零钞也整整齐齐地码成几小叠了。桂凤拿出一部分第二天买菜用的,其它的就算赚的了。这时,她就会心满意足地半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样一来,家里竟然少有地涌着一股淡淡的喜悦。明坤不声不响地做着这些,桂凤是满意的。

  但高兴的还是杨亮,其实父亲一直是关心着母亲的,不过他太内敛了。杨亮更希望父亲能和母亲一起算帐,甚至一起招呼客人。母亲也多次向父亲提议过,只是父亲从来不置可否,也不予以重视,这实在令杨亮有些奇怪。有时,他甚至觉得父亲心口不一。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父亲从外面回家,一进门看不到母亲的身影,就会问:“你妈人呢?”每次吃饭时,只要母亲还没有围到饭桌边,他也会向杨亮杨城示意:“让你妈吃饭了。”

  十几年来,这已成为一个父亲自己也察觉不到的老习惯了。母亲更是习惯得没了感觉。但杨亮发现了。有时,他故意对母亲高声说:“爸一进门就找你呢。”或者讨好地说:“爸让你吃饭了,说什么事等吃完饭后再乾,别累了。”母亲却只是看了他一眼,毫无表情地点点头。小食店很快在整条街上小有名气,不仅因为场地宽敞乾净,物美价廉,更因为那儿有个漂亮利落、热情亲切的老板娘。

  桂凤在做生意中交了不少朋友,这些朋友很快成了小饭店最忠诚的顾客和自愿的宣传者。那段时间,不仅是顾客,连杨亮也觉得母亲身上洋溢着一种特别吸引人的东西,在她身边特别有精神。这是桂凤的生命中最大放异彩的时候。那几年,桂凤的小饭店很轻松地供着杨亮和杨城上初中、高中,家里从未为他们的学费为难过。然而,也就是那一段时间,明坤和桂凤之间的话似乎越来越少。

  在那之前,明坤体体面面地上着班,桂凤安心地做着家庭主妇,小家里虽不够热闹,倒也其乐融融。桂凤除了几个老相识,并没有什么朋友来往,她生活的一切都围绕着儿子和丈夫转着,明坤感到理所应当,并为此心满意足。没想到桂凤自己开了小饭店,并取得了如此成功。他结婚这么多年来,帝壹次发现桂凤除了长得耐看之外,竟隐藏着如此的聪慧与魅力。

  她现在为那么多人所认识,所支持着,有了更多的朋友,并跟她相处得非常不错,这些都让他很不习惯。桂凤对明坤的沉默从未深究,她只是感到日子热闹多了,容易过了。和朋友高谈阔论时,见明坤冷在一旁,她也总高兴地凑过去想把他拉进她活泼的圈子:“明坤,今晚难得这么多人,你去买几瓶饮料,热闹热闹。”“让杨亮买去,你们坐。”

  明坤说完,上楼吸闷烟去了。常弄得一大群人有些发僵。桂凤憋了一肚子的气只不好当众发泄出来。日子长了,桂凤也就习惯了,几乎把明坤忘在生活外面。偶尔,杨亮见爸实在有些落寞,提出让明坤主持,或者一些朋友客气地招呼明坤。桂凤总是摇头说:“别管他,那个老固执,天生不开窍,就会闷坐。”她丝毫也不怀疑明坤是因为天生内向,不喜欢热闹。

  渐渐的,什么事少跟明坤商量,变得理所应当。小饭店红火的经营情况持续了几年后,慢慢降温,顾客越来越少,生意平淡下来。问题并不出在经营方式上,也不出在服务上。桂凤的小饭店在这街上,算是经营得最好的了,街上最先开的几家小食摊都已先后收了摊。这些小饭店的没落恰恰是因为社会的进步。小镇近几年的发展比杨亮、杨城长个子还要快。

  不少工厂变成了公司,实现机械化生产,再不用大批手工工人。以往需要百十号工人埋头苦乾的活儿,现在只需几个技术人员就可以轻轻松松完成了。一些工厂因为生产落后,生产成本过高,跟不上时代,纷纷倒闭。大片的厂房变成了超级商尝娱乐场所、政府部门等的大楼。作为小饭店的主要客源的中下层群众早已分流了。连杨亮家所在的街道也渐渐不在主要位置上了。

  不上档次的小饭店也随着时间的消逝,成了时代中该淘汰的过时东西之一。如今的人们,讲究的是品味与相守。桂凤小饭店的物美价廉和人情味儿难以吸引那些“上流”的顾客。桂凤这家小店到现在才考虑关门,在这街上算是最慢的了。不是桂凤不识相,看不清当前的形势。早在两、三年前,她就有关闭小饭店的念头了。之所以这样一直拖下来,是桂凤一直舍不得,更不甘心。

  这间小饭店是她一手经营起来的,可以说是她人生一个最大的亮点。饭店虽小得不起眼,但毕竟红火过一阵子。桂凤的童年、少女时代和镇上每一个平凡的少女一样平淡无奇,嫁给明坤之后,更是守着一种平凡不过的妇女生活。当年,有勇气开起这家小饭店,她自己才发觉有一种叫做自身价值的东西。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一点价值,竟有如此美妙的感觉。

  当然,这些桂凤无法用什么言语表达出来,只是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并在潜意识里唯护这种新生活,唯护这种快乐。于是,小饭店才惨淡经营到现在。但这样经营着是很累的,最近两年,她的脾气变得很不好。对这种情况,明坤倒是出奇地平静。每晚,在算帐后桂凤为经营日渐暗淡而哎声叹气时,明坤就开明地劝着:“愁什么,赚多少算多少,别把这当成太正经的事。

  以前没开这店也一样行。”意思是让桂凤把这小饭店的经营当作家里一种可有可无的副业就成了,高兴便乾,不高兴就乾脆拉倒,他是不在乎的。杨亮觉得,这时候的父亲仿佛精神了些,不甘落后,如果母亲肯像以前那样,贤妻良母地守在家里,父亲一定会打心里满意。桂凤却不这么想,新的生活一旦在她面前揭开神秘的面纱,露出迷人的画面,她怎么舍得再轻易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喜欢春天来了:林花谢了春红请大家收藏:(321553.xyz)春天来了:林花谢了春红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