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萍抿着嘴乐, 要么说人家是村霸呢, 胆子就是大, “你还敢来啊, 不怕被书记发现了拿着扫帚轰你。”
乔庆杰不以为然, “你多久不出门了, 变天了, 你知道吗?”
万萍故意抬头看天,很是惊讶,“没变啊, 还是那片天空。”
乔庆杰被她的样子逗乐了,抬脚走了进来。
万萍这才发现,他穿的是她织的毛衣, 领口的扣子没系, 露出鼓起的喉结。她的脸竟不争气地红了起来,眼睛四下乱瞟, 不敢看他。迫得近了, 闻到他身上的男人气息, 混合着一股烟草的味道, 她讶然地抬头, “你抽烟?”
“嗯, 你不喜欢?那我戒了。”
她的记忆又清晰起来,原著中他不曾抽烟的,当时她还纳闷, 村霸的人设竟不抽烟, 此作者真是马虎。而今听到他说会抽,才觉得理应如此。
“不,不必,你不用顾忌我。”
乔庆杰歪头看她,戏谑地道:“为何不用顾忌你,我偏要,明日就戒了给你看。”
万萍失笑,“你干嘛为难自己?”
“我不觉得为难啊,就是闲来无事抽上两根,抽与不抽都无所谓。”乔庆杰低头踢了踢猪槽,他是看万萍家人都走了才进来的,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正好可以跟她多聊几句。
乔友涛和万筱筱私奔对两个村造成的影响是他始料未及的,如果知道会如此,他早就怂恿他们私奔了。
“涛子说让我谢谢你。”
“嘘——”他难道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是忌讳吗,“放在心里就行了,别说出来。”她每次看到书记夫人都内疚,哪里还敢承人家的谢。为了堵住乔友杰的嘴,万萍瞬间转移话题,“毛衣穿着合身吧?”
“嗯,很合身,跟量过似得。”
“不嫌娘?”
“不啊,”他突然凑近她耳边,“我妈都夸好看。”
万萍的脸腾一下又红了,他离得太近,热气都喷到脸上了,她的心里顿时如擂鼓一般,急急后退两步,“我还有碗没洗呢,回头见。”转身就跑进了屋。
乔庆杰愕然,他难道说错什么了吗?没有吧,一直在夸她,是嫌他夸的不够?下回一定加上心灵手巧温柔贤惠善解人意,还有什么词呢,回去问问那帮猴崽子,涛子不在,连个出谋划策的人都没有。
…………
猪杀回来,还冒着热乎气。万国梁磨快了刀子,将猪肉卸成大块,放在合抱粗的大盆里,再把猪小肠大肠内脏清洗干净,放在另外的盆里。
把要腌的肉切成四方块,放入小瓮中,放上盐,和杜家燕一起搬到东屋,盖上高粱杆做成的盖子,就不再动了,等来年吃完了新鲜的肉再吃。
至于留下的大块带有骨头的猪肉,则和猪蹄猪头,一起放进大锅里煮,把花椒大料桂皮香叶等作料用洗干净的白色棉布包起来,扎严实口,一并放进锅里。
有那讲究的人家,还会烧上一块明矾放进去,肉不但软嫩,颜色也会变得鲜艳好看。那时候并没有人考虑过是否危害健康,一年到头看不到肉,总想着怎么好怎么弄。
万国梁本也想烧块放进去的,万萍及时拦住了,言明这东西对身体不好,万一生病了还得花钱看病得不偿失。
只要提到钱,杜家燕就会特别敏感,万国梁的工钱没拿回来,这个年过得抠抠索索的,她一听见要花钱,赶紧制止万国梁。
万国梁只好把明矾放下,出去劈了一些柴火进来。
万静主动烧火,每每掀开锅盖搅拌锅里的肉,便死死盯着,不断地吞咽口水,那肉香时刻挑战着她敏感的神经,时不时就要进屋看下座钟,埋怨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她等得心都快焦了。
终是听到万国梁一声好了,急忙递给他肉钩子,将肉一块块勾出来,放在事先洗好的瓷盆里。腾腾的热气混合着肉香,引的人食指大动。
万静偷偷摸摸地想拿一块出来,才伸出手去就被杜家燕拍了一下手背,“等拆完了肉再吃。”
骨头上的肉很多,一般煮熟了会先把肉剔下来,也不用刀子,只拿手一撕便能下来,因那肉煮的已十分软。
将肉剔的差不多了,才会每人拿起一块骨头啃。
如此豪放的吃肉方式,万萍见都没见过,她年轻的时候家里的习俗跟这边不一样。待万国梁一声可以吃了,她也跟着万静拿起一块骨头啃。还别说,特别美味,大有成北方汉子的感觉。
杜家燕给万国梁拎过来一瓶酒,“中午就吃这个了,不做饭了。”
吃肉都吃饱了,谁还要吃饭,待会儿喝点水,塞塞缝就行了。
万国梁喝了两盅酒,脸膛红了几分,待会儿还要剁肉,做些灌肠。
这里不流行把肥肠炒来吃,全是洗干净了,灌上用红薯粉和碎肉做成的糊糊,煮熟了,一并吃。
做这个也需要技术,要把煮猪肉剩下的肉汤煮沸后,倒入红薯粉中,边倒边搅拌,把红薯粉泼熟,再把里面的粉疙瘩弄捏开,搅拌黏稠了,放上剁好的肉,倒入盐香油味精等调料。
再找一个啤酒瓶,在瓶口往下十公分的地方割断,做成可以灌肠的器皿,瓶口塞入肠衣中,舀一大勺做好的肉糊放进去,不能灌的太实也不能太松,煮熟后刚好把肠衣撑满。
若是把肠衣换成塑料小包装,真跟火腿肠一样。
万萍第一次见,很是稀奇,眼睛都舍不得眨。
看来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习俗,老祖宗用他强大的智慧发明了流传后世的吃法。
待灌肠煮熟,已是晚上了,杜家燕又用完美的理由避开了做晚饭。
每人拿着一截灌肠大快朵颐。
这一天,五脏庙彻底被祭了个痛快,全是大油水,直到第二日,万萍都不觉得饿,饭也没吃上两口。甫一放下筷子,杜家燕就宣布,“今天谁都不准出去,家里要扫房子。”
那句民间俗语是怎么说的:23祭灶官,24扫房子……每年一次的大扫除,谁都甭想偷懒。
如此一通忙乎,直到年三十也没得闲,总有各种干不完的活,比平时还要忙上几分。
…………
心心念念的年初一终于到了,昨晚守岁到九点,万萍就熬不住了,便和万敏一起睡了。万静去万霞家看春节晚会,不知道几点回的。
凌晨四点,杜家燕起床,煮好饺子,招呼一家人起来吃饭。吃完饭还要去拜年,他们家辈分小,每年都要围着村子转上一圈,若是起的晚了,转不完,惹人笑话。
万萍睡眼惺忪,拿起昨晚放在炕上的新衣服穿在身上,本来她想穿旧的,洗干净就行了,可是杜家燕说她快到出嫁的时候了,得打扮漂亮点。
万萍不以为然,媒婆都被那个傻子得罪光了,谁还来给她说媒啊,只不过是心里安慰罢了。
下炕,穿好皮鞋,对着镜子梳了个丸子头。原主一张圆脸,高额头,很适合这种发型。
万敏瞧见了,觉得好看,也要万萍给她梳一个。
万萍拿过梳子,先把凌乱的头发梳开,用皮筋绑好,再一绾,扎上个蝴蝶结,很是俏皮可爱。
万静在一旁看得眼热,“又把我这个捡来的扔在一旁是吗。”
万萍失笑,“你头发短,扎不起来。”
万静的头发刚垂到肩膀,扎起来只一搾长,头发又硬,没办法绑。
看她又要发脾气,万萍的话锋一转,“不过可以绑个别的。”
她把万静头顶上的头发勾起一缕,一点点编长,一边编,一边续入新的头发,待编到耳后,不再续入新的头发,编好了扎上皮筋。另外一边亦是如此,再把头发弄蓬松。
万静讶然,“老大,你哪里学来的,还怪好看的。”她在镜子前照了照,美滋滋的。
万萍怔了下,女儿小的时候不喜欢梳头发,每次都要哄上半天,她就琢磨出了各种花样,每次换一个,小姑娘爱漂亮,一出门就被夸奖发型好看,很是高兴,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央着妈妈梳好看的头发。
万萍的眼角发涩,摸摸万静的发辫,“我自己想出来的,这就跟织毛衣一样一样的,只不过把毛线换成了头发。”
万静翻白眼,真会比。
杜家燕看她们姐妹三人只顾着梳头发,也不说帮忙端饺子,刚要发作,转念一想今天初一,不宜动气,竭力压下火气,先盛了一碗,放在灶台上,招呼万国梁盛剩下的,自己则端着饺子进了东屋。
东屋供着菩萨像,菩萨前摆着香炉,香炉里的灰烬里掺杂着没有燃尽的香。
杜家燕把饺子放在菩萨像前,又点上三炷香,双手合十,“菩萨保佑我们这一年平平安安的,国梁拿工钱回来,三妮考试考第一,大妮找个好婆家,二妮懂事……”
絮絮叨叨,也不管菩萨嫌不嫌烦,管不管的过来这么些事,自顾自把该念叨的念了个遍,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
其实拜菩萨这种事无论现在还是以前都没有杜绝过,无他,求个心安而已。你还真指望着满天神佛记挂着你家这点鸡毛蒜皮的事,他们恐怕连你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你一天的生活在他只不过弹指间,而在这弹指间听到你的祷告,那他得是多有心啊。
当然也不排除闲着没事干,为了吃点香火,把你的心愿听完,再为了打发漫长的时间,一挥手实现你几个微小的愿望的神仙。
比如万萍穿到书里来,说不定就是哪个无聊透顶的神仙搞得恶作剧。
好了,就此打住,再说下去有变灵异文的倾向,咱们还是继续家长里短,种种田,唠唠嗑,跟着万萍过她的小日子。
喜欢村里一枝花请大家收藏:(321553.xyz)村里一枝花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