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开手机,发现空无一格信号,迎面走来几位布衣长袍。
“你好,师傅。请问储云寺怎么走?”
“我们正要回去,请随我们前往!”
原本一个人失忆并不可怕,但是罗志森似乎也抹掉了一些存在,看来丢掉回忆的人不止我一个……
“女施主去储云寺作何贵干呢?”一路同行的小师傅打断了我的思绪。
“喔,我要找个人。”我忽而发现自己愣头愣脑地感到了端峰台,闻哥唯一留下的只有储云寺这个信息,“小师傅,问你打听一下,前阵子有没有来修习的一个人,叫闻浒山的?”
小师傅摸了摸脑袋,笑笑说:“在这里,无论是下定决心的出世者,还是短暂修行的寻访者,都要先丢下自己在世外的名字。”
“哦。”
“前阵子的确有个修习的外来人,是跟师傅一起回来的。”
“能带我见见他吗?”
“我要问下师傅先。”
说着我们已经来到了储云寺前,脚下是莲花石刻,里面有古刹禅意,漆黑色的木门高大而威严,其中一扇半掩着,顺着缝隙瞧进去,门口端坐着一炉大铜鼎,香火正盛,此时还传来了木鱼的清脆。
“施主请在此稍等!”说完他用手表达出心底的阿弥陀佛,便和其他小师傅们排成一行,依次跨过眼前的这道门槛,木门就“铿”的一声沉沉地关闭上了。
大概过了半个钟头,里面有人走了出来:“小洛!”
“闻哥……”哽咽的嗓音让我难以继续说出一刻未停到达这里的理由。
“走,这里不适合谈话。”他顺手批给我一件麻布外衣,语气就同他这身布衣罗衫一样的淡定。
我跟随闻哥来到了一处名作观山亭的地方,坐在这石凳上面,凉气逼人。
“我猜你一定是找到了罗志森,对不对?”
一路上被塞积的压抑和委屈终于催来了眼泪,断线的珠子逆流而下,瞬间在我的脚边绽开了水花。
闻哥坐在对面静静地聆听着我的哭声,直到我停下来抽泣的那一刻,他才再次开口,让我意外的是,他没有继续那个话题:“你知道这里为什么叫储云寺吗?”
环视周遭,云雾蒙蒙,寺庙正处在山间云深之处,难怪叫储云寺:“云山雾绕,人间仙境。”
“世上哪来的人间仙境,只有人间。”闻哥的气定神闲让我几乎认不出离开江城的那个孤独者,“储云寺,看似一座庙宇,其实更像是我们内心的一处向往。你来这里找我,是换不来任何答案的,如果不是为了找答案而来,那就是为了找寄托,其实和我来储云寺的初衷也一样,说到底,我们都是在逃避。”
我将外衣裹紧了自己,不愿直视闻哥的眼神。
“储云寺,依山而建,傍居幽林,储的是云,藏得是气。储云寺就好像一个人,我们的喜怒哀乐就是这里的云,它即不能消失也不会永存,挥不去也抓不住。有些事,你只能选择承受或享受,却不能无视和消除它。这里除了先天的自然条件,还有人为的豁达道理。”闻哥依旧自顾自地说着,“如果不是出于里面戒律清规不方便,我倒真想求大师让你在寺里呆几天,没有杂念的思考,自己可以参透很多事,原本想不明白的也就一笑了之了。”
听着闻哥的感叹,我已被远山吸引了目光去,凉薄的空气让我冷静了许多。闻哥没有再讲任何的话,我们就这样默默地坐在观山亭里,竟然呆了一上午。
“好了,小洛,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要去和储云寺的大师告个别,我也准备要下山去了。”话音未落,他已经起身走了。
我也起身准备跟上他:“等等我闻哥,我还是去门口等你吧。”
“也好!”
闻哥出来的时候,身后跟着一位面慈神祥的老和尚,老和尚一见到门外的我,没等闻哥开口介绍,便“阿弥陀佛……”微笑着稳步上前。
“施主,我们又结善缘。”老和尚的眼底殷切而深邃,分明是在等待我肯定的回应。
“大师,你们见过?”闻哥连忙解释道,“可我这小妹前不久失忆了。”
“阿弥陀佛……”
“大师,我们在哪见过?”
“净山。”大师稳稳地脱口而出,似乎对这个地方也有着深刻的印象。
“净山?”我望着大师,神思却已出离。
“贫僧常年云游四方,自问识人无数,但再度相遇的有缘人却少之寥寥,回想而来,自那年遇见你们之后,也有些日子了。”
“我们?”
“贫僧在净山曾再度遇见那位男施主,没想到今日又巧遇到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男施主?”
“不错,虽有独臂遗憾,却也是个有福之人。”
是罗志森!
“大师,你见过他!”我还是急切地想要了解罗志森的事。
“不错,这位男施主专程去到净山,稍迟一步,贫僧便启程云游了,细细想来,既有擦肩,亦是有缘。贫僧曾说过,你是他的贵人,他对那日的言语念念不忘,找到贫僧无非也是想要解除心头的烦恼吧。”
“什么烦恼?”
“世人皆有烦恼,施主来储云寺想必也是寻求解脱。”大师盘起手中的木珠串,面带善意地笑着,继续说道,“那位男施主定是处处与你着想之人,委屈小我,成全与人。”
“这话怎么讲?”
“那日男施主称自己遇见了天大的灾难,在贫僧看来,贵人相伴可化劫为缘,可男施主却去意已决,单单只问我一句话。”
“什么话?”
“自己的福气可是在消耗贵人?”
左手中指刺痛了起来,我不得不按住了它:“大师怎么回答的?”
“福气犹如这头顶的祥云,贵人也自有贵人相兆。”说完大师的眼神已飘向远方,“万事万物皆有造化,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下午晚些时候,我和闻哥便动身赶回江城了。一路上听着他给我讲起自己在储云寺里的各种感悟,原来他也是在净山偶遇到这位高僧的,大师四处云游,广结善缘,他初次见到闻哥的时候,感觉闻哥独具慧根,无奈其尘缘未了,无意出世,所以告知了储云寺的修习之路,佛法无量,只要有心,再短的停驻也是收获……
或许每一场相遇和离别,都是最好的安排。
喜欢再见,钟塔!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再见,钟塔!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