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孙府
经过与姽婳的那一战,苏州一行人损伤惨重。玉舒云得益于真龙本质,经过这十多天的调养倒是恢复的没什么大碍了。莫清晖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也好的差不多了,但是任谁能都从他那毫无血色的脸上看的出来,他只是在咬牙硬撑而已。而相比之下的沈清和更是可怜,修养了十多日才刚刚可以下地勉强走动。不过就连这所谓的走动,也还需要拄着棍子,蹒跚的将走几步,并不能长久罢了。
天刚刚破晓,献儿挨个打量了一下还在熟睡的三个‘病人’后,这才轻轻掩上房门放心的离开。
住在孙府的这一段日子,献儿忙里忙外的照顾三个人,本就不谙世事的她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好在孙府的家丁小厮们还都算热心,里里外外教会了献儿不少常识类的东西,还给她出了不少照顾病人的好点子。也正是因为如此,献儿和孙府的这些下人们倒是混的比其他三人还要熟络一些。
见献儿又要出门,后门处守门的小厮早已是习以为常,朝献儿点了一下头笑道:
“献儿姑娘今天起的真早,又是出门去抓药么?”
“嗯!”
听到献儿应答,那小厮又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补充道:
“对了献儿姑娘,今天是上元佳节,天上的仙官们都会在今天出来赐福的。你要不要到庙里去给几位道长求个福、点个灯什么的?这说不定啊,还真就能让几位德身体恢复的快一点呢!”
听到有能让几个人好的快一点的法子,献儿立刻来了精神。只是她不知道什么是庙,什么又是求福点灯,只直接开口问询道:
“那……你说的什么庙什么灯的,需要我怎么做呢?”
孙家的下人们虽然早就习惯了献儿的‘无知’,但献儿却连上元节点灯祈福的这种常识都不知道,也着实有些让人费解。不过小厮也没多问,笑呵呵的打开门迈步到门外,指着街道上到处悬挂灯笼的人开口道:
“献儿姑娘你看,上元佳节最大的特色就是点灯、吃汤圆了。”
献儿跟着迈步走出孙府来到街道上,看着街头巷尾到处都在张罗着挂灯笼的人们,有些颇为不解的开口道:
“春节不就挂灯笼了么,为什么还要挂?”
孙府因为孙奴娇的事并没有悬挂灯笼,倒是显得颇为冷清。那小厮便指着街对面一户人家门上的灯笼,开口为献儿解释道:
“这可不一样。春节挂的都是大红的宫灯,那是为了驱赶年兽、保佑新一年平安的。虽然这这上元节挂的灯笼也有趋吉避凶的寓意,但更多的却是为了讨个有趣,花样可就多了去了……”
小厮越是这么说,献儿就越显得迷糊。但她还算是有耐心,继续听小厮解释。其实那小厮也不是啰嗦,只是习惯了献儿的不谙世事,想与她说的更加明白细致些。
“……献儿姑娘你看,这上元节的灯笼同新春的大红色宫灯不同,各种各样颜色的都是有的,大部分的灯笼上还都画了好看的图样、花纹。最重要的一点不同是,每个上元节的灯笼面上差不多都有字。有的写着各种谜题、俗语,叫做谜面节灯。这谜面节灯大多是两种人会挂。一是书香世家、文人门第,他们大多挂来由自己家里人相互应答、猜将则个,当成一种消遣和乐趣;二则是些店铺商贩们挂的,为的是给自己的店铺多添些气氛,引街上游玩的人们到店里多多参与,而相对应的,商贩们给都会准备许多小小的礼物,能猜出来灯笼上谜题的人啊,就能得到这些相应的奖励。而至于一般寻常人家挂的灯笼,大多写的就都是些祝福、希冀的话语了。老人们都说,每年上元节的深夜,天上的神仙就会寻着这灯光而来,若是有看到灯笼上的愿望者,或许就会帮着实现……”
听到小厮这些详尽的解释,献儿才若有所思的眨了眨眼道:
“那我就在灯笼上写,让清晖他们好起来,是不是神仙看见了就让他们好起来了呢?”
虽然天神不会轻易来到人间,但有希望总是好的。小厮看到献儿一脸信服的模样,着实不忍心拆穿这美好的谎言,只能顺着她的话讲到:
“那可不是,只要是让天神看见了那些灯笼上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的,到时候莫仙人他们一定也会很快好起来的!”
听到小厮这么说,献儿立刻来了精神,连忙看着小厮殷切的问道:
“那我要去哪里才能在灯笼上写字祈福呢?”
小厮指着远处人流攒动的方向说道:
“每年我们苏州的济圆寺都会给百姓准备点灯祈福的活动,你且顺着大多数人走的地方去就能到济圆寺了。到了那里买到灯笼,再去济圆寺寻了笔,写下你的愿望挂在树上就成了。”
小厮的话都还没说完,献儿就提着裙子兴奋的朝人流密集处跑了过去。
苏州、济圆寺
苏州城里的济圆寺算的上是知名度最高,香火最旺盛的一座。果然如孙府的小厮所言,献儿只跟着熙攘的人群就顺利的来到了济圆寺的庙门外。
庙外的小摊大多都是卖灯笼的,镂空的、油纸的、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献儿在各个摊子上打量了好一会儿,才选定了一个红穗雕花的六边形灯笼买下。
拎着灯笼走到庙内的几案前去写愿望时,献儿才意识到自己并不会写字。好在几案边站着一个小沙弥负责照应,献儿边拎着灯笼走到他身边道:
“你能帮我写上愿望么?我不会写你们的字。”
小沙弥合手作了个揖,从几案上拿过一支毛笔,沾了沾墨问道:
“阿弥陀佛,女施主要写些什么?”
献儿歪着头想了一下,便把灯笼递给小沙弥道:
“就写‘清晖、舒云、清和三人的伤势马上好起来,和来苏州之前一样安然无恙’的吧!”
小沙弥微微一笑没有提笔,而是反问献儿道:
“女施主可是替这三位朋友求健康的?”
献儿点点头道:
“对啊,他们三个都受了重伤,舒云那么厉害都不能一下子把伤治好,所以我就来求天上的神仙帮忙了。”
小沙弥听懂了献儿的话意,只是但凡生病受伤,又怎可能片刻痊愈。他斟酌了一下,替献儿在灯笼上写下一行工整的小字。
‘愿清晖、舒云、清和三人早日康复。’
见小沙弥几下就写出了一行字,献儿开心又不是恭敬的对他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献儿将点上灯的笼挂在济圆寺的神像旁之后,便打算就此离开去给三人买药。
来的时候人流熙攘,走的时候也是你拥我挤。走在献儿前面的,是两个年轻的男子,看二人一身粗麻布打扮,便可得知大约只是普通的百姓人家。
此刻二人正在饶有兴趣的讨论着什么,或许是二人说的尽兴,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这样一来,跟在二人身后的献儿便是不想也能听得到他们得谈话内容。
“……二哥你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天上掉馅饼还是有的,不过这馅饼就不知道是凉的还是烫的了。”
“哦?此话怎讲?”
“怎么,二哥你还不知道么?”
“知道什么?你小子有什么发财的好门路快点说出来听听,别卖关子了!”
“其实我也是听茶棚的小豆子说的,他说前几天有个高人上了那鹰窝顶,竟然采到了疗伤治病的圣药——百蛇绕。”
“百蛇绕?此话可当真?”
“你瞧你这话问的,我还能骗你不成?人家都说那百蛇绕能包治百病,哪怕是只剩一口气的将死之人,都能给救得活呢。你说说,咱们要是有那本事上得了鹰窝顶,也弄个几株百蛇绕回来,是不是就发大财了?这还不算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么?”
“别胡说,你小子要钱不要命了?那鹰窝顶上全是毒蛇,这横财虽然发得却只怕你是没命享得咯!”
“嘿嘿,所以我说,这馅饼是有的掉,就是不知道烫不烫嘴嘛。”
听到有这种神奇的灵药,献儿立刻来了精神,她拍了拍自己前面那二人的肩头,直接开口询问道:
“你们说的那个鹰窝顶在哪里?”
那个被唤做‘二哥’的男子先是一愣,而后便本能般的伸出右手指着东方道:
“此处东行十五里便是。”
“谢啦!”
得到想要的答案后,献儿开心的笑着用力挤出人群,朝着东边疾行而去,只剩下两个男人还跟着人群中晃荡愕然。
“二,二哥,这姑娘不会要去爬鹰窝顶吧?”
“……什么!那岂不是去送死!”
“姑娘!哎,姑……”
两个人还想叫献儿回来,却发现献儿早已经跑的没了踪影,顿时两个男子有些懊恼的相互埋怨起来。
“哎呀!我说,二哥你,你怎么就能将那鹰窝顶的位置说与那姑娘了呢!万一她若是真去了那里,我们二人岂不是白白害了一条人命!”
“我怎知她问我鹰窝顶是作何用意,我只当她是问路,便顺手值了方向给她。且不说她是不是要去鹰窝顶,就算真是去了,或者,或者是真出了什么意外……也,也不能怪我不是?又不是我让她去的……”
“那怎么着也是我二人先前说话的声音太大,让她得知了那些好处才去……”
“那,那也只当是她贪心……与我二人无关吧……”
“二哥,你说我们要不要报官啊?”
“你糊涂了?官府命令禁止不去我们靠近鹰窝顶的,你却要在这年节十分触他们眉头?”
“……”
苏州、鹰窝顶
苏州城里有许多山,而且都是低矮的山丘小峰。春有野芳,夏有苍郁,秋有硕果,冬有白雪,所以这些小山一年四季都有很多人攀爬游玩。而之前两个男子口中提及的鹰窝顶,则恰恰是苏州城里唯一无人问津的小山。
鹰窝顶远望也曾经是美如画的小峰,而且盛产各种草药,但其上却有毒蛇丛生盘踞。原先不知道厉害的人们试图上山采药,却都死在了毒蛇的毒牙之下。后来苏州府里派了差役过来为百姓除害,却连差役都死了十之八九。无奈之下,有人提议放火烧山。大火燎原,山上的树木草药都被烧了个干净,可这毒蛇却一条也不见少。这下州里也没了主意,又不敢惊动天子,只好下令封了鹰窝顶。好在这山上的毒蛇并不乱走,只在山上待着,这些年下来到也算是相安无事。
献儿顺着男子指的路,一路跑着来到了鹰窝顶。这十五里的路程莫说是一个姑娘,就是身强体壮的小伙子跑下来,也做不到面不改色。但献儿却像没事儿人似的,连大气都没喘一口,和之前在玉佛乡追赶莫清晖时判若两人。
献儿抬眼望了一眼算不过六十丈高的小山,又环顾了一下四周。因为封山的缘故,鹰窝顶方圆数里之内都是人迹罕至的。在确认周围确实没有人之后,献儿轻身踮脚一跃便到了鹰窝顶的半山腰上。这不起眼的一跃,却已是几十丈的高度,竟比莫清晖的轻工还要了得。
在半山腰落定之后,献儿就明白了这山如此荒凉的原因。上百条毒蛇蜿蜒着朝献儿爬来。已经爬到近前的蛇,小的还警惕的抬着头吐着信子,体型稍微大一些的径直朝献儿身上扑了上去。
献儿徒手扯下咬在自己身上的蛇,无奈双手难敌群蛇,她越是反抗,越是有更多的蛇扑上来。
蛇毒在献儿体内扩散的很慢,但也并不是毫无影响。她自知不能在这半山腰耽搁,便也不去管那些毒蛇,忍着痛痒提身朝山顶而去。
鹰窝顶虽然叫鹰窝顶,却没有一只鹰盘踞。鹰会捕食蛇类,若真是有鹰盘踞在这鹰窝顶上,大约也不会有这么多毒蛇栖息了。
献儿的脸色半白半紫,身上挂着数不清的毒蛇,步子也明显踉跄起来。这些毒蛇咬住献儿,不多时又掉下来,另一批便会接着扑上去。
献儿抬手抹去迷蒙了双眼的汗珠,却把手背上的血与汗混杂蹭在脸上,看起来格外狼狈。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献儿在鹰窝顶顶峰的山崖边,发现了几株青翠的百蛇绕。献儿咬紧牙关一把扯去腿上碍事的数条毒蛇,飞身朝着那几株百蛇绕扑了过去。就在献儿抓住百蛇绕的同时,她用毅力支撑着的身体也终于到了极限,眼前一黑便从鹰窝顶滚了下去。
喜欢帝女献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帝女献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