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斩邪

斩邪 正文 第四十二章:江上问名,门户报喜

斩邪 南朝陈 6106 2021-03-29 13:36

  (更新献上,继续求票!)

  “好诗!”

  拍掌声起,赞誉声来自江面的一艘大船。

  泾江乃天下六大水系之一,波澜壮阔,水路繁忙,多有船只往来,很多时候,往往数艘船并列而行。

  陈三郎和何维扬两人乘坐的乌篷船属于小船,不敢走江心,而是尽量靠岸边走。

  那艘大船吃水深,走的是中间,与乌篷船相距足有数丈远,所使方向相反,看样子是往南阳府去的。江面上又有风,这样都能听见陈三郎吟诵,可见此人耳力是何等灵敏,只怕不是普通人。

  陈三郎心一凛,抬头看去,见大船桅杆上挂一面旗帜,绣着一只十分凶猛的虎头,栩栩如生,虎头之下,是一个大大的“元”字。瞧这副阵仗,便知非凡。

  何维扬惊叫一声,低声道:“是虎威卫。”

  当今朝政松弛,天下蠢蠢欲动,尤其各大州郡隐隐有割据分裂之意,作为封疆大吏,手握重权,无不把培植心腹力量当为首要。

  虎威卫就是扬州刺史元文昌一手练出来的甲胄,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该兵卫只忠于刺史大人,不听朝廷号召。

  在扬州管辖各府城内,虎威卫之名赫赫,可谓家喻户晓。

  大船船头站着一人,身形挺拔,不穿盔甲,青衫飞扬,声音朗朗传来:“吟诗者何人?”

  “泾县陈道远。”

  陈三郎高声回答。

  两船交错而过,渐去渐远。

  后面一艘乌篷船,钟捕头正卖力挥动浆杆,准备到一处略微偏僻的江面,就追上去下手,此刻忽然看见悬挂虎威卫旗帜的船上有人问陈三郎姓名,颇有赏识之意,不由吃一惊,手腕用力过度,咔嚓的竟把浆杆给折断了。

  其为捕头,见多识广,自然明白“虎威卫”三个字的莫大威能。那是敢于直闯衙门,斩杀七品县令头颅的恐怖兵甲。

  那么,虎威卫的人赏识陈三郎,又意味着什么?

  其人高居船首,众人拱卫,肯定还是虎威卫中的大人物。

  “难道是那位元家儒将?”

  想到一个可能性,钟捕头只感到手脚冰冷:他甘愿为黄县令效劳不假,不惜枉法杀人不假,但当要面对的文弱秀才,却可能会招惹神威卫时,就是另一回事了。

  虽然对方只是问了问名字,并无具体落实之处,可钟捕头浸淫官场多年,深谙其中三味,知道越是上位者,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往往都有深意在,不会做多余的事情。

  问名字,就是一件非常讲究的事情。

  在泾县,钟捕头跟随县尊大人曾接待过不少大人物,那些人就从不曾问过他姓甚名谁。

  不问名字,就表示人家压根子没有兴趣知道你是谁,譬如蝼蚁,毫无存在感。

  但现在,那虎威卫的首领问了陈三郎。

  此谓信号。

  钟捕头如何再敢轻举妄动?

  这事牵涉到虎威卫,必须禀告给黄县令知道才行。如何裁断,却是大人的事了。

  ……

  船帆飘扬,到了泾县,下船入城,一路无碍。昨天南阳府公布秀才榜单,泾县这边应该也已接到消息,并且县衙还得张贴红纸,以表庆贺。

  换句话说,黄县令肯定知道陈三郎考到了秀才。

  有功名,此身当不同,再不是任人把捏的平头百姓了。就算黄县令不依不饶,也得有所顾忌。

  今天县城内有人办喜事,却是刘家嫁女,把女儿嫁给城西的王财主。王财主年过五旬,是个鳏夫,不少人暗地议论,都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但谁叫王鳏夫能出三百贯聘金呢,这么一大笔钱,做爹娘的很难不动心。

  特别是刘氏夫妇,拿到聘金时笑得见牙不见眼,都合不拢嘴。

  今天是黄道吉日,就把喜事办了,等时辰到,王财主过来迎亲。

  泾县巴掌大,有喜事,满城皆闻,许多人都跑来看热闹,顺便讨些喜糖吃,又有成群结队的顽童追逐嬉戏,笑语喧哗,显得甚为热闹。

  人群中忽而有了骚动,有人说:“陈三郎考完院试,从南阳府回家了……”

  “回家就回家呗,有甚大不了。”

  “你还不知道吧,人家考过院试,是秀才了。”

  “啊,怎么可能?”

  “县衙都出红纸宣布了,今年咱们县城就两个人考到秀才,三郎是其中一个。”

  “走走,去看秀才啦!”

  人群顿时一窝蜂散掉,奔赴向陈家。

  其实秀才没有什么可看的,关键在于是陈三郎考上了秀才,那就让人感到新鲜惊奇。过去陈家道喜,也许还有喜钱散发呢。秀才固然比不得举人进士,但毕竟也是功名。

  人群散去,门口冷清,刘家好不纳闷,刘夫人慌张出来询问,闻知陈三郎居然考中了秀才,不禁愣在当场:“这小子不是考不得试吗?怎么童子试考得如此顺利,一下子就考到秀才了?”

  “要是知道他能考到秀才,媚儿便宜点许给他也不错啊……”

  秀才功名是科举之路的门槛线,本身倒没太多荣耀和好处,可对于一般百姓人家,也是汲汲渴求的名分光环。

  更关键在于跨入此门槛,从此以后,前路一片开阔,存在许多可能。要是在乡试再考中个举人,那就真正鲤鱼跃龙门,就是相公般的人物了。

  陈三郎今年才及冠,其实还相当年轻的。

  想到这,刘夫人莫名感到懊悔,像心坎上被塞进一大团野草,憋闷得难受。

  但一切,已无可挽回。

  陈家被人群围得密实,左邻右里纷纷过来道贺,一洗江草齐犯命案时的萧条冷落。

  对于敢作敢为的江草齐,人们本就心存敬意。现在三郎又顺利考到秀才,门楣有光,自该过来贺喜一下,露个脸,讨点乡里情分。

  穿着朴素的陈王氏喜上眉梢,赶紧吩咐华叔和小翠买来糖果点心,招待众人。又一狠心,拿出一把铜钱,让华叔撒在门口处,任人捡拾。

  这叫“金钱报喜”,是本地一个俗例。

  这时候,陈三郎回到家,自然又是一番景象,足足热闹了大半个时辰,众人才慢慢散去。

  华叔准备好三牲,分别是鸡、鸭、鱼,也就是俗称的“小三牲”,一一摆在陈家神台之上。

  陈王氏带着陈三郎跪拜祭祖,瞧见一脸坚毅的儿子,妇人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

  ……

  衙门后院,黄县令面色阴沉地听完钟捕头禀告,一时惊怔得说不出话:陈三郎考中秀才他不觉得意外,毕竟考到了院试这一关,怎能没几分才学?可此子怎么能得到虎威卫大人物的赏识?

  听钟捕头说是因为一首诗词的缘故,但具体内容钟捕头却没听清楚,无从了解。

  事态的发展变化真是让人始料不及,本该是一只孱弱绵羊,突然就变成浑身是刺的刺猬,根本下不去手了。

  沉吟半饷,黄县令问:“老钟,你可知道神威卫的人为何会在南阳府出现?”

  钟捕头回答:“应该和那头吃人妖魔有关系,虽然府城严禁消息外传,但出了这般事故,如何能瞒得住?”

  管辖境内,有妖魔作祟,刺史大人不可能坐视不理,派遣神威卫下来巡视镇压,再合理不过。

  旁边张幕僚进言道:“大人,其实也就是问个姓名而已,也许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

  黄县令叹了口气:“万一呢?万一那人真得赏识此子,到了府城问起,也就几句话的事。但很多时候,一句话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一群人的命运。”

  过得这段日子,他慢慢从侄子遇害的悲痛中走出来,开始变得冷静。其本就是个很有耐心的人,这才能等到老县令致仕,从而取而代之。

  张幕僚默然,承认大人说得对。哪怕万分之一的可能,但和虎威卫扯上了关系,就是一种潜在的巨大风险。稍稍行差踏错,不但前程毁于一旦,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黄县令黯然道:“此事暂且作罢,静观其变。陈三郎是蛇是龙,是鱼是虫,看看便知。”

  一般来说,考到了秀才功名,下一步就会进学和游学,都是一种历练,藉此广结人缘,并积蓄声望名气。

  名者,看似虚妄,实则重中之重。圣贤有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又说“慎器与名”;更有诫语:“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无不说明“名”的重要性。

  考到秀才,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表现至关重要,三年后的乡试才是真正的人生大考,考的不仅是才学,不仅是文章,更是个人的积累底蕴。在这三年间,如果籍籍无名,没有突出之处,甚至连乡试的考试资格都拿不到。

  乡试资格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岁考里成绩出众拔萃;二是得到官绅名流推荐。

  两者其实都需要声望支撑。

  人情练达即文章,自古到今,死读书的书呆子从来都难以登堂入室,哪怕考过了试,也无法在复杂的官场上立足。

  黄县令一言做了定夺,钟捕头和张幕僚自然不会有意见,反正这事,本就是县尊大人的私事,大人都能够看得开,作为下属又有什么看不开的?倒是江草齐斩杀官差逃走之事,迟迟不能结案,却是令人头疼。无奈之下,只得出文书,将江草齐列为逃犯,并通过驿站将文书送到其他府县,请求协同缉拿。

  又派衙差将陈家众人带上堂询问,问是否对江草齐杀差逃走之事知情,陈王氏等人自是一口咬定不知——他们本就不知,从头到尾,都是陈三郎在策划。

  黄县令不敢用刑,问过之后,只得放人回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