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讲:“程颐在当皇上的时候,经常严肃地板着面孔。
一年的春天,当他看到小皇帝靠着栏杆折下柳树枝玩耍,他训责皇上:春天刚刚开始,不能无故折损柳树枝。
小皇上当然不高兴。
类似的事情很多,程颐以皇上老师自居。在盘根错节复杂关系的大臣们眼中,程颐有所狂悖,因此朝中之士与他的关系日趋紧张。
第二年,程颐就被安排到国子监了。
程颐严肃庄重,不苟言笑,与哥哥温和待人的态度不同。
程颢也说弟弟是“尊师重道”的楷模,还说道“因材施教,培养后学”不如程颢。程颐说过“物极必反,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不能只有往没有来。
只有屈,却不懂得伸。比如白天和黑夜的交替,盛便有衰,生便有死,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有另一种对立的状态所代替。
他还说过:“物极必反,故泰极则否,否极泰来。”这是道家《易经》的观点。
程颐在《周易程氏传》里说,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依据物极必反的规律聚顶自己的行为,社会的转危为安,由乱到治都需要发挥人的主动性,才能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
在相对稳定的时候,应该注意缓和矛盾,不使过激。
程颐也提出中庸,反对走极端的主张。
当然,宋朝,尤其是宋朝的程颐和朱熹的理学家的某种观点,在其当时特定的历史和政治环境下,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历史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没有古代的极端压迫妇女,就没有后来的妇女解放。
这是事物发展的平衡。
同等历史条件下,我们做得还不如古人的一点。
怎能说宋朝的理学家都是伪善人,假道统呢?
我国的明朝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王守仁。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因在故乡建筑阳明洞,被称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28岁考取进士,历任南京鸿卢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
1519年夏天,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发动叛乱,王守仁仓促应变,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以过人的胆识,机智的谋略和卓有成效的办法在短短35天的时间内就将一场叛乱平定。
晚年,他奉命征讨思田地方暴动,当时的人称赞他“才兼文武”,有“奇智大勇”。
王守仁年轻时,有经略四方之志向,喜欢骑射,研究兵法,尤其擅长诗文,很早就享有文名。
青年时代的王守仁和大多数的宋明理学家一样,也是走了一条出入佛道而归于孔孟的途径。
他曾经向道士学习养生之术,和僧人一起参禅说偈,当成为进士后,踏入坎坷的政治生涯。
34岁时,在极其严峻的政治形势下,冒死抗谏,反对把持朝政的刘瑾,因而遭受廷仗而下监狱,出狱后被贬到贵州的龙场做一个小小的驿丞。
正是在这种困苦的环境下,王守仁日夜静坐,动心忍性,思考圣人如果遇到此种境遇,该如何的去做呢?
在一个夜间,他忽然大悟,由此建立了与程颐朱熹完全不同的学说,后人称为“龙场悟道”。
后来,他虽因巩固明朝政权而屡屡建功,却遭受诽谤。
他坚持自己的良知和学说,后半生广收弟子,因材施教,对当时和后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守仁的著作最著名的是《传习录》。
他非常富于创造,他的学说摆脱了程朱学派的经院习气,其思想有一种一往无前大无畏的气概和雄心壮志,他的一生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永久活力。
他曾经为了验证朱熹的学说,朱熹说过“一草一木都有道理,都应当格过,由此逐步地成为圣人”。
他与一个朋友,以庭前的竹子为对象,面对苍翠的竹子,苦思冥想“格”了一个礼拜,结果不但没有悟出道理,反而累病了。
龙场悟道后,他才明白原来道理本来就不在物上,而在人的心里。
他认为道理应该是“至善”的道理,是道德的根本原理。
王守仁举例子说过,人应当孝悌忠信,可是孝的道理并不在父母身上,悌的道理并不在兄弟身上,忠的道理不在君主身上,信的道理不在朋友身上。
如果看到一个小孩子即将掉入水井,人们而产生的恻隐之心,难道能说小孩子的身上有恻隐的道理吗?”
褚新民打断李主任的讲话:“李主任,你说得这些道理和例子与本次主题有联系吗?别偏离了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古代和现代究竟哪个好?”
李主任看着褚新民,微笑着望着几秒后,将目光望向龚总。
龚志面色和蔼地说道:“褚副总。咱们提前说好了的,任由发言,只谈观点,不论对错,讲嘛,即便错了也要允许人家讲出来,哪能不允许人家说呢?何况李主任并没有说错。西方的苏格拉底不也说过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是我尊重你发言的权利。拿出使对方信服的观点,使对手折服,这才是真本事。西方哲学里也讲究思辨,继续说吧,好吗?褚副总?”
褚新民狠狠地点点头,龚总冲李主任点点头,示意李主任继续讲。
李主任觉得不好意思,因为自己的发言过长,让褚副总挨批,他舔舔嘴唇继续说道:“谢谢龚总,谢谢褚副总,我讲过王守仁的故事,大家再继续,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明朝的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觉得了解竹子生长的习性和规律,必须对竹子的生长发育进行观察。
人对竹子生长规律的认识,主要不是为了确定竹子本身的规律,而是为了研究竹子,从而确立在生活中对某种对象采取的行为准则。
我个人观点比如说人们对“孝”的准则,是一种行为规范的认识,而不能说是对作为参考物(父母)的行为反应。
不能说孝道存在于父母的身上,那么不在父母的身上,在哪里?在孩子们体会父母的心。而不是说我给父母买衣物,买好吃的,做饭,按摩等等关心父母的行为上,而是需要时刻体会父母的那份心,这份心不是购买物质,或者打电话,再或是关心父母身体就能体现的,也不是父母说什么就完全的“一句顶一万句”照搬遵从。
喜欢以前我是苏东坡请大家收藏:(321553.xyz)以前我是苏东坡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