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战局虽然有了扭转。但是在中亚却是连连溃败,俄国人倾尽国力夺取了阿富汗,随即又对巴基斯坦、北印度地区发起了攻击,俄国人的想法十分简单,它所要做的就是继续南下,陆地面积一直延伸到印度洋,在那里寻找南下的出海口,若是这个战略目标得以实现,那么一个新的奥斯曼帝国将产生,奥斯曼帝国堵住了欧洲人与东方的通道,而俄国将堵住整个世界的航路,英国人的海上霸权也将土崩瓦解。
这是俄国人百年来的夙愿,若是得以实现,俄国人将不再是欧洲人轻视的乡巴佬,而极有可能代替英国,成为主宰整个欧亚大陆的庞然大物。
在阿富汗,俄国人的前期攻势屡屡受挫,由于这个国家大多是由山地组成,且民众大多悍不畏死,在几年至几十年前,英国人曾屡次想攻占这里。但是结果却是每每控制住了主要的城市,可是游击队却屡禁不绝,除了一些重要的城市之外,大多数地区仍然落在阿富汗人手里,最后游击队规模越来越大,不得不灰溜溜的宣布战败。
俄国人也遭遇了这种烦恼,不过相比英国人来说,俄国的陆军更加庞大,已经有超过二十万的陆军占领了各个城镇,可供游击队生存的土壤已经越来越少,这使得俄国人总算稳住了当地的局势。
另一方面,近三十万俄军开始向西巴基斯坦地区发起猛攻,西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印度、新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海岸线长980公里。全境五分之三为山区和丘陵地,南部沿海一带为不毛荒漠,向北伸展则是连绵的高原牧场和肥田沃土。地区最高峰乔戈里峰。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这三条世界上有名的大山脉在巴基斯坦西北部汇聚,形成了奇特的景观。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印度河文明就产生于巴基斯坦境内。直至前2000年,生活在中亚的雅利安人来到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印度河文明逐渐衰亡。此后的“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政治中心开始向东转移到古代印度。
前600年起,波斯统治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区,前327年,亚历山大曾率军攻占过此地。此后被贵霜人统治。克什米尔地区大部从7世纪起成为吐番国版图。1239年蒙古进军吐番,1246年吐番全部纳入蒙古大汗国版图。
8世纪初。阿拉伯军队征服巴基斯坦和印度西边,但古代印度从未实现过统一,古代印度只有在16世纪后期实现过印度中北部的局部统一。建立伊斯兰政权,并将伊斯兰教传入,使大批当地居民成为穆斯林。11世纪初,巴基斯坦西北部处于阿富汗加兹尼王朝统治之下。12世纪初,古尔王朝又取代了加兹尼王朝。1206年,库特布.艾伯克建立奴隶王朝。1220年代蒙古大军攻入印度河流域,后成为蒙古大汗国的伊利汗国地。15世纪后300年间历经了6个王朝,
14世纪后期蒙古人帖木儿攻入印度河流域,帖木儿攻占德里,后裔巴布尔1526年建立莫卧尔王朝,管辖印度中北部和巴基斯坦东部部分地区,随后,巴基斯坦随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使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冲突加剧。
俄国人对巴基斯坦地区采取的战略极为简单,也恰是利用了英国人分而治之的漏洞,一面催促土耳其人进攻。
英国人为了统治整个印度帝国,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统治手段。南亚次大陆是世界上宗教复杂的地区。这里流行着印度教、伊斯兰教、耆那教、锡克教、袄教、佛教和基督教等。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宗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信徒。在英控印度帝国,几乎找不到一个不信教的人。宗教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小到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无不与宗教有密切关系。在各种宗教中,整个印度2.7亿居民中,印度教徒2.1亿,穆斯林6000万,这就给英国人创造了某种条件上的便利。
印度教是次大陆的土著宗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来自伊朗的雅利安部落的文化,与印度河流域的土著人的文化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印度教。印度教的主要教义是: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等。印度教分成许多教派,各教派的经典以及崇拜对象都不同。宗教的最重要的特点是种姓制度。
伊斯兰教是次大陆的外来宗教。公元10世纪前后,居住在今阿富汗境内的伊斯兰教徒,经开伯尔山口,多次侵入印度,占领了印度西北部和北部大片地区,并先后建立了德里素丹王朝和莫卧尔王朝。在入侵过程中,穆斯林统治者要当地的居民“在伊斯兰教和剑之间作出选择”,强迫他们改信伊斯兰教。这
样,伊斯兰教便在这些地区流行起来。
穆斯林统治者曾多次南征,把统治推进到温德亚山以南的地方。但是,伊斯兰教并没有在南印度民众中流行开来,但是也留下了极大的影响。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表现。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根本不同甚至完全对立;印度教是多神教,崇拜千万个神,伊斯兰教是一神教,信仰可兰经,只相信唯一的真主;印度教强调个人的解脱,伊斯兰教则宣称,拯救来自“先知”的启示。人应服从真主的意志;印度教相信来世和转生,伊斯兰教则相信最后裁判日;印度教的许多神是女的,印度教徒把牛作为母性和多产的象征来崇拜,而伊斯兰教徒则只崇拜男子气的安拉,只有男人才能进清真寺,妇女在公共场所要戴面纱等;虔诚的印度教徒一般不杀生、苦行、不食牛肉。他们以牛为圣物,牛闯入住户家中,主人不仅不恼怒,反而认为是吉祥之兆;伊斯兰教徒则有吃牛羊肉的习惯,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一日是他们的宰牲节,每逢节日,穆斯林便杀牛宰羊。这常常使一些印度教徒大为恼火,常因此而引起冲突。在城镇中,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居住地是分开的。他们之间不通婚、不共食。印度教徒从不到穆斯林开设的商店里买东西。
皈依伊斯兰教的人,有一部分是种姓地位低下的印度教徒和“不可接触者”。例如,在孟加拉,王公贵族、大地主、高利贷者和知识分子,多是印度教徒,而编织匠、清洁夫等地位低下的职业,多由穆斯林担任。伊斯兰教徒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印度教徒,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在英
国人的不断挑拨下,日益尖锐起来。
锡克教是一个较新的宗教。创立于16世纪。它吸收了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某些教义。锡克教徒主要居住在旁遮普地区,人口约1100万1973年。锡克人饶勇善战,桀骜不驯。莫卧尔王朝时期,曾多次反抗穆斯林统治者。不久之前,在锡克教领袖兰吉特.辛格的领导下,在旁遮普地区建立强盛的锡克教王国,多次同英国人作战。锡克教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主张在最高的神面前人人平等。他们常常同不可接触者站在一起,共同反对种姓印度教徒。但他们也同伊斯兰教不合,并时常发生冲突。
另一个较大的宗教是耆那教。耆那教徒大约有130万人,集中居住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地区。它的创始人大雄和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同时代人。教徒严守不杀生戒律。多经商。近代耆那教徒在商业上势力强大,多属上层。
袄教又称拜火教,由古波斯传入印度。因对教徒的生活无严格的限制,教徒多是欧洲人及其后裔。他们集中在印度西海岸喀拉拉等地。
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基督教徒,集中居住在印度的喀拉拉邦。印度基督教据说是基督教十二圣徒之一的托马斯来印度布道时产生的,属于世界上最古老的基督教教派之一。许多基督教徒,是由印度教种姓以外的人改信而来。
这样,印度人按宗教信仰、种姓等,分成许多集团。由于社会经济和宗教发展不平衡,彼此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教派矛盾渗透到政治领域里,形成了政治上的教派主义。各个教派对英国人的殖民统治持不同态度。为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分而治之”政策提供了基础。
随着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印度的商人阶层力量不断强大。到此时,印度的上层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和商人、地主,开始不满英国人的统治,要求参与政治。为了拉拢这支力量,1885年在英国人的安排下,组织了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印度国民大会党。英国人支持组织国大党的目的,是希望它能同殖民政府合作,共同统治印度。但是,随着民族矛盾的加深,国大党也越来越具有反英的性质,并最终成为反英运动的重要领导力量。英国人为此大伤脑筋,便千方百计地进行分裂和破坏活动。他们以“照顾少数派利益”为借口,在不可接触者、穆斯林及其他教派中组织政党。
在英国政府的鼓励下,成立了一个穆斯林政党全印穆斯林联盟。最初,这个政党只是许多穆斯林组织中力量较弱的一个,但它发展很快,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政党。英国人企图利用这些组织对抗国大党,这个阴谋在很大程度上是得逞了:国大党和穆盟成了印度政治斗争中两个主要的敌对势力。
起初,两个政党的阵线并不十分分明。国大党以印度教徒为主,但也有不少穆斯林参加,一些重要的穆斯林人物还担任过国大党主席;在穆盟中,也有一些人支持国大党。印度教徒同伊斯兰教徒的关系,也不是一开始就很紧张。在日趋尖锐的民族矛盾下,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有一个时期曾忘记了教派矛盾,联合起来共同反对英国人的统治。国大党和穆盟在勒克瑙会议上通过了一项纲领。认为“印度归根到底是印度人的印度”,两个政党决心保持真诚的谅解与和睦关系,为摆脱英国人的统治而共同斗争。
英国人统治印度,遵循的是古代罗马统治其殖民地的古训,即“分而治之”。早在1821年,一个英国官吏就写道,“分而治之应是我们统治印度的格言”,1857年,英官约翰.科克中校在一份信件中写道:“我们将极力保持各宗教和各种族之间的分离,绝不给他们填补这个鸿沟的机会。我们政府在印度的政策应该是分而治之。”孟买省督艾尔芬斯顿在1859年5月14日的会议笔记中这样写道:“分而治之是古罗马人的口
号,而现在应该成为我们的口号。”英国人利用种姓、教派矛盾,挑拨各阶层、各社会集团的关系。为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分裂政策。
欧洲大战爆发后,英国的统治更加削弱,为了防止两个教派合流,便极力挑拨离间,企图扩大教派的矛盾。殖民政府提出分治孟加拉的方案,这是企图分裂印度的最早的一个大阴谋。英国人宣称,分治孟加拉是为了促进更有效的行政管理。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孟加拉是全印反英斗争的中心之一,是许多反英人士聚集的地方。统治者企图通过分裂孟加拉,来削弱民族斗争的力量。这一决定遭到印度各阶层的激烈反对,孟加拉发生了反对分治的示威游行、骚乱和暴力事件。结果,政府不得不于取消这一决定。
随后,英国当局为了稳固在印度的地位,颁布了一个新的“印度立法会议法案”。这一法案提出了“分别选举”的原则,即把印度人分成普通选民、地主、伊斯兰教徒等几个选举单位,由各选举单位分别选出中央和省议员。
这次政治改革助长了印度政治中教派主义的发展,影响极坏。而英国人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使得在印度的统治逐渐稳固,全心全意的加入欧洲战争。
不过现在不同了,俄国人同时也利用了英国人的统治办法,他们开始向在与国大党斗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穆盟谈判,表示俄国将会建立一个穆斯林式的印度,并且也愿意出让更多的权利给穆盟。
随后,俄国人又宣称向东巴基斯坦地区进攻是基于对付英国人以及印度教,而绝不针对穆斯林。
这个鼓动确实很令人心动,对于殖民地人来说,附从于哪个主子不是主子呢,与其找一个并不待见自己的主子,何不如攀上一个重视他们的统治者。
穆盟毫不犹豫的站在了俄国人一方,这使得俄军进展神速,很快就夺取了大部分的东巴基斯坦地区,更令俄国人深受鼓舞的是,锡克人也投入了他们的怀抱,盘踞于旁遮普地区的锡克人甚至秘密派出了使者,请求俄国人给予锡克人反抗英国人的一些帮助。
俄国人自然欣然许诺,将大批的枪支通过穆斯林手中转运到锡克人手中去,这样一来,印度的英军已经岌岌可危了,他所面对的是俄国人的强大攻势,此外,穆斯林和锡克人也在拉他们的后腿,至于印度教虽然表面上顺从于英国人,可是他们并没有给予英军提供实质性的帮助,甚至多次要求英国人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利。
驻印英军不过七万人,在这种局面下,与俄国人在印度北部进行了三次会战,每战皆败,不得不退往德里一线布防,而俄国人亦不敢孤军深入,国内的援军源源不断的抵达东巴基斯坦,打算集结了优势兵力之后,再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英国人。
尼古拉皇帝此时已是喜出望外,虽然西线的德国战场败局已定,可是他仍然沉湎于大俄罗斯帝国的美梦之中,历代祖先没有完成的事业眼看触手即可获取,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心动的。
而印度传来的捷报终于令他安心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拥有黑海以及印度洋、太平洋等出海口的强大俄国即将诞生,只要再进一步,他就可以毫不犹豫的粉碎掉英国的霸权,而他,将完成万世不拔的基业。
他开始节省宫廷用度,号召大臣们捐款,并且亲自接见从前线回来的有功之臣,甚至,他还在打算应该任命谁来做印度总督,策划印度的管理问题,是延续英国人的统治办法呢,还是用一个全新的俄罗斯管理办法,又该如何安抚穆斯林以及锡克人,这些都已经提上了日程,现在要等待的,只是等到前线的捷报传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