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李渊视察前线
武德三年。
春四月。
秦王李世民派出骑兵小分队前出介休城侦察得知——敌宋金刚之悍将尉迟敬德、寻相二人率数千之精兵驰援蒲坂城守城之敌王行本。
其结果,李世民亲所率三千精兵于安邑县中途埋伏,痛歼敌增援之军;敌将尉迟敬德、寻相二将逃脱。
却说,在蒲坂城方向,唐大将军秦武通奉李渊皇帝的命令,率领五千人马攻取敌宋金刚之偏将王行本所把守的城池。
自从李世民在去年的十二月进军山西以来,李渊皇帝感觉李世民在出征的时候,只带了三万余人马?
而李世民想要以区区之三万人马与敌刘武周所率领的十万大军展开决战,双方力量之悬殊令人担忧?
在这个节骨眼上,由大唐原兵部尚书、现任陕东台大行台左仆射的屈突通通过改革府兵制,使之更加适合于唐军要展开对山西代州郡方向的敌刘武周作战,还要考虑长远,即,在秦王李世民消灭了伪敌定杨天子刘武周之后,唐军即将转入到对伪敌郑国之王世充,对伪敌夏国之窦建德实施最为残酷的大规模作战之态势而考虑,唐军军队的员额数由常规作战条件下的二十万人马,要猛增加至四十万人马还要多!
屈突通终于不负李渊皇帝的期望,他从甘肃陇南和陇西之方向又征得新军十万人。
于是,唐军的员额增大了。
在这种有利的形势推动之下,李渊皇帝又任命了一批将军。
而秦武通被任命为右骁卫大将军。
秦武通带领五千人马由晋州城来攻敌王行本所把守的蒲坂县城。双方展开了攻城与守城的拉剧战。敌将王行本就是凭借城宽墙高、深沟壁垒,使唐军攻城作战无法能够攻克城池?
敌守城之将王行本看到唐攻城占任何便宜。为了保住城池,他秘密派出化装成老百姓模样儿的军士,潜出县城,然后,向着百里之外的介休城搬取救兵。
唐将领秦武通也派出骑兵前去柏壁县请求秦王李世民派兵增援。
双方在临战的状态之下,皆依仗本方有增援部队随时可以加入战斗。
李世民在安邑县与尉迟敬德大战取得大捷之后,他派出少量的步骑兵打着敌尉迟敬德的军中旗帜,以摆架出一个迷魂阵的阵法,使敌蒲坂县守军误认为援军来到。
果然,敌守城之将王行本头脑发热地打开城门,欲形成里应外合式夹击之势以全歼攻城之唐。
及至他的数千人马从城内奔驰到城门楼之外的时候,只见那一队援军突然向攻城的唐军杀了过去。
此时,骑在战马上的王行本在心中暗笑——唐攻城部队在我两路大军前后夹击之下,必将全军覆没!
他当真是高兴过了头,他的人马朝向东北方向退却的唐军阵角猛扑了过去……
等他率先冲入到敌阵之前,他看到前来驰援的人马怎么就是唐军的人马?
还没有等他从惊慌失措当中能够清醒过来的时候,唐军军阵中驰来一匹战马。那战马之上坐着一位五尺高的汉子。他的面容犹如枣碳,一脸的虬髯。手中使一杆方天画戟。跨下是一匹火龙驹。
说时迟那时快,他的战马已经四蹄撩开一下子就窜至王行本的战马之前。
“来将请报上姓名?”
“我乃秦王麾下李世勣是也!”
“你姓甚名谁?”
“吾乃宋王宋金刚帐下之右屯卫大将军王行本是也。”
他们互报了姓名之后,便是在马上大战了起来。
敌将王行本手持一杆镔铁铸的青龙隁月大刀。
此刻,李世勣双臂挥动一杆方天画戟,以一记“缠头裹脑”之杀招朝向王行本的头顶扫去。
等到王行本双手举起那一杆青龙隁月大刀向上拦挡对方势大力沉的砍击之时,他就从两臂和虎口的位置感觉震得发麻的难耐,他惊恐的意识到,他遇到了一位强悍的劲敌!!!
王行本在没有来得及预判敌人是收回兵器再要变换什么招术之时,只见李世勣在变老的招式中,他攒住两臂之力,他的方天画戟就是在对方用长杆的兵器进行格挡的时候,他和两个手腕猛然间一翻腕子,他的方天画戟深深地将敌人的长杆兵器给拨到一边,他的方天画戟就找到了一个空档。
迟那时快,他使了一个虚招儿遂将方天画戟挚向空中。然后,他将兵器往下迅速一撩儿,两脚一夹马的肚子,战在挪动四蹄转身的同时,李世勣在马上来了一个“回头望月”的招术,便把王行本给击落于马下。
四月二十二日的时候,李渊皇帝在陕东台左仆射屈突通、兵部侍郎于大佑的陪同下,他们乘战马由晋陕交界的绛州县乘渡船渡过黄河,进入到蒲州。
老百姓以最大的热忱,夹道欢迎李渊皇帝的到来。
李渊皇帝在动身之前,他向远在柏壁县的秦王李世民发了一道诏书:任命他为益州道大行台尚书令。并让他骑快马来到蒲州城汇报军情,以便父子君臣相见。
四月二十五日。李渊皇帝要求蒲坂县守城将军秦武通、右武卫大将军李世勣摆下法场,他要向全城的老百姓宣布敌王行本侵扰太原城之罪状,然后,斩首示众。
“我儿世民!你离京抗敌幸苦了。”
李渊皇帝在蒲坂县的官衙内亲切接见了劳苦功高的儿子李世民。
“我儿!在即将展开的对敌宋金钢实施战略反攻的一应准备工作进行得如何?”
“回父皇!儿臣业已布置妥当。请父皇不必挂念。”
“世民。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李渊皇帝在说完了国家大事之后,他用慈父一般的眼神凝视着秦王李世民。
那眼神中包含着对儿子的爱,对他自己曾压制儿子在那行为处世之上绝对是不能越到太子的头顶上。
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什么就要分个彼此呢?
李渊皇帝陷入到深思当中。
“父皇!儿臣现在最需要的是粮草!”
“噢!这事我记下了。回头让你大哥来办理运粮的问题。”
四月二十八日。敌宋金刚围困绛州城。
四月二十九日李渊皇帝的车驾返回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