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隋唐真英雄李世民

第三百一十三章:众将请命杀敌

隋唐真英雄李世民 幻想飞翔 4669 2021-03-28 17:04

  李世民率领的三千精兵从柏壁县实施快速而迅捷的夜间长途行军绕道于安邑县,他们在城郊地带埋伏下一支奇兵,以阻击敌尉迟敬德和寻相从介休城率领的数千之精兵欲前往蒲坂县增援守城之敌王行本的行动。

  结果,在那一次大战中唐军大破敌军。创造了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经典式的、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

  他们在实施偷袭任务大获全胜之后回到了柏壁县。

  唐军在收复山西诸郡县的作战当中,先后两次打了大胜仗,彻底粉碎了敌刘武周和宋金刚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对于驻扎在山西柏壁县境内的唐军将士们,带来了心中无比的振奋和巨大的喜悦!

  时间就在一日一日的时光流逝当中,转眼已进入到春夏之交的五月时节。

  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唐军将士们在无仗可打的、无聊与过分轻闲当中虚度时光。军中出现了不能与敌交战的焦躁情绪。

  将士们依然是按照秦王李世民制定的“坚壁清野,与敌对峙,对敌粮草未尽,士气未衰之时,不与敌决战”的方针,厉兵秣马,相机而动。

  日子,就在一天一天从日出到黄昏的推移当中过去了。

  然而,秦王李世民迟迟不下达由战略相峙阶段转入到战略反攻阶段的作战命令?

  在营寨中的将士们已缺乏足够的耐心与等待。

  尤其是跟随李渊父子从太原城举义旗的、参与攻克长安城之前前后后、大大小小之战斗的刘弘基,他看到秦王殿下,同兵部尚书殷开山,以及马军总管秦叔宝等人领兵曾参与偷袭和设伏的两次大的战斗,却轮不到自己领兵上战场的份儿,他的手掌心直痒痒!

  唐军还要等待多长的时间,在什么时候才能转入到战略反攻的、痛歼敌宋金刚的军事行动中呢?

  在这些天,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感到寂寞和无聊啊?

  在这日上午,刘弘基负责训练完本部人马之后,他在老远的地方就看到他的好友秦叔宝,正在营寨前的一排矗立的梅花桩上演练八卦连环掌。

  “秦总管!你好轻闲呀!”

  秦叔宝在打完一套干净利落的、腾挪闪转的掌法之后,他身轻如燕式地施用上乘的武学轻功凌波微步之身法,将身躯落在了梅花桩下。

  “哎呀!是你老刘啊?”

  “你这是从那里冒出来的?”

  他二人来到一处了树荫之下,然后,两人席地而坐。

  “秦谅!我太羡慕你了能,多次领兵与敌交战,真让人羡慕啊!”

  “老刘,是不是在这长的日子中你手里的那柄弯月大刀,没浸染上敌人的血渍而感到手心直痒痒?”

  “谁说不是呢?”

  “嘿——”

  刘弘基轻叹了一声。

  他接着言道:“秦谅!殿下挺赏识你的?你能不能去问问王爷,我军何日才能与敌军展开决战?”

  刘弘基将自己心中一腔的郁闷与烦躁统统倒向秦叔宝。

  秦叔宝思索片刻说道,“不如,咱们多叫上几个人去秦王殿下的大帐之中,人多不是?大家伙问问他!”

  “就这么办!我找殷开山去。”

  “好!我把段志玄也给拽上!”

  “咱们把人约齐之后,就在秦王的大帐中会面。”

  诸将前前后后进入到李世民的大帐当中。

  在那个时候,李世民同他身边的幕僚——我刘明利(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诸遂良等几个文官,他们每人手中握有一册书卷。

  这些进来的将军一个个在耳畔只听到从文官的嘴里默咏出一些之乎者也的词句?

  刘弘基在心中揣度:秦王殿下他们几个人莫非,在这里做诗不成?

  他们不曾知道,还是在长安京城中的时候,秦王李世民在他的秦王府成立了一个文学社:他们名之为秦王府学士。

  当李世民看到他手底下的几位大将军一个也不少地前后进入了大帐,他用惊诧着眼神瞧向他们?

  “尔等悉数进帐,所为何事?”

  他的话音未落,只听那个快言快语的兵部尚书殷开山开了腔:“殿下,我军在这柏壁县驻扎快有两个月的时间了,为何迟迟不与宋金刚决战?”

  “是啊!军士们每日都在抱怨。”

  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嚷嚷开了。

  沉闷了好一会儿,李世民开腔了。

  他说,“宋金刚离开太原的大本营孤军深入,那所有的精兵猛将都聚在他的麾下。敌刘武周占据太原城,他想仰仗着宋金刚为他抵挡枪林箭雨。”

  “宋金刚军中粮草不多,他们想在附近的郡县以抢掠老百姓的口粮做大军的粮晌,他就是想同我军速战速决。”

  “我们就是要避其锋芒,养精蓄锐以挫其锋。然后,我们分兵于汾州和隰州两处,对其左右两处大营实施冲击。然后,我们在他们处在粮尽计穷之时,在他们要放弃决战的时机在向那太原城逃遁之时,抓住有利战机与之决战。”

  “现在,时机尚不成熟,还望各位将军做好军士们的人心之安抚工作,等到时机成熟之后,我们有许多的仗要打的。”

  秦王李世民说完这些话语之后,他对诸位将领说道:“孤王又岂能不知军心之焦躁?”

  “说实在的!我比你们谁都要显得焦虑。然而,行军打仗不像饮酒似的、可以大块的吃肉可以大碗的喝酒那样痛快。我们必须学会等待。”

  “我向你们强调的就是,你们回到各自的营帐中,要做好军士们的人心安抚之工作。如果,在军中出现有哪个营里的士兵开了小差的、有当逃兵的现象之时,我拿你们是问!”

  “秦王!这怎么会呢?”

  刘弘基率先说道。

  “这俗话说得,将强强一窝,我们在英明的秦王大将军王的领导之下,又怎么可能训练出一帮窝囊之兵呢?”

  段志玄欲讨好李世民似的涎着一张嬉笑之面孔献媚道。

  “我们回到自己的营帐中,一定要把队伍中的十夫长、进夫长的军官们召集在一起,向他们晓喻秦王之将令。”

  “好!就这么办!”

  秦王李世民在说完之后,大帐之内变得气氛很融洽。

  然后,大家彼此开始说笑。打科插荤。

  “好了,好了,你们也该散去了。别在我这里说什么黄段子了。挠我们的清静。”

  秦王李世民笑脸常开,他那么充满了暧昧的神情,直把大家伙儿给逗乐了。

  “殿下!我们刚刚进来的时候,听到你们几个人在大帐中念叨着什么之乎者也的词句,你们在研究什么呢?”

  秦叔宝惊奇地问道。

  “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改变魏晋齐梁时代以来的文风趋于侈靡、文辞淹没了内容的文学改革之路。”

  众将领听了之后,他们嚅吁不已。

  然而,他们想像不到,秦王李世民不仅在南征北战的戎马倥偬当中,他在领兵打仗方面胸中有勇有谋,在定国安帮方面他也有自己长远的打算——在他率唐军以武力统一了中国之后,在盛世大唐的贞观年间,在文坛上出现了以唐诗创作、以期改变齐梁时代之文辞华丽、重形式而轻内容的侈靡之风,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中国文学史进入到蓬勃发展的新纪元。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