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家兄朱由校

家兄朱由校 第805章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5446 2024-03-23 01:36

  朱由校有些晕船,语气病殃殃的。

  闻言的陆文昭作揖回答:“回万岁,还有四个时辰左右,眼下已经到温州府的海域了。”

  “四个时辰……好吧。”朱由校无精打采的说着,朱由检瞧他那样子,也拿出了情报想让他分心一下:“哥哥若是觉得无聊,可以看看这些情报。”

  说着,朱由检也解释了自己想为大明赢得五十年安稳时间的想法。

  对此,若是以往的话,朱由校估计也就是一句“弟弟看着办便是,我都可以”。

  不过到了眼下,随着朱由检就藩时间越来越近,朱由校也该担起一部分担子了。

  他草草看过情报,并在看过之后,顺着朱由检的想法说道:“弟弟的意思就是,大明需要休养生息、韬光养晦五十年的时间?”

  朱由校对此有些皱眉,毕竟五十年时间太长了,谁也保不住大明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说二十年、三十年朱由校还能等,毕竟王肯堂为他诊过脉,也说过只要他不吃丹药,勤于锻炼,大概能活到七旬左右的话。

  因此,二三十年的时间他还是能等,也有把握能控制住朝堂的。

  可五十年……那就不是他该担心的事情了,而是朱慈燃。

  甚至过分些说,这些事情连朱慈燃都不一定能等到,只能等到朱和垠来操办。

  “五十年时间太长了……”朱由校说出自己的想法,朱由检闻言也笑道:“若是哥哥想提前,那就得看看军备院的科技进展和大明的医疗、人口进展了。”

  “你这厮……”朱由校哭笑不得,合着自家弟弟是在这里等着自己。

  他哭笑不得之余,也不免做出保证道:“弟弟放心好了,我会在以后注重军备院的研究,同时注重惠民药局和官学司的。”

  “那时间就可以缩短一些了。”朱由检听后笑着点头,这让朱由校不免又在心里无奈,寻思自己又被自家弟弟算计进入了一个承诺中。

  不过,就算他不在意这三个衙门的事情,自家的太子也会在意。

  自家弟弟的算计,不过就是想上一重保险罢了,这并没有什么的,反而让朱由校不断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这一路走来,弟弟说的科技重要性,我算是能理解了。”

  朱由校顶着晕船的难受看向远方,略有感慨地说道:“百姓有机器和没有机器,比有畜力和没有畜力的区别还大。”

  “如果拖拉机能普及,那它不仅仅可以让一户百姓轻松耕种三百亩地,还能让渔民收获更多的鱼货,让朝廷增加更多的税收。”

  “我虽然不敢想象弟弟曾经所说一个人能耕种上千亩耕地的话,但细细想来也有道理。”

  “因此弟弟放心好了,军备院的投入不会减少,反而会在灾后加大。”

  “另外……”朱由校深吸了一口气,转身看着朱由检,有些踌躇地说道:“弟弟以前说的很有道理,我不应该总想着驭民,不应该想着百姓闲下来就会生乱。”

  “大明朝的百姓过得太苦,只要朝廷稍微宽一宽,他们就能活的很舒服。”

  “不是大明朝养活了百姓,而是百姓养活了大明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弟弟的话我都听进去了。”

  朱由校认真地对朱由检说出这一字一句,而朱由检能让封建时代成长起来的朱由校感受到百姓的不容易,这比他征服了一个个国家来说,更具有成就感。

  国家强盛不一定代表百姓富足,自秦以来,历朝历代稳定的局面不下千年,但百姓能吃饱饭的日子也就几百年。

  朱由校能理解到百姓疾苦,那朱由检不说能让大明百姓享受百年富足,但三十年富足还是没有问题的。

  “哥哥能如此作想,我也就放心了……”

  带着几分感叹,朱由检说出了这句话,转头看向了海上的波光粼粼。

  朱由校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除了波光粼粼,还有一艘艘在海上打渔捕捞的渔船。

  第642章 百姓赖安

  “斩!”

  “啊……”

  三月的北京城,在一声声监斩声中,无数官员人头落地,看得菜市口百姓们头皮发麻的同时,却又十分大快人心。

  自今年正月朱慈燃委任陆元高清查锦衣卫以来,几乎每天都有腐败的锦衣卫和被牵连的官员入狱。

  这些人积攒了三个多月,最后被朱慈燃论罪轻重分为了流放和斩首这两种待遇。

  这样做不是因为他仁慈,而是因为自家叔父开口,而且河中之地急需劳改工罢了。

  其实在朱慈燃看来,这群人都应该被拉去斩首,他们的妻女子嗣也该为奴至死才对,但面对自家叔父的政策,朱慈燃也大多选择服从。

  不过为了泄恨,他还是亲自带人来到了菜市口,以一个百姓的身份看着这群贪官污吏人头滚滚……

  “贪污那么多银子,就这么死了,倒是便宜他们了……”

  瞧着那一个个滚落的头颅,一身道袍打扮的朱慈燃冷哼一声,随后转身离去。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回宫,而是带着孙可望、李永贞、陆元高三人在菜市口闲逛了起来。

  朱慈燃这一次出来除了泄恨之外,也有几分散心的意思,因此泄愤之后,体察民生就是他需要做的事情了。

  随着天启二十三年北方大旱落下帷幕,眼下除了南方的浙江、南直隶、湖广、江西有部分地区遭遇旱情外,全国各行省基本安康。

  这样的安康在短时间内还不能直接反映出什么,但从一些蔬菜价格上却不难看出民间的情况。

  “今日白菜一文几斤?”

  “三斤,若是要九斤,我可送你一斤,如何?”

  “那便来上一斤吧。”

  “不来些肉?”

  “近来吃肉太多,有些腻味了,吃几天斋饭吧……”

  朱慈燃一副小民口吻在一些肉菜档口问价买菜,各档口的档主也如往常和其他客人闲聊一样与他闲聊。

  他走走转转半个时辰,差不多了解了京城近日来的物价,不免满意点头。

  身后的孙可望见状也小声在其身旁说道:“入春来,北方菜价皆降,唯有肉食还价格高昂。”

  “不过以眼下的架势,来年肉价估计也能跌下去,物价恐怕能回到万历年间。”

  孙可望的话让朱慈燃不停颔首表示认可,尽管他瞧不上自家那位皇曾祖父,但不可否认,自家那位皇曾祖父在位的中期,民间的物价还是比较低的。

  “户部那边都交接好了吗?”

  朱慈燃一边说着,一边向着李永贞准备的马车走去。

  既然已经了解了京城百姓生活的情况,那他自然也要回去抓紧处理未竟的事物了。

  孙可望三人与他上了马车,坐下后陆元高交代道:“过去两个多月查抄出了金银府邸无数,眼下均交给了皇店变卖,共得现银一百三十五万余两,黄金七千六百余两,耕地七十五万余亩。”

  “耕地已经被户部和地方衙门分给了百姓,金银也已经入库了。”

  陆元高说完,朱慈燃很是满意的点头,紧接着又询问道:“前些日子的事情落实了吗?五军都督府和内阁、六部的态度如何?”

  二月十九,朱慈燃按照自家叔父的手书内容,将都督府划出了平日朝会之中,算是彻底斩断了文官和武将之间的同台议事的可能。

  日后军队几乎所有的行动,只通过五军都督府向皇帝转呈,而一应的钱粮消耗则由户部来进行拨付,中间完全由皇帝来下令即可。

  在原来的模式当中,六部和内阁虽然无法对都督府的一应行动指手画脚,可是对于都督府的花费要进行严格审计。

  这一步本身就是朱由检自己亲自定下来的,因此对于这一步,朱由检并没有修改,只是主要增加了一条……

  这一条的内容就是皇帝本身的手谕也可以直接下令,只需要事后进行审计核算。

  多了这一条之后,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军费的暴涨……

  随着明军在西方和南方的开疆拓土,五军都督府的军费开支自然也在逐渐暴涨。

  比如河中、岭北那边,虽然眼下已经撤回了大军,只留下了常驻的四万多兵马,可是维持这四万兵马后勤线的民夫却足足有二十多万人。

  尽管火车已经修抵了轮台县(乌鲁木齐)以西,节省了不少路途和时间,但是大量的后勤支出,还是在进一步压榨军费开支。

  当开支不可抑制的暴涨之后,年度的财政开支计算上,自然也就变得非常不好看。

  即便天启二十三年的大明依靠印刷纸币来积攒了一亿三千多万两银子,但国债是需要还的,而各项工程的银子、百官的俸禄、军队的军饷、赏银都不是小数目。

  按照朱由检原本的计划,大明是应该缩减军队开支,然后在保障工业化的基础上,尽量实现收支平衡。

  可是随着疆域的进一步扩大,行政上也只能进一步扩大编制,进而增加了朝廷的支出。

  河中和岭北是好地方,但它们现在提供不了一点财政来支援大明朝。

  实际上,这是朱由检执政时期留下的弊端。

  朱由检想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将能够威胁大明的国家全部覆灭和瓦解,或者将其拉入地区战争泥潭。

  但是,问题也就来了……

  在朱由检的影响下,不管是百官还是武将,所有人都想大干快干,不想磨磨蹭蹭,因此大明各部花钱也是大手大脚。

  如今朱由检虽然让大明从原来天启元年的二千六百万两岁入,提高到了九千二百万两岁入,也创造了一个只要正常运转,就能不断提高岁入的财政盘子。

  但与之对比,那点增长的分量根本不足以满足朝廷官员们的大手大脚。

  发展工商,改革田税,发行国债,铸造钱币,创造科技……

  短短的二十四年的时间里,朱由检其实把能做的和该做的都已经做完了。

  正是在这么多的措施面前,才得以让财政收入实现倍增,可是这也说明,大明在现有环境下可以被挖掘的财政空间已经不多了。

  “叔父说的对,寅吃卯粮的法子已经用的差不多了,缩减开支的法子也缩无可缩了。”

  “只是新的财源,到底会以何种方式出现呢……”

  马车里、朱慈燃望着自己面前桌案上的《大明坤舆总图》,不由得在心中喃喃自语。

  而在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朱由校也在询问朱由检这个问题。

  “朝廷养着那么多人,如果没有新的财源,恐怕依旧不能改变财政窘迫的局面。”

  朱由校的声音响起,但它响起的地方不是海上,也不是宁波,而是应天府南京城内的紫禁城华盖殿内。

  这句话的出现,让身处华盖殿内,坐在朱由校对面的朱由检也陷入了沉思。

  他不是不知道怎么说,而是在想应该怎么和自家哥哥说清楚。

  从朱由校的话中,不难听出他掌握了大量的经济用词和知识。

  不过,用词和知识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如何实践才是问题所在。

  朱由校虽然从自家弟弟口中知道了科技和兴新产业的关系,也知道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问题在于他仅仅是知道罢了。

  现在他需要的,是自家弟弟给出自己一个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

  自朱由校统治这个国家以来,他越发感受到治国之艰难。

  大明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不是靠他,而是靠自家弟弟解决。

  他的那些手段,尤其是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手段令人瞠目结舌,很多布置甚至给人一种未雨绸缪,未卜先知的感觉。

  “还是那句话,看准新兴产业,创造新的需求。”

  朱由检淡然开口,并意图明显的说出了一些军备院正在研究的东西:“内燃机虽然还遥遥无期,但一旦走了突破,内燃机很快就能化作汽车、摩托车、飞机、轮船、火车……”

  “可是这些东西能创造多少财源?”朱由校皱眉开口:“国朝的火车和轮船已经运行多年,但距离回本还是遥遥无期,甚至每年铁路都处于亏损状态。”

  “重要的不是火车,而是汽车……”朱由检摇头解释起了汽车,而当他说汽车就是私人且不用铁轨的火车时,朱由校立马就充满了好奇。

  “如果内燃机能出现,并且运用在汽车上,那随着研究的深入,大明会因此得到一个庞大的税源。”

  “我说过,百姓的需求是向上的,在衣食无忧后,他们追求的就是出行和居住。”

  “这一点,从每年的自行车销量也能看出。”

  “一旦国朝能够研究出汽车,那汽车就会一点点的走进百姓的生活中。”

  “现在军备院的试验品里一台内燃机预计需要五十两银子,而汽车造价是七两银子。”

  “也就是一辆汽车的造价,最起码是五十七两,而朝廷若是能创造出每辆十两的利润,那以百姓在灾后的收入来看,一个家庭只需要两年就可以购置汽车。”

  “大明三千多万户百姓,只要家家拥有一辆汽车,那就能创造出三亿两的财政收入。”

  “况且,汽车使用的汽油才是国朝能够长久的财源。”

  “每斤汽油赚一文,那每辆车就能赚十几文,这笔税银才是长久且可观的。”

  “更重要的是,汽车衍生出来的工作需求比起自行车要多太多。”

  “相比较使用人力的自行车,使用机械力量,并且能够日行数百里,装载上千斤货物的汽车才是大明百姓衣食无忧后的最大出行工具。”

  朱由检用汽车作为兴新产业的代表,大概说了一下汽车一旦出现后,大明将会获得的财源。

  相比较自行车那每年不足五十万两的税银,汽车及其附加产业所能创造的税银简直就是碾压式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