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959章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秋来2 4379 2024-03-23 01:35

  清军进入山东被贺今朝的外甥李定国给暴揍一顿,杀了什么大清的亲王。

  如此一来,张献忠知道大明并没有什么抵抗力量,覆灭在即。

  贺今朝必定会趁机北上攻破大明京师,如此一来指定不会继续让他盘踞在湖广这个产粮之地。

  所以不用多想,贺今朝此番派人出兵湖广,就是抱着这种野心。

  贺今朝眼看就要着手实现统一全国的大业了。

  张献忠非常清楚,他既然不打算并入李自成与贺今朝,自己又不甘心向他们俯首称臣。

  大家都是一同从陕北出来的老秦人,奋斗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要给他们当狗?

  所以只有另寻出路。

  “去广西好啊!”孙可望出声表示支持:“大王正好收拢一波广西狼兵。”

  广西狼兵是由当地土司统帅,被大明发现非常好用就往死里用的传统,从嘉靖期间就被征用为惯例,延续下来。

  当然他们军纪不好,还有大明传统欠饷的因素在。

  这些人的厚待多是成了洪承畴起家的家底。

  故而此时,孙可望对于自己麾下能出现一批广西狼兵增强战斗力,也是极为期待的。

  军方孙可望率先表态后,众人也纷纷附和,反正跟左良玉打又打不过。

  索性就把此地留给左良玉,让锤匪光明正大的打官军,免得咱们被搂草打兔子了。

  他们这些个只会之乎者也的读书人没有与锤匪接触过,可是他们这群人在四川的时候被左良玉打的大败,还是靠着冒充锤匪才逃出包围圈。

  汪兆龄对于孙可望等人与自己唱反调非常不满,只是抿抿嘴没言语。

  “大西王,我们不如待到春暖花开再走不迟。”

  “是啊,如今天寒地冻我们行军,老弱病残容易死在路上。”

  “不行。”

  张献忠直接拒绝这个事:“时间来不及了,没看见锤匪已经从东北两个方向开始往下驱赶我们吗?”

  再晚就来不及了!

  大西军的基调就此定下。

  众人回去都要收拾东西,十日之后出发广西。

  从江西来投的许多读书人都是不理解,咱们这百里侯还没有当上多久呢,怎么就不反攻江西,反倒走广西去?

  如此一来,自是有人不满,收拾行礼的动作也颇为缓慢。

  张献忠也不管,时间一到直接启程跑路,远离他人卧榻。

  大西军稍微动弹,最新得到消息的便是左良玉部。

  他一支派人严密监视大明反贼的情况,同时扫听北方朝廷有没有覆灭。

  可得到的消息便是锤匪在山东击败了清军鞑子恭顺王孔有德。

  对于这个人,左良玉还是有所耳闻,未曾想他还成了第一个死在锤匪手中的“大将”!

  因为贺今朝的操作,锤匪对上鞑子一直都是代打。

  说起来,按照崇祯的理解,这还是锤匪与清军鞑子的第一次激烈碰撞,就斩获了如此大的战果。

  可是旁人却不这么认为。

  锤匪早就凶名赫赫,清军吃了大亏,简直是可以预料到的。

  “李自成不成了,关外的鞑子也不成,大明更要完了!”左良玉喃喃自语的道:

  “现在锤匪稍微有所动作,张献忠就发了疯似的跑路,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

  左梦庚满脸的不服气:“难不成我们真要降了锤匪,那贺今朝能容得下咱们吗?”

  “说不好,我听闻许多明军降卒都不配直接加入锤匪,要么被派去挖坑,要么就得当陷阵营冲杀,只有活下来立下军功的人才能加入锤匪正兵。”

  左良玉麾下自从与锤匪“交战”后,没少打听锤匪的行事作风。

  首先便是军纪严格,再加上他们赏赐丰厚,可是得需要拿出性命来搏杀。

  左良玉麾下都习惯了赚快钱,很难再搏命,大家都想要享受富贵。

  “左帅,张献忠逃跑,把湖广南部留给咱们,就是指着锤匪来攻杀我们,这厮倒是好算计。”

  卢光祖又觉得前途迷茫,遂询问道:“看样子这大明天下就要被贺今朝占据了,我们是否要派人与锤匪接触,谈谈条件,在考虑是打是跑?”

  “我赞同。”

  督师吴牲立即开口,他不想一直跑路,反正大明都要无了。

  第1129章 累了,赶紧毁灭吧

  吴牲给出赞同的话,着实是让袁继咸等人为之侧目。

  大家说好的要把左良玉拉回为大明效忠的起跑线上,结果你现在要我们投降锤匪?

  “你在说什么?”袁继咸极为愤怒的拍了一下桌子,恶狠狠的盯着吴牲道:“你想叛国投锤?”

  “这未免是你我的一条出路。”吴牲捏着胡须不紧不慢的道:

  “洪承畴返回京师后,架空大明皇帝,如今我们远在万里之外,纵然洪承畴发动政变,你我就能千里迢迢回去救援吗?

  况且王朝更替,本就是正常现象,你我如何能一条路走到黑?”

  啪。

  袁继咸把茶碗扫落在地,指着吴牲半天说不出话来。

  大明的文官集团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路线分歧。

  一方面是想要坚持抵抗,另一方面则是不如投靠新朝,还能保住自身富贵。

  左良玉对于这些督师们的话倒是不怎么在意,主要是手下有士卒将领的意见。

  看看他们是否还愿意在大明这艘破船上继续待着,还是立即换一条船。

  但是换船是有着极大的风险。

  贺今朝一直打着外民除害的口号,他们这些官军的行径属实是比贼寇还要能祸害百姓。

  谁都害怕被秋后算账。

  “你们都怎么想的?”

  听到左良玉询问,金声桓出声道:

  “左公,我们再逃就逃到广西、云南等地了,到时候贺今朝收拾完京城里的皇帝,定然不会放任我等盘踞在哪里,于其成为他人的军功,我等不妨早些同锤匪试探始谈。”

  贺今朝拿下数省,独独放弃难行的广西、云南二省,还不是为了封赏之后,再给一些人机会前来立功。

  金声桓的话倒是惹得众人认同,他们本以为还能坚持挺久的。

  至少等贺今朝出关外覆灭清廷之后,才能腾出手来整治他们。

  但目前看来,贺今朝并没有打算放过他们这群人。

  要么就选择继续逃跑,要么就地臣服。

  高杰听着投降贺今朝的主意,心中很是不爽。

  这帮狗官军说到底还是怕死,要是真刀真枪的同贺今朝打上一场,说不定会让锤匪畏手畏脚,不敢这么快逼迫他们。

  如今逍遥日子没过几天,又要无了。

  大厅内,有资格坐在这里的武将们立即吵吵起来,是降是跑怎么个章程,就是没有人说打一场吧。

  吵架摔东西之后,左良玉只得暂时安抚众人说他先派人与锤匪沟通一二,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权之类的。

  兄弟们也不想努力这么久,结果落在锤匪手里,啥都没剩下,还丢了性命。

  那不如继续在广西等地享受享受,大不了人死鸟朝天之类的。

  吴牲与金声桓作为使者就奔着锤匪大营而去。

  高杰则是回到了内宅,与邢夫人说了眼前的困境,他不想投降贺今朝。

  “若是李自成被贺今朝给杀了,那咱们投降贺今朝还有回旋的余地。”

  邢夫人坐在圆凳上,身穿着华美的狐裘,双手插在白狗皮手笼里:

  “可是李自成一旦投降贺今朝,依照贺今朝的性子,定然是容不下我们的。”

  听到这话,高杰连连颔首,是这个道理。

  以前贺今朝对于一帮起义的头领都有所帮助,前提是不在他的地盘上为非作歹。

  他们两个同为驿卒,关系要比他强上许多。

  再加上李自成的侄子李过与贺今朝的关系更好,高杰想都不想投降贺今朝。

  他宁愿拉着大队人马走,逍遥自在,自己全家的命他也都能护住。

  “那咱们今后去哪呢?”

  “要我说?”邢夫人脸上带着笑意:

  “趁着你还披着大明官府这身皮,咱们直接往云南去。

  先借机搭上黔国公的线,安稳下来,我就不相信锤匪占据四川后,就没有奔着云南发展的意图。

  到时候我们便是黔国公的盟友,又有张献忠、左良玉等人挡在广西,给我们几年发展的时间,就不怕拉不起一支强大的队伍来。

  我听闻云南还有象兵,可以整几个试试有没有效果,最不济我们还可以跑到缅甸去。”

  高杰对于自家夫人的这一番谋划很是兴奋,这样他的前途又变得光明起来了。

  大明总归有二百多年的时间,周遭的藩属国也好几个呢。

  缅甸那里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还不是被切瓜砍菜似的?

  “好好好,就依照夫人的主意。”高杰连忙殷勤的上前给他媳妇捏肩膀。

  “此事勿要对旁人说,我看左良玉部下的大部分人都想要投降贺今朝的。”邢夫人享受着自己喜欢男子的服侍,又叮嘱:

  “但愿左良玉能够多牵扯锤匪一番功夫,咱们待到天气变暖,方好出发。”

  “对对对,那我们便安心等着锤匪到底要怎么对这几十万人,再做打算。”

  高杰也与张献忠有所联系,总之是脚踩两条船,就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

  什么大明不大明的。

  对自己有利就用大明的旗号,对自己无利直接就说自己以前是大明的反贼。

  在张献忠与左良玉相继做出应对之后。

  赵小五接到左良玉的使者,也并没有耽搁,直接派人抄近路,送两位去广东面见贺今朝。

  然后率军进入湖广,着手接收张献忠遗留下来的地盘。

  这期间当然也抓捕了一些投奔张献忠又不愿意远离的人,这些百里侯还真有短时间捞钱捞不少的。

  对于处置这些人,赵小五很是熟络了。

  山西太原。

  杨玉休率先接到主公发来的消息,也没打开,直接找派人找高桂英以及刘宗敏等人来府衙。

  以免出现什么意外事情,到时候说不清楚。

  待到人到齐了,杨玉休展示完了火漆无误后,才打开。

  “主公令我们找许鼎臣商议一二,先礼后兵,询问他是否投降,若是他脑瓜子拎不清不投降,大军直接绞杀,扫清出山西前的最后一个阻碍。”

  杨玉休越念越有些激动:“主公令我们出山西东征,覆灭大明,刘将军作为拦截清军鞑子逃出长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届时双方汇聚在北京城外,定鼎中原,开天辟地!”

  “哈哈哈。”刘宗敏忍不住放声大笑:

  “好好好,大帅总算是有了覆灭大明的决心,不在韬光养晦了。”

  高桂英也是颔首,如今大明越发的孱弱,连吴国俊都控制了京师,那就控制住了大明皇帝。

  而洪承畴等人也不是大明的忠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