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陛下真棒

陛下真棒 第322章

陛下真棒 晴了 4414 2024-03-23 01:33

  ……

  杨戬缓步进入了御书房中,此刻,官家正在精神抖擞地挥毫泼墨,而他作画的模特,那条哮天。

  此刻正趴在一张矮几之上,脑袋高高的昂起,纹丝不动,犹如石雕一般。

  只是在杨戬进来的时候,缓缓晃了晃几下尾巴,然后又继续维持住它矫健的模特身姿。

  看着这条如果灵性的哮天,杨戬除了在内心默念三个六,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夸奖了都。

  官家瞄了一眼杨戬,继续沉浸在艺术创作中,有灵感,就要搞创作,这才是一位艺术家能够走向成熟巅峰的标志。

  足足小半个时辰之后,这一幅哮天卧石图小品,官家赵佶终于完成。

  满意地打量着这张画作,官家欣慰地笑了笑,这才撂下手中的毛笔。

  杨戬赶紧吹捧了好几句官家的艺术创作之后,这才小声地言及那皇城司都知杨雄在外面等候着。

  特来禀报与状元公相关的事务。

  此言一出,官家赵佶的面色陡然一沉,瞪了一眼杨戬喝道。

  “朕之前不是交待过,有关小高之事,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第一时间告诉朕。”

  “……”

  第五百八十三章 童贯那老小子……

  杨戬赶紧拜倒在地,连声请罪。

  “奴婢有罪,奴婢也是见官家您这几日心情烦闷,方才见您挥毫泼墨,这才心情稍好一些……”

  泥玛,拍马屁,结果直接就拍在马腿上,杨戬也是心中暗暗叫苦不已。

  好半天,这才听到了官家那潜藏着不满的冷哼声。

  “好了,只此一次,不要再擅作主张。去吧,快让杨雄进来。”

  杨戬这才朝着官家恭敬地应喏之后赶紧起身朝着御书房外行去。

  而一直就站在御书房门口的杨雄,听到了那官家训斥干爹的那些话,忍不住也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

  为自己想要拍状元公的马屁,毫不耽搁的就直接蹿进宫中而倍感幸运。

  等看到了干爹站到门口朝着自己脑袋一歪。

  杨雄深吸了一口气,恭敬地捧着那个木匣子小心翼翼地步入了说御书房后。

  双手往前一呈,便将今日状元公前往皇城司打听那位叫张叔夜的礼部侍郎之事源源本本地说了一遍。

  官家赵佶听了此言,原本那张严肃的脸庞上,渐渐地露出了释怀的笑容。

  “小高还真是,时时刻刻都不忘那苏州的百姓,也难怪他卸任之时,官衙都被苏州百姓围住险些走脱不了,还是使了计才能溜出苏州城。”

  说到了这里,官家赵佶又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仿佛看到了小高那狼狈不堪逃离苏州的场面。

  看着这一幕,杨戬与杨雄只能嘿嘿嘿地赔笑不已。

  官家赵佶,这才从那木匣子取出了那张叔夜的情报,认真地打量了起来。

  看着那张叔夜过往的种种功勋业绩,着实让官家赵佶两眼一亮。

  当真没有想到,原来这位礼部侍郎,居然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然屡立功勋,既干过军务,又理过军政。

  这不就是一个老年低配版的小高吗?

  毕竟在官家赵佶的眼里边,小高一出手就平定了江南朱氏之乱,又主政江南,让那刚刚发生动乱的江南恢复了往日的繁荣,甚至还能够更上一层楼。

  这样的本事,天下无出其右者,所以,其余所有文武兼备之人,跟小高相比起来,都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

  不过,既然是小高看中的苏州知州人选,也还算有可取之处。

  既然如此,那便让他去任职苏州,如此也才能够让小高放心。

  一思及此,官家赵佶朝着那杨戬勾了勾手指头,唤到了跟前之后,小声地吩咐了起来。

  杨戬一脸心领神会地频频颔首不已,好半天这才退到了一旁。

  直到这个时候,官家赵佶这才站起了身来,将那个木匣子重新递回到了那杨雄的手中,微微一笑嘉许道。

  “杨雄,你差事办得不错,你去领百匹丝绢。好好做吧,朕看着呢。”

  杨雄赶紧诚惶诚恐地朝着官家千恩万谢,这才与那正要出去办事的干爹杨戬一同离开了御书房。

  “干爹,官家想要让您去做甚?”

  “官家要咱家要去见一见那位赵相,这事,正好卖那赵相一个人情。也算是官家扶他一把……”

  “那这三司使之事,就没点进展吗?”

  “能有进展才怪,之前他蔡京被贬谪地方,赵挺之拜为宰相。”

  “回朝之后,蔡京自然要拿回权柄,那赵挺之又岂是他的对手。”

  “可问题是那蔡京是什么人,不把那赵挺之逼出朝堂,以示其威权,这事就不算完。”

  “结果官家要保赵挺之,赋其三司使之重权,蔡京能乐意才怪……”

  “现如今,已成僵局之势,这事吧,若是过往也还好办。

  可现如今,策是状元公所献,官家在小高跟前承诺过,以官家的脾气,怎么可能会退让。”

  听得心惊肉跳的杨雄不由得深以为然地感慨道。

  “看来,在官家的眼中,咱们这位状元公,比那蔡京的份量更重啊……”

  “好了,咱家去办事了,你赶紧回皇城司,对了,记得知会状元公一声,明白吗?”

  “干爹放心,孩儿定不敢忘。”

  杨雄心领神会地恭敬一礼,看到干爹大步离开,这才朝着宫外而去。

  ……

  官家赵佶在御书房内,闲坐半晌,大手懒洋洋地搭在那哮天的脑袋上。

  哮天眯着眼,时不时扭动下脑袋,官家这才又继续活动着手指,继续撸着狗头。

  现如今,那三司使之事,此刻正陷入僵局,一时半会,自己也想不到良策以解。

  要不,问一问小高?不不不……

  官家赵佶很快就摇起了脑袋,自己可是师尊,答应了爱徒,替他解决问题,结果到最后,居然去寻他问策,这算什么事?

  如此一来,岂不是显得自己这位师尊太过无能?

  但是眼下,困局如此,又怎么才能打开局面,思来想去,忧心忡忡的当口。

  就听到了外面传来的脚步声,官家一抬眼,就看到了那梁师成小心翼翼地朝着书房内张望。

  “何事?”

  梁师成赶紧进入了御书房中朝着官家一礼,这才略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地奉上了一本字帖。

  “官家,这是奴婢这些日子习字所得,若是官家有暇……”

  “哦,来,给朕瞧瞧。”

  听得此言,官家赵佶嘴角下意识一歪,朝着这位自己的不记名徒孙伸出了手。

  接过了这份梁师成的习字字帖,仔细地打量起来。

  看到了官家赵佶如此认真,梁师成内心不禁暗暗得意不已。

  看看,这就是努力学习的好处,好在自己颇有书法天赋,而今这瘦金体书法也几近大成。

  想必官家也定会十分的欣慰,宦官中,居然也会有像这样文采斐然,精擅书法的才俊。

  就在梁师成美滋滋的暗暗得意的当口,看到了官家嘴角含笑打量着字帖。

  梁师成决定更进一步,让官家意识到自己与那些宫中宦官们的差别。

  “奴婢之前听闻,那童观察也曾经向官家您求过字帖,不知如今童观察练得如何了,奴婢都想跟他比比……”

  听得此言,官家赵佶差点就乐出声来,哎哟,自己都差点把另外一位不记名徒孙给忘记了。

  是啊,童贯那老小子,咦……

  第五百八十四章 不愧是被朝野公认的昏君

  官家赵佶突然两眼一亮,撂下了手中的字帖,开始在御书房中疾走起来。

  官家赵佶这突如其来的操作,直接就把那暗戳戳给官家下眼药的梁师成给整的懵逼当场。

  这是咋的了?难不成,有什么事情,与那童贯有干系不成。

  不过,很熟悉官家行为性格的梁师成识趣地保持着沉默。

  由着跟前在自己跟前溜达,脑子则是在飞速转动。

  而官家赵佶此刻正两眼放光,现如今,那委任三司使之良策,暂时陷入了僵局。

  事情的推进寸步难行,既然推进不了,那自己为什么不把另外一件事给先办了呢?

  正好现如今朝廷臣工们的注意力全集中在那三司使之要务上。

  这个时候,设立参谋院的阻力,必定会小上许多。

  而他童贯之前不是成日叫嚣着要往那西北之地建功立业。

  呵呵,那可是朕为小高准备的立功之地,你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东京汴梁为好。

  而这参谋院使之职,正好拿来安抚住他。

  “梁师成。”终于,官家赵佶停住了脚步,朝着身后喝道。

  听到了官家那严肃的嗓音,梁师成赶紧上前恭敬一礼。

  “奴婢在,官家有何吩咐?”

  “你速速去传那童贯来见朕,要快,朕有要务,与他商议。”

  “……是,奴婢这便去办。”

  梁师成顶着一张迷茫的表情走出了御书房,行不多远,又忍不住扭头朝着御书房看了一眼。

  为何官家的反应,与自己的预判差别那么的大?

  看着看着,居然要跟童贯那老小子商议要务,咱家可是千辛万苦。

  这才从自己这些日子苦练出来的书法字帖是精挑细选出这些精华拿来给你欣赏,结果你脑子一歪,让我去请童贯……

  真踏马的,不愧是被朝野公认的昏君,脑子拐弯都不踩刹车狂轰油门的那种。

  ……

  童贯有些懵逼地看着跟前的梁师成,看着对方那张显得阴郁的阴柔面孔,总觉得心里边有些发毛。

  难不成,官家准备找自己的茬?

  “老梁,跟咱家说句实话,官家着你来唤咱家,就没说点别的?”

  听到了童贯开口相问,心情无比郁闷的梁师成抬起了头来,看了身边这位体格分外高大强壮的童贯一眼,淡淡地摇了摇头。

  “咱家有什么必要对童观察你撒谎?”

  “咱家可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老梁你既然是奉了官家之命而来,好歹也该查觉一些端倪才是?”

  梁师成砸巴砸巴嘴,眼珠子一转,罢罢罢,自己也很好奇,为何自己提及童贯练字之后,官家就会反应那么剧烈。

  梁师成便干脆把自己练习书法的字帖,交到了官家手中之后,官家审阅一番,就命自己来寻他童贯之事说了一遍。

  听得此言,童贯不禁脸色一变,莫非官家这是要检查作业。

  自己自打得了那字帖之后,也就仅仅练了十余遍,之后就直接撂在了一边。

  毕竟当初去跟官家要字帖,声称自己要学习官家的独创书法,为的是拍官家的马屁。

  没想到,官家居然当真了?……可问题是那幅字贴明明……

  心中乱糟糟的童贯却也不敢怠慢,赶紧勒住了马头,俯身朝着身边的心腹亲随吩咐了声。

  很快,亲随毫不犹豫地拔转了马头,打马狂奔而去。

  看到了这一幕,梁师成忍不住开口相问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