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长公主宠帝手册

第38页

长公主宠帝手册 湘水媚 2947 2024-01-17 22:35

    他没来由心慌地将手给缩回去,也不知他们有没有看到自己将李衡当挡板。

    而何长鸿下岸后,差人打听到自家妹妹没押他后,气势汹汹地就过来训道:“盛玉,你今日为何不押我?”

    等话一说完,他就后悔了。

    因为他这凶模样不仅给李御看到,连皇帝也看到了。

    作者:下午六点二更。

    第24章

    何盛玉尴尬地清咳一声, 她心虚地唤他一声哥哥,别的就没再多解释。

    她总不能说是因为她嫌弃何长鸿总是输, 才不想在他身上浪费银子, 就跟着李御他们随便投吧?

    到时,她回到府里不被他训哭才怪!

    而何长鸿见到皇帝后, 他完全就想左了。

    他想的是自家妹妹可能顾及着皇帝在场,就没再敢藏私下投他, 毕竟谁敢和皇帝过不去。

    他弯下腰, 拱手道:“璟公子安好!”

    赵璟撑着下颌看了他一眼,“你叫什么名字?父亲又是谁?”

    何长鸿道:“家父中书舍人何耿, 我是他嫡子, 名长鸿。”

    “那今年可曾参加科考?”

    “没……没中。”

    他话回完, 只想害臊地钻进汴河水里。

    毕竟今年可是难得有两次机会可以参加科考, 他父亲在朝中的官位也不低,他刚才还将家世名字在皇帝面前报的仔仔细细,以为皇帝是要夸他, 谁知竟然问的是成绩。

    可以说,何长鸿不仅脸色难看,好像人都痿了。

    他悄悄撇了眼昭宁长公主,发现她面色平常, 可见她对他科举落榜之事, 内心是毫无波动。

    赵璟面露善意,宽慰道:“无妨,下次再努力便可。”

    “谢璟公子宽慰。”何长鸿一时感动得再此朝赵璟拱拱手。

    他想着这次落第不要紧, 反正他已经在皇帝面前刷过脸了,保不准皇帝能一直记住自己,来年殿试他能有个好彩头。

    见着何长鸿一脸期待地模样,赵璟只勾唇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

    而此时,李衡恰好从龙舟下来寻人,因着今日要同韦啄风划龙舟,他换了件宽松的石青色衫,腰配墨玉,一步步行到看台前,早已吸引好多人驻足目光。

    “长姐!”他身上挂着银样小鼓,走路时随身晃动,看在格外显眼。

    赵璟的手不自觉摸上袖里放的那只银样小鼓,那对银鼓儿应该是老太君差人专门打造后给他们姐弟的。

    如今李御将她那只银样小鼓转送给他,他反而和李衡有了一模一样的东西,想想总觉得哪哪不对。

    可让他将这块银鼓丢了,他又舍不得。

    他抿唇看向李御,发现她从座上站起,正给她弟弟理衣,李衡还肆无忌惮,能正大光明享受着她的照顾,心中羡慕的要窜起火来。

    何长鸿此时也正羡慕着李衡,不过他羡慕的不是李衡能得长公主如此照佛,而是羡慕他的好运。

    李衡幼年是被认错身份,在宫中当了三年皇子皇子,可他恢复身份后,仍旧是贵族,且之后还因为父亲生前功勋,被先帝封为清河郡王。

    虽说宋国大大小小的郡王先帝封过不止一个,可能得封王位,往后哪里用得着像他们似的,挤破脑袋都要往科举路上杀出一条血路来,这能不让人羡慕吗?

    李衡顾念着这里人多,只让李御理了理他的颈上的衣袍后,就挪脚往后一退,而这一退正好看到赵璟在盯着他看。

    他不明所以地回望过去,赵璟就撇开目光,说自己饿了。

    现在已至晌午,确实到了该用膳的时候。

    今日是端午,好多人看完龙舟后便直接回府吃粽子。照道理,何盛玉也是时候该告辞了,她侧头暗示哥哥一番,两兄妹便心照不宣地离开汴河。

    赵璟表示自己还未想回宫,便被李御姐弟捎去栖竹堂,同老太君一起用饭。

    老太君现今年纪已高,端午过得多了,自觉和平日里没什么不同,刚才要不是何老太太过来送糯米香粽,她也不会想起编长命缕。

    她那个老姐姐的心思,老太君早就看清了,特别是这两日她格外勤快地爱往李府跑,这不就是想给何长鸿说亲,要李御嫁到府上吗?

    所幸趁着何老太太今日过府送香粽,她将这事直接跟她说清楚了,李家没有和何家结亲的意思。

    既然两家成不了姻亲,何老太太也不强求。她是个通透人,犯不着因为这事,就和她疏远关系。

    毕竟何老太太也十分有自知之明,自家孙子确实有些配不上李御。

    她回府后,一见他们兄妹二人到她院里请安,就将老太君直接拒绝两家结亲之事说了。

    总之这事没什么值得瞒的,何长鸿早知道,还能早点断了他对李御的心。

    何盛玉盼着李御能做她嫂子许久了,如今乍然知道两人不能成事,心里自然惋惜。

    她抬头见到他哥哥面色一片灰败,忙宽慰道:“我看殿下对哥哥似无男女之意,老太君许是看出这个,才没答应你和她的亲事!”

    何长鸿听后越发挫败,何盛玉也不知道是自己说错了话,她接着拍他的肩膀又道:“哥哥勿伤怀了,待你考取功名,汴京城想嫁你的闺秀只多不少!”

    何老太太也是这般想的,像他们这样的勋贵人家还是先立业为好,待功名稳握手中,又何愁找不到一门好亲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