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重生霸道嫡女_分节阅读_第42节

《国潮1980》 镶黄旗 7172 2021-11-29 11:05

  D-的我都信,咱们之间还信不过吗?”

  “可是哥们儿,你也真逗,还发什么誓啊。咱们都是男的,用不着这样啊。”

  “我呀,没别的了,就劝一句话,多难的事儿都能过得去。关键你得尽量往开了想,心里别有太大的压力和负担才能把事儿办好不是?”

  “得了,要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张士慧揣钱的手直哆嗦,呼吸急促。

  看着宁卫民一步步走上台阶的影子,他竟然像喝醉了酒似的。

  晃晃悠悠地在旅馆侧门的便道上打横,有点站不稳了。

  他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情,一件无法摆脱的事情。

  那就是自己如果就这么拿到了钱,实在有点卑鄙,有点阴暗,有点对不起这份信任和情谊。

  莫非他就是这样的卑鄙小人吗?

  莫非他骨子里就是这样自私的人吗?

  不,他是被钱给迷住了。

  不,他不能由着心里的魔鬼泛滥,对不起这样的好朋友。

  他要干的事儿虽然不是赌博,却一样有风险,他不能把借他的钱的宁卫民瞒在鼓里。

  这就好比你饥寒交迫时,有个好心人把你请到家里管你吃住。

  结果你却不告诉人家,你身上有跳蚤,有虱子,还得了传染病。

  难道这像话吗?

  钱是好东西,他也真缺,但不能这样拿到手。

  这一刻,张士慧终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这一刻,成了他生命的一个转折点。

  这一刻,很多事都发生了,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

  但唯有这件事是影响了张士慧一生,让他今后每每想起来,都无比庆幸的。

  那就是他叫住了宁卫民,决定说出自己的实际情况。

  “卫民,卫民!你等等……我,我还有事儿说……”

  张士慧带着哑音儿,冲着手已经拉在门把手上的宁卫民喊了一嗓子。

  同时快步追上了台阶。

   《国潮1980》正文 第九十四章 不甘

  眼看着张士慧快步朝自己奔过来。

  宁卫民的身体就在拉开旅馆木门的一刻停住了。

  他为张士慧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意外,转过了身子。

  “什么事儿?”

  而走到近前的张士慧,头却逐渐放低,有点不敢看他。

  “想来想去,我觉得不该瞒着你……”

  宁卫民愣了一下,明白过来。

  “你是说钱的用途?你赌了?”

  张士慧先是摇头否认。

  “没有,我是爱打扑克儿,可输赢不大,不过是块八毛的。”

  “很快跟我一起玩的又都是自己哥们儿。没人真为了赢钱,谁赢谁请喝酒罢了。”

  “尤其有了女朋友之后,我也想攒钱,更是玩得越来越少了……”

  随后叹了一口气,才继而道出真相。

  “其实我跟你借钱,主要是因为生意亏了钱,我想翻本儿。”

  “上个月,我一直就在外头做生意呢。本来打算赚点钱,也能像别人似的,买彩电,买冰箱、洗衣机,然后体体面面的结婚……”

  “没想到啊,忒背了点,我赔惨了……”

  宁卫民瞪着他,这次是真的惊讶,露出完全不敢置信的神色。

  “你?你在做生意?”

  张士慧露齿一笑,却带着无奈和惨然。

  “是啊,没想到吧?说实话,国庆节前,连我自己都没想到,我会动这个心思……”

  “那……你赔了多少啊?”

  “加一起大概四百五吧。不算你的,我还欠着外面三百多块。其实我手里剩下的钱,倒是够还债的。可要是那样的话,就等于我把自己的积蓄,自己的录音机和父母寄回来的钱都扔进去了……

  不得不说,张士慧最近这个把月实在憋坏了。

  他是真想把肚子里苦水跟谁好好唠唠。

  于是这一打开话匣子,也就收不住了。

  后面也不用宁卫民一一问了,他自己就主动“竹筒倒豆子”了。

  一五一十,把最近都干了什么,怎么干的,怎么赔的,怎么赚了,怎么又赔了,全说了出来。

  “……卫民,我心里真堵得慌。我就不明白了,看别人干,都能赚着钱,怎么就我这么倒霉。你说我能甘心吗?连到手的钱都让我自己给砸了……”

  “哎,没办法呀,做生意赔了这么多,我也只有靠生意赚回来。可做生意得有本钱,本钱越多,翻身才越快。可除了跟你借,我也没别的路子了……”

  “哥们儿,这些话,我没跟任何人说过。真正的情况我不敢让人知道,连女朋友我都不敢说。刘炜敬现在还以为我赚了呢。”

  “可我就是没法骗你啊。真的,你局气,对我绝对够意思。所以我也不能不够朋友。如果你现在要把钱拿回去,我绝对理解,只求你别把我的事儿露出去就行。”

  “总之……总之这回,都是哥们儿对不起你!”

  张士慧充斥着歉意的语气绝对诚恳,宁卫民能感受得到。

  所以他根本没有一点被蒙蔽的羞怒,也没计较的意思。

  而是关心起更重要的问题。

  “那你到底是打算怎么办呢?我是说,如果我还愿意借你钱……”

  张士慧似乎没想到,愣了一下,很快就以激动和希冀掺杂的语气说。

  “我也不瞒你,我听人说花城那边,蛤蟆镜才卖五六块一个,电子表才十块一个。”

  “我想的就是找张假条,干脆自己跑趟南边。不拘蛤蟆镜还是电子表,反正要能进点便宜货回来,一趟我就彻底翻身了。”

  “哥们儿,你要愿意拉我一把,我忘不了你。到时候我……………”

  不过这次可不一样了,没等他许完愿,宁卫民就反问一句。

  “那到时候你要再赔了呢?”

  这敏感的一句追问,登时就让张士慧的脸红透了。

  即使是夜里,也挺显眼。

  是啊,要再赔了又怎么办啊?

  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而且可能性还不小。

  长途漫漫,人生地不熟,语言也有障碍,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否则他含糊什么?又怎么会心底罪恶感泛滥,把实情告诉宁卫民呢?

  张士慧喉咙就被堵住了似的,一时说不出半个字来。

  好在宁卫民及时发现了他的窘态,赶紧解释。

  “你别多想啊,我不是怀疑你能力,也没挤兑你的意思。”

  “其实我就是想弄清楚一件事,你真的这么想做生意吗?挣钱对你就这么重要吗?好好待在家里不好吗?谁的日子不是这么过?”

  “打个比方,如果我不借你钱呢,你还会去南方吗?如果我借你钱,可你再遭遇失败呢?你是会心灰意冷,还是继续尝试其他的生意?”

  而张士慧眨巴着眼睛琢磨了老半天,才自以为听明白了。

  “哥们儿,我知道你是好意,想劝过悬崖勒马,过本分日子。怕我掉进钱眼儿里去。可我恐怕得让你失望了。”

  “因为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一辈子就过像抠抠缩缩攒钱活的日子。我更不甘心让刘炜敬跟着我吃苦,去羡慕别人的阔绰。而就赚钱来说,没有那个行业比做生意更便捷、更迅速。”

  “不怕你笑话,就这一个月,我虽然没赚到钱,可做生意这件事,已经成了我人生新的出发点,新的目的地。因为我看见了,亲眼看见了,确实有人赚了钱,过上了好日子。”

  “我承认,那对我的诱惑太大了,这种生活太痛快了。不但是物质享受,更能让一个男人拥有脸面。可要指望上班攒工资,永远实现不了。”

  “我真的没法再像过去那样,只看着自己的脚面活了。所以即使撞了南墙,我也不会死心的。万事开头难,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吃一堑长一智,我相信自己早晚也会像别人那样赚到钱的。”

  “当然,我说的这些你或许不以为然,也许你还会觉得我市侩、俗气。那我只能说你现在还年轻。没女朋友,也没用钱的地方。等你再过几年,你肯定就知道钱的重要性了。”

  张士慧说这些话时,是认真斟酌了言辞的,态度也很诚恳。

  唯恐让宁卫民不高兴,更怕宁卫民误会他是不知好歹。

  可结果呢,他怎么也没想到,宁卫民竟然因为他这番话笑了。

  而且看神情,听语气,是真的很高兴。

  “哥们儿,我看你的面相是有财运的人,我觉得你一定能得偿所愿。我敢打赌,一年之内,你就财大气粗了。”

  这样的回答当然是张士慧想不到的。

  他瞠目结舌,很有点怀疑宁卫民说的是反话。

  “卫民,你没事儿吧?”

  可宁卫民下面的话,瞬间就安定了他的心,甚至让他生出了喜出望外之感。

  “我说真的呢,没别的意思。把金钱视为污浊,是傻清高的人,把挫折变为金钱,是最实惠的人。就冲你这个百折不挠的劲儿,我就觉着你肯定能发财。”

  “我其实倒是担心你的理想,是没灾没祸,稳稳当当过日子。要真是那样的话,穷,才是命里注定的。因为你缺乏真正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

  “不过我还是得说句实话,你做生意缺乏经验。你这个计划路子虽然对,可风险大,收获少,即便做成了也不是太划算。如果你愿意,我倒是可以给你详细说一说,而且我有个更好建议给你。”

  “当然,听不听在你,反正无论怎样,钱我是不会拿回来的,还会借给你。这肯定没问题。你觉着怎么样?你要乐意好好聊聊呢,等待会吃了饭,咱沏上茶再慢慢说,我这嗓子都冒烟了……”

  张士慧这还有不愿意的?

  他点着脑袋立马答应。

  “好好,卫民,那你就帮我好好参谋参谋。只是,耽误你下班了……”

  “客气什么。走,先回去吧。咱都出来老半天了,跟你搭班儿的是刘姐吧,估计已经来了,昨天人家一人扛了一宿,想你着呢。这再见不着你,更不乐意了。”

  “她是想掐我吧?嗨,今儿我一人扛不完了?一会儿放她别地儿转悠去,咱俩正好说话。”

  就这么说着,二人终于又走进了旅馆。

   《国潮1980》正文 第九十五章 生意经

  人们通常认为,贫困是催人奋进和使人走上发财致富道路的动力。

  但这个观念其实是片面的,或者说表达的重点错了。

  人穷,其实并不能完全使人产生致富的愿望。

  就拿张士慧来说吧,像他这样自己能有三间小房,一个月有六十多元工资可自由支配的生活。

  在京城的草根阶层中,已经算是极好的了,他甚至可以算是新一代的贵族。

  生活远比他要窘迫,比他经济条件负担重的家庭,还有着千千万万。

  这还是城市里呢,就更别提广袤的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了。

  所以这就会产生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了。

  那这么多的穷人,这么多一贫二白的家庭。

  理应都迫不及待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从而成为富翁才对。

  可为什么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呢?

  为什么同样的时代大潮下,真正能变成富人的如此凤毛麟角?

  为什么张士慧会比那些比他更穷的人,勇于走出这一步?

  如此看来,因为受穷才会去拼命致富,显然是缺乏生活逻辑的。

  而事实是,真正的致富动因源于个体自身价值取向的醒悟。

  我们的国人可以说都穷惯了,老百姓其实不怕穷,只要饿不死,忍着就是了。

  哪怕再穷,也会用老婆孩子热炕头,打牌下棋闲聊天,这些与众相同的欢乐,达到聊以**的心灵平衡点。

  我们大多数人真的都很容易满足。

  当餐桌上的窝头变成了白面馒头,大腌儿萝卜变成了西红柿炒鸡蛋、蒜苗小炒肉。

  往往就会心满意足地赞叹生活的滋润了。

  说白了,虽然人人都愿意过好日子,可却又都不愿为此承担大的挫折,让自己的生活经历大的波动。

  只有少数人,少数能够觉醒自我价值和野心的人。

  才能不畏惧大风大浪,能够坚持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样的人遇到挫折,不会在追求财富的路上一蹶不振。

  反倒会更加振作,更勇敢的塑造自己,百折不挠去实现愿望。

  宁卫民就是因为觉得张士慧展现出这样的特征,才愿意为他指点迷津。

  这既是因为生意人和生意人天生就像有血缘关系一样的亲近。

  也因为生意人之间利益亲和使然。

  像他们这样的人,这个年头可不容易遇见,如果愿意,当然有机会互惠互利的合作一把。

  宁卫民其实很需要像张士慧这样算得上亲近,又比较了解的合作对象。

  当然,对他来说,张士慧身上的缺陷也是同样明显的。

  这小子太嫩了,虽然具备追求财富的决心和勇气。

  但还欠缺一个生意人的眼光和经验。

  特别在初涉商海中的第一次扑腾里,他表现得相当幼稚而且莽撞。

  但他还仅仅把自己呛水的原因,归咎于运气背而已。

  仍旧远远没意识到做一个生意人需要多么大的本事。

  要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句流传甚广的民谚,叫做“三年能学出一个手艺人,十年也学不出一个生意人”。

  还有一句是,“一等智商者从商,二等智商者从政,三等智商者从文”。

  这些话虽然具有一定主观片面性,或是看问题的角度上存在差异。

  但起码能说明做生意这事儿并不像人们想象这么容易。

  事实上,咱都别说宁卫民前世在商场混起来有多么困难了。

  就是这个众所周知做生意的大好时代,造富无数充满了机遇的年代。

  真正能从商场里发迹的人也没多少。

  如果有谁不信大可以看一组数据。

  因为据有关资料记载,1980年京城从事个体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为五万人左右。

  到了1992年,这批人真正成为大款的只有两成。

  另有两成的人,因为种种原因甚至改行了。

  就像张士慧经历的两次失败似的,既是属于偶然,也有必然的成分。

  由此可见,并非所有有头啖汤喝的人,都有本事端着这碗滚烫的汤,安然喝下肚儿的。

  头一个想吃螃蟹的人,也很有可能被螃蟹夹住了手指头,从此对这东西看见就害怕。

  所以宁卫民很有必要,也很愿意,把这里面大致的情况给张士慧说清楚。

  以防他在这条路上再吃大亏。

  这一天晚上,在渺无人迹之时,重文门旅馆前台的柜台后。

  吃饱了宁卫民和张士慧都泡上了一杯酽茶,守着一大壶的开水和两包只余一半儿的烟开聊。

  给他们解闷儿的还有一包“怪味胡豆”,来自宁卫民拍众位女同事马屁的残余。

  这玩意如今在京城尚是一种新兴食品,挺时髦。

  是宁卫民刚在鲜鱼口里,那还挂着“秋江食品店”牌子的老号“通三益”买的。

  也正是因此,那位目前和张士慧做临时搭档的刘姐,才会喜滋滋的拿着两包这玩意,跑到后勤部找洗衣房的熟人聊天去了。

  真正的把前台这块地方儿,让给了这俩钱串子切磋生意经。

  要说宁卫民这口才和肚儿里的玩意可不白饶。

  乍一开口,不但整了一个《百家讲坛》的做派,把张士慧给震住了。

  而且说得东西也确实是言之有物,切中要害,真由不得对方不服气啊。

  “……我跟你说啊,这要想把生意做好,赚到钱。真不是你想那么回事,光凭撞大运可不行。有人把做生意的条件归之于,精明加机遇,这都太简单。”

  “因为这里面的道行啊,太深了。绝不是一个人随便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而我认为重点得先认识清楚自己。”

  “打个比方,就像那些知名画家或文学家,你看谁作品好,要问他成功秘诀。人家也只能坦然一笑。”

  “当然,或许他可以跟你说出个一二三四来。可即使都是实话,你要照着他说的做,也保准儿走瞎道儿。”

  “为什么呀?就因为每个人的自身条件都在哪儿摆着呢。你是个什么胚子,就能成什么材料,这一点没商量余地。强努啊,只能是给自己找罪受。”

  “同样的道理,咱要做生意,也得找做适合自己的项目和方式,才能事半功倍。否则那就容易出岔子。要不有句行话叫做生不如做熟呢。就是这个道理。”

  “你呀,之所以赔钱,首先就吃了这个亏了。”

   《国潮1980》正文 第九十六章 不简单

  宁卫民尽量把道理说得简明扼要,就是为了能让张士慧听明白。

  可这话也有点副作用,容易触碰人的自尊心。

  这不,张士慧就有点被碰疼了,反应比较激动。

  “啊!什么什么?强努?”

  “哥们儿,你这话什么意思?是说我连卖水果、卖蛤蟆镜都不够格吗?”

  “不是,我就不明白了,这水果和蛤蟆镜,还有什么生啊熟的?谁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啊……”

  眼见张士慧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嘴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