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霸道嫡女_分节阅读_第25节
D-不知道,可他知道啊。
甚至到眼下这一步,还顺便释清了他心里的一个疑惑呢。
敢情今儿早上出门前,他就建议老爷子应该穿体面点去,担心人家会压价。
可康术德却说不用,还跟他说,穷也有穷的好处,卖画也分穷卖和富卖。
而他再要细问呢,师父偏偏就不说了。
后来他琢磨了一路这事儿,也没琢磨出个名堂。
直到现在,才真正懂得了老爷子的用意了。
可不嘛,也只有做出穷相来,才能把这步棋走得天衣无缝呢。
那下面自然不必说啊,还是老老实实静观师父的表演吧。
就这老爷子,邪性主意层出不穷,太合他的脾胃了!
要不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
这就是缘分。
(注:葆光,行话,是指画心和覆背纸犹豫长期摩擦产生的一种亮泽。)
《国潮1980》正文 第五十五章 主动权
俗话说,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首自来。
这话用这儿,其实也挺合适。
像荣宝斋,这么大的名气,这么大的店,还是跨业经营。
各部门加起来小一百号人呢。
所有大小事务,只凭一个正主任和一个副主任管理。
那二人必定日理万机啊,哪儿能说见就见啊?
一般名气的画家来到这儿,也不可能有这待遇。
所以如果荣宝斋的领导能亲自过来解决问题。
这绝不是人家给康术德面子,而是人家给沈周和石涛面子。
但这恰恰也就是说,兹要是人过来了。
这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对这两幅字画的重视,表露出一种先决的期望。
也就意味着康术德他们已经悄悄的变被动为主动了。
今儿跟着老师傅过来的人,自称是荣宝斋的副主任,四十来岁,姓宋。
来了之后,他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就只顾着去瞅东西了。
东西看过了,一改刚才进门时的冷淡严肃,变得热情又多话。
他让老师傅给拽出几把凳子,拉着扯着让康术德坐下谈。
这显然又是个好现象。
何况老爷子可站了老半天了,也巴不得能歇歇腿儿,于是一点没推辞就坐下了。
只是没有宁卫民的座儿,让这小子可是眼馋极了。
但没办法,这个年头可没什么顾客是上帝之说。
凭他的年纪,没资格跟这些年纪长他一辈的人一块儿坐,这就叫长幼有序。
结果怎么样?
这宋主任开口问的第一句,就招宁卫民不受听。
“问您个情况,这两副字画是您自己的?”
这小子心里可正为没座儿别扭呢。
自然不必客气,直接就飞过去一烧鸡大窝脖儿啊。
“什么意思?是不是看我们穷啊?我们这可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是清清白白自己的东西。”
宋主任被戗得有点尴尬,目光这时才注意到宁卫民身上。
为此,康术德不能不假意愠怒,瞪了宁卫民一眼。
“没规矩”。
然后转头对宋主任致歉。
“这是我侄子。让您见笑。”
宋主任能怎么办?
摆摆手,故作大度笑了。
“没什么没什么。年轻人嘛。”
但回过头来,跟康术德交谈却显得更客气了一些。
可见宁卫民的“莽撞”也有积极作用。
“老先生,我可不是那意思啊,请勿见怪。”
“主要是因为这修复费也就这样了,我们给您真减不了几个。我们店也没有分着付钱的规矩,真是很为难啊。”
“可如果这画儿就是您自己的呢,我倒还有个变通的办法。就是想跟您建议一下,希望您把这两幅字画出让给我们。”
“如果您愿意的话,您不但不用花钱,还能带着一笔不少的钱回去。您觉得这样行吗?”
那老师傅也在旁帮腔。
“您不是手头紧吗?您要因为价钱的事儿不修了呢,这两件儿东西多半儿就得毁了,太可惜了。您要给我们店里,这两样东西修复的钱,就不用您再出了。一举两得,多好啊,是不是?”
说完,这二位都盯着康术德看。
可没想到康术德几乎无动于衷。
老半晌才沉着脸说,“我是为了保住这两件东西才来的。怎么您二位,反倒还劝我抖搂家底儿啊?”
宁卫民也是个好帮手,抓住机会猛敲锣边儿。
“就是,我们来是修东西的。怎么好不央的又变成卖了?您二位得着东西,当然是觉着好了。可我们东西没了呀,好什么呀好?”
这话实在过头了,是好说不好听啊。
老师傅当场脸一红,嘴支吾了。
宋主任倒还应付得来,赶紧圆和。
“别这么说,别这么说。看看,又误会了不是?我们真是出于好意,在替眼下遇到的问题,找个最好的解决办法。”
跟着他不再理会宁卫民,专攻康术德这一路。
“我看得出,老先生,您不是一般的人哪,要不然您不会有这两件东西,更不会想着要来修复。”
“可我有句话您别不爱听。要说在咱京城里,那有名的府门儿、宅门儿多了。可这些年都怎么样了呢?曾经沧海难为水。辉煌,对谁家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不瞒您说,我们这儿啊,现在几乎每月都得收上来几十件儿,十几件儿的好东西,几乎全是从过去的有名有姓的人家送来的。”
“而且和您拿来这两样东西,状况都差不离儿。许多书画,全是残了、伤了、缺了、朽了、霉了的。为什么?不就因为头两年那情况,保存不易嘛。”
“要说这些顾客呢,许多人原也不想撒手。因为差不多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都想留个念想儿。这能理解。”
“可问题是,书画不是瓷器、铜器,需要特定的保存方式和条件。如果保存不得法,看着挺好的东西,在自己手里一天天的烂掉,会更心痛。”
“如果您懂书画也爱书画,就应该理解。与其如此,那倒不如卖给国家,反倒能妥善保全了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财富。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所以您真要愿意卖的话,谈不上什么抖搂家底儿,这不丢人,反倒是为咱们保护文物做出了贡献。”
宋主任说到这儿,又看了一眼宁卫民,故意还多加了几句。
“老先生,这还是只是一方面。现在的书画行情其实不错,比头几年好多了。您要用卖画的钱,改善一下生活条件,不一样是好事嘛。”
“咱们实话实说,其实现在谁家情况都差不多,谁也比谁好不了多少。最实际的问题,一是手里都不富裕,二就是要为家里孩子打算。”
“就像您这侄子,没几年就到成家立业的年纪了。问题是现在这个年轻人结婚啊,办事啊,经济方面的要求也不小啊。”
“过去的三转一响是老黄历了,现在都要电视,录音机了。您即使不为自己考虑,手里如果多些钱为下一代支应,难道不是好事嘛?”
宁卫民听了不免好笑。
他知道宋主任这是旁敲侧击,拿他说事呢。
甚至是渴望他能为利所动,主动帮着说话。
可这心眼儿用的弄巧成拙,反倒更暴露出宋主任自己迫切的心情了。
《国潮1980》正文 第五十六章 老腊肉
不用多说,宁卫民都能看出来的东西,自然更逃不过康术德的眼睛。
不过表面上,老爷子还是将计就计,像被说动了。
“您说的也是道理,我们家呀,也没别人了。就我和这孩子相依为命。说到底,过日子图什么啊?不就为了家和圆满嘛。有儿孙满堂陪着,比这死物件儿强。”
“再说了,这么好的东西,好几百年啦,留下来不容易啊。万一毁我手里,我也担不起这罪孽。”
“就像你们二位说的,既然于公于私都是好事,我何必硬把着不放呢。只是行情真的好了吗?那比头几年又能强多少?”
听到这话,宋主任不禁面显喜色,忙不迭应着,是全无戒心。
“哎,您这么想就对喽。您放心,行情真的好了。比头几年强太多了。这么说吧,假如十年前,您要送来一件儿东西能卖一百,今天就能翻一倍,甚至更高。”
老师傅也在旁欣许的点头。
“老先生,您开明。您肯出让,我们是相当感谢啊。”
可他们高兴得还早了点儿了,因为等到真正谈及实质的价钱了。
他们这才知道,眼前这块老腊肉,到底有多难啃。
敢情宋主任尽管是一再保证,拍着胸脯说他们肯叟无欺,诚信经营。
还说国营商店不是旧社会的当铺,绝对按照物品的实际价值给,肯定尽量按照最高价收。
但康术德却不理他那一套。
老爷子是自说自话,非得把话点透了,丑话说在前头才行。
“您可别这么说。最高价?这哪儿有最高啊?古玩字画这东西,本无定价,货卖识家。”
“就这两样东西来说吧,我要是把它卖给收废品的,十块八块就到头了。”
“我要把它送到店里呢,一千两千是它,三千五千也是它。真要碰上爱这玩意的主儿,三万五万是它,数十万上百万也是它……”
话到这儿,宋主任和老师傅脸色就都变了。
因为一般人是绝不可能有这番见解的。
这样的话只有绝对的行家里手才说得出的。
果不其然,老爷子随后更是语出惊人,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其实早些年啊,有那么两次,我差点把这两样东西出手了。没出息嘛,过日子一遇到难处,就免不了想到这个。可为什么又留下了呢?就是因为行市不合适啊。”
“不瞒二位,我其实早就认识你们王仁山王掌柜。五几年的时候啊,我就来过你们这儿,找他。可那时他虽然还挂着个副经理,却不揽事了。”
“当时你们这儿经营状况也不好,都差点改杂货铺了,净卖些年画、版画和小人书的。给我开的价儿就跟买醋、打酱油似的,根本没法提。这两样东西,加起来还不到两千块。”
“到了七十年代初的时候呢,市面上管得松动了。我手紧,又动把画出手的心思了。只是这次就不敢再找你们了。”
“那次去的是韵古斋,他们给的价要好一点,比五几年高了一倍不止,不到五千块。可这还是不行啊。差老鼻子去了。我舍不得,就又抱回去了。”
“说真的,我怎么也没想到,又过了八年,我还会再来你们这儿。而且明明是谈谈修复的事儿,怎么又绕回去了,又谈起这字画出让的事儿了。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缘分。”
“那好,既然你们今天又主动抻起这茬来了,还挺有诚意,说能翻一番。那我也不多要你的,只要不让我吃太大的亏,那就行啦……”
好嘛,什么都不怕,就怕这样扮猪吃老虎的。
宋主任是本以为自己的吐沫没白费,劝说了半天,离大功告成只差一步了。
喜不自胜下,这才夸的口。
可他哪儿能想到,今儿偏偏遇着个真正的大行家,根本没法糊弄。
现在人家站在他的大话上往上够价儿,他还能不难受吗?
说白了,这就跟他自己唱歌起调儿起高了一样,也只能努着劲儿往上走。
兹要一开口,这钱就绝不能给少了啊。
什么叫得意忘形,语多必失啊!
这就是!
“哎呦,老先生,您可别误会。说翻一番只是个大约估量。”
宋主任是满脸苦笑,频频摇头。
“您别忘了,您这书画可是来修复的,有残有缺啊。即便是行情翻了一番,可您这东西的质地有问题啊。而且我们收来,不还得负责修复嘛,这也是经营成本……”
好在对这话,康术德倒是点头赞成。
“这话有理,那您能给多少?”
“五千……五,您看怎么样?”
宋主任极为费劲的吐出一数儿。
他本想说五千的,可看着康术德的眼睛一扫他。
不知怎么就犯了虚,又加了五百。
可没想到,即便如此依然挨了挤兑,而且他自以为合理的压价理由也被推翻了。
“这就是您不对了。给不了一万,也不能拦腰斩啊。合着您说的行市好,就比我头些年问的价儿多了这么点儿啊?”
“是,书画质地是有问题,可你们不是能修复嘛。这老师傅亲口跟我说,能修如旧,一点不差啊。”
“没错,修复是占经营成本,可合算出来的费用只是二百元。”
“那我问问你了,二百的修复费能造成多少差价?如果我在你们这儿先修好了,再问你价码呢?你也说这个数儿吗?”
宋主任立刻被问住了。
那老师傅也跟着着了急。
可他笨嘴拙舌,更说不出什么。
“那……要不然六千五?”
宋主任的牙关已经咬紧了。
康术德却还是摇头,甚至是出言指责。
“不是我说啊。您这儿可是容宝斋啊,应该是最懂书画的地方了。怎么能跟那小商小贩的学小家子气呢?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而一牵涉到店铺的声誉,宋主任可有点不乐意了。
“老先生,您这是什么话啊?买卖买卖,必然得讨价还价啊,咱们这不是正常商量吗?”
嘿,没想到,康术德的道理充分,比他更硬气。
“什么话?我就这话!”
“我倒想问问了,今天是不是您主动要收我东西的?是不是您说诚心实意,要给我个最高价?还说现在行市好,比头两年强多了?可这就是您给我看的诚意吗?”
“细批评,慢给价,快回头,这是过去打小鼓的伎俩!您一个堂堂大商家,做得是开门迎天下客的大买卖,居然给我用这手儿?”
“下一步,您是不是就该说,这就是最终的价了,买卖不成仁义在啊?我若不依你,回头再跟别的同行打个招呼,想把我搡上啊?嘿嘿,那您才叫真学到位了呢……”
嘿,就这话,宋主任听了这叫一个窘啊。
刚才他唯恐自己说少了,现在真是后悔刚才说太多了。
说真的,刚才他还真是脑子转了一下,想就此终止交易。
可没想到,这老爷子直接还把他的后路给堵上了。
这话多诛心啊?
就冲这个,他想不继续出高价儿都不行了。
瞧瞧这份倒霉催的吧!
《国潮1980》正文 第五十七章 词穷
正因为理屈词穷,宋主任一下变成了康术德恰才的模样。
他沉着脸,皱着眉,闭着嘴,只言片语都说不来了。
连那老师傅也是目瞪口呆,有点不知如何是好。
最惨的是,他们就连拖延片刻,仔细思量一下也做不到。
因为康术德根本就不给他们留细琢磨的工夫。
这老爷子,尽管嘴上充着大度,替对方开脱。
可实质却是在挤兑人,步步紧逼。
“哎,算啦。咱们其实犯不上为这点事儿较劲儿,越较劲越丢人不是?”
“我知道,或许是送咱们店里好东西是太多了。您眼高,不大稀罕我这两件,能理解。”
“您真不想要了,现在直接言语一句,没关系。您要是觉着开不了口,摇摇头就好,我也断不会难为您。”
“顶多了,今儿东西我拿回去,继续跟家扔着去。既然都扔这么些年了,再扔些日子怕也没什么……”
宁卫民在边儿上看着这个乐呵啊。
心说了,老爷子,您这真是以几之长攻彼之短啊!
谁搡谁啊?
这倒打一耙,您玩儿的太溜儿了!
谁打小鼓啊?
这反咬一口,您都练得出神入化了!
您可真是“特没谱”的活祖宗啊!
嘴里说着别人,自己把坏招儿都使尽了,就没您这么欺负人的!
不过乐归乐,宁卫民也不是纯粹看笑话,反倒是个挺合格的“托儿”。
一见老爷子连欲擒故纵都用上了,又恰到好处来帮忙了。
“大爷,大爷。他们不要正好啊。您不是跟我说过嘛,卖主儿有卖主儿的行路,关键是看买主儿识不识货。他们既然没这福气,看来这东西还应该是咱们家的,这不算咱反悔。”
“您还甭说,我忽然发现,这些玩意好像越搁越值钱,比银行利息高多了。得亏您当初没卖,要不咱就亏大发了。您说真要在家里再搁个十年,这两件书画是不是还得翻跟头呢?”
“东西是得修,可您还别为钱不凑手发愁。我有了个主意,您听听行不行?不是修复这幅画最便宜吗?那咱就先修这一样儿。等修好了一样,把这画出手,再拿卖画的钱修这幅字。”
“这样再怎么着,咱也能保住一样啊。修复这段时间,咱们还能想想办法凑钱,最好是一样也不卖……”
什么叫左右两难啊,什么叫进退失据啊。
宋主任现在有了至深的体会!
要继续报价吧,他觉得价格肯定就得超标了。
店里他经手收来的书画,还没开过这么高的价儿。
他会觉得很难跟店里交代。
可要到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