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脸谱下的大明》

脸谱下的大明_分节阅读_第81节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7010 2021-11-29 11:04

  D-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只剩首级,烧了。”

  “烧了?”董邦政一皱眉,觉得有些古怪。

  钟南没解释什么,也没再说什么,闷着头带路径直去了晒谷场。

  当晒谷场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

  不大的晒谷场被分成两块,东面树起高高的木架,七八只胳膊举着一个被绑着的人抬上去,强行让其在空中保持坐的姿态,下面赫然是一根尖锐的木棍。

  被绑着的那人脸上涕泪横流,疯狂的扭动身躯,被塞了块破布的嘴里呜呜呜喊着什么。

  但下一刻,呜呜呜的声音尖锐起来。

  两根长长的木棍顶在那人的两股处,让他不会很快坠落。

  曹邦辅、王崇古和董邦政都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心中寒意大生,这只怕比腰斩还要痛苦,不比千刀万剐来的轻松。

  他们转头看向晒谷场的西面,钱渊正安之若素的坐在太师椅上,不远处地上躺着一个脸上血肉模糊的汉子。

  一只小黑猫喵喵叫着灵活跳过来,沿着钱渊的裤子往上爬,尾巴一甩将一旁桌案上的茶盏打落,清脆的声音吓得它一头钻进钱渊的怀中。

  在下巴处摸了摸,钱渊抱着小黑猫笑着起身,“华亭生员钱渊见过诸位。”

  “这位是应天巡抚曹公吧?听闻就在上个月,曹公进剿松江倭寇,亲披甲胄,锐意进取,大败倭寇。”

  “噢噢,这位是常州兵备道……不,是苏松兵备道鉴川先生,钱某人在平泉公门下学制艺曾多次听其提起。”

  “克平兄也来了,半年了,不知乡梓如何?”

  三人都是手握重兵的抗倭将领,是东南抗倭战局的中坚力量,这一刻都懵懂的只知道点头应是。

  不能怪他们失态,而是这一幕太古怪了。

  特别是和钱渊已经很熟悉的董邦政,在他眼里,被倭寇裹挟千里,历经无数战事,但似乎什么都没有变,眼前的钱展才一如往昔,温文儒雅,处处周到。

  这本身就极为诡异。

  寒暄几句后,气氛才渐渐松动下来,董邦政指着木架问:“那是被生擒的倭寇?”

  “嗯,此人是明人,早年经商,足迹遍布浙江、南直隶,此行他为向导。”钱渊微垂眼帘,“倭人该死,他更该死。”

  “但……”王崇古苦笑两声,“总要审问再明正典刑吧。”

  “鉴川先生是觉得刑罚酷烈,还是觉得应该问个究竟?”钱渊的话单刀直入,让王崇古哑口无言。

  董邦政脸颊动了动,这钱展才原本就口才犀利,现在更是了得,而且比之前带着更强的主动性。

  这股倭寇从嘉兴登陆,数千里奔袭南京,其中透着太多的诡异,王崇古真心不想惹祸上身,这种事要问也要巡抚衙门的人来问。

  “问个究竟,地上还有个。”钱渊踢了脚地上的李福,“你说说看,刑法酷烈吗?”

  在最后一刻逃脱悲惨命运的李福疯狂的摇着头。

  “呵呵,呵呵。”钱渊笑声低沉而压抑,“千里所见,死在他们手中的百姓何止千人,千刀万剐都嫌不够呢……”

  日头已经升上来了,烈日照射下,侧面的王崇古眼睛一花,笑着张嘴的钱渊口中森森白牙似乎反射着寒光,他忍不住又往后移了一步,曾经在边塞见识过战阵的他似乎嗅到了钱渊身上洗褪不掉的血腥味。

  ……

  众人选了一栋宅子歇息,又让护卫去做些吃的,顺便聊起昨晚战事。

  “没什么。”钱渊轻描淡写的说:“半夜出来准备逃走,结果正好撞上了钟南、王义他们。”

  “他们来的时候,村外的哨探已经死了。”

  “我杀的啊,总归上过几次战场,还算拿得动刀。”

  “倭寇首领也是你杀的?”

  钱渊神色一僵,“算是吧。”

  “什么?”

  “头槌撞晕再下刀的。”钱渊随口解释,眼角余光瞥了瞥钟南,之前提起过不要说出去。

  钟南缩了缩脑袋,现在他对这位兄弟实在是又敬又怕,实在是个狠人啊。

  诸人正说着,突然外面传来马嘶声,一个老人大踏步走进来。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董邦政介绍道:“这位是南京户部主事大洲公。”

  钱渊笑着行礼,“晚辈久闻大洲公……”

  “你就是钱展才?”赵贞吉脸色并不好看,只看了一眼钱渊,视线在其他人脸上来回移动,“曹大人率兵进剿,全歼倭寇,本官会呈上……”

  “咳咳,咳咳。”曹邦辅脸皮没那么厚,冲一旁使了个眼色。

  “大洲公误会了,我等清晨率兵至此,倭寇已然覆灭。”董董邦政轻声道:“钱展才在内,钱家护卫、狼兵在外,里应外合全歼倭寇。”

  但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

  赵贞吉突然大声打断,“徽州府至太平府近千里,钱家护卫追击千里,偏偏在曹大人率兵进剿前一夜被全歼,这么巧?”

  “操江提督率千余兵丁败北,他钱展才却能带着几十人覆灭倭寇?”

  “此番大功……”

  话还没说完,一个尖锐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此番大功,和你赵孟静无关!”

  气喘吁吁的徐渭扶着门框,“钱家护卫早在去年就在嘉兴、松江、杭州久誉盛名。”

  “而田洲狼兵乃胡中丞亲手指派。”随后走进来的是已经入幕胡宗宪幕府的郑若曾。

  是曹邦辅还是胡宗宪,这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者这两个月陆续在苏州、松江、嘉兴连战连捷,被视为新涌现的抗倭名将,也被很多士林中人视为替代胡宗宪的最佳人选。

  胡宗宪抗倭不利导致倭寇横行数千里,南直隶受创颇重,而这股倭寇在曹邦辅手中覆灭,这就是一个契机,要知道曹邦辅背后也不是没人的。

  但倭寇覆灭的实情是摆在眼前的,如果只有曹邦辅一人还好说,但如今还有王崇古、董邦政,甚至还有田洲狼兵头目,曹邦辅选择了放弃,但赵贞吉还企图翻盘。

  钱渊没有说话,只使了个眼色。

  “北新关外,听闻倭寇西进侵入徽州府,中丞大人令我率三百田洲兵进剿。”钟南瓮声瓮气的盖棺定论。

  徐渭扯扯嘴角露出个轻蔑的笑容,他几乎看不起任何人,但既然答应入胡宗宪幕府,自然不会虚情假意。

   正文 第两百零一章 脸谱

  虽然明成祖迁都北京,但太祖皇帝朱元璋耗费几十年打造的南京城更为庞大,更具吸引力,至少对钱渊这个前世一直在长江三角洲地带生活的穿越者来说。

  这种印象来源于之前张居正信件中的叫苦不迭,也来源于面前诉苦的何良俊。

  何良俊去年赴北京,但生冻疮实在熬不住才回了南京,在南京翰林院里谋了个孔目官。

  “受得了热,但受不了冻。”钱渊咂咂嘴,“我也一样。”

  何良俊苦笑道:“会试加上选官前后半年,明年展才大不了谋个江南的县令。”

  “何先生这是开玩笑了。”钱渊脸上笑意更苦,“误了科考,现在连乡试都……”

  “今天过来就是为了这事。”何良俊笑道:“运气不错,因倭寇劫掠徽州、宁国,南直隶的录遗还没开始。”

  “什么时候?”钱渊显得无所谓,几个月都没碰过书了,真不指望……别说乡试,就是录遗估摸也过不了啊。

  “三日后,已经替你报名了。”何良俊看钱渊有点提不起精神,“别担心,有时候福祸相依。”

  福祸相依?

  钱渊懵懂的送走了何良俊,不是他不想问个究竟,而是又有人上门拜访。

  “来南京才第二日,已经是宾客盈门,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这老头似乎不说些怪话就会死……钱渊翻了个白眼,勉强拱手,“大洲公。”

  赵贞吉似乎也感觉自己说话有些不中听,勉强挤出个相当难看的笑容。

  六日前在那座小村庄中,几乎所有人都拒绝了赵贞吉,后来赶到的史褒善更是毫不客气的将其驱逐回南京。

  原因很简单,史褒善马厂镇兵败,如果让倭寇侵入南京是最惨的,援军击败倭寇他也讨不了好,而以狼兵为主力击败倭寇……这是他最能接受的。

  当然了,关键是史褒善和胡宗宪幕僚郑若曾私下达成了协议,操江提督虽败不乱,令狼兵夜袭倭寇,终大胜。

  在太平府休息了两天,钱渊径直去了南京,刚刚落脚就有何良俊、文彭等名士上门拜访,还有华亭同乡也是钱铮的同门南京工部侍郎张承贤、南京尚宝司丞吴培、南京国子监司业包节孝。

  说实话,赵贞吉早就知晓华亭钱渊颇有人脉,但没想到人脉广到这个地步。

  有震川公、文衡山的背书,有双江公的赏识,再加上本人所展现的气节、能力,说句不夸张的话,钱渊这个名字在中高层官员中的印象是相当深的,比大部分出仕的官员都要深。

  不过,赵贞吉还想试一试。

  “展才,如今朝中奸邪横行……”

  “大洲公,如今东南水深火热……”

  “难道根源不在朝中?难道不是因为朝中奸邪横行导致东南……”

  钱渊掩口打了个哈欠,“所以,东南百姓要等……等朝中拨乱反正?”

  “东南百姓何其无辜,将性命托付朝中诸公?”

  “朝中诸公有将东南百姓的性命放在眼里的吗?”

  一连串的发问让赵贞吉脸色发白,半响才道:“有些牺牲是必不可免的……”

  “那大洲公就去问问,有谁愿意将性命托付?”

  响鼓不用重锤,钱渊和赵贞吉都心里有数。

  赵贞吉是徐阶的党羽,又和严党之间仇深似海,不满胡宗宪掌控抗倭大局,更不满胡宗宪身后的赵文华。

  在他看来,倒严是第一位的,其他都可以为此让步。

  胡宗宪借赵文华之力一跃为浙江巡抚,又力压徐阶同年杨宜手掌大权,如果这次剿灭倭寇之功能将胡宗宪剔除,赵贞吉相信有可能将胡宗宪、赵文华一并驱逐。

  而面前这个松江秀才是能发挥关键作用的。

  但在穿越者钱渊看来,目前是最好的。

  不为什么,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一切。

  历史上的胡宗宪用事实证明了他的能力,换一个人来,就可能冒着失败的风险,这是钱渊难以接受的。

  最关键的是,钱渊很清楚,如今朝中严嵩势大,没有严党的背景,谁下江南都站不稳。

  赵贞吉想赶走赵文华、胡宗宪,然后再将矛头指向严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

  赵贞吉本试图用自己的名气压制这个小小秀才,但钱渊毫不客气的顶了回去,而赵贞吉发现,自己还真压制不住对方。

  “你叔父钱铮是聂双江的学生,是夏贵溪的门生。”赵贞吉盯着钱渊的双眼,“你却要身投严党!”

  “所以我最烦你们这些人,非白即黑。”私下谈话,钱渊毫不忌惮,“只要不听你们的,就是你们的敌人。”

  “这叫什么?”

  “这就叫党同伐异!”

  “还有脸提双江公?”钱渊冷笑道。

  赵贞吉愣了下,“若不是严嵩,聂双江如何会……”

  “哈哈哈哈……”钱渊放声大笑,“大洲公回头有机会仔仔细细问个究竟吧!”

  赵贞吉虽然是徐阶党羽,也名扬天下,但毕竟官位不高,政治地位还没上去,接触不到徐阶集团核心。

  看了眼赵贞吉脸上茫然的表情,钱渊两眼一翻道:“也不是不行,只要大洲公答应一个条件就行。”

  赵贞吉精神一振,“你说。”

  “徽州人丁丝绢税。”钱渊阴笑道:“这件事大洲公应该不陌生吧?”

  “你……”赵贞吉脸色一变。

  “户房的李吏员,大洲公应该印象深刻。”

  赵贞吉叹了口气,沉默的起身离去。

  两年多前,赵贞吉被贬谪出京任徽州通判,李吏员试图借其名气、背景为徽州人丁丝绢税翻案,结果不了了之。

  之后赵贞吉调任南京户部主事,接任的钱渊却在李吏员的怂恿下去接触徽州人丁丝绢税。

  偏偏这笔税赋就是送入南京户部管辖下的承运库。

  虽然并不清楚内情,但持阴谋论的钱渊绝不相信,这里面没有内在的关联,赵贞吉的离去也证明了这一点。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两年多了,钱渊已经见到很多名留史册的大人物,但几乎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副和历史书不一样的脸谱。

  徐阶被誉为中兴三相之首,斗倒权奸严嵩的大功臣,但他的脸谱下全是勃勃野心和无尽的龌蹉。

  赵文华在史书中简直就是个废物,而且还嚣张跋扈不知死活,但他的脸谱下却是如鼠般的胆怯,这样的性格弱点让他恐惧于严世蕃,也恐惧于钱渊。

  钱渊也有脸谱,舌利如刀、言辞刻薄是脸谱,智勇双全兼有气节是脸谱,言谈中的懒散也是脸谱。

  而赵贞吉也不例外。

  享誉盛名,一切为公的脸谱下,隐藏着的是他试图回京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或者说野心。

  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但问题在于,赵贞吉以及他背后的人,将掌控权力、施展抱负放在最前面,放在所有的最前面。

  坐在那没有起身相送的钱渊看向赵贞吉离去的背影,眼神中带着鄙夷。

  比起来,胡宗宪看似少了些气节,但他却能保境安民,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诸天大道图

   《脸谱下的大明》正文 第两百零二章 交易

  七月二十一日。

  淅淅沥沥的小雨洒遍金陵城,站在文德桥上放眼望去,视线所及之处像是笼上一层雾。

  钱渊前世来南京次数很多,印象中这座城市虽然庞大但却杂乱,没有上海那般风流,没有苏杭那般秀气。

  但在这个时代,沿海商业大潮促使苏杭加快了节奏,像是匆匆的都市白领,反倒是南京像个慵懒画眉的古装仕女。

  “渊哥儿?”一旁的何良俊有些无语,咱们是来江南贡院,不是去旧院珠市。

  一方是考场,另一方是楚馆,以秦淮河为分界线,而钱渊脚下的文德桥正是连同两地最重要的一座桥。

  钱渊倒是没什么不好意思,他前世刚下海的时候经常来南京,那时候囊中羞涩经常来夫子庙……新街口去不起。

  抬步下桥径直去了江南贡院,一旁的引路者是翰林苑里的杂役,脸上不免鄙夷,倒是做的好功夫,脸都不红。

  何良俊送到门口就没进去了,钱渊入了院进了大堂找了个角落猫着,侧耳细听,堂内二三十人大都是徽州府、宁国府的秀才,也有几个苏州府、通州府的,松江人氏只有他一人。

  基本上所有人都三三两两聚集,唯独钱渊一人,一个中年文士犹豫片刻缓步走过来,拱手道:“可是华亭钱展才?”

  “正是。”消瘦的钱渊拱拱手,“阁下是?”

  “宁国府南陵县生员关宏。”中年人自我介绍后又问:“听闻操江提督史大人于太平府兵败,是钱朋友率兵出击击溃倭寇?”

  “这股倭寇几个月来横行徽州、宁国,几千官兵束手无策,钱朋友真乃大才。”

  钱渊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周围人先是一静,随后喳喳讨论声猛然高起。

  “关朋友想问什么?”

  关宏笑了笑,高声道:“只是听闻,百余倭寇横行,钱朋友也在其中?”

  “不会吧,钱展才是华亭人。”一个苏州秀才反驳。

  来自徽州的生员立即道:“但他叔父是徽州通判,早在年初他就在徽州府了,有可能啊。”

  “南陵县丞陈一道率兵杀倭,父子皆战死。”关宏明显是有备而来,“幸存兵丁曾言,见过钱朋友为受伤倭寇裹伤,不知可有此事?”

  钱渊冷冷一笑,转过头去不再搭理,何止为倭寇裹伤,我都是他们的后勤主任!

  自己被倭寇裹挟,这件事虽然不是什么机密,但也不是普通秀才能知晓的,这个关宏是什么来头。

  嘈杂的讨论声越来越响,七嘴八舌的言语中多有嘲讽,甚至一个家人死在倭寇手中的宁国府秀才撸起袖子扑上来要打人。

  “生员妄议大事,成何体统!”

  厉喝声在正门处响起。

  此人身穿官袍,肤色白皙,身材高大,双目有神。

  “拜见大宗师。”众人纷纷行礼。

  这位就是今年南直隶的提学官,南京都察院御史吉澄。

  各省的提学官大都是按察副使兼任,唯独南北直隶不同,都是从都察院当年抽调御史任提学官。

  对于秀才来说,提学官具有极强的威慑力,不仅仅能决定秀才到举人,还能决定秀才到百姓,明朝后期江南之地秀才就是祸害,唯独提学官能稍稍压制。

  不过今年南直隶提学官吉澄有点惨,从去年开始在各地召集生员科考选拔今年八月乡试名额,其他地方还算顺利,但松江、通州、苏州各地倭寇横行,吉澄很是冒了点险。

  之后又是倭寇在徽州府、宁国府闹了一通,不少生员都没胆子外出参加科考,于是都察院才决定延期举行录遗,这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