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_分节阅读_第174节
D-的事情。
首先可以从指头缝里漏一点拿到自己家去,那都是常人不敢想的,这也算是给手下谋福利了。
其次,这些钱是可以做事情的。当官除了捞钱之外,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当然是升官了。
想要升官,就要做事;想要做事,就要有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所以这笔钱还没到手,四人就已经开始惦记上了。原因很简单,现在不惦记,这个钱到别人手里再惦记那就晚了。
所以内阁之间的气氛比较古怪,韩爌等四人似乎又回到了相互提防、相互缠斗的时候。
至于说这笔钱能不能拿到手,他们反倒不担心。原因也很简单,这笔钱是铁定能够到手的。
为什么这么想?
那是因为他们知道勋贵和勋戚已经没有了反抗的能力,在陛下和自己这边相互配合的情况下,这些勋贵勋戚只能乖乖的认怂。
事实也正如韩爌等人所预料的一样,勋贵和勋戚是这么的情况,那么接下来就要决定谁来收这笔钱了。
现在有资格干这个事情的衙门有两个,一个是顺天府,一个是户部。
顺天府的话,资历有些不太足,毕竟不是每一个勋贵勋戚都在京城,人家在老家也有地,你顺天府的手就伸不了那么长。
如果交给当地的府县衙门,似乎也是最合适的一种做法。
至于户部直接收的话,并不合规矩。不过看徐光启跃跃欲试的样子,显然是不准备放过这个机会。
于是斗争开始了,他们各自发动关系开始谋划这件事情。
西苑之中。
朱由校随手将茶碗放下,缓缓地说道:“把这些题本都拿下去,看得人头疼。”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陈洪把东西撤下去。
陈洪连忙让人把东西拿走了,他也看出了皇爷的不高兴。
在这些题本里面,没有几个说正事的,大部分说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后面隐藏的东西却不小。
所有人都盯上了赋税,可是朱由校却不想把赋税交给他们。
把所有的赋税都交给地方官员来收,那不等于和现在的情况一样吗?
把肉包子送到狗的嘴里面,那还能拿回来就有鬼了。
至于让户部直接收,朱由校也不想这么干。原因很简单,他要用这件事情来做一件事。
这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朱由校站起身子说道:“传赵秉忠进宫吧!”
陈洪听了这话之后,说道:“是,皇爷,奴婢这就去。”
通政司的赵秉忠,这个人可是现在大明朝一般人不敢惹的存在。
比起都察院,通政司现在更让人害怕,名声更是直追东厂和锦衣卫。
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弹劾到通政司,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给暗算了。通政司到门的时候,你甚至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以现在大家见到通政司的人,那都是绕着弯走,生怕被找上门。
陈洪不知道皇爷找赵秉忠来有什么事,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事实上,朱由校找赵秉忠来还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也的的确确是一件好事情。
只不过这事一旦动起来,可能动静会有点大,所以朱由校才会把赵秉忠找过来暗中交代一些事情。
赵秉忠很快就到了,通政司距离西苑也不远。
不过赵秉忠来的时候有些气喘,显然这一路上也是快步走过来的。
“不用如此着急,没有什么大的事情。”朱由校看着赵秉忠缓缓的说道。
“陛下的事情都是大事,臣须臾不敢耽误。”赵秉忠连忙躬身行礼说道,表情严肃,语气认真。
“行了,坐下说吧。”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
等到赵秉忠在陈洪搬来的凳子上坐下,朱由校缓缓地说道:“今天把你找过来,是有一件事情想让你去办。现在通政司摊子铺得很大,我也知道你很忙,但这件事情还是要交代给你去做。”
“你要记住一点,这件事情只能暗中进行,不能走漏了风声。”
“陛下放心,臣一定把事情办好。”赵秉忠说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事情交给你,朕自然是放心的。你回去之后让你的人手注意一下各地卫所的情况,先给朕摸摸底,看看他们这些年侵占了多少田地,做了些什么坏事。等到将来动手的时候,也好有一个由头。”
“通政司那边朕也看了,关于这方面的弹劾并不多。朕可不相信大明的军队已经到了海清河晏的地步,显然是过了这么多年,他们上下都已经通了,没有人愿意跳出来,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也就无分黑白了。不过他们不来,你们可以去,再好好查一查,明白吗?”
“陛下放心,臣回去就安排人手,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赵秉忠连忙说道。
“对了,锦衣卫那边的人你还可以继续动用。对付军队的人要小心,别让人拎着刀子把你的手下人给砍了,还是要注意一些安全。”朱由校又嘱咐了一句。
“陛下放心,臣知道怎么做。陛下的关心,通政司上下铭感五内。”赵秉忠说道,
“行了,这样的话就不用说了。下去吧,把事情办好,然后有个回报。”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
“是,陛下,臣告退。”赵秉忠答应了一声之后,便躬身退了出去。
等到赵秉忠走了之后,朱由校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沉吟了片刻之后,朱由校转头对陈洪说道:“传旨内阁,明天上午召集内阁六部尚书和侍郎、都察院大理寺主官,进宫议事。”
“是,皇爷,奴婢就去。”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
“等等,”朱由校伸手喊住了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同时召集侯爵以上爵位的勋贵勋戚入宫,一同参与议事。”
“是,皇爷。”陈洪再一次答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圣旨很快就传达了下去,瞬间就引起了一片哗然。
皇帝找人议事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无论是找内阁,还是把所有人都叫上,这都是正常的;但是叫勋贵和勋戚议事,这是很少见的情况。
不过大家也都明白,关于庄田纳税恐怕是要出一个结果了,自然不会有人认为这件事情会不成。
虽然有人心里面还抱着幻想,但是聪明人都知道庄田纳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第二天上午,文臣和勋贵勋戚全都入了宫。
文官这边由韩爌带入,勋贵和勋戚这一边自然是由英国公张维贤带入的。
所有人都进宫站好之后,朱由校才从后面转了出来。
大臣们也不敢怠慢,一起行礼。
“众爱卿免礼吧!”朱由校坐在龙椅上,轻轻的抬了抬手。
等到所有人都站起来之后,朱由校才说道:“今日把你们叫来,想必诸位爱卿也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
“原本只是成国公一时酒后之言,朕也没有当真。可是谁曾想,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使得民间物议沸腾。朕今日把诸位爱卿召来,就是想好好的商议一下这件事情。”
“前日,英国公曾经找到朕,说这是臣子们的忠心,朕如果不同意的话,恐怕失了人心。这也是朕担心的地方,诸位爱卿商议一下吧。”
说着,朱由校的目光落到了勋贵和勋戚那边。
原因也很简单,这件事情就是他们的事,也正应该由他们来先说。
可是谁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户部侍郎李之藻先站了出来。
李之藻向前走了一步说道:“启禀陛下,臣有话说。”
朱由校没想到李之藻会站出来。
勋贵和勋戚那边的脸色顿时就有些不好看了。
不过人家都站出来了,也不能把人家撵回去。于是朱由校说道:“爱卿想说什么?”
“启禀陛下,臣为陛下贺。”李之藻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说道。
“大明国祚200多年,勋贵和勋戚多有不法事,各家子弟章台走马,甚至被人骂国之蛀虫。可是从这一次的事情上来看,在大是大非上勋贵和勋戚不逊其祖,这忠君报国之心实在是让人感佩。”李之藻口若悬河的说了起来。
他的中心思想就一个,那就是拍马屁。
李之藻简直把新贵和勋戚捧上了天。对于成国公的这种行为给予了大力的赞赏,同时对于朝堂上君臣相得的政治氛围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这是陛下的功劳,陛下德比天高,实在是君王典范!”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看着满嘴唾沫星子的李之藻,心里面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真就是杀人不用刀啊!
看起来是在夸奖,可实际上就是把勋贵和勋戚架到火上烤了。
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你们还好意思把话拿回去?
在李之藻之后,崔呈秀也站了出来,随后就是一顿吹捧,还着重的提了一下西宁侯的事情,简直就是在隐隐的威胁。
勋贵和勋戚那边脸色更难看了。
《回到明朝做昏君》正文 第三零三章 庄田赋税还是交给五军都督府吧
英国公张维贤也看出来了,文官这就是没安好心,显然这是在里面搞事情。如果自己这边有哪个二货站出来说什么,恐怕到时候就晚了。
反正事已至此,已经没有退路了,那就索性不退了。
于是张维贤向前走了一步说道:“启禀陛下,臣亦有话说。”
朱由校看了一眼张维贤,说道:“爱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朱由校也的确想听一听张维贤要说什么。
毕竟这会让文官给挤兑的够呛,如果他不说点什么的话,肯定心里不痛快。所以朱由校也没有不让他说的打算,只是希望不要说的太过分。
“是,陛下。”张维贤笑了笑,向前走了一步说道:“我等身为功勋之后,世代深受皇恩,自然是明白该如何忠君报国。虽然家中也有不屑子弟,可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知道忠君报国的,同时也知道朝廷现在的近况。”
“所以臣等愿意庄田纳税,此乃为臣的本分。别说只是那一些赋税,即便是毁家纾难,臣等也心甘情愿。”
“至于刚刚诸位大人所说的话,臣以为有些过了,朝堂之上切莫如此。不过是尽了一些本分,当不得如此夸奖。只要大明能够繁盛,陛下能够安康,便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福分。”
朱由校看了一眼张维贤,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爱卿公忠体国,此乃大明江山社稷之福!好啊,很好!”
听了英国公的话,文官们则是像吃了苍蝇一样,原本还以为勋贵勋戚会闹腾一下,谁想到这直接就认怂了?
不过好在目的也达到了,大家心情也没那么糟糕。接下来的事情更重要一些,不用在这件事情上纠缠。
张维贤退回去的时候,朝着文官那边看了一眼。
他的心里边恨得不行了。
这件事情没完啊,弄完我们了,你们就想这么撤回去?
门都没有!早晚有一天全都找回来!
朱由校看了一眼英国公,又看了一眼对面的文官们,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那么下面就商议一下怎么收税吧。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意见?”
听了这话之后,徐光启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向前走了几步说道:“启禀陛下,臣有话说。”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爱卿有话,但讲无妨。”
“启禀陛下,臣以为勋贵勋戚的庄田税不应该交由地方衙门收,毕竟地方衙门与勋贵勋戚之间官爵地位都差得很多,想要收税有些难度。如果出了什么乱子,怕是也不好操持。”
“所以臣以为,不如把这件事情交给户部来做,由户部专员负责,所收上来的银两也直接冲入户部的银库。如此一来,公私两便。”
“徐阁老,如此怕是不妥吧?”
徐光启还没有说话,黄克缵已经站了出来。
这个时候不能再让其他人说话了。既然是内阁阁老之间的战争,让其他人掺和进来就不好了。
于是黄克缵说道:“无论是运输还是征收,全都需要大量的人员。难道徐阁老想用更多的官吏?”
“前宋冗官的事情,徐阁老应该还记得吧?”
“原本就已经有了一套运转良好的制度,现在要骤然再加一套人,难道不会人浮于事?”
说完这句话之后,黄克缵转头看向朱由校,躬身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举大大不妥。朝廷上下赋税制度很健全,如此再多出一部套人马实无必要。虽然是勋贵和勋戚的庄田税,但这一次却是勋贵和勋戚们自愿的,想来他们也不会不配合,也不会出现地方官难征收的事情。所以交由地方官就可以了。”
如果让户部弄出这么一批人来,那这批人就只归户部管,没有人能够插手,这是其他人不愿意见到的,所以黄克缵就站出来反对了。
要知道,现在朝堂之上对于那种编制外的衙门可是非常的警惕。
之前搞出了一个通政司闹得人心慌慌,现在把征收庄田税的衙门给了户部,那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如果有一天他们人心不足,想要把天下的赋税都接过去呢?
那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天下的赋税是什么情况,所有的人都清楚的很。
以徐光启的人品,不是干不出来这种事情。所以直接掐死就好。
即便是真要这么干,也是只能我来干。
朱由校得目光扫过黄克缵和徐光启,脸上没什么表情。
显然这种文官之间的争斗,自己没法过问,想要杜绝也不可能。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之争。
无论是为了私利,还是为了家国情怀,或者是为了胸中的抱负、施展自己的主张,这种争斗都不会停。
见两位阁老争起来,其他人反而不说话了。
在场的文官都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插嘴,否则搞不好就成了炮灰。
即便是崔呈秀也一样是向后躲了躲,现在谁都看不见我就最好了。
不过有人倒是不畏惧这个,这个人就是英国公。
刚刚他就已经对这些文官很不满了,本来以为事情告一段落,结果这个黄克缵还拿自己这些人说事,什么时候都把自己拉出来,太不把自己看在眼里了。
看了一眼朱由校,张维贤心中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事到如今,要么试试,要么认怂。如果不试试,心里不甘!
张维贤果断的向前走了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有一策。”
这话倒是让所有人都一愣,甚至包括朱由校。
在他的计划里面并没有张维贤什么事,不过他倒是想听听张维贤想说什么。
于是朱由校笑着说道:“爱卿有什么话,但讲无妨。”
“启禀陛下,臣以为可以由五军都督府来收。”张维贤缓缓的说道:“勋贵和勋戚的庄田税本就是我等武将的钱,让五军都督府去收正好名正言顺,像徐阁老所说的事情自然也不会发生。此不是一举两得之举?”
“等到银两收上来,正好可以用来修缮军器、武装士卒。最近几年边关事情比较多,各地也不太平,是时候拿些银钱出来了。何况朝廷练兵也要钱,这钱何不就用在这上面?”
“这样一来,户部那边也省得调拨了,免了一道麻烦。同时省下来的钱,户部也可以用在别的地方,此乃一举两得的事情。如果每年都督府花费有剩余,可以留着明年花;如果还是花不了,可以给户部运到别的地方花。”
张维贤说出这句话来之后,站在他身后的勋贵和勋戚的眼睛就亮了。
这果然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
如果让五军都督府来收庄田税,那么这就是一个和自己有关的衙门,多多少少能够说得上话,这样一来很多事情都好办了。
而把这些收上来的钱花出来,也是要花在五军都督府上面,也就是说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的这些人,说不定还能搞一点回来。
这样一来就不一定能花这么多,这可是好事情!
比起把这些钱给文官们贪污,那还不如自用在自己身上。
于是勋贵和勋戚那边都觉得这个主意好。他们很多人都是指着军方发财的,这钱如果给军方花了,说不定还能多赚点。
西宁侯向前走了一步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举大善!英国公不愧为国之栋梁,说的话也都是老城谋国之言!如此举能够实行,我大明必当兵强马壮,边关之患也可以解,同时各地人马亦有好的装备,平叛剿匪岂不是手到擒来?”
朱由校看着西宁侯,脸上带着微笑,心里面却不以为然。
真以为打仗全是靠钱的?
打仗没钱不行,但钱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尤其是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钱没那么重要。这些钱给了你们,你们一样打不了胜仗。
不过张维贤这个想法倒是有点意思,或许还颇具有可行性。至少这个钱收上来以后,到了五军都督府手里,那就等于到了自己手里。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可以用这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