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的郎君他胸怀天下 第14章
“你是林城人?”
见她面色不善,宋琰更是笑出了声,她摆摆手道“放了她吧,这家伙是都城来的。”
见赵校尉面露不解,宋琰解释道
“邹家主的女儿为人我听孟喜说过,不是什么能成大事的,但是心胸狭窄,为人懦弱,我们这边抄了她母亲的家,她当然要想个办法报复,只是能帮她的人不多,”宋琰看了看地上的女子,又道“都城来的吴县令,应该是个好角色,对吧?”
那女子听她如此笃定,只是闭上眼,把脸转到了一边。
吴县令就是宋琰之前,金原县的县令,也正是有她保驾护航,邹家主才能顺利的成为金原的乡老。
只是后来这位在金原县“做出了八车并行大道,并且改善了当地民风民俗,但是被荒蛮的边城人攻击回到都城”,并且还带走了边境十数位县令的狠人在回到都城之后,仅仅因为几句不当言论惹怒了外戚,又被打了个包袱扔到了林城。
林城城主可不是个好相与的,她当年管不了吴县令是因为她不是她的上官,现在落到她手里,吴县令过的可不舒坦。
这满腔的抑郁,在新任的探花郎、金原县新县尊上任,且动了时不时还愿意给她送些财务拍拍马屁的邹家之后,莫名其妙就转到了她头上,在邹家的女儿去找她的时候,两人自然是一拍即合,吴县令把自己家的护卫借给了邹家搬粮食。
看来这被迫跟着一个糊涂主子的护卫也不是很开心,见宋琰猜到了自己的身份,就把这里面的关窍说了个透彻。
“这便是事情经过,我们昨日到的仓库的时候,粮仓就只剩下一半了,下面的暗室我们当时根本没去找。”
只是她也有一个问题要问问宋琰,“您是怎么看出来我是都城人的?”
宋琰见她不解,摇了摇头道,“你们都城吴家生怕没人认得自己,就算是你这粗布衫子,不也烫了你家的家徽?”
侍卫低头看了看衣角,无语的叹了口气,跟着赵校尉离开了。
房间里只剩下宋琰一个人的时候,她叹了口气,望望清晨初生的太阳,自语道“只是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在她们之前,搬空地下粮仓的,是谁呢?”
第16章 宋琰想说的是 在下想谋个反
粮仓的事情好歹就这么过去了,宋琰自己也是满肚子的疑问,但是她在金原县呆的已经太久了,还没有正式去拜访过固原城主。
李将军虽然给她递书信让她不要慌张,邹家兹事体大,处理不好也没关系,只是不要耽误春耕。
她当时递上去的条陈就是关于耕作、制盐的,怎么会不明白,这是城主在催她进城的意思呢。
何况现在手上的事情千头万绪,看上去只是一个邹家,后面却影影绰绰,看不清具体的人影,以现在宋琰的能力,只能徐徐图之。
在收拾好粮店的事情周,宋琰收拾好东西,准备带着应劭进城。
以后金原县大小事务交由赵校尉处理,她家夫郎今年有孕,她前些年也因为战事身体落下来旧伤,已经不适合杀阵了。
除此之外宋琰作为一县之尊,重新任命了孟喜作为乡老,协助县衙处理事务,教化民俗。
至于留下来的县衙,宋琰也给了赵县尉。
之前的县令将县衙改成了她自己的住宅,审犯人的官厅改成了大堂,囚犯住的监狱改成了地下冰室。
宋琰有时候也会感慨,不愧是都城出来的,确实是会享受,这次她们离开,便留出了一部分邹家折出来的银子,用来重新修缮县衙。
好歹有个能正常运转的县衙。
离开金原县往北,穿过靖安县,就是她们以后要定居的肃北县,跟前几天初一说的一样,肃北县因为靠近固原城,李将军格外看重,所以治安、民俗都颇为不错,住民大多都是军中或者是曾经在军中的人的家眷。
与金原县支援战场不一样的是,如果遇到战事,这里直接就有固原城分出来的驻军,可以从营帐直达战场。
县衙虽然与民居比起来,还是显得颇为厚重,但还是能够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也因为没有什么前任县尊做些什么离奇花样,这边的县衙跟县令的宅邸是分开的,不会有金原县那般,衙役们连个正经公办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自己找一处大些的民宅办案。
“我这次先留下来整理东西,等到妻主过几天把如人的品级大妆领下来的时候,我再去拜访城主夫人。“
将所有行李卸下来之后,应劭对宋琰道
“何况你这次本来也不是正经的述职,只是专门为了答将军问而已,我跟去也不合适。“
原本应该是县尊带上夫郎两个人一同前往固原城拜访城主,只是由于邹家的事情,宋琰只来得及去领了自己的衣冠跟官印,剩下的官员休沐时穿着的青衣都还没领,按照规制来说,应该是一个月之后述职的时候补上,但是再过一个月就已经过了春耕,对宋琰本人来说或者是对将军来说都太晚了。
把应劭跟跟来的大部分人都留在肃北县宅邸之后,宋琰自己骑着马带着初一往固原城去。
一路上也没来得及再去看看什么风景,宋琰跟着将军派来接任的游骑将军骑马穿过坊市,到将军府时,李蛰将军已经在等着了。
“某是个粗人,也不喜欢说些什么无用废话,上次看了先生给的条陈,觉得甚是有理,想就这几个问题详细的问问您。“
宽敞的会客室里,将军开门见山的看着新来的县令,司军坐在她们旁边。
宋琰见状,明白这就是她要面对的、获取将军信任的第一步了。
也是她在这个边关,实现答应自家郎君治国平天下的第一步。
“将军久居边关,对这里的了解肯定比下官要多得多,下官写条陈的时候对此地气候也不是十分了解,如果有错漏之处,还望将军恕罪。“
见李蛰点了点头,宋琰回想了一下自己条陈里写过的东西,拿出了自己当年殿试时候的精神认真道。
“边关苦寒,百姓虽则勤奋,却由于气候的原因,极难获得饱腹的粮食,牲畜饲养又是需要大片的草地牧场,且获得的食物也极为有限,因此不得不大量从林城等地购买粮食,或者是等待朝廷可能不一定会给的所谓补给,但是从外地购买,除了会因为其他地方的受灾、官员之间不和,道路出现问题等原因出现问题之外,也会受限与边关的财务不足。“
“固原城气候苦寒,无所出产,又因为常有战争,需要购买大量的军械,财政自然紧张,就算是能从外族猎取些许金银,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因此,在下提出的第一步,便是粮食,下官自东南卫城来,带有海外来的新粮种,名曰土豆,在山林砂石地上种植,每亩地能有二十石的收成。“
见李蛰与正在执笔记录的谷筠睁大了双眼,不可置信的看着她,宋琰便补充道“虽然固原城气候寒冷,但是在春季下种,夏季收获,也能有普通田地三分之二的出产,下官想,便是一亩十五石,也足够边城人饱腹之用。“
“宋琰,“李蛰静了静,按下了谷筠还在记录的手,定定的看着宋琰道”既然有如此良种,为什么不献给皇帝?“她冷肃的看着宋琰,面上是不容一切欺瞒的凌厉”别说什么是因为皇帝想要让你尚主,你这样的人,不会因为皇家的一个小小儿郎就停下自己的脚步,你带着条陈,带着新种,或许还带着什么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东西,放弃在都城的似锦前途来到这穷苦的边关,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