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北雄》

北雄_分节阅读_第56节

《北雄》 325 10666 2021-11-01 10:04

  到的一切,挥了出来,于是,他们开始帮助反王们,屡屡击败官军,让世道也是越来越乱。

  可以说,辽东之战,造就出了很多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恶鬼,李破,不过是其中一个比较好学的家伙罢了。

  因为好学,所以,他能走的比别人更远

  辽东战场,是一个大大的熔炉,能够活着去的人,都变了一番模样,大隋皇帝杨广也不会有什么例外。

  而现在,惨烈的攻城之战,就是李破新的课程。

  而且,这一课上了很长一段时间。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 代码开始 -->

  ===第132章 攻城===

  攻城之战,对于隋军来说,无疑是非常痛苦的。

  百万大军,能够去到城下,攀援儿上,直接攻城的军队,永远都是一小部分,大军一多半,都处于闲置状态。

  而且,城内的高句丽守军,人数并不少。

  加之,高句丽人准备的也非常之充分。

  坚壁清野什么的就不用说了,高句丽大江(鸭绿江)北岸的百姓,差不多都迁入了坚城之内。

  作为辽东作为重要的一处军事重镇,辽东城内有着高句丽最为能战的将领,最为精锐的士卒,最为充足的粮草。

  虽说屡遭败绩,辽东城守军受到了重创,但守卫辽东坚城,在兵力上而言,依旧是绰绰有余。

  他们在战术上,还有武器装备上,比之隋军,都相差甚远。

  但在勇猛和彪悍,并不比隋军稍差。

  若非中原帝国,来到了武风最盛之时,不然的话,此时的高句丽,完全可以和之后的女真人,契丹人相比较一下。

  这样一来,辽东城的攻防之战,惨烈处也就不用多说了。

  兵如蚁聚,城上城下,喊杀声震耳欲聋。

  箭矢在天空飞舞如蝗,刀枪在日光下闪烁。

  密密麻麻的隋军将士,冒着箭雨,填平壕沟,支起云梯,随即攀援而上。?要a看h?

  迎接他们的是不停落下的箭矢,石块,滚油。

  战场上再是嘈杂,也难以掩盖受伤的人们的惨叫声,和痛苦的呼号声。

  再是纷繁的颜色,也无法遮盖那不停流淌的刺目的鲜红。

  三天,不停往复单调的三天。

  隋军,和高句丽守军,合力将辽东城的城上城下,完全变成了血肉磨坊一样的地方。

  城墙变得斑驳起来,城上尸骸累集,鲜血顺着城垛往下流淌,和城墙上染着的隋军将士的鲜血合在一处。

  让高大的辽东城城墙看上去恐怖而又慑人。

  城下的泥土变得松软而又泥泞,上面染着一层淡淡的暗红色。

  奇形怪状的尸体,围着辽东城形成一圈好像围栏一样的东西,浮屠地狱,也不过就是如此了。

  每天傍晚,城内城外都会升起熊熊的火焰,那是隋军和高句丽守军在焚烧尸体。

  于是,很快空气中就开始变得浑浊了起来。

  一种很影响人的食欲的焦臭味,每天都会飘荡在空气中,并徘徊不去。?

  而自开战以来,隋军也承受了最为惨重的伤亡。

  每天的攻城战,都会有几千隋军将士葬身在辽东城下。

  也许,这个听上去,对于百万大军来说,损伤还很轻微。

  不过,要知道,这才是攻城之战的开头,远远没有结束的时候。

  李破在见识了头三天的攻城之战后,背后也有点凉了,这样原始而又血腥的攻城战,若非亲眼见到,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再勇猛的战士,在这样的攻防战中,也不会有太多施展勇力的机会,能不能活下来,还要看他的运气。

  虽然,李破觉着自己的运气一直以来,还算不错。

  但他也绝对不想,参加这样的战事,将自己的命运交给老天爷去决定。

  不过,李破又看了几天,才慢慢明白过来。

  头三天的战事,不过是隋军的试探罢了,攻城战,尤其是攻打辽东城这样的坚城,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耐心,以及一颗有异于常人的冷酷心肠。

  人命,在英明的统兵将领眼中,从来只是一个个的数字,当一个大军将领,变得心慈手软的时候,他也就不配率领大军征战于沙场了。

  那会将他自己,以及麾下的兵卒,全部置身于危险之中,因为大军征战,从来容不下太多的仁慈和怜悯,那是软弱的象征,你的敌人,很快就会觉这一点,并加以利用。

  不用心存侥幸,李破之前就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这一次,给他的印象更为深刻罢了。

  隋军将领们,再次向皇帝进言,想要分兵。

  因为几天的试探下来,辽东城的防御,让他们感到了棘手。

  虽说,各种攻城器械,渐渐完备,再战的时候,情形就会分外不同。

  但百万大军,屯于坚城之下,太浪费了。

  就算不能派兵直入高句丽腹地,去攻打高句丽的都城,但辽东之地,并非之后一个辽东城,还有几处高句丽大城在呢。

  而且,几天的战事下来,大将军们也都看了出来。

  高句丽屯重兵于辽东城,那么,其他地方,会不会兵力空虚?

  但他们的提议,被皇帝再次否决,隋帝杨广,要的是完全的碾压,而不是投机取巧的胜利。

  于是,接下来的两天,攻城之战,猛然便激烈了起来。

  之前的不过是开胃菜,就算是一道漫布血腥的开胃菜,那也是开胃菜。

  到了这会儿,才算是真正的攻城。

  高大堪比辽东城墙的耧车,终于出现在了战场上,撞击城门撞城车,也变得更加粗大,坚实。

  登城的隋军士卒,也从河北人和山东人变成了真正的隋军劲旅。

  两天下来,已经是登城数次。

  虽然皆都被赶了下来,但也象征着,破城只在早晚之间了。

  而这两天的战事,要比之前残酷的多的多,死战不退的隋军将士,比比皆是,显示出了隋军那强大到令人战栗的攻击力。

  高句丽人的伤亡,一下便大了起来,压力也一下猛增数倍,因为隋军已经找到了辽东城的薄弱之处。

  登城七次,有五次都在北城。

  这个时候,隋军将领的选择就多了起来,无论强攻北城城墙,还是以此为诱饵,吸引高句丽守军的注意力,攻取另外一处城墙,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因为隋军大军,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不过,两天下来,隋军将领们虽然还有着很好的耐心,但一个个军中上将的脸上,都分外阴沉。

  因为这两日,伤亡在辽东城下的,都是隋军的精华所在。

  若是野战,这两天的伤亡人马,足以在正面,和一个强大的突厥部落,相互厮杀,而不落任何下风了。

  但这样的努力,却并未得到皇帝的赞赏和安慰,却被皇帝斥责为了无能。

  <!-- 代码开始 -->

  ===第133章 游戏===

  皇帝杨广的耐心从来都很差,这个满朝文武差不多都清楚。

  杨广生平,做的最有耐心的一件事,就是跟他的兄长杨勇争夺太子之位了。

  而这种耐心,也全都是基于对他父亲文帝杨坚的畏惧,以及对于高颎等老臣的忌惮上面。

  不过,自他登上皇位之后,这些障碍就统统都不存在了。

  所以,他耐心不足的缺点,也就整个暴露了出来。

  辽东城下,只过了两天,他就对不停报上来的伤亡,阵前那难闻的气味儿,还有那嘈杂的声音,不停流淌的鲜血,失去了兴趣。

  于是,他叫来了未来工部尚最佳候选人之一,少府监何稠,令其就地建造城池。

  这样的皇帝,也算是开了先河,当然,隋帝杨广,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创新,所以,也不用太过奇怪什么。

  他给出的理由也很强大。

  他说他仰望辽东城太久了,怎能让些腌臜竖子,站在那么高的地方,他这个天之骄子,却只能仰头观望呢?

  于是乎,最奇怪的工程,也可以说,纵观史册,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工程就此开始了。

  倒霉的鹰扬府,以及左候卫府军士,无所事事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终于有活干了。c

  就此在辽东城下不远处,建造被皇帝亲自命名为四方城的城池。

  劳工很多,除了隋军兵士之外,还有很多的民夫。

  前面杀声阵阵,后面紧锣密鼓的却在造城,这样的景象,真的是诡异到了极点。

  非常直接明了的后果就是,隋军的士气,第一次受到了明显的重挫。

  接下来的几天,隋军再未能攻上辽东城一次,就是明证。

  失败的阴影,开始在隋军将领们心头萦绕不去。

  但任性的皇帝,根本不管这些,他现在正兴致高昂的眼瞅着,一座城池真在迅成型。

  唯一让他有点遗憾的是,时日太短,四方城明显不能跟辽东城相比,高度上嘛,却还勉强凑合。

  不得不说,有隋一朝,是工程师们的天堂。

  隋朝大业年间,各种工艺技术,突飞猛进,是不争的事实。

  这少不了皇帝杨广的功劳,各种各样的工程,锻炼出来的是,一群一群的建筑大师。

  四方城,在十余日之后,就完工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皇帝杨广迫不及待的就住了进去。

  因为他已经忍受辽东恼人的雨水很长时间了。c?

  而此时,已经来到了四月末尾,辽东已经开始进入夏季了。

  李破领着五百多马邑隋军,无奈而又无语的扎营在了四方城的城外。

  幸运的是,他们没有成为建造四方城的劳工苦力,因为他们是骑兵,属于中军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中的一部。

  虽然,他们至今为止,也没怎么动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具有高人一等的身份。

  不过,李碧已经不见了踪影。

  因为她和李破,轮流当了一阵儿的工头儿,四方城的建造上面,有着他们两个的一点功劳呢。

  之后不久,李碧便被招走了,据说是给皇帝把门儿了。

  李破用屁股想都能想象的出来,皇帝这估计是饱暖思了,李家三娘这一去,说不定大隋后宫中就又能多出一个妃子呢。

  李碧够不够格?那简直是废话。

  李碧出身很不错,容貌上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只要别整日里挥拳踢脚的折腾,做个妃嫔,那是绰绰有余啊。

  这要是李碧显贵了,说不定马邑这些人,还真能沾沾光,不用为未来那么担心了。

  李破无良的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现在已经无心再观瞧前边的战事了,将军们有了不妙的感觉,他这个知道结果的人,那就更不用说了。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四方城一旦落成,将军们其实便都松了一口气。

  在四方城落成的第一天,各卫府的大将军们,便不约而同的将最勇猛的将领,最精锐的士卒派了出去,这一天正午,一口气攻上了辽东城北城城墙。

  城破在即,辽东城北城城门在万军瞩目中,缓缓打开。

  当捷报传来的时候,李破还以为,自己的小小翅膀,扇出了大风,弄的历史都变样了呢。

  不过,显然他想多了。

  皇帝杨广作为主角,肯定不能让个卑微的小人物抢了风头。

  皇帝的反应,必然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

  因为皇帝在听了捷报之后,头一个反应,竟然不是令大军挥军入城。

  而是问,可有降人?

  那必须有啊,高句丽人反扑之下,却并不能将占据城墙,并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持的隋军将士,赶下城墙。

  当城门打开那一刻,北城高句丽守将,已经是完全绝望,很多筋疲力尽,且已胆落的高句丽守军,已经放下了武器,准备投降了。

  于是,幸运之神杨广,再次眷顾了他们。

  当隋军派出招降使者,向高句丽守军宣传大隋皇帝的仁慈的时候。

  高句丽守军的主要将领们,终于及时反应了过来,硬拼不行,咱们可以智取啊。

  于是,辽东之战最为滑稽的一幕,终于开始了。

  不管隋帝杨广,存着怎样的心思,反正,他想将仁慈的光芒,照耀到高句丽人的头上。

  高句丽人也很配合的献上了自己的诚意,愿意归为大隋子民,只是,想让宽容仁慈的大隋皇帝给他们一个体面归降的机会。

  于是,皇帝龙颜大悦,令各部大军,归建制,等待辽东城军民举城出降。

  你来我往,各卫府将军们差不多都懵了,想要进言,却现四方城的城门,不是那么好进的,皇帝的近侍用皇帝诏谕,就能将他们打走。

  于是乎,这一天傍晚,攻上北城的隋军将士,晕晕乎乎的下了城墙,从辽东城北城门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

  然后,在他们身后,大门重重关闭。

  如此奇妙的战争,是所有人做梦都不会想象的到的,比空城计还要奇妙的多。

  静静的两天过后,辽东城矗立如故,高句丽人大模大样的反悔了,诏令再次下来,继续攻城。

  这样的真实游戏,别说大隋的将军们,就算是见过听过太多故事的李破,也感到世界观被完全的颠覆了。

  <!-- 代码开始 -->

  ===第134章 生变===

  也是觉着,皇帝这次该消停一些了,应该想拿高句丽人的鲜血,来洗刷被骗的耻辱才对。?w1ka?n

  于是,将领们声嘶力竭的吼叫着,率领麾下士卒,鼓起余勇,趁高句丽人劫后余生,士气低落之际,在两日后,再次一举攻上城墙。

  这次,诏令到的更快,令诸军遇有降俘,不得擅杀,要好生相待。

  当时,攻上城墙的隋军将士就坐蜡了。

  随后,他们连城门都没打开,束手束脚之下,就被诈降的高句丽人赶下了城墙。

  没有第三次了,皇帝的诏令再次传来。

  言曰,高句丽人一旦有降顺之意,各部军旅,及时退后,不得攻城,以待守军开城投顺云云。

  没法打了,皇帝的反复无常,视战事如儿戏,视猛士若草籽的做法,让军人们的士气一落千丈。

  再没有人愿意在阵前,拼死效力,也再没有人愿意上去白白送死。

  也就是隋军诸卫府将军,各个都是身经百战,威名赫赫,不然的话,此时辽东城下,应该还能上演一番,大规模兵变的戏码才对。

  此战,隋帝杨广用自己变幻莫测的“均是才华”,亲手动摇了大隋皇位之下,最为牢固坚硬的两根支柱。?w1ka?n

  关西军事集团的贵族们,以及大隋彪悍的军人们。

  当这些人,不愿再为皇帝效力,产生怨愤的时候,大隋的统治根基,也紧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