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春秋大领主》

春秋大领主_分节阅读_第93节

《春秋大领主》 3260 11493 2021-11-01 10:03

  认为有脑子的人总该懂得看清局势。

  郤氏是那么的强大,有眼睛总能看得出来。

  自身的强大需要维持,郤至挺欣赏吕武,觉得拉拢一下总归没错,要是能为郤氏所用则更好。

  郤锜有自己的看法。

  他的理念是强者恒强,郤氏绝对不能对任何事情低头,一旦低头就会被认为软弱。

  总得来说,郤锜认为郤至这次办的事情不好。

  抢夺一个下大夫的俘虏所有权而已,不该有所付出。

  听到那些的郤宛琢磨着郤至未必会对吕武干些什么,骄横的郤锜则就有点难说了。

  郤宛想要借这一次机会看看吕武是个什么样的人。

  几个小伙伴先后开溜。

  今天的事情来了个没头没尾。

  吕武察觉到郤宛看自己的异样眼光,纳闷这人是个什么情况。

  在分别时,郤宛讲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更加让吕武感到诧异。

  新军将赵旃没有向国君辞别,更没有给其余几位“卿”什么交代,离开新田后真的跑回了自己的封地邯郸。

  晋国贵族借着赵旃的举动,各怀心思地操作了一把。

  他们却对赵旃同情不起来。

  一个能背祖忘宗的人,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人品早就败坏干净。

  没人希望跟这样的人有太多接触,看到被欺凌也只会觉得活该。

  因为这种心思,众贵族对吕武去闹了栾书,还有去宫城干了出格的事情,看法显得比较复杂。

  他们觉得吕武懂得感恩,脑子却是有些不太好。

  吕武需要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听到一些评价,总结下来是有得有失。

  新军将赵旃私自出奔的插曲过后,众贵族将注意力集中在栾书身上。

  大概那次事件的半个月后,栾书拿出了赏罚方案。

  国君仔细看了,不情不愿地盖章,表示了认可。

  其实,国君的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盖上印玺。

  栾书的解决方案很传统。

  战利品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该上交的四成,一分一毫都不能少;功劳评定则是看菜下碟,有背景就十成十的升爵升官,没背景或是背景差一些则打些折扣。

  因为在处理战利品上面公平公正,又有赵旃胆怯私奔,栾书在功劳评定上对郤氏进行不讲道理的偏袒,只要不是牵扯到自身,没谁站出来当正义使者。

  事实上,够格出声的家族,他们事先已经对赵旃的处置有了决议。

  该进行的交易都已经是既成事实,国君表现出留住赵旃,甚至可能让赵旃升官,才是对他们不利。

  赵旃很识相,并且是用那种方式走掉,他们感到无比满意,哪会再多事。

  实力最强的那一批贵族满意了,剩下的那些满不满意都左右不了大局。

  这就是晋国的自有国情。

  在这一次军功评定中,吕武一“师”之“帅”正式被确定下来,爵位也晋升为中大夫。

  他当然感到了振奋,看战利品分配文牍的时候,觉得有些没看懂。

  也不是没看懂,是讶异还能有那样的操作!

  栾书将本来属于吕武的战利品,划出了一些交给郤氏。

  那一部分不多不少,恰恰就是郤至交换俘虏时,派回家臣给了吕武的份额。

  这样事情就变得有些复杂了。

  栾书这是摆明了在公器私用,看似满足了郤氏,实际上恶心了吕武以及韩氏、魏氏,分明是要让人结仇!

  在这个年代,不是所有立下的功劳都能得到该有赏赐。

  等于说,上位者不给,泼天之功都能被无视。

  郤至答应吕武在官职上面的晋升,等于是履行了承诺。

  以郤氏的家业,还在乎那些财帛和奴隶?

  在吕武有点想明白过来时,郤至派家臣过来。

  这位郤至的家臣就一个意思:俺主人一个唾沫一个钉,该给的不会少,东西已经重新送过来。

  那么,这是搞的哪一出?</div>

  ===第162章:大事小事都是事===

  吕武并不喜欢待在新田。

  并非新田看上去破旧。

  当然,新田作为一座投入使用没多久的城池,看着其实也没什么别致的景区,名胜更是一个都没有。

  新田的特别之处只因为它是晋国的都城。

  硬要再找点特别,估计就是远比其它城池有更多的“町”了吧。

  “町”就是商业区。

  每一次晋国征召贵族带兵,集结地点可以是任何一个地方,打输或打赢都会回到新田走个过“棘门”的程序。

  解散后的各家族武士,他们总是需要找些乐子,进行采购和逛勾栏院是他们的首选。

  至于卖战利品?

  要看情况。

  现在这个年头,有资格分享战利品都是正儿八经的贵族,武士可没那个资格。

  属民和奴隶?他们本身就是财产。

  武士就算私藏战利品,怎么都要等风声过了,再拿出来卖。

  只有自家的领主进行赏赐,他们才能够正大光明去出售。

  因为每一次都有好几万的潜在消费客户,新田的商业肯定要更繁荣一些。

  要说新田哪个行业最发达,必然跟女人有关。

  不是给自家的女人买东西。

  是什么,都懂的。

  这一次吕武分配到的战俘数量有些多。

  不止吕武,服役于“新军”的贵族,分配到的战俘远远超过其余“军”。

  这是他们杀进秦国腹地所带来的区别。

  有些贵族不需要那么多奴隶,他们会选择在新田卖掉。

  吕武原先被分配到了一万两千个男女奴隶,又去隶市买了三千个女奴隶,恰好凑了个整。

  等等,一万五千算是整数吗?

  小问题就不纠结了。

  与其它军团不同的是,“新军”的战俘中武士的数量比较少。

  毕竟,“新军”是在秦国腹地进行俘获,其它军团则是在战场抓捕俘虏。

  老吕家不能只光增加劳动力,致使吕武必须卖掉一部分战利品,采购跟粮食有关的商品。

  忙里忙外了差不多半个月,老吕家被调过来的武装人员和车辆到位。

  吕武临走前,该拜访告辞的一个都不能少,又是忙碌了四天,才算是踏上归途。

  这一段时间从新田离开的贵族非常多。

  每一个贵族无不是带着大批的人手与车辆。

  在这种时期,吕武调来了将近七千的武装人员,队伍看上去还挺像那么回事,着实令不少“有心人”觉得意外。

  这七千武装人员,不可能每一个都是武士。

  吕武很早之前就在搞预备役,不是太忙的时节,属民中的青壮会分批召集起来进行训练。

  当然了,伙食方面就没有一开始那么好。

  起初也是吕武太过于讲究,甚至能够批判为太过奢靡。

  渐渐了解到情况,他又亲自进行观察,越来越像个正经的春秋贵族。

  以晋国对士兵的要求,七千武装人员里面合格的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看着像那么回事,主要是列装方面。

  留守老吕家的家臣,打开了武库,做到每一名得到征召的人都有武器。

  仅用三年时间,老吕家从一个村长级别的家族实力,发展到领主一个指令能拉出来七千武装?

  别看这些武装的实际军事素养怎么样,能做到每人都有武器,就是一件令某些人感到十足意外的事情。

  一些贵族知道这么一件事情后,多方打听下来,却是难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他们无法想象吕武是怎么经营,只能将老吕家在三个年头取得的成就,功劳算在韩氏和魏氏的身上。

  得出这个结论后,不知道有多少贵族琢磨着,韩氏和魏氏还有未嫁女吗?

  韩氏和魏氏太够意思,俺也想娶一名韩氏女或魏氏女啊!

  在老吕家的发展过程中,韩氏和魏氏当然出了力,还包括了赵氏主宗和邯郸赵,甚至智氏也帮了点忙。

  总归起来,却是吕武自己能力足够!

  要不然的话,谁都能随随便便被扶持起来,不会有“烂泥扶不上墙”、“扶不起的阿斗”之类的话了。

  说不上因为什么,归途总是远比出门要快。

  他们走了二十天的时间,踏入“阴”地时,队伍继续前行,吕武停在路边观看自己的封地。

  行到半途,邯郸赵的家臣追了过来。

  吕武接见了邯郸赵派来的家臣,验证了身份之后,得知赵旃还没有回到邯郸的消息。

  邯郸距离新田比“阴”这边路途更远,需要经过很多贵族的领地,其中就包括了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和郤氏。

  每一家贵族对道路的重视程度都不一样,很多贵族的封地内一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走起来非常消耗时间。

  邯郸赵的家臣谈的事情不多,没讲赵旃的处境,只询问吕武寻求邯郸赵嫡女出嫁,到底还算不算数。

  这是个什么情况?

  吕武还能在这种事情上反悔???

  大概是赵旃认清了自己的处境,又觉得吕武已经正式展翅高飞,心生了患得患失的心理。

  明眼人都能看出一点,吕武有韩氏和魏氏的看顾,再加上他本人一再立功,功勋或许会被抹杀掉一些,崛起却是必然的趋势。

  三年前,吕武治下人口不超过六百人。

  三年后,吕武治下的人口已经超过五万(不算奴隶),又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将“阴”地初步开发出来。

  与吕武的快速崛起相比,邯郸赵进入消沉期无法扭转。

  赵旃心生患得患失,无外乎是邯郸赵很难再帮到吕武什么,担忧吕武会过于现实,或怀疑韩氏和魏氏会从中阻拦?

  那时候吕武表现得比较愤怒,痛斥邯郸赵的这个家臣自以为是。

  这是将赵旃直接摘了出去,认定是邯郸赵家臣的主意。

  邯郸赵的家臣被吕武痛斥,做出了诚惶诚恐的态度,心里却是美滋滋。

  一个插曲没耽误吕武归家的速度,他现在已经回到自己的封地了。

  来到一个亭子处。

  留守的家臣带着吕武的嫡长子吕阳进行迎接。

  这种场合,吕武的第二个儿子就没出场的资格了。

  自然还有老吕家的其余武士和属民,一同站在道路两旁的空地上。

  他们看到吕武,爆发出了欢呼声。

  一套流程走完,吕武又去了半山腰的庄园跟家臣开了个短会,不顾夜幕即将降临回到山下的主宅。

  他先去见了老祖母。

  现在还不讲究百善孝为先,对于贵族老说,封地建设征战立功才是首要,其余什么都算是次要的。

  吕武每次出征前和出征后都会去见老祖母,并不是走一套程序,也不是为了表现得孝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老祖母只是跟吕武闲聊了一刻钟,很善解人意地让吕武去见一见各位夫人。

  回到住宅,几位夫人如往常那般进行迎接。

  走程序这种事情在春秋时期很重要,算是必不可缺的“礼”,以这种方式来区别谁是文明人,谁又是野蛮人。

  因为已经夜幕降临的关系,能做的事情也就那些。

  吕武逗弄了一小会自己的儿女,女仆来讲孩子带去休息,接下来就到了不可描述的情节。

  这一夜,吕武在腰酸中睡了过去。

  翌日。

  吕武醒来时,郁闷自己身上怎么有两条胳膊三条腿。

  能想象这是个什么场景吗?

  简而言之就是比较乱。

  睡觉时被压着,醒来会得到痛苦的体验。

  吕武将自己身上的手脚挪开,没来得及让血液重新得到流通,韩妏、魏晗和赵辛相续醒了。

  她们娇滴滴表现得很害羞,胆子最大的韩妏开始埋怨魏晗。

  吕武听着她们叽叽喳喳,发现赵辛竟然敢顶韩妏的嘴了?

  这个发现比较稀奇。

  要知道赵辛一直以来从未敢争抢什么,几乎也是习惯性的逆来顺受。

  吕武很好奇自己出征时,家里都发生了什么故事。

  一阵玩闹过后,该进行梳洗了。

  自己动手那是不能的事情!

  要不然养那么多仆人是吃白饭?

  什么都要被人伺候,才是贵族该过的生活。

  日上三竿时分,虞显带着很多箱的竹简过来。

  这一次吕武出征,走了大概四个多月。

  老吕家相当多需要家主拿主意以及签发的公文,持续性地积累了下来。

  昨天傍晚,吕武大致地看了一下封地的情况。

  很多砖房已经盖好,差的是进行后续的装潢。

  吕武最为重视的耕地开垦情况,受于地形和所在区域的限制,无法一眼看得很清楚。

  他正在观看文牍。

  虞显则是屈膝跪坐在旁边,随时回答家主提出的问题。

  没有多久,陆陆续续有家臣到来。

  卓归来之后欲言又止,可能是事情比较重要的关系,请示吕武能不能到外面去。

  吕武将需要保密的事情都交给了卓这位老家臣,清楚不是大事不会这样,来到外面,问道:“何事?”

  “主。”卓简约地说:“匠人烧煤而亡,近日冶炼之铁亦有异常。”

  这是大事!

  吕武细细问了一遍。

  简单的说就是,有匠人在冶炼过程中死亡了。

  另外,冶炼出来的金属大批大批地不合格。

  卓搞不懂那是为什么,无法进行解决。

  吕武大体上思考了一下,觉得匠人是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中毒,又或是被扑面而来的毒气,可能也是持续性中毒?

  而金属出现了不合格的情况,是流程方面的问题,还是什么?

  吕武需要进行更为详细的了解和调查,才会知道出了什么状况。</div>

  ===第163章:考验智力的时候到了!===

  抱歉,又没设置好更新时间。

  …………

  老吕家之前不是没有煤炭吗?

  吕武卯足了劲从老梁家搬了一年的煤炭,之前消耗的煤炭基本是来自老梁家。

  现在的情况是,来自老梁家的煤炭被消耗干净,用上自家“阴”地的煤炭,出现之前没发生过的问题了?

  所以,是老吕家自己的煤炭不能用?

  吕武对煤炭的了解很片面,知道煤炭产生的气体能够使人中毒,一直以来都是将冶炼场所设在空旷透风的地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