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弓箭手的格局。
总体来讲,晋军的阵型看上去非常严整,给人一种因为横列有序,整齐带来的视觉美感。
从远处地平线缓慢向会盟台而来的秦军,他们一样是战车打头。
行走在最前面的战车上插着一杆大纛,应该就是秦君的座驾无疑。
与整整齐齐的晋军相比,秦军只是有大概的队形,整支队伍过于庞大,放大了不规整的缺点,看上去显得有些乱糟糟。
姬寿曼这位国君,他先看了看己方的军阵,再看行进中的秦军,一阵哈哈大笑,说道:“秦人逐草牧马,无有华夏之美。”
他讲的“华夏”不是指民族,民族该是“诸夏”,所以应该拆开来理解。
服章之美为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所以,他是在嘲笑秦军连统一的制服都没有,还连会盟的排场都摆不出来。
而秦人的确是养马的跟脚,一次援助周天子才得到赏赐,纳为诸夏的一员。
没人搭国君的腔。
几位卿的脸色甚至有点不好看。
现场可是有史官在。
一国之君私下嘲讽邀请会盟的国家,真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
如果国君直接当着秦君的面嘲讽,事情又不一样了。
韩厥面无表情地说:“君上,可先登台。”
国君一想也对,说道:“韩卿此议甚妙。该让秦君至台,报名拾梯而上!”
说完,他催促胥童赶紧去将车架赶过来。
作为参与者的一员,吕武随着阳光越来越足,感觉到了越来越明显的闷热。
金属本来就容易导热,再加上甲片是黑色就更能吸热,导致阳光太足之后,身穿金属甲会好像是身躯被关进桑拿房一般。
秦军抵近到三里之后停下。
各种喊叫声从秦军那边传出,听着不止是一个人在喊,也有一批又一批士兵出声应和。
一支车队脱离秦军本阵向着会盟台而来。
来的当然是秦君,还有一批必要的门面。
秦君看上去已经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他身材高大,自带君主威严,扫了一眼晋军的方向,对旁边的人说了几句什么。
一名秦国的大夫,他亲自控车向着晋军靠近,于十步左右的位置停下,大声喊:“寡君问,晋侯为何不见。”
这时,会盟台上面出现了一个身影,他对着下面高声喊道:“寡君有请秦伯上台。”
晋国是侯国。
秦国是伯国。
这个“伯”却并不是老大,初代秦君被周天子赐的爵位是伯爵,所以是一个伯国。
秦君比较明显的一愣,反应过来后有点要拂袖离去的冲动。
明明是会盟,应该一起牵手登上会盟台的平台,先上去又邀请,是一种很蔑视的行为。
秦君站在车上,对会盟台上面的邀请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内心多少因为晋君这种小孩子举动,感到不屑。
他目光在扫视晋军的军阵,想到了什么似得,对着右大夫说招了招手,说道:“晋人密杀我秦国大夫,此为礼呼?”
邀请赴宴,又在密室内杀死,不管是不是走了单挑礼仪,都能称为密杀或闷杀。
右大夫说立刻懂了秦君的意思,行礼之后,让御手驾车向晋军那边而去。
他的战车抵近到晋军阵列的五步之内,大声将秦君的原话重复了一遍。
位置比较靠前的吕武,他一听就知道,自己在这次会盟的戏份来了!
===上架感言(更新情况和加更规则,必看!)===
不止一次写上架感言了。
其实就是求书友能够支持一些,每个月花个五块到十块钱,反正不会超过十块,左右是看作者菌的更新给不给力。
不卖惨,真实情况是作者菌也要恰饭,订阅情况越好,作者菌就更有码字的动力,书写更精彩的故事。
不讲什么虚的,要是订阅惨兮兮的话,心都凉了,是吧?
所以,拜托,请订阅,感激!
作者菌最早是写玄幻的,后来改写历史,又跑去写轻。
这次写春秋文不是心血来潮,很清楚春秋文的小众……,也就是看得人不会多,还是选择了这个时代的题材。
真的太小众了,导致每一分的支持都显得格外珍贵。(别放弃作者菌啊!)
春秋是一个非常波澜壮阔的时代,该时代诞生了华夏历史上最多的成语以及典故。
可见其精彩程度,对华夏文明的影响又有多深。
作者菌自认还是有一些文笔,能够带着大家去了解当时的一些社会习俗以及规则。
呃,就是有一点,也是作者菌写历史的老毛病了,着实控制不住自己会解释一些东西。(较真是种病,想分享也是)
那啥,知道有这个毛病,作者菌很努力在改和克制了,就是管不住手指,脑子都没反应过来,手指它自己已经敲下去了吖!
等反应过来,作者菌还是会删掉那些没必要的文字,免得太水。
这时需要一个土坡鼠发出“啊!!!”的表情包。
然后,说一说上架之后的更新。
9月1号的午夜十二点会开通vip,就是作者菌也不知道精确时间。
应该不会超过十二点十五分?
作者菌会先更新五章,一共是两万多字。(拆开就是十章哦)
另外,vip之后是加量章节,也就是每章不会少于三千字,个别章节要是情节需要,字数会更多一些。
加更的话?
一万起点币的打赏加更一章。
盟主加更十章(反正也不敢奢望,可是大家都写,作者菌也要写吖!)
o(╯□╰)o。
知道小众,所以咱也不敢要求太高,均订超过一千,每增加一百均订,加更一章。
每天的保底更新是两章,不会少于六千字。
没上架之前书友的打赏会补上,等于上架后每天的更新不会少于三章,应该是一万字左右。
然后。
感谢书友愿意观看这本书!
谢谢你们的打赏!
每天坚持投推荐票的小伙伴,感恩!
还有几位一直在抓虫的书友,作者菌认为你们是在一起完成这本书的创作。
最后,谢谢主编锐利和责编水泽的收录并签约!
再jian……,不对,还有什么来着?
哦,作者菌的人品有保证,能开自动订阅的亲,开一下呗?</div>
===第98章:阴武子,威武!【5.4K大章,求订阅!】===
自然会有晋国的贵族上去交涉。
他与秦国右大夫说,于两军阵前进行了你来我往的舌枪唇剑较量。
吕武发现有很多自己竟然听不懂,听得有些云里雾里。
其实,舌枪唇剑的两位贵族,他们没有引经据典,却是一再掀对方的黑历史。
秦国想用“礼”来追究晋国。
晋国却嘲讽秦国还知道“礼”,为什么要多次背义负信。
很快,秦国的贵族就招架不住了。
他说:“此番,唯血而已!”
说完,示意战车调头。
这个调头却要御手和戎右下去,合力抬着车架进行调头,驱使马匹拉着战车回去。
战场上的气氛立刻就变了。
吕武频频回头看向韩厥处,没得到什么示意。
那个秦国贵族没回去秦君那边,奔着本阵而去。
他回到本阵,没有多久几辆战车向前。
这些战车上面都站着一些看上去很武勇的人,他们的身后却没有徒步的士兵跟随。
晋军这边,贵族无不心里破骂。
这可是会盟啊!
就算是再怎么有敌意,也该等走完会盟的流程,哪是现在这幅样子。
现在,两国的国君都没正式见面,该走的程序一个没走,直接要见血了?
而晋军的将士,一个个用冒火的眼眸看向秦军那边,恨不得直接扑上交战。
这一刻,秦国表现得还不如自称蛮夷的楚国。
“逐草牧马之辈,果然粗坯!”程滑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吕武战车边上,转达韩厥的话,说道:“无令,不得出战!”
这个当然是要遵守的。
晋军这一边,几辆战车得到命令,它们在御手的控制下驰骋而出。
数一数,秦军出来几辆,晋军这边就出去了几辆,很有针对性地一对一直接提速奔过去。
秦军那边率先敲响了鼓声。
晋军这边则是依然安静。
两军的战车相距越来越近,战车上的贵族已经遥遥地互相行礼问候。
一场本来不应该出现的厮杀,随着双方的战车抵近,箭矢开始飞翔于半空,朝着目标而去。
战车的车轮快速转动,伴随着马蹄的踏动辗起尘土和草屑,风再一吹,草屑与尘土向外扩散而去,飘得有些远。
吕武所见,双方互相射箭,大多数其实都射偏了。
即便有箭矢命中,不是被扛着盾牌的戎右挡下,便是射在车架上。
一辆晋军的战车直奔对手而去,看架势是想威逼对手改道。
迎面那一辆秦军战车并不躲避。
两辆战车,拉动车架的战马碰撞到了一起,发出了惨烈的嘶鸣声,下一秒车体往前猛地一翻,车上的人先被掀飞了出去,半空中手舞足蹈再掉在地上;车架随后跟着飞起来,再重重地往地面砸下去。
满布灰尘的场地,两道身影慢慢显露出来。
晋军这边看到红色,每一个人都是暗自松了口气。
一些贵族很想认识一下,是谁这么剽悍,直接就撞上去。
秦军的贵族自然会穿战袍,他们尚黑,战袍肯定是选黑色。
还能走动的人身穿红色战袍,肯定是晋军这边的人。
其余的战车也在交锋,只是没有那么快分出胜负,时不时打着打着还会互换对手。
每每有晋军的战车被解决,秦军那边就会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倒是秦军战车被搞定,晋军这边却是依然保持安静。
吕武将这种安静理解为:我们是霸主啊!不就是干掉几个秦人吗?稀松平常的事情。哪里值得赢一局就像过节的秦人,那样大惊小怪。
交锋在两刻钟左右之后结束了。
场地上满满布着车辙,少不了还活着或倒闭的战马,以及散架或完好的战车,躺在地上变成尸体的战死者。
双方各自出动了七辆战车,结束后只剩下三辆晋军的战车回到本阵。
会盟台之上,晋君看得兴致勃然,又频频笑嘻嘻地看向还待在会盟台下方的秦君。
秦人再一次的不讲“礼”,又被晋人揍了个满头包。
双方的史官会进行记载,过来见证会盟的列国使者也会将消息带回去。
看到输了的秦君并没有什么表情变化。
能赢固然最好。
输了,输给晋国又不是只有秦国输过,另一个霸主国不也是输多胜少吗?
丢人也不止秦国丢人,是吧!
秦国右大夫说又来到晋军前方,大声说道:“寡君以为,军以列而战,晋侯以为否?”
喂喂喂!姬寿曼这位晋君在会盟台上,不在晋军本阵。
这却是秦人真没有屈服于晋国的打算,有意当睁眼瞎。
韩厥让智罃去会盟台请示国君。
再一次被无视的国君自然无比愤怒,跳着脚要智罃一定要选最能打的贵族,给不识好歹的秦人好看。
得到回复的秦国右大夫说,他又讲了不少话,意思就是上次谁杀了史颗,敢不敢派出来率军对决。
结果,智罃又要跑一趟会盟台。
国君比较纠结,选择让胥童去找韩厥探一探底。
胥童带回了韩厥的答复:晋人从不畏战。
一直在等待的吕武,他可算是得到了命令。
这一次,双方将各自出动一个“卒”,就在两军阵前,来一场众目睽睽下的交战。
韩起过来,上了战车便问:“武,可要点兵?”
秦军是有备而来,必然会派出最为能打的贵族,士兵也必定是精锐。
会盟期间的较量,输赢不简单是出战贵族的事,还关乎到脸面问题。
韩厥允许吕武调整自己的士兵,示意看中了谁的士兵都能临时抽调。
吕武却说道:“非我之兵,调不及也。”
老吕家的武士可能不是精锐,但至少是指挥习惯了,并且他们也会严格听从吕武的指挥。
其他友军再能打,没默契,又不能保证听话,又怎么样。
再则,吕武就不信了,秦军那边的装备,还能有自己带来的好?
秦军那边已经有部队在脱离本阵,四辆战车并驾齐驱,后面跟随一百名士兵。
战车上的秦军,看上去高大雄壮,都穿着比较完备的战甲。
再看徒步跟随的士兵,一个个也是身材高大和看上去很强壮,尤其是每一个都至少身穿一身不错青铜甲。
吕武将出战士兵的武器换了一遍,由青铜武器改为铁质兵器,一些士兵带上包有铜皮的大盾,又让士兵互相检查甲胄。
他还让霍迁带着自己御手和戎右,登上其中的一辆战车。
秦军那边看晋军还不出去,已经开始在鼓噪。
吕武却是依然不紧不缓,等待全部做好准备,带着离开本阵不到五十步远停下。
另一边的秦军,看到出来一群金属怪兽先是一阵愕然,随后看清楚是铁甲,爆发出了嘲笑声。
吕武以及出战众人,他们根本不理会嘲笑声。
笑呗!
看看等一下,还笑不笑得出来。
战车上的人下来,吕武带着出战的将士,开始进行战前的祷告。
他带着出战众人在祈祷时,家臣梁兴徒步而出。
梁兴用着大嗓门,边走边吟唱一般地喊着些什么。
大意上就是,出战就要知道生死有命,将命运交给手中的兵器,哪能因为被杀而产生怨恨。
来自“阴”地的武,因为秦国大夫史颗在军帐侮辱晋国,奉命与之决斗,解脱了一心寻死的史颗。
他很荣幸能够被秦国惦记上,必将为神明与祖先、在场两军将士,献上一场精彩的搏杀。
晋军这边听得很专注,大多数人可算知道秦国大夫史颗到底都干了一些什么,都认为杀得对。
秦军那边只能模模糊糊听见梁兴的声音,粗略上还是能听懂,等待梁兴停止了喊话,下一秒自己喧哗了起来。
那是没听清楚的人在问前面发生了什么事。
听了一些的人,猜测完整的内容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