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春秋大领主》

春秋大领主_分节阅读_第98节

《春秋大领主》 3260 11168 2021-11-01 10:03

  武将他们都接进去,布置好了怎么招待,又有客人到来。

  梁兴禀告说,郤伯宛也来了。

  结果后一脚,范氏的士匄一样过来。

  只差一个栾氏的子弟,几个“卿”的家族弟子就算齐了。

  这都怎么啦?

  吕武现在的名声很大没有错,却自认没重要到能聚集这么多的大家族子弟。

  韩氏和魏氏是姻亲,他们也一贯玩在一起,来了是一种亲近的表现。

  智罃觉得自己挺照顾吕武,知道吕武来新田,想让荀氏子弟过去亲近一下,同样是正常的举动。

  郤氏那一边,吕武有在“新军”服役的经历,多少也有点由头。

  吕武跟范氏只有一次接触,还是为了保证不涉及贩陶行业,不算有什么交情的。

  到后面,又有很多连吕武都没有听过,别说是认识的人,相继前来进行拜访。

  事态的发展让吕武起了警醒之心,拉着魏相到一旁,很直接地问:“相,出了何事?”

  魏相却玩起了吊胃口,一副笑而不语的模样。

  看得吕武想挥出小拳拳。

  ===第169章:这一刻,空前团结!===

  只有一两家陌生的人过来,吕武还能觉得正常。

  这么多陌生的家族一块来,他不能自恋到认为都是来找自己。

  所以,只是他们压根就是找个由头,好有一个地方能聚一聚,商谈一些什么事情。

  这个庄园是韩氏名下。

  吕武到来只算是客居。

  他尽了自己应该做的招待,将主导权交到了韩无忌手上。

  秦国割让国土,面积上面还挺大。

  东起大河(黄河),西至泾水,南抵中南山,北向义渠。

  这是一块面积超过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秦国约十分之三,抵得上晋国的十分之二。

  吕武上次已经走了一趟,很清楚那边的情况。

  渭水直贯整片平原,南岸多有森林,北岸则是以平原居多。

  再过上几百年,一条郑国渠被修建而成,该地被开发成为一个粮仓,提供秦国六世之君东出粮秣。

  直接一点的明说,真的要将这一片地区开发出来,足以承担六百万人的粮食消耗,甚至还有剩余。

  这么一块地盘,看得吕武忍不住要流口水。

  他是知道历史,其余的贵族不知道历史,对土地的认知却很清楚。

  现在,秦国还被打残了,未来十年之内会非常服顺,岂不是开发那片地盘的最佳时机?

  等地盘开发出来,家族实力已经壮大起来,还有整个晋国作为后盾,怎么可能怕秦人来夺取。

  吕武走了一圈,跟认识的人寒暄,不认识则是正式认识一下。

  几次跟秦国交锋下来,贵族圈子很少不知道吕武这么个人。

  他们非常乐意跟吕武混个脸熟,每每会好奇地打量吕武,好奇就这么个体格哪来那么大的力气。

  太多贵族的关注点在吕武的勇猛上面。

  个别则是将重点放在吕武是怎么用那么短的时间,爬到现在的高度。

  这个人,他们不会像其余不明所以的家伙,认为吕武的崛起完全依靠韩氏和魏氏的扶持。

  一些大家族没少扶持小家族,见过哪一家用四年不到的时间发展成这样?

  因为不是好时机,对吕武发展好奇的贵族,他们只能先混个脸熟,约个时间聊一聊的事情都没干。

  各家的都是各家的。

  谁都没有将自己家知识分享的义务。

  这种场合很讲究身份。

  是个卿位家族,他们有足够的资格登堂入室,必然待在最正式的地方。

  大夫爵位之家,要看家族本身的实力,不好判定则是看军中的职位。

  实力差一些的家族,他们没那个脸派来家人,等于连围观的资格都没有。

  在晋国,一样是大夫还存在区分。

  不是什么上、中、下的高低,主要先看家族实力,再履任什么职位。

  而大夫的爵位吧?很多列国都有自己的讲究,像秦国分的是左、中、右,一些列国则以地名来作为大夫爵位的前缀。

  与华夏文明存在区别的是,目前的楚国压根没大夫这个爵位,一些叫“大夫”的人,他们既不是医生,也不是爵位,是某个官职名称。

  如屈原任左徒之前出任三闾大夫,主管昭、景、屈三个王族事务,与后世的宗令、宗正职务类似。

  可以将过来吕武这边的人,看作是各个家族的代表。

  郤氏、范氏、荀氏、韩氏的这几家,他们没有丝毫的心里负担,进入大堂之后,照着自己心中的判断,选个位置屈膝跪坐下去。

  来自魏氏的几位堂兄弟,他们非常有自知之明地站在门外的走廊,坐那是没有坐下的。

  又有虞氏、郇(huán)氏、黎氏、原氏、巩氏等一些先前风光却没落下去,又或者新晋的家族代表。

  魏相给吕武介绍了一下,特别提到了巩氏。

  这个巩氏其实是荀氏的一支。

  晋景公改变制度时,巩氏的巩朔担任过上军大夫一职。

  以前的“上军大夫”就是现在的“上军佐”,只是权力要比“上军佐”更大一些。

  后来,晋景公又取消了某个军团大夫的职位,重新用回军佐的职称。

  他改变制度不是一次两次,一度还给晋国设了十二个“卿”。

  晋国这么个国家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只能强,不能有虚弱的时刻。

  像是晋文公时期叱咤风云的五个大家族,等待晋文公成功上位,也就赵氏和魏氏扎下根来,其余狐氏、先氏、贾氏早被扫进了历史长河。

  后来也没几个家族成功上位,又或是一度上位,没过多久来了个举族皆亡的下场。

  看看这几个大家族在干什么。

  又瞅一瞅实力较差的那些家族,他们站在大堂门外又眼巴巴地在等什么。

  不知道是谁事先准备好了白色布匹。

  宽大的白布被放在地板上,智朔拿来毛笔画了起来。

  对了,现在毛笔有很多的称呼,楚国现在叫“聿”,燕国叫“弗”,吴国叫“不律”,晋国则叫“插”或“竹”。

  另外,毛笔并不是现在的主要文具,刻刀才是。

  毕竟,竹简只有不重要才会书写,一般都是刻字的。

  智朔画的是秦国割让的那片区域大致舆图。

  以河流为主要的地标,再大致地将一些比较明显的地标,也就是城池或山添加上去。

  智朔画完站立起来,看了其余几个人一圈,重新蹲下去又拿起毛笔画了一些线条。

  第二个默不吭声拿起笔就画的人是来自范氏的士匄。

  然后就是郤伯宛和韩无忌。

  大概地形图很快就被线条分割成了几块区域,占去了大约十分之四。

  这些地方明显就是被他们瓜分了,剩下的空白部分则还属于不确定,留下来给其余家族去争夺的。

  吕武站在外面默默看着,再一次见证了卿位家族的霸道和贪婪。

  “武?”中行偃看向吕武,微笑说道:“请进。”

  一样是站在门外的人,无一例外都拿眼睛看向吕武,个别几个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排排站分果果,吕武能搭上这个顺位?

  他特地转头看向魏氏的几个子弟,发现他们都在微笑。

  再看里面那些来自卿位家族的孩子,他们分明是一副觉得该这样办的表情,应该是一种事先早商量好的决定?

  吕武走了进去,居高临下看向已经被分出线条的地图。

  因为白布上被画出线条的部分没有写字,着实不好分辨哪块是一家,看着大小也都不一样。

  靠近晋国方向的位置大部分被占了,一般是在靠近渭水的区域。

  西边还是空荡荡的模样。

  渭水南岸比较狭长,不知道是哪一家占了一大半。

  连带洛水那一片区域,至少有两家画出了一个长方形,占尽了水源上的便利。

  吕武必须思考自己为什么有这个资格来参与,又为什么能排在同为“大夫”家族的第一顺位进行挑选。

  另外,他们这么干,怎么没有栾氏的参与。

  是栾书不掺和?

  压根没有这个可能性!

  贵族就没有不贪婪的存在,他们的高风亮节,承受的代价是其他人变强,自己则是在原地踏步。

  吕武拿着毛笔,数了一下地图上被画出了多少个“框”,一数之下发现有八个。

  已经画了的有荀氏、范氏、郤氏、韩氏、智氏,一直在里面的中行偃代表的是荀氏,不是为中行氏动笔。

  而郤伯宛则是代表郤锜和郤至。

  多出来的那一个“框”是哪一家的?

  韩无忌看吕武迟迟没有动笔,靠近了也不顾其他人诧异的目光,伸手在其中一个“框”边上点了点。

  吕武看那个“框”的位置是在洛水上游西岸,纳闷韩氏怎么选了这么个地方。

  他抬头看了几个人一圈,憨笑着说道:“我家新晋,需有长辈看顾。不若几位写上谁家持有?”

  韩无忌也不啰嗦,直接从吕武手里拿过笔,利索地在自家的“框”里面写上一个“韩”字。

  有了他的带头,另外几家的代表先后写上自家的氏。

  吕武发现是由中行偃去写那个“栾”字,相信了一个传闻。

  晋国贵族圈有一个传闻,讲荀庚是栾书的跟屁虫,几乎栾书说什么荀庚就干什么。

  这么重要的事情栾氏交给了荀氏?

  这样看来,不是传闻啊!

  而在十数年前,栾氏和郤氏亲密无间,近年来却是冲突不断。

  不知道栾氏和荀氏的交情还能维持多久。

  吕武想了想就在韩氏边上也花了一个“框”,并且给写上一个“阴”字。

  他心里则是在纳闷:“这么画真的能分得清?”

  没个比例啊!

  知道哪家地盘有多大吗?

  后面,魏氏、虞氏、郇(huán)氏、黎氏、原氏、巩氏先后进来,一个个面无表情,或是满脸兴奋,先后给画“框”又写上自己的氏。

  一直在里面的中行偃则早早给中行氏挑好了地。

  这样一来,秦国割让的土地,经过他们的瓜分,剩下的也就十之二三的样子,还都是靠近秦国的位置。

  吕武以为这样就算完了。

  然而并不是。

  智朔和中行偃找了郇(huán)氏和原氏,商议能不能拿新得到的地盘,去换郇(huán)氏和原氏的土地。

  换不换,又该是采取什么置换比例,有得商量。

  其余几家,他们也是找想找的人,一样都是换地的事。

  “武。”魏相找上吕武,笑吟吟地问:“以‘吕’换此,可否?”

  旁边的韩无忌和韩起立刻将目光移过来。

  吕武:“……”

  他总觉得这一件事情到处透着诡异!

  私下将秦国割让的土地瓜分很过分了。

  没拿到手,开始商量怎么换地,合适不?

  最重要的是,吕琦是怎么想的,拿“吕”来换?</div>

  ===第170章:不简单的二代们===

  土地不可以买卖,贵族间的封地却能互相置换。

  当然,有一个前提是过执政那一关,再呈上给国君,得到国君的许可。

  那些都不是重点!

  智朔和中行偃找上郇(huán)氏和原氏,要用得到的荒地换两家已经开发的土地,能看出大贵族的霸道。

  郇氏和原氏看着相当不乐意。

  家族里的小孩子肯定也做不了主,智朔和中行偃只是让他们转达一下态度。

  吕武则是被魏相搞得有些发懵。

  “吕”地并不大,至少与吕武刚才画框框的土地没法比,小了约一半。

  比较关键的是,“吕”地是一块已经开发成熟的土地,吕武新得到的土地却是荒地。

  吕琦之所以叫吕琦,是因为他名下的封地叫“吕”,一旦“吕”地换了主人,人们不会再称呼为他吕琦,可能是叫魏琦,或者拿新封地的地名来当前缀。

  那块地方很久之前叫“芮”。

  考虑到取地名,要么是追寻远古称呼,要么是根据相关地形。

  吕琦以后是不是要被称呼为芮琦,又或叫其它什么名字?

  这样一来,魏相以后在史书上就不是叫吕相,也该叫芮相了啊!

  以“吕”来置换?

  吕武必须承认自己心动了!

  “吕”地与“阴”地相隔一条汾水,考虑到吕武的“阴”地本身就将汾水北岸的一份包含进来,等于两个地方是接壤状态。

  能够获得“吕”地,吕武不但能得到一块经过开发的土地,重点在于不是一块飞地。

  只是,他们真的能如愿瓜分秦国割让的那块土地吗?

  这一点好像不用有过多的疑虑。

  几个卿位家族精诚团结,又拉上了晋国实力不弱的中等贵族,除非国君疯了,要不事情基本上是成了!

  “对于魏氏来讲,‘吕’其实才是一块飞地。”吕武在脑海中构图,想道:“他们的‘魏’与‘令狐’本来就接壤,看他们之前画下的‘框’也是选在在‘魏’边上,再置换我的那块地,三块封地就连接了起来……”

  魏氏在其它地方当然还有封地,只是分得比较零碎。

  不止是魏氏,晋国的很多家族都是相同的情况。

  吕武没有拒绝的理由,甚至要感谢魏氏的提议,能不能办成功则不是他所能左右。

  他也搞清楚了一点。

  之所以能够排在各卿位家族后面,不是老吕家比其余“大夫”家族强,纯粹是吕武在针对秦国的这一场“惩戒之战”中表现得过于亮眼。

  不提连续攻克数城的军功,同样给了新军将赵旃和新军佐郤至一些很正确的建议,造成多国震动的是他攻破了秦国都城“雍”的一座城门。

  晋国的卿位家族虽然霸道,他们却不能无视舆论。

  以往的很多例子给这些卿位家族起到了警醒作用。

  能霸道,但不能霸道到完全不讲道理和不顾舆论,要不那些被灭的家族就是他们的下场。

  卿位家族先进行了分享,必然要照顾一下有功之臣,尤其这个有功之臣还跟韩氏、智氏和魏氏交好。

  吕武当然知道自己在人脉上的经营起到关键作用,接下来会继续跟韩氏、智氏和魏氏加深关系。

  而从现在来看,韩厥还是愿意庇护吕武,魏氏则是有意培养他这么个小老弟。

  智氏更像是纯粹的欣赏,又想要通过吕武跟韩氏和魏氏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