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的吕武,他原先想的是让战车先冲,后来想到要是战车将城门洞堵了个严严实实咋办,临进攻前更改了命令。
进城搬尸体的秦兵被装死的晋兵暴起攻击,好些秦兵在震惊中被杀。
已经摆脱不了“猛将兄”属性的吕武,自然是杀在了最前头,以非常凶残的突击方式击垮了进城和城门洞的秦兵。
有吕武冲锋在前,包括老吕家在内的晋兵,无一不是感到勇气倍增。
他们出城迎上了要堵门的秦军,瞬间战成了一团。
城中携带弓箭的晋兵,他们依照命令上了城墙,站定后就是挽弓射箭。
一再挥剑的吕武,眼前抛洒了殷红色的血液和残肢断臂,眼角余光看到一个秦将站在战车上不断大吼着什么。
“一个侯壮就挣了一千匹马、六车布匹、四百锭铜和四千个奴隶啊!”吕武现在对俘虏贵族特别感兴趣,想道:“这名秦将愿意花多少伙食费?”
越来越多的晋兵从城里涌出来。
在城墙边上活动的秦军,他们得到命令自然是就近组成军阵。
携带弓箭的晋兵上了城墙,不用瞄准每次射箭都不会射空。
从树林冲出来的晋军,战车部队已经撞上第一层秦军,后续的徒步晋兵很快也将加入战斗。
“主!”郤氏家臣很艰难才找到郤至,隔得比较远就大吼:“南方十里外发现近万敌军,他们向此处开进。”
幸亏郤至的耳朵好使,要不非常吵杂的战场压根就听不清。
他让自己的御手降慢速度,又连续朝附近的家臣喊话。
除了这一支秦军,还有另外一支秦军在过来?
“阴武说甚来着?”郤至想起来了,叫围点打援。他决定现学现用,找到了赵旃将情况讲清楚,又说道:“军将可否率军待战?”
赵旃并不愿意,只是无法拒绝,很牵强地说:“我部已有兵士发起攻击,这……”
郤至要再说点什么,远处传来了“威武”的欢呼声。
他们停下交谈看过去,靠着“侯丽”城墙驻扎的秦军,怎么看都像是崩溃了的样子。
“阴武又俘虏敌将!”郤至不是迟疑问句,就是笃定这一点。他有些没搞明白,问赵旃道:“可还能围点打援?”
赵旃觉得自己需要好好琢磨琢磨……</div>
===第153章:晋人也不要脸啦!===
不怪赵旃和郤至。
他们打了半辈子战争,打得却是堂堂正正之战,只需要管理好军队的纪律,到了战争列阵而战,不用过多地去费脑子。
这一次并不是堂堂正正之战啊!
“这……”赵旃一半是不懂,再来是想给吕武创造机会,说道:“不若派人问问小武。”
郤至可能跋扈和嚣张,对待战争却很谨慎,不懂就是不懂,不会去装懂,同意了下来。
毕竟,现在是春秋,任性的代价不止可能会让国家战败,有什么损失都是自己的。
贵族肯定不会不懂装懂。
吕武这一边。
他蛮横地杀散了秦兵,几乎没费什么劲就俘虏了秦将成差。
那又是先拽住人,再递出玉佩地干活。
玉佩还是吕武没来得及还给韩起,给用上了。
成差有进行拒绝,看到自己的戎右被吕武来了个一剑分尸,驭手被一脚踹得飞出去五六米,悻悻地接过了吕武递来的玉佩。
主将被俘,秦兵先是挣扎了一番,接到了就地投降的命令。
这样就很春秋了。
失去主将,差不多就等于退出作战序列。
再有主将命令投降,士兵是主将家族的武士或属民,他们只需要对主人负责,不是对国家负责,接到命令只有顺从。
战场上响彻了晋兵的欢呼。
许多晋兵差不多也是打了半辈子的战争,算起来这一次纳赋的经历最为精彩,一再获取的胜利也远比以往轻松。
他们之前纳赋,每一次都是经历长途跋涉,到了战场再听敌我双方的贵族在阵前“吧啦吧啦”说一大堆,两个阵营地士兵列阵喊着“waaaaaal”跟在战车后面冲锋。
然后,不是胜利,就是失败。
每一名士兵,不管是出自哪个家族,他们看到吕武都会停下手里的动作,站立对吕武行注目礼。
猛将嘛,不止上司喜欢,士兵也必然感到崇拜。
士兵的心思会更单纯一些,觉得某某谁能带来胜利,谁的出现就是胜利的保证,将发自内心地爱戴。
吕武正在听成差不断碎碎念。
话里话外没其它,指责晋人怎么突然就不讲“礼”了,明明都约定在“麻隧”交战,迂回偷袭后方算什么英雄之类。
“你们秦人有讲过‘礼’吗?”吕武本来不想搭理,被烦得不行,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不懂?”
成差诧异地说:“我们是秦人,你们是晋人啊。”
所以,秦人就能不讲“礼”,晋人不能这么干?
很是有点楚王委屈巴巴吼嗓子“我蛮夷也”的意思在内。
只是成差好像也说得没错的样子?
秦国之前一直在跟西戎揪扯不清,才刚踏入一流国家不久。
发起挑战者不用去遵守旧有规则,他们本身就是要破坏固有秩序,创造一个新的又对自己有利的规则出来。
晋国好歹是个超一流的国家,还进行了称霸,是好些个诸侯国的老大。
奉行“尊王攘夷”国策的晋国,又是一个霸主国,无论是面子工程还是出于什么需要,确确实实不能去破坏旧有规则,相反要竭尽所能地去保卫。
哪有既得利益者,去破坏保证自家利益规的事?
吕武赞同道:“你说得对。”
成差当然觉得自己很对。
应该是栾书认为难以保证晋国的霸主地位,无法堂堂正正击败秦国,又或是堂堂正正击败的代价太大?
现在的情况是,晋国不想在南边跟楚国死磕的同时,面对秦国与狄人频频侵犯与袭扰,被两面夹击之下呈现出疲于应对的态势。
晋国已经跟楚国完成弭兵会盟,等于长久以来的国策已经变更。
成功与楚国达成休战协议之后,晋国连喘息都没有,出动了中军、上军、下军和新军立刻对秦国发动惩戒之战。
但凡有点脑子,肯定看出是想解除来自秦国的威胁,好能专心跟楚国继续死磕。
吕武在跟成差聊着的时候,郤至的家臣“博”来了。
“阴武子。”博行礼,没讲其它问话,直接说道:“南面有秦军来,代我主询问,如何应对?”
成差听得一愣,用惊奇地目光打量起了吕武。
世人总觉得勇猛的人只是莽,一般脑子里长的是肌肉,不是脑浆。
成差很讶异地想道:“这个猛将不止是猛,还有脑子?”
吕武问道:“敌军数量?”
博将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
吕武说道:“军将与军佐乃是宿将,岂会不知该迎面对攻,分出兵力左右包剿。何至于来问我呢?”
博赞叹地说:“确实。”
不因为立下大功而骄横,懂得给上位者留点面子。
小伙子很不错哟!
郤至得到家臣的回报,先将该下达的命令传下去,看向赵旃说道:“你陪嫁庶女,大错特错。”
赵旃别开脸不与郤至对视,说道:“小武向我讨要嫡女。”
心情极度愉快的郤氏来了个选择性失忆,大笑几声才说道:“恭喜,恭喜!”
他们在这边谈笑。
已经有晋军分成了三个部分。
正面去了一个郤氏“师”,左翼也是郤氏“师”,右翼交给了邯郸氏的“师”,成为一个三叉戟的行军姿态,迎向正在朝“侯丽”赶来的那一支秦军。
郤周指挥的是正面迎战秦军的“师”。
他看到秦军之后,命令全“师”止步列阵。
对面的秦军因为地形的关系只看到郤周的这个“师”,能从惊起的飞鸟,以及大股弥漫的尘烟察觉到左右两翼也有晋军,只是无法判断数量多少。
秦军推进到距离正面晋军约两里时停下来,秦将所在的战车脱离大队,要来个阵前谈话。
郤周下意识就要出去,战车没走十米,想到这不是一场诸夏模式的战争,下令部队进行迫进。
秦将看到晋军开始推进,纳闷是个什么情况。
不是秦将突然记得有“礼”这么个制度,纯粹是情况不明为前提,他需要欺负晋人讲“礼”先摸摸底。
结果迫进到接近一里时,晋军却是发起冲锋,搞得秦将满脸错愕。
从来只有俺们不对晋国讲“礼”呀!
原来晋人也变得这么不要脸啦???
正面爆发交战,没那么快分出胜负。
左右两翼的晋军发起钳形攻势,三面受敌的秦军败得很惨。
郤至得知前方击败另一支秦军,只是被逃了数百人,脑子里像是被打来了迎接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不讲‘礼’能这么轻易获得胜利?”郤至觉得排斥,又感到极度的爽快,想道:“要是晋国也能像秦国和楚国,谁能与晋国争锋?”
他到底还是知道晋国该当秩序的守护者,不能去做破坏者。
等待战果的统计数据上报。
赵旃和郤至搞清楚了一点。
第一批赶过来“侯丽”的秦军数量为六千,其中战兵四千,辅兵两千。
后续过来的那一支秦军,战兵三千,辅兵一千五百。
再加上他们消灭和俘虏了“侯丽”的五千守军,两天内消灭了一万六千秦军。
因为是春秋时期的关系,赵旃和郤至都没拷问俘虏到的秦国贵族,其它像是“泾阳”和“麻隧”的秦军情况,需要用另外的方法探知。
第二批过来的秦军主将叫女父。
他们不知道一点,原历史上成差和女父也是被俘虏,却是在“麻隧”正面战场被俘。
连续获得胜利的“新军”将士,士气达到了巅峰。
现在赵旃和郤至需要思考,他们已经完成了栾书指派的任务,甚至可以说超额完成,下一步应该采取什么动作。
在会议上,郤至遵守了约定,以新军佐的身份地位,任命吕武为“帅”。
军职的话,郤至当然有权任命,只是需要回去后走程序,得到元帅的任命文书,才能最终确认下来。
晋国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元帅驳回各军主副将任命的例子,各个贵族羡慕或嫉妒,该恭喜吕武还是表了态。
另外一点,吕武虽然是“帅”了,爵位会不会又能不能得到晋升,只有栾书够格来判断。
要是栾书认为吕武的功劳足够,还需要得到半数以上的“卿”同意,国君那边也要走个程序。
吕武的新任命只是一个插曲。
他们面对的问题是,已经完成了元帅栾书交予的任务,是前往某个要道建立工事把守,还是从西往东去攻打“泾阳”和“麻隧”秦军主力的后方。
这一次无论是赵旃还是郤至,没有再问吕武。
倒不是他们想要卸磨杀驴啥的。
一场战争不能只有一个人大出风头,作为主副将要有自己的闪光点,更要提供机会让另外的人来发挥。
赵旃就示意有想法的人,是时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了。
结果,军帐内有一个算一个,眼睛的视线移动到吕武身上,一个个满怀期待地看着。
吕武:“……”
瞅啥瞅?
没见主副将都表达得那么明显了!
“咳咳。”赵旃没得病,看了一眼郤至,又扫视了其余人一眼,说道:“可畅所欲言,若建言行之可也,亦是立功。”
郤至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众贵族就明白过来了。
他们这一次出征取得的成果异常丰硕。
主副将有意排排站分果果。
要有那份智慧,是时候表现啦!
===第154章:想低调好难啊!===
,
畅所欲言?
在场贵族与就近的人面面相觑,能看出对方心里的激动。
他们是贵族,本来就拥有话语权,只是没有机会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想到自己会有说话的权利。
超过半数的贵族想的是,他们既然已经完成了元帅栾书下达的任务,是不是应该拔营渡过泾水进逼“泾阳”,试图拔掉这个“麻隧”后方的城池,为胜利进一步奠基。
一部分则认为应该与己方主力取得联系,询问元帅栾书有没有新的指令。
以上算是比较正常的想法。
一直默不吭声的吕武则在思考一点,秦国能打的应该都被拉上了前线,后方肯定会很空虚,是个攻打的好机会。
他正思考着该不该讲出来,身侧的魏相站起来了。
“诸位!”魏相以前不够格,出使秦庭造成轰动后,在这种场合当然有说话的资格,说道:“我‘军’缴获颇多,不缺粮秣兵器,尚可持久而战。秦君携三‘军’出征,国内……”
观点就是那么一回事,阐述“新军”大可以趁秦国空虚杀进去,可以是大肆破坏收获一番,甚至能试图将秦国的都城“雍”打下来。
这一刻,吕武纳闷了。
他觉得自己的胆子已经挺大,受于后世的教育,跟春秋人的思维不一样,想着去攻打国内空虚的秦国,好像挺正常的一件事。
魏相是个自小接受封建贵族教育的人,不该是满脑子的封建思想吗?怎么能提出这么不春秋的建议。
一群人被惊到了!
赵旃和郤至对视了一眼,很是心动却有着不小的顾虑。
秦国的国内空虚,肯定是一个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攻打秦国都城“雍”也不是不行,只是打下来真的要灭掉秦国,要不然接下来秦人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会选择跟晋国死磕下去。
魏相受于身份限制,可能知道晋国正在谋划什么,要说完全清楚就不可能了。
目前晋国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几位“卿”不想再两面受敌下去,无法将楚国一下子打到屈服为前提,能选择的就是将秦国先打趴下。
这些“卿”要的是打得秦国短期内不敢再东进,不认为楚国会坐视晋国灭掉秦国。
其实,就算楚国坐视,其余列国也不会干瞪眼。
如此一来就形成一种制约,要将秦人给打怕打疼,却又不能打得太狠,逼得秦国不顾一切要跟晋国拼了。
赵旃和郤至都是“卿”,参与了国家的国策制定,清楚该干什么,哪些不能做。
“诸位以为如何?”郤至问的是众人,看的却是吕武。他见吕武没打算吭声,直接问道:“阴武,魏相之策,可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