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春秋大领主》

春秋大领主_分节阅读_第61节

《春秋大领主》 3260 10976 2021-11-01 10:03

  。

  韩厥派出了一名“军尉”去白翟的营地,当众告诉白翟的首领,说是感谢款待和赠予,他和所有“下军”将士对那些马、牛、羊,包括俘虏和其余战利品,感到非常的满意。

  这是啥情况?

  品,细细品!

  袭击对方的后勤部队,一阵杀戮与缴获,还特地派人过去感谢?

  吕武有很大的好奇心。

  白翟有没有首领被气吐血,或是被直接气死……

  ===第114章:我为前锋!===

  春秋大领主正文卷第114章:我为前锋!这事要是智罃干的,或是他的建议,吕武不会感到丝毫的奇怪。

  关键问题,还真是韩厥自己的干的事情,没有其他人给予意见。

  在晋国,韩厥有着老好人的名声,尤其是重信诺这一点被广泛认可。

  他宁愿一再让韩氏吃亏,也要扶持赵氏,已经成为晋国贵族间的美谈。

  事实上,哪一名贵族又能保证自己不会倒霉,肯定希望能遇上有恩必报的人。

  如果说韩氏是有恩必报的正面教材;郤氏就是一个恩重如山还不起,就干掉恩人全家的坏例子了。

  所以,晋国贵族,包括列国那边,他们很喜欢跟韩氏接触,没必要绝对不会去找郤氏。

  他们也怕啊!

  要是自己不小心给了郤氏一点一丝的恩惠,某天会不会被杀全家?

  “不见‘中军’。”程滑又将吕武喊了过来,说道:“元帅可是深入过远?”

  吕武记得“中军”是得到国君的命令,向北之后又去了西北。

  他大体回忆了一下,没记错那边是现代陕西的北部,就是不知道那边有什么。

  目前那边是狄人的地盘,很广阔的区域都是。

  再更北方或是西北方,则是属于戎人的地盘。

  往西南,也就是吕武等人之前活动区域的西面,却是属于义渠人的牧场。

  要是“中军”走得足够远,的确不会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栾书自然也不会回师救援。

  实际上,如果不是吕武多了那么一嘴,他们这一支“下军”应该还在大河西岸肆虐,需要等待收货满载才会归师返回。

  所以了,韩厥带着“下军”回到“交刚”其实就是一个意外。

  他俩正聊着,韩起来了。

  这位帅小伙看到吕武也在,打了个招呼,看着程滑说道:“军将有令!”

  帐篷内的众人立刻停下手头的事情。

  他们在程滑的带领下走到正中间的过道上站立,再行礼静候韩起复述韩厥的军令。

  韩起手里拿着军符,高声说道:“彼处西疆,寡人处东原,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彼之涉吾地也,何故?”

  吕武听得很认真,内心里却是感到了迷惑。

  他们已经消灭并俘获了白翟的后勤部队,时间拖得越久对晋军越有利。

  何必这么急切地发起攻击?

  这样一来的话,针对白翟后勤部队的行动,怎么能够凸显出作用?

  事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啊!

  攻击了敌军的后勤部队,不就是要让敌军缺粮自乱么?

  敌军还没有因为发生缺粮而自乱阵脚,就要开打啦!?

  吕武需要找一名小姐姐来骑着进行思考,可惜军中没小姐姐,只能得了个百思不得其解。

  其余人则是觉得韩起那些话好熟悉的样子。

  其实,能不熟悉吗?

  那是齐恒公讨伐楚国的檄文,在《左传》里面有记载,也被广为流传。

  一直向齐国学习的晋国,对管仲可是非常的崇拜,多少是有些熟悉的。

  韩起说了很多,其实也是在复述国君的话,核心思想只有一个。

  俺们打你是给你们面子。

  你们特么的!

  竟然敢挥师进入俺们的地盘?

  打,打不死你们,爹跟儿子一个姓!

  话说,哪个爹不是跟亲儿子一个姓?

  帐篷内立刻进入到群情激奋状态。

  道理绝对没错,历来只有晋国主动去打胡人,什么时候轮到胡人主动发起战争了?

  一种被冒犯的耻辱感,滋生了他们内心的愤怒。

  当然,以前去打胡人,那是俺们晋国人给他们面子,不能当做同一回事。

  吕武跟着血脉喷张起来。

  他喜欢晋国这种“只能我打你,你不能冒犯我”的霸道。

  复述完不知道谁的话的韩起,他对着众人行礼,告辞前往下个地点赶场子。

  众人各归本位。

  程滑命人去将各个“旅帅”请来。

  人到齐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战前鼓动。

  话基本上还是那些话,核心关键词就是,历来只有他们主动去打谁,白翟大军既然进了晋国的疆域就别出去了。

  慷概激昂的话被程滑用木木的表情说出来,画面挺诡异的。

  程滑点名道:“阴武!”

  吕武立刻站起来,行军礼,喝道:“在!”

  程滑的声音听着很高亢,脸上却还是木木的表情,说道:“你为彻一!”

  被安排了个全‘师’先锋的吕武,大声喊道:“诺!”

  程滑又连续点了几个旅帅的名字,一一做好了该做的安排。

  开战那肯定不是马上开战,只是统兵的将领先给下属打鸡血罢了。

  而下属肯定要去找下属将“鸡血”传递下去。

  吕武就唤来了自己麾下的“卒长”,依靠自己的记忆力,复述程滑讲过的那些话。

  “如此,可知了?”吕武看到的是一张张怒气勃发的脸庞,纳闷士气有那么好鼓动的吗?他又说:“开战起始,我为一‘师’前‘矩’。你等甲士,务必尽出!”

  众人高声应:“诺!”

  他们要被放在最关键的位置,自己组成一个军阵。

  到时候就是由他们来打头阵的。

  听了自家旅长的话,几个“卒长”变得极为兴奋。

  不是谁都有那个资格被安排去打头阵,任何时代成为先锋,等于自身的战斗力得到认可,是一件挺有荣誉感的事情。

  他们却也知道一点,自己所在的这个“旅”之所以战斗力被认可,主要原因是因为吕武这么一位猛将兄在,并且老吕家甲士的数量也多。

  如此这般地做了两天的准备,他们可算是得到了出营列阵的命令。

  军营里响彻着战鼓声,一声又一声连绵不绝。

  排列成队的士兵,他们跟在战车的后方,由各个不同方位的辕门出了军营。

  各级军官在早期会约束麾下士兵,军纪得到申明后,晋军又走出了数千如一人的整齐踏步声。

  白翟这一边。

  数十个部落首领聚在一块,有一个长得高大魁梧的人,应该是总首领?

  他们待在己方大军的最前方,身后是至少七八万的战士。

  只是,这些狄人战士不但穿着混乱,手里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

  或许应该讲得更加清楚一点,七八万狄人战士中,不知道有没有超过五千人握着有金属的武器。

  这些狄人战士,绝大部分的武器不是石器就是骨器,又以钝器的数量最多。

  同时,他们之中的弓箭手数量非常多,目测过去至少占了十之二三。

  走在前方的吕武,他的视力一直挺不错,看到狄人中男女皆有,早就很难起了惊诧的心理波动。

  胡人从来都是没那么讲究,只要能打才不管什么男女,也就是没女人不能上战场拼命的规定或习俗。

  实际上,腰圆臂膀粗的女人杀起人来,一点都不输给男人。

  晋军的“下军”已经在列阵,另外一边的“上军”也在进行自己的动作。

  早已经出城立寨的那一部分“下军”,他们也开始出营列阵。

  之前待在“交刚”城内的“下军”出来了一部分,能看到还有一辆竖起华盖的战车在队伍当中,它的前方有人扛着一杆大纛。

  这是国君的战车无疑了。

  毕竟,国君可是亲征来着,也只有他的战车有资格弄“华盖”这种东西。

  吕武没太在意国君有什么动静,他在观察白翟的本阵。

  那边还是没什么阵型可言,纯粹就是人挤着人,站成了一个松垮的方阵。

  这一次稍微有些不同的是,左右两翼能看到一些骑在马背上的狄人战士,合起来的数量应该有个三千多骑?

  吕武想道:“狄人还是有能在马背上作战的骑兵,还是被当成了机动力量的骑马步兵?”

  他一边思考着,一边扭头向后方看。

  自己的这一个“旅”当然走在了最前方,后一个梯次却是来自韩氏的一千弓箭手。

  程滑的这一个“师”,每一“旅”后面都是相同的配置,只是韩氏弓箭手数量或多或少罢了。

  随着晋军列好阵型,震天响的战鼓声停了下来。

  这战鼓声停了,对面却是吹响了苍凉的号角声。

  一阵“呜呜呜——”的号角声中,狄人高声地呐喊起来,看着倒是有那么点气势的。

  这一片区域,大体上是一种地形平缓的地形,只是并非所有军队都是在平地。

  地方有些摆不开,有些军队背靠树林,还有一些其实是位处山坡上或半山腰。

  吕武扫视着敌军,猜测跟白翟打会不会发生阵前聊天的程序,又或是走个致师的流程。

  旁边几个“旅”的友军,包括列阵在后方的韩氏弓箭手,他们却是在观察吕武的这个“旅”,大多是带着惊讶的表情。

  吕武已经将携带的金属甲和皮甲下发,老吕家的士兵不是身穿金属甲就是皮甲,也就是全部着甲状态。

  全部有一套看上去防御力不错的甲胄,手里的家伙看起来泛着寒光,尤其是一些老吕家士兵的背上有战斧或标枪背囊,友军看着阵阵称奇,敌军一看就该发怵。

  而站在前排的老吕家士兵,每一位士兵都是扛着一面大盾,后两排的士兵手里的家伙是长矛。

  这并不是什么新兵种,只不过使用战戈才是当前主流罢了。

  吕武在进行思考时,耳朵里听到了战鼓声敲响,脸上表情不免愣了愣,看向了那杆在不断发出指示的大纛。

  在晋军本阵的核心,国君在众多“上军”士兵的保护下,人身穿青铜鱼鳞款的甲胄,拿着战剑的手臂不断地乱挥着,好几次差点挥中御手和戎右,激动地叫喊着一些什么。

  所以……

  没有阵前聊天。

  也没有两军的致师。

  不知道是韩厥还是国君,反正都一个样,进攻的命令被下达了。

  吕武收起胡思乱想,放声大吼:“驱!!!”

  给予回应的是震天的喊杀之声。

  随后,军阵的各支先导,战车先冲了出去,士兵小跑跟上……

  ===第115章:响遏行云(歌声嘹亮)===

  当然不会是同一时间的所有晋军发起冲锋。

  战场的范围很大,地形也不是全部的平原,导致敌我双方的很多军队,无法做到面对面。

  哪怕是平原,发起进攻之初,军队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一拥而上,肯定会安排好进攻的梯次,再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动调动军队。

  晋军这边,发起攻击的是程滑的这个“师”和左右两侧的两个晋军“师”。

  吕武的前方一片平坦,能够保证战车驰骋的加速以及速度维持。

  等于程滑的这个“师”会在平原上作战。

  左右两侧的“师”,左边那个“师”直面的是站在高坡上的敌人,他们需要从地处向高处发起进攻;右侧的那个“师”正面的敌人分布更复杂,有的站在半山腰,有的则是山脚,更多的是被山体遮挡了视野。

  其余友军面对什么,吕武只是需要关注,更多的是干好自己的事情。

  他需要关注的理由相当简单。

  战场从来不是个人的表演舞台,一旦自己冲得过猛,友军却是没有跟上,乃至于是友军溃退,自己岂不是要被包圆了?

  晋军发起攻击。

  白翟这边响起了很吵杂的呼声。

  “打,只能打!”瓦戈泰是这支联军推选出来的总指挥官,意志坚定地说:“让勇士们迎击上去!”

  多尔歹是实力较强的首领之一,说道:“对!现在不能有任何的退缩,只能迎击!”

  好几个首领都相续发表意见。

  没有首领讲些丧气话,显得智商都很在线。

  事实上,归属于胡人阵营的各族,他们对上中原列国从来不存在什么必胜的信心,有的只是因为遭受屈辱而心中冒起反抗的火焰。

  他们认为自己是遭受欺凌的那一方,是受到不公平对待的阵营,只能用“正义必胜”来给自己洗脑。

  白翟是所有胡人中学习华夏文化相对多的一个族群,要不然也不会响应秦国的邀请。

  他们有战车,只是数量并不多,第一时间就被安排到军阵的前方,得到命令之后驱动战马拉着战车前奔。

  因为学了一些华夏文化,白翟也搞了步兵跟随战车的战术,等于战车往前一冲,后面跟上了呼啦啦的一大群人。

  整个战场已经回荡着各种声音,大多数的声音是狄人高声喊出来,没有统一的口号,导致成了一种杂音。

  晋军这边发动攻击时有喊“杀”声,真正进入作战状态却是闷头跟着战车跑,不再呐喊什么。

  后方的战鼓在敲响,一阵阵“咚咚咚——”的鼓声在吵杂声中还是比较清晰。

  华夏文化讲的是擂鼓助威,也就是敲响战鼓让发起攻击的将士知道一点,后方的指挥和袍泽都在注视,期望他们能够有更好的表现。

  用现代的话来讲,其实就是有啦啦队在加油。

  “咦?嚯!”姬寿曼离战场并不近,看到前方一辆战车上有阳光反射,高声喊道:“此人、此人……”,他记得有这么个人,却是忘记了名字。

  身为国君佞臣之一的胥童怎么能忘记自己的职责,立刻说道:“君上,是阴武啊。”

  “住口!”祁奚这次也跟着出征,脸色不善地呼斥了一声,复道:“君上,此便是与秦会盟斩杀数十秦兵的阴武。”

  胥童有些讪讪地笑了。

  他不是贵族,喊贵族的名字需要在后面加上一个“子”来补全尊敬之心。

  “对极,是他!”国君对吕武的印象其实挺深刻,就是上位者毛病也有,容易记不住名字。他看向了韩厥,问道:“韩卿以女婿为锋锐,以助建功?”

  韩厥皱了一下眉头,只是抬手比了一个行礼的姿势拱了拱。

  而士燮、郤锜、荀罃、士鲂等大贵族则是目光深幽地看了一眼国君,内心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特么的!

  大家都知道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