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我为王妃解道袍

我为王妃解道袍 第6章

我为王妃解道袍 煎炸玉兰花 3400 2021-06-26 04:22

  上次宁太妃崴脚,情况危急,再加上双方也不知对方身份,算不得正式相见。

  宁太妃见赵瑞曦乖巧端庄地给自己行礼,旁边的儿子面色欢喜不似寻常,便知自己是个顶会挑儿媳的精明婆婆。

  她起身亲切地扶住赵瑞曦,面色温柔慈爱:“好孩子,快快起来。想必刚才你们俩也是巧遇上了,瑞曦,这便是我那不成器的儿子了,那天与太后谈笑,哪知她便急匆匆下了圣旨,怕是唐突了你和赵家了。”

  既然能挑明了说出口的,那在人心里就算不上什么大问题。赵瑞曦淡笑表情如常:“父亲母亲确是高兴坏了,算不上唐突,只称得上是惊喜。”

  这话也不算上是恭维宁太妃了,整个赵家确是都极欢庆的,只除了赵瑞曦自己。

  谢致见面前自己的两个重要女人相处地融洽,心情十分放松。

  “母妃我们还是坐下说话吧,儿子也走了有一会儿,腿脚有些累。”

  宁太妃闻言连声称是,拉着赵瑞曦坐了下来。

  儿子长大了,知道心疼人了。以往在外胡乱疯耍一整天也不见喘息的人,如今只走了这不满一里的山路就张口喊累,不是为了旁边一起来的媳妇还能是为了谁。

  宁太妃心里有些酸酸的,以往总愁儿子长不大没定性儿,如今马上要成亲了,怕是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黏赖着自己。

  赵瑞曦被宁太妃问候了赵家,又随意浅谈了几句,便被她邀请着去参加她在洛阳的嫡亲哥哥,也就是太后娘娘的母家哥哥宁太尉的六十寿礼。

  “以往我们两家也没什么好机会见面往来,这次你可要让你父母将你们兄妹几个都带上,让我们这些老家伙仔细看看。既能养出你这样好的,想必这赵家人都是不凡的。”

  赵瑞曦没想到自己在京城的第一场宴席这么快就来了。但既然被那圣旨拉入了俗世,这些应是避免不了的了。

  赵瑞曦没怎么挣扎地点了点头,轻声应是。

  宁太妃看了眼听了寿宴一事比正主还喜悦的儿子一眼,没在赵瑞曦面前打趣他。

  “待三日后的寿宴一结束,我和致儿也要启程回封地了。所以啊,到时候你可以好好打扮一番,我两次见你都是穿得这样素净,姑娘家还是得趁着青春将那上好的金银珠器绫罗锦缎戴在身上,不然到了我这样的年纪,也就不好再打扮自己咯。”

  宁太妃边说着边褪下自己腕上带着的碧玺镯子给赵瑞曦戴上,赵瑞曦手腕莹百骨感分明,戴上那有些年头的玉镯格外好看。

  “不错,这还是当初我出嫁时身为皇后的姐姐送我的添妆礼,如今就给了你作为见面礼吧。”

  插在两个女人中间,谢致在一旁再没有来时路上那样好的说话时机。但他现在还是对自己母妃万分敬爱,说的真对,他的王妃模样生得这样好,确实该好好打扮打扮。

  还是母妃见多识广细心周到,他怎么没想到把赵家请入舅舅府上去?走之前还能再与王妃见上一面,不行,到时候他也要再好好拾掇拾掇,总不能比今日差了去。

  赵瑞曦瞧了眼腕上那个水头十足的碧玺镯子,长辈赐不可辞,她只能含笑收下。再诚心夸赞宁太妃风采犹在,骨子里那经过了岁月洗礼沉淀的雍容气度是她们这些小辈万万学不来的。

  一时间,凉亭里三人气氛还算是欢乐融洽。

  作者有话要说:小王爷这是发现对象是自己理想型,作为一个正常男人高兴殷勤得很。

  第5章 准备嫁妆

  待赵瑞曦辞别谢致母子,随打理好书籍在外等着来接自己的大哥回到家中,已将近正午。

  在母亲炽热的追问下,赵瑞曦只囫囵着对付了自己的午饭。

  “这镯子不愧是太妃赏的,看看这水头,如今珍宝阁哪里还能出这样通透的玉?想必你是她宁太妃亲自挑选的儿媳,这是真正地看重喜欢你呢。”

  钟氏喜滋滋地捏着玉镯和自己身旁的张妈妈仔细端详,金银玉镯都是身外物,最主要的是女儿未来婆母看中她,这样新妇进门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你刚才所说的那番与太妃的应对还得体,没出什么大差错,看来以往教你的那些礼仪谈吐你是有认真记在心里的。”

  钟氏爱怜地抚摸了赵瑞曦的额发几下,以前她老担心曦儿没有同她那些姐妹那样认真向礼仪嬷嬷学习,怕她认为以后用不着,只一心钻进经文道学里。还好,她女儿足够聪慧,在太妃面前也把持住了。

  钟氏对已经是当朝超品王爷了的贵婿是没有太大的要求的,细听了赵瑞曦一番不干不痒的阐述,竟也十分满意,笑眯眯地和老仆张妈妈分析着:“那王爷听上去也是个识礼尊贵的好男子,看来是皇上太后圣明,这着实是一桩极好的姻缘。”

  张妈妈和钟氏两个说得十分带劲,忙附和道:“可不是,这下夫人就能放一百二十个心下来了。老奴就说姑娘是个有大福运在身的金贵主儿,当初夫人你还不信,如今还不是应验了?”

  这下钟氏更开心了,连贵妇常用的捂脸笑的帕子也彻底放弃。

  “还是你眼力好啊,以前是我着相了。我曦儿出生时,灵山那片可是有七彩祥瑞之光现过的,可不是和普通的官家小姐不同!”

  赵瑞曦从小就经常被家里长辈夸赞长得像天上的仙童玉女,如今对母亲和张妈妈的互吹互垒只剩下无奈。她轻声唤了声来终止两个中年妇人喋喋不休的谈论,声音软软的像一只小猫:“娘,女儿用过午膳了,可还有其他要看的事?不然我可要回房打坐看经书了。”

  “看什么经文,今天还忙着呢。既用完了午膳,便随我去后厅见见荣锦楼的庄管事和绣娘吧。太妃说的对,以往娘是太随着你性子来了,姑娘家家的,就是要好好准备着嫁人才是。”

  赵瑞曦也知道见绣娘选缎料是她现在要做的正事,既是三日后要同其他官宦小姐穿得一样娇美,还要不堕了这未来晋安王妃的名头。

  但重中之重是要将成亲时所穿嫁衣的布料绣图针线选好,免得日后绣得不趁手;陪嫁中要新添的数十匹锦缎真丝薄纱她也要跟着母亲掌掌眼做到心里有数才好。

  还有明日要见的珠宝金匠师傅,后日要确定的陪嫁丫鬟婆子侍从……嫁人果真是天底下数一数二的麻烦事儿,她以后是没一刻能消停的了。

  赵瑞曦揉了揉眉角,她还是需要一个人来和她一起承担。

  “娘,不如将四妹妹也叫过来吧。三日后的寿宴上,她也要去,正好和咱们一块儿选选衣裳。”

  钟氏对赵瑞卿这个庶女的态度一向是不理会不关心,但没奈何自己亲生的这个喜欢人家,凡有好的总记得要给庶妹留一份儿。

  她没好气望了赵瑞曦一眼:“成,本来娘打算直接从荣锦楼送来的成衣里挑一套过去的,既然你开了口,便叫上她一起吧。”

  赵瑞曦微笑着答好,直接送的自然没有瑞卿本人亲自挑选的更为珍贵合适。她还要让瑞卿好好打扮些在宴会上给众多贵妇人瞧瞧呢,都是快十五的姑娘了,以前因为自己这个过了十六却还未曾说亲的嫡姐在前,钟氏也没什么兴致带瑞卿出去见人相看,如今可要开始好好挑选一位好郎君。

  一刻钟后,钟氏带着自己一嫡一庶的两位女儿来到了后厅召见外客的地方。

  被守心请来的赵瑞卿走在嫡母身后轻轻拉了下旁边的赵瑞曦,低头轻语:“姐姐,本来是母亲为了给你添衣裳备嫁妆的,我还是回去免得给你们添乱了吧。”

  赵瑞曦平和温润地回拍了下妹妹的手,安慰她:“没事,你也是赵府的小姐,这本来就有你一份儿。你要长大啦,就要精心打扮好让那些夫人喜欢抢着要你做儿媳啊。”

  钟氏虽走在前头但她耳力过人,后面姐妹两的话她全听得一清二楚。她冷嗤一声,什么都有份儿?她嫁进来的赵府世世代代都是书香门第清贵之家,家里田庄铺子能应付全府上下的日常开销就算不错的了,除了一年两次固定的添衣,这样私下里请了荣锦楼的主管和绣娘过府挑选精品,所花费的全是她滁州钟氏带过来的嫁妆银子,是和这赵府没有半分钱关系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