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看妙琰的眼神,就跟看孙子一样,唯恐老儿子的血脉出了差错,尽量耐着性子哄妙琰。
这几日妙琰心惊肉跳,随手卜卦,都觉得不好。
她几次三番要回家,皇帝就是不肯。
难为他还见天陪着妙琰和母后去御花园遛遛胎,除了不让回家,基本都是好声好气哄劝着。
下一份前线的战报直接让太后一病不起。
霖亲王伤重不治,董扬涌送棺回京。
妙琰想回家看看承泉,皇帝也不许。
妙琰尽量好好央求,皇帝无奈让妙慧进宫见见妙琰。
被叮嘱不许乱说话的妙慧,眉头不时紧锁,还尽量安慰妙琰安心养胎。
妙琰假装相信,越发猜测小师叔可能出事了。
连着几天妙琰一切如常,突然趁着溜胎的空当儿蹿上了墙,沿着宫墙往外爬。
吓得侍卫磕头带血,里三层外三层把她围住,央求她下来。
皇帝小跑过来,命人搬□□亲自上墙把妙琰扛下来哀求:“姑奶奶,就看在九弟的面上,你招呼好肚子里孩子行不行,算朕求你了。”
皇帝说这话,明显带着哽咽,妙琰顿时明白了。
眼圈儿一红,眼泪流了出来。
皇帝慌忙拿手帕擦,边擦边说:“还有二哥呢,你肚里的是大宛的皇太子,你未来会像母后那样母仪天下。”
这也亏了妙琰知道皇帝不能生,没往歪处想。
太监宫女大惊失色,匍匐在地,假装什么都没听见。
皇帝搀扶着妙琰劝道:“明日董扬涌护送棺木进京,许你哭两声,不能伤了身子,以后就安心在宫里教养孩子,这天下早晚都是你儿子的。”
妙琰整整哭了一夜,太后和皇帝轮流劝她吃饭,妙琰哭一会儿,喝几口补药,咬牙骂道:“小师叔,等我把小家伙生下来,一定去给你报仇。”
瞧着她有报仇的心,太后勉强踏实些。
见皇帝还狗腿的端着药碗劝,狠狠瞪他一眼,催着他回寝宫休息。
皇帝和太后去城门迎棺,文武百官披麻戴孝。
妙琰远远见到棺木,疯狂地跑了过来。
吓得皇帝撒腿就追,众人膝盖走路,一起喊:“娘娘三思,求看在小王爷的面上!”
涌师兄没等见驾,就见妙琰冲了过来,以为她要撞棺,吓得他跳在棺木前,直接把妙琰抱住小声说:“掌门师弟没死。”
妙琰一肚子委屈,原本眼泪流成了线,一下子咧嘴笑出了声。
涌师兄怕给人家瞧见,只能继续抱着她催促:“哭两声。”
妙琰在涌师兄的盔甲上蹭干净眼泪,欢喜道:“哭不出来了。”
涌师兄无奈道:“嚎也行。”
妙琰扯嗓子假嚎,涌师兄假装安慰她,拍着她肩膀和后背。
这才掏出来块手帕,递给妙琰擦脸。
妙琰这一擦,忽然觉得上当。
眼泪哗哗地流,怒问涌师兄:“亲哥,这什么?”
涌师兄无奈道:“一路我就指着它来眼泪,没事儿,就一点儿辣椒面。”
这准备好的加料手帕,更加确定了小师叔没事。
老不正经还有这心思,小师叔一定是没危险了。
皇帝一看涌师兄抱着妙琰,顿时不乐意了。
满脸敌意分开她俩,呵斥涌师兄:“九弟尸骨未寒,你这做哥哥的,就当着他面抱他媳妇好吗?”
涌师兄拜了皇帝,无所谓道:“臣这个岁数,做妙琰的爹都够了,当着王爷的面也是抱得的。”
棺木进霖亲王府的时候,亲王卫队抬棺。
皇帝撵走最前面那个护卫,把杠搭在自己肩头,打算亲自带九弟回家。
只是没想到棺材这么沉,就听见咔吧一声,皇帝的腰被压得动不了了。
董扬涌赶紧告罪,和众人一起把皇帝搀扶下来,看着三十二个棒小伙子,累得满头大汗才把棺材抬进正殿。
妙琰不解地问师兄:“装了什么这么沉?”
涌师兄小声说:“牛,救了掌门师弟的那头救命恩牛。”
太后哭儿子,皇帝哭弟弟。
再这样下去,涌师兄可是欺君。
妙琰凑到太后跟前,假装搀扶,小声说:“母后,我家小师叔没死。”
太后顿时不哭了,一脸吃惊地看向妙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