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还有另一个更好的例子,就是苏联。苏联灭亡了,所以他做过的好事,至少在欧美视角下的好事也慢慢被人剥夺了。
前有奥黑声称自己父亲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有米军士兵在国会大厦上高举国旗的图片大肆传播且被不少人信以为真,这就能证明,当话语权丢失,你甚至保不住自己的历史。
刘琦心里想着,嘴上继续对李珙说道:“是以当我国灭亡大食国后,各国都会以我国对大食国的记载为准;各国民间,也会通行我国人编写的各种对大食国的笔记、笑话。
因大食国与我国百姓有深仇大恨,人编写的笔记自然也不会说大食人好话,这样在各国百姓心中,大食国与大食人的形象自然也会变得粗鄙不堪。”
“我已经懂了,你不必再对我解释。”李珙说了一句,又笑道:“所以咱们安西必须要赢,在西域的统治也要多维持些年头。
只要统治时间足够长,后来者就不能全盘抹杀咱们安西国,因为这就无法解释为何安西国能长久维持,不得不说一些公道话;而人墨客写的种种笔记也不会一味嘲笑。”
“丰哥说的很是,这点我还没说到,丰哥自己就想到了。”刘琦笑道。
李珙说的话恰好与鲁迅在魏晋风度及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篇章中表达的想法类似: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
“我虽然来了安西以后书看的少了,在长安时可是将宫中的藏书看了大半,这点事情,还是能想到的。”
“总而言之,历史给的代号叫大食,这是对这一国的盖棺定论;以后整个世界,也都会这样叫。”刘琦最后,将二人的一段讨论做了最终总结。
“可这得将大食国彻底灭亡才是。”李珙此时却忽然说道。
听到这话,刘琦不由得愣了一下。好在李珙没有让他猜,而是继续说道:“咱们适才都猜并波悉林会负隅顽抗,所以只有将他杀死,彻底平定全城,才能算作灭亡大食国,能够对这一国盖棺定论。”
“丰哥说的是,待铺兵奏报并波悉林决定坚守哪一处负隅顽抗后,我就调兵将其歼灭,彻底灭亡大食国!”
“也彻底满足我的心愿。”刘琦说话的时候,李珙又小声嘀咕出这句话。说完话他忽然很想咳嗽,但强行止住了。
第705章 拒见君士坦丁
“启禀殿下,中尉,并波悉林带领残兵败将退到城池西面的大寺庙。因其麾下的残兵败将不少,大寺庙又太过坚固,将士们一时无法夺取。”
刘琦与李珙说起彻底灭亡大食国这个话题后没多久,一名铺兵就匆匆赶来他们二人身前,躬身奏报道。
“残兵败将不少,是多少人马?大寺庙又有多坚固?”刘琦立刻问道。
“据追击的将士奏报,大约有一千三百人左右;寺庙中又有百多名僧众。
至于大寺庙有多坚固,带兵追击的103团雷校尉联络102团,请102团使用投石车向大寺庙发射石块,打算将寺庙轰塌把人都砸死;可石块砸上去却对寺庙墙壁没有任何影响。米校尉说寺庙墙壁甚至比城墙还厚、用的料更好。”
“我明白了。你去叫曹克食过来。”
“是。”铺兵答应一声,又赶去传令。
“怎么,又要使用曹克食麾下那几个团进攻大寺庙?他们那几个团适才攻城时死伤可不少,现下能战的兵或许连一半都没有。”待铺兵离开,李珙立刻说道。
“我确实要用他们攻打大寺庙。”
刘琦点头承认:“我也不说自己没有私心,丹夫与米特算是我的邻居、好友,我愿意让他们多多立功。丹夫要攻城,米特那个团过一会儿还要操纵攻城器械支援。”
“你有私心,愿意照顾故人,我自然能够理解。只是,他们统领的团死伤确实不少,仅凭这几个团未必能攻取大寺庙、擒杀并波悉林。”李珙又道。
“将护士营与伤兵营全部调入城中,就安置在大寺庙附近,这几个团的伤员就近救治,轻伤之人治好后立刻重返战场。
我还会拨三个昭武九姓的团与他们一起攻打大寺庙,待战后就将这三团人马混编入103团等。”
“原来还打着吞并昭武九姓团的主意。”李珙笑道:“这样一来,就没甚不妥之处了。”
他们二人说定此事。过了一会儿,曹克食赶来,刘琦向他传达了自己的命令。
曹克食当即大喜过望,连连答应。本来能捞到攻城首功他就已经十分高兴,没想到还能捞到另一个大功:擒杀并波悉林。这种情形下他完全忘了自己麾下几团死伤不清的情形,只顾着答应。
驻守东城头的将士听到这番话有些不高兴,觉得中尉太过偏心。但刘琦即将成为实际上的安西之主,本身威望又极高,不敢提出不同意见。
待曹克食的情绪稍微平缓些以后,刘琦告诉他为了弥补这几团死伤较多的情形,他决定调三个昭武九姓团协同作战,而且当即叫来三名铺兵,命他们去向自己选定的昭武九姓团传令。
听到中尉说起,曹克食也想起此事,顿时对刘琦又是一阵感谢。
“你不必谢我,打下大寺庙、生擒并波悉林才是对我最好的感谢。”刘琦笑着回应。
“中尉放心,属下定然带兵夺取大寺庙、生擒并波悉林!”曹克食立刻拍胸脯保证。
“也不是非要生擒,只要保证他不能再次逃走便好。”刘琦担心他为了生擒并波悉林大量损耗将士性命,又嘱咐一句。
“是。”曹克食再次答应一句,见刘琦没有别的损失,转身离开去指挥。
刘琦则吩咐侍卫推着李珙的轮椅向西城头赶去。他们从此处只能瞧见大寺庙的屋顶,看不清下面;他与刘琦都想亲眼看着自家军队夺取大寺庙的经过,所以要赶往西城头。
在赶过去的路上,不断有铺兵赶来奏报各种消息。刘琦通过众人奏报得知查拉里已被生擒,大部分地方都已被自家军队或拂菻军队所控制,众多权贵、将领或主动投降,或默不作声、不再抵抗。
“这样看来,城中只有大寺庙尚未被我军与拂菻军控制,确实攻陷大寺庙、擒杀并波悉林后就能结束这一战,灭亡大食国了。
我当时还担心若大食兵在许多地方抵抗,导致擒杀并波悉林也无法结束这一战呢。”李珙又笑着说道,只是声音比适才似乎虚弱了些。
也不知刘琦是否注意到了李珙的虚弱,闻言笑着接道:
“怎会有许多大食兵抵抗,大食兵又不是不怕死。也只有知道自己投降也是死的并波悉林麾下会愿意抵抗。”
“说的是。”李珙又笑着答应一句。
这时他们已经来到西城头。刘琦命众人将轮椅推到一处风吹不到的地方,站在轮椅身边看起来。
从他的位置看下去,能瞧见大约有五六百名将士包围着大寺庙,不过并未发动进攻;一旁还有大约一个团的将士与投石车、床弩的攻城器械;三个昭武九姓团与护士营、伤兵营尚未赶来。
刘琦看了几眼,觉得似乎缺少甚底东西,又仔细想想,对身旁一名护卫轻声吩咐几句。护卫点头退下。李珙正认真地看向城下,没有发觉他的举动。
“殿下,中尉,”又有一名铺兵来到身旁,对他们行礼说道:“拂菻国君也已经入了城,听说殿下与中尉也在城中,想来拜见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