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些,刘琦顿时无话可说。是啊,李珙的身体已经这幅样子,在执念得到满足后,就算一切都按照郎中吩咐的来,还能活多久?
刘琦不说话,李珙也不再说话,众将士当然更不敢说话,城头气氛一时显得十分怪异。
“北面城头的大食兵溃散了!”
“南面城头的大食兵溃散了!”
二人正沉默无言,忽然从南北两侧又响起这样一句喊声。
“两面城头的大食兵都溃散了,我军与拂菻军即将占据三面城墙;西面城墙我又已经吩咐过驻扎在城墙外的兵注意防守不要被大食军冲出,大食军这回彻底败了。”
刘琦闻言先看了看北面城头溃散的大食兵,又回头看了几眼南面城头或者逃走、或者跪地投降的大食人,出言道。
“这不是早就在预料之中么。”李珙接茬:“大食国战力最强的几支军队就是并波悉林麾下的老兵;就连他的兵都挡不住,其他兵更挡不住。”
“我也没说不在预料之中,这不是感叹几句么。”刘琦回过头来笑着说道。
“哈哈。”李珙也笑出来。适才二人争辩造成的怪异气氛彻底消失。
“接下来,你还有需要指挥的地方么?”笑过后,李珙又道。
“看是否还有大食军盘踞某个较难以攻打的地方,负隅顽抗。如果没有,我自然完全不需再指挥,只要注意别与拂菻军打起来即可;若还有,我当然要调派军队,任命将领,进行攻打。”
“并波悉林一定会负隅顽抗的。”李珙道:“他知道自己被抓的结果,他又不能自杀,一定会负隅顽抗到底。”
“我也是这样想的。而且他麾下的老兵并未都被打散,还有一些保持建制,可以继续与我军交战。”
“你觉得他会据守何处?”李珙追问。
“不好说,不好说,好几处地方都有可能。我虽然觉得其中一处地方可能性最大,此时也不敢随口说出来,怕之后被打脸。”
刘琦笑着继续说道:“尤其并波悉林会很快做出决定,说错了打脸来的很快的。”
“你总能想出些新词。打脸,这个词真是太有意思了。”
“这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我家乡人这样说。”刘琦搬出自己长期用来辩解的话。
李珙微微笑了笑,没有说话,但显然不信;刘琦想要辩解,可李珙却已经变了话题,又道:“反正并波悉林很快会选定负隅顽抗之处,咱们也不必再议论。
趁着这个空闲时候,我有一句话问你。”
“丰哥尽管问。”
“我记得你前日伴晚与我闲聊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那句话什么意思。”
第704章 历史给阿拉伯的代号叫大食
“我记得你前日伴晚与我闲聊的最后,曾经说过一句话,话的内容好像是,历史,阿拉伯,大食啥的,我也没听清楚,想问你却已经起身离开。
我当时本想叫你回来询问,却又想着两日后凌晨就要与大食军展开最后一战,你身上压力极大,就没问。
可此时大局已定,又暂且有一丝空闲,我就问一问那句话,和那句话的意思。”
“历史给阿拉伯的代号是大食。”刘琦说道:“这是我当时说的那句话。”
“历史给阿拉伯的代号是大食?这句话是甚底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食这个政权,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名字,因是咱们灭亡的他们,会由咱们来命名。而咱们对这个政权,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称呼是大食,以后在全世界的史书上,对他们的称呼都会是大食。”
“我还是不懂。”李珙又道。刘琦说的话超过了他的知识范围。
“我详细解释一番。”
刘琦说完这话,来到他身旁又蹲下去,随手捡起一根烧成炭的木棍,在地上划了几下。
“你这是在作甚?”李珙以为他要写字,低头看过去,见到的却是鬼画符一类的东西,不由得问道。
“丰哥,这就是字,只不过不是咱们的字,而是大食人的字。”
“大食人的字?”李珙认真看过去,看清地上划的是:,抬起头来又问道:“这个,词,是甚底意思?”
“这个词,就是大食字中大食的意思。
其实这个词的发音并不像用中原官话说出来的大食两个字,而更像是阿拉伯这三个字。在拂菻人的字中转写出来的这个词的发音,就与阿拉伯三字差不多。
但是以后,拂菻人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都会将大食的发音作为对他们的称呼。
而且,拂菻人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对他们的记载,也会与安西史书中对他们的记载一样。
我还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上述做法,就是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咱们安西是胜利者,自然会按照咱们的说法来描述这段历史。”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李珙嘴里说了几遍最后这句话,抬起头来对刘琦说道:
“你这话不对。太史公修史记,将项羽的传记列为本纪,而且其中颇多褒奖之词。若真如你所说,太史公的这部书岂会流传下来?”
“丰哥,你想错了我的意思。”刘琦又解释道:“我并非是说胜利之人、之国强迫别人用自己的说法记述,而是其他人自然而然的采纳。
比如说,刘备所建之国国号为汉,可现下只听过说书、唱戏的普通百姓谁不蜀国、蜀国的叫?对刘禅的称呼也都是蜀后主,可没人称之为汉后主。
史书中也记载了这一国国号为汉,只是为与前汉、后汉区分而称之为蜀汉。但传到民间就变成了蜀国。”
“你这样说,我就明白了。”李珙终于理解了刘琦说的啥意思。
其实就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某个政权、国家灭亡了,后来者自然是想怎么编排就怎么编排,反正也没人会为灭亡的国家努力争辩,即使争辩也没人听;普通百姓也会人云亦云地接受各种通俗易懂的评书、戏曲的说法。
至于专业且严谨的史书,不说这个年头书籍极贵普通人买不起也看不到,就算一千多年后、人人都可以轻易看到专业书籍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去看?